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欣荣 李文林 +4 位作者 苏娟 王新民 李建秀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建立克隆化扩增的细胞系并初步鉴定其分化特性和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显微镜下挑取原代单个成纤维样生长单位中的细胞,逐步扩大培养,最终得到克隆化扩增的hMSCs.选... 目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建立克隆化扩增的细胞系并初步鉴定其分化特性和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显微镜下挑取原代单个成纤维样生长单位中的细胞,逐步扩大培养,最终得到克隆化扩增的hMSCs.选择有利于其生长的血清,低密度培养,传70%~80%生长汇合时传代保种.RT-PCR检测其Oct-4、SDF1、CD49a、CK19、c-met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14、CD44、CD29、CD90、HLA-1和HLADR;体外向骨、软骨、脂肪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鉴定其分化潜能.结果:建立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并在体外实现了克隆化扩增,该细胞系在体外连续培养达60个细胞倍增时间仍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细胞不表达CD34、CD45、CD14、HLA-DR,但表达Oct-4、SDF-1、CD49a、CK19、c-met、CD44、CD29、CD90、HLA-1.体外能诱导出骨、软骨、脂肪细胞.结论:得到了一个可稳定传代的克隆化扩增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该细胞系在体外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细胞,并表达Oct-4、CK19和c-m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系 克隆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0)SMMU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訾晓渊 姚玉成 +10 位作者 熊俊 金艳花 叶煦亭 李建秀 刘红 朱海英 王新民 倪文君 胡以平 余宏宇 丛文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评价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方法:以F5代乙肝转基因小鼠C57-TgN(HBV adr2.O)SMMU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DNA PCR、血清ELISA检测、Western印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血清DNA PCR、透射电镜和... 目的:评价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方法:以F5代乙肝转基因小鼠C57-TgN(HBV adr2.O)SMMU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DNA PCR、血清ELISA检测、Western印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血清DNA PCR、透射电镜和H-E染色的方法分析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整合、表达、复制和组织学变化。结果:F1代乙肝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稳定整合有HBV基因,肝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HBcAg和X蛋白3种病毒蛋白,血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率分别为19.54%和3.39%,且在血清和肝组织中存在病毒DNA和病毒样颗粒;长期的病毒DNA整合、表达和复制可以引起转基因小鼠肝、肺等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结论: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具有基因组中稳定整合病毒DNA、血清和肝组织中有病毒蛋白表达和病毒复制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学变化,作为生物医药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的新靶标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曾几何时,我有过一个很朦胧的概念,即"个体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可能是通过干细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增殖与分化来实现的".虽然,这一概念当时还未真正形成,而且也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就目前来说,它与各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和... 曾几何时,我有过一个很朦胧的概念,即"个体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可能是通过干细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增殖与分化来实现的".虽然,这一概念当时还未真正形成,而且也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就目前来说,它与各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和知识并不冲突,而且还显得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靶标 干细胞 生物药学 应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系P2-HCC的建立及体外诱导分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海英 张朵 +4 位作者 谢东甫 王新民 周旭宇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利用体外诱导实验对其形态及分子表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分离获得的细胞系具有肝肿瘤细胞的特征,但也表达某些干细胞的分子标志如c met。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提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二甲亚砜可能具有诱导该细胞向成熟肝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诱导后的细胞又重新表达葡萄糖6 磷酸酶,白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人P2 HCC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体外实验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这些细胞的发生与肝癌干细胞及肝细胞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脑内接种U-251M G细胞建立脑胶质瘤的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建军 祝峙 +4 位作者 高莉 陶文照 肖农 颜永碧 刘建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目的:建立裸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方法:应用自制的脑内注射细胞装置,将人的U-251MG细胞接种于9只裸鼠脑中。分别于接种后10,20,30,40和77 d 处死动物并行病理解剖、GFAP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我们建... 目的:建立裸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方法:应用自制的脑内注射细胞装置,将人的U-251MG细胞接种于9只裸鼠脑中。分别于接种后10,20,30,40和77 d 处死动物并行病理解剖、GFAP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我们建立的模型,肿瘤在脑内生长稳定,其特性同于人脑胶质瘤。结论:接种后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动物模型 脑胶质细胞瘤 U-251M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肝干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娟 李文林 +7 位作者 陶欣荣 朱海英 王新民 李建秀 田棣 余宏宇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观察其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方法: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干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用RT PCR方法检测肝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以及八聚物结合蛋白4(... 目的: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观察其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方法: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干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用RT PCR方法检测肝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以及八聚物结合蛋白4(Oct-4)的表达,然后植入经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的SCID小鼠体内,在移植后2、l0、17d分别对受体鼠肝脏冰冻切片进行荧光观察和H-E染色.结果:所建立的胎肝细胞系不仅表达二肽水解酶Ⅳ(DPPⅣ)、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CK)19、γ-谷氨酰转肽酶(γ-GT)、CK18、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肝干细胞相关标志,还表达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细胞移植后2 d,肝脏冰冻切片未见绿色荧光;移植后10 d和17d肝脏冰冻切片见散在的绿色荧光.对同一切片做H-E染色,发现绿色荧光部位为肝板内的多个成熟肝细胞.结论:从人胚胎肝脏中分离的干细胞能够植入SCID小鼠的损伤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胚胎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海英 苏娟 +5 位作者 李文林 姚玉成 刘红 王新民 胡以平 余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在受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鼠体内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将C57-TgN(Mx-cre)雄性小鼠的骨髓细胞经尾静脉植入受致死剂量照射的雌性受体鼠,重建受体鼠骨髓,然后分别用PCR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受体鼠的多个器官组织中sry及Mx-...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在受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鼠体内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将C57-TgN(Mx-cre)雄性小鼠的骨髓细胞经尾静脉植入受致死剂量照射的雌性受体鼠,重建受体鼠骨髓,然后分别用PCR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受体鼠的多个器官组织中sry及Mx-cre基因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PCR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均显示,供体细胞的两个标志sry及Mx-cre在受体鼠的肝脏、肾脏、皮肤、脾脏等多个器官中都有表达。结论:骨髓细胞不仅可以重建受致死剂量照射受体鼠的造血系统,而且具有分化为肝脏、肾脏、皮肤、脾脏等组织细胞类型的多向潜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单纯肝切除后再生肝组织内大小核分裂相和卵圆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宏宇 李文林 +10 位作者 谢东甫 张朵 肖承志 孙志勇 何金 孙静 苏娟 李建秀 朱明华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究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肝组织内与再生和肝干细胞有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4个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倒千里光碱2/3肝切除组)的参照下,观察实验组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不同时间肝脏病理形... 目的:探究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肝组织内与再生和肝干细胞有关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在4个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倒千里光碱2/3肝切除组)的参照下,观察实验组C57小鼠单纯2/3肝切除后不同时间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核分裂相和卵圆细胞等)和CK19、AFP免疫组化检测情况。结果:单纯2/3肝切除后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成熟肝细胞通过大核分裂相分裂增生、轻重不等的小胆管/终末胆管增生反应和个别例中有类似于倒千里光碱肝切除模型组的卵圆细胞增生;尤其还有大小核分裂相分布等一些文献未提及的形态学改变。结论:本研究提出肝流域假说的初步设想:肝内成体干细胞存在于小胆管/终末胆管附近,是肝主质细胞的重要源头;在其向中央静脉方向的流向上产生各级分化程度不同的子代(自卵圆细胞到小肝细胞、成熟肝细胞),沿肝板形成该流域干流;而经由血流到达肝脏的过客性干细胞可不同程度地在不同区段作为该流域的支流汇入干流并转分化为肝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再生 干细胞 大小核分裂相 卵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转化的肝癌肝组织小鼠中SP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朵 朱海英 +3 位作者 谢东甫 王新民 李建秀 胡以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4-427,i0010,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肝癌组织中的SP细胞,从而推测肝癌干细胞(CSC)存在的可能性。方法:首先用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B6C3F1雄性小鼠发生肝癌,在无菌条件下,将肝癌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然后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细胞悬液进行染色... 目的:研究小鼠肝癌组织中的SP细胞,从而推测肝癌干细胞(CSC)存在的可能性。方法:首先用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B6C3F1雄性小鼠发生肝癌,在无菌条件下,将肝癌组织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然后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342对细胞悬液进行染色分析。结果:在原代分离的小鼠肝癌细胞群中观察到SP细胞的存在。结论:实验结果推测,在药物诱导转化的小鼠肝癌组织中很可能存在C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 SP细胞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俊 胡凯猛 +3 位作者 冀凯宏 汤淑萍 王英 刘厚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常规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 SMA的表达,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 目的:探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常规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 SMA的表达,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基底膜的变化情况,明胶酶谱分析观察肾脏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被组织学分析证实。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脏中出现了大量表达α-SMA的细胞,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脏出现了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的改变,明胶酶谱分析显示小鼠肾脏中MMP2和MMP9于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有一过性增高变化。结论: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以及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参与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肾基底膜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肺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东甫 秦雄 徐志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观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雄性 SD大鼠 4 0只 ,体质量 30 0~ 35 0 g,随机分为 8组(缺血再灌注 6组 ,单纯缺血组 ,对照组 ) ,每组 5只。通过阻断肺门建立大鼠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 目的 :观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雄性 SD大鼠 4 0只 ,体质量 30 0~ 35 0 g,随机分为 8组(缺血再灌注 6组 ,单纯缺血组 ,对照组 ) ,每组 5只。通过阻断肺门建立大鼠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 T)介导的 d U 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 NEL)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肺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再灌注时间的相关性 ;DNA电泳进行肺组织细胞 DNA片段分析 ;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肺缺血再灌注后早期 (30 min)发生明显的肺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数峰值位于再灌注后 2 h,再灌注后 1 2 h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缺血而无再灌注的肺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肺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细胞内抗原的免疫电镜胶金标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永碧 王英 陆月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0,17,共2页
关键词 游离细胞内抗原 胶体金 显微镜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补液对烧伤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沙继宏 叶煦亭 +2 位作者 唐洪泰 郑尊 杨勇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大鼠心脏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EC)的变化及早期补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了常规电镜技术及过氧化氢细胞化学方法。结果:烧伤后0.5 h 血管EC肿胀,烧伤后4 h 血管EC可向血管腔伸出较长突起,血管... 目的:研究烧伤后大鼠心脏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EC)的变化及早期补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了常规电镜技术及过氧化氢细胞化学方法。结果:烧伤后0.5 h 血管EC肿胀,烧伤后4 h 血管EC可向血管腔伸出较长突起,血管腔外有明显渗出,心肌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为血管EC血管腔面有较多致密沉积物。烧伤后8 h 心肌细胞及血管EC损伤进一步加重。补液组烧伤后1,4,8 h,心肌细胞及血管EC损伤明显减轻,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电子致密沉积物也较少。烧伤后8 h 细胞损伤开始恢复,血管EC出现大量吞饮泡,血管外液体重吸收。结论:烧伤后心肌细胞及血管EC发生损伤,早期补液对损伤有明显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管内皮细胞 补液 大鼠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干细胞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林 苏娟 +2 位作者 陶欣荣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 目的:利用报告基因监测肝干细胞的分化走向。方法:通过PCR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片段,构建了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pCK19 EGFP)和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AlbD sRed),并利用报告载体标记的肝干细胞(liver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观察了悬浮培养时LEPCs的分化去向。结果:白蛋白/细胞角蛋白19启动子调控的红绿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可以实时地显示肝原始细胞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的分化走向。结论:双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LEPCs的分化、筛选可诱导LEPCs定向分化的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细胞分化 白蛋白 细胞角蛋白19 启动子 红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的体外分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俊 姚玉成 +5 位作者 訾晓渊 李文林 朱海英 王新民 胡以平 余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集落体外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孕13.5 d的C57BL/6小鼠胎肝组织细胞并培养,第2天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集落,随机挑取边界清楚的细胞集落分别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生长过程中... 目的:探讨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集落体外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孕13.5 d的C57BL/6小鼠胎肝组织细胞并培养,第2天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集落,随机挑取边界清楚的细胞集落分别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并用显微摄影记录结果,最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鉴定分化后细胞的性质。结果: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集落在体外培养时可形成类似肝小叶的形状,集落中央大部分细胞分化成双核细胞,集落周边细胞仍为单核细胞,但体积明显增大,整个集落中的细胞呈放射状排布。分化后,细胞群中的部分细胞表达成熟肝细胞标志白蛋白(albumin),少部分细胞表达胆管上皮细胞标志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但所有细胞均不表达低分化肝细胞标志α-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结论: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分化为表达成熟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标志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样肝原始细胞 肝干细胞 细胞培养 体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adr亚型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宏宇 景洪标 +5 位作者 孙静 何金 戴益民 刘会敏 张佩华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19-821,F004,共4页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 (HBV ) adr亚型基因疫苗 p CMV- S2 .S(PS) ,观察其诱导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 PS注射于 C5 7BL / 6小鼠胫骨前肌内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 HBs抗体以及采用 51Cr...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 (HBV ) adr亚型基因疫苗 p CMV- S2 .S(PS) ,观察其诱导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 PS注射于 C5 7BL / 6小鼠胫骨前肌内 ,应用 EL 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 HBs抗体以及采用 51Cr释放实验检测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 :注射基因疫苗 1周后 ,血清中抗 HBs抗体转阳 ,4周后抗体达到高峰 ,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 8周 ;第 12周时 PS诱导小鼠产生了良好的 HBV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 (P<0 .0 5 )。结论 :所构建的 HBV adr亚型基因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疫苗 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液改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嵌合体制备效率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志颖 王新民 +2 位作者 李建秀 李文林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的培养条件来维持其未分化状态,提高嵌合体的制备效率。方法:以普通ES细胞培养液为对照,以TX WES培养液为ES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对15 代以上的未工程化ES细胞和糖皮质激素受...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改善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的培养条件来维持其未分化状态,提高嵌合体的制备效率。方法:以普通ES细胞培养液为对照,以TX WES培养液为ES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对15 代以上的未工程化ES细胞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工程化ES细胞进行培养并筛选,通过囊胚注射制作嵌合体来比较2种不同培养液培养ES细胞后嵌合体制备效率的差别。结果:未工程化ES细胞以普通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为25.0%,以TX WES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提高到53.8%(P< 0.05);GR工程化ES细胞以普通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为15.0%,以TX WES培养液培养其嵌合率提高到52.3%(P<0.05)。结论:应用TX WES培养液改善小鼠ES细胞的培养条件可提高嵌合体的制备效率,该方法为基因剔除小鼠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TX-WES培养液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小鼠肝干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和体内分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娟 朱海英 +5 位作者 李文林 姚玉成 刘红 王新民 胡以平 余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分析其分化潜能。方法:利用门静脉灌流消化法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通过脾结节形成实验对其增殖和分化潜能作进一步分析。结果: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细胞呈集落样生长... 目的: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分析其分化潜能。方法:利用门静脉灌流消化法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通过脾结节形成实验对其增殖和分化潜能作进一步分析。结果:从成体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细胞呈集落样生长,不仅可稳定传代,而且移植至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体内能够形成脾结节,结节中含有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的细胞。结论:成体小鼠肝脏中存在具有多潜能性的肝干细胞,该细胞的体外成功培养为肝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肝干细胞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体外培养 体内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报告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在肝干细胞体内示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林 苏娟 +2 位作者 陶欣荣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建立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对肝原始细胞进行体外标记和体内示踪研究。方法:将pDsRed1 1载体中的DsRed片段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G C1中构建了pLNCG DsRed载体。将该载体导入Phoenix包装细胞,进而采用乒乓... 目的:建立表达红色荧光蛋白DsRed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对肝原始细胞进行体外标记和体内示踪研究。方法:将pDsRed1 1载体中的DsRed片段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G C1中构建了pLNCG DsRed载体。将该载体导入Phoenix包装细胞,进而采用乒乓转染的方法感染包装细胞PT67,获得高滴度稳定产毒的PT67 细胞系。结果:利用PT67 细胞系产生的病毒上清可以高效的感染体外培养的肝原始细胞系。将这些DsRed标记的肝原始细胞移植到小鼠损伤肝脏中,4周后可以在再生肝脏中清晰地观察到具有红色荧光的外源细胞。结论:由于肝脏组织没有红色自发荧光,用DsRed标记肝原始细胞进行肝内示踪时背景干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基因.报告 逆转录病毒载体 肝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干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20
作者 金彩霞 李文林 +3 位作者 朱吉 田棣 张南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通过克隆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构建表达PDX-1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和稳定表达PDX-1的肝原始细胞系(liver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以研究肝干细胞向胰腺细胞的转分化潜能。... 目的:通过克隆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构建表达PDX-1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和稳定表达PDX-1的肝原始细胞系(liver epithelial progenitor cells,LEPCs),以研究肝干细胞向胰腺细胞的转分化潜能。方法:通过PCR方法克隆PDX-1基因全长,将其构建到pMSCV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获得pMSCV PDX-1 puro载体。将该载体导入Phoenix包装细胞系,进而采用乒乓转染的方法感染包装细胞PT67,获得高滴度稳定产毒的PT67细胞系。结果:成功构建了pMSCV PDX-1 puro载体,并转染PT67细胞。利用PT67细胞系产生的病毒上清可以高效的感染体外培养的肝干细胞LEPCs,获得稳定表达PDX-1基因的LEPCs(LEPCs PDX-1)。结论:PDX-1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稳定表达PDX-1的肝干细胞系的获得为研究LEPCs向胰腺细胞的转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 逆转录病毒科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