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蝾螈椭圆囊毛细胞换能、编码和突触传递的形态学基础
1
作者 高文元 MichaelL.Wiederhold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本实验研究椭圆囊毛细胞换能、编码和突触传递的形态和显微力学基础。以幼年蝾螈为对象,光镜和电镜观察椭圆囊囊斑的微细和超微结构。实验结果:(1)只有毛细胞的高静纤毛和动纤毛的头部和耳石膜接触,耳石膜的剪切力由直接和间接两... 本实验研究椭圆囊毛细胞换能、编码和突触传递的形态和显微力学基础。以幼年蝾螈为对象,光镜和电镜观察椭圆囊囊斑的微细和超微结构。实验结果:(1)只有毛细胞的高静纤毛和动纤毛的头部和耳石膜接触,耳石膜的剪切力由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传递至静纤毛;(2)耳石膜和表皮板组成纤毛束上下两端的致密板状结构,皮板下微管起固定和支撑下板作用,在两板之间的无定形物质有缓冲和利于上板滑动的功能,这种安排是纤毛受力后偏曲的基础;(3)囊斑上皮存在着动纤毛排列方向不同的四种毛细胞,感受器依靠这些分布不同的毛细胞群进行信号编码;(4)多根传入神经末梢和1~2 根传出神经末梢与毛细胞构成传入和传出突触,存在于毛细胞底部胞液内和传出神经末梢内的囊泡是突触传递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换能 突触 前庭器官 毛细胞 蝾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玲 范柳 +5 位作者 王素春 张旭静 黄久仪 王桂清 孙继虎 王春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 :研究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 NMDA(N-甲基 - D-天冬氨酸 )受体功能的影响 ,探讨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保护神经元损伤的机制。 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 10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 目的 :研究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 NMDA(N-甲基 - D-天冬氨酸 )受体功能的影响 ,探讨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保护神经元损伤的机制。 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 10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和经缺氧处理的海马神经元 NMDA诱发电流 ;观察 0 .1%和 0 .5 %的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 NMDA电流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培养 10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相比 ,经缺氧处理的海马神经元 NMDA诱发电流明显增大 ,而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可快速、可逆地抑制经缺氧处理的海马神经元 NMDA诱发电流。 结论 :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血缺氧引起的海马神经元 NMDA受体活性过度增强有抑制作用 ,提示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具有保护因 NMDA受体过度激活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当归 红花 人参 萃取液 海马神经元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神经元损伤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3
作者 徐永君 盛慧 倪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从炎症反应学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学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学说、神经营养因子学说以及多因素综合作用共5个方面总结其发病机制。
关键词 抑郁症 单胺类神经递质 HPA轴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对大鼠神经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贺石生 侯铁胜 +3 位作者 单晓巍 王建文 夏金辉 王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 ,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 ,并对其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 ,大鼠硬膜... 目的 :探讨与椎间盘相关的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 ,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 ,并对其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 :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能产生明显的马尾神经根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论 :髓核所致的免疫及 (或 )生化炎症是引起神经根损伤及产生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髓核移植 椎间盘移位 腰腿痛 硬膜外移植 神经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性应激引起的大鼠行为,血浆皮质酮及脑区氨基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6
5
作者 严进 王春安 +1 位作者 陈宜张 徐仁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模型动物血浆皮质酮及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氨基酸和整体行为的变化。方法:以光-电击条件反射法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配体蛋白竞争结合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及旷场试验(Open-fieldtest...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模型动物血浆皮质酮及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氨基酸和整体行为的变化。方法:以光-电击条件反射法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配体蛋白竞争结合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及旷场试验(Open-fieldtest)分别测定大鼠心理应激时血浆皮质酮、脑区氨基酸水平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在血浆皮质酮能够分化心理应激的实验参数条件下,电击刺激时,主要引起视皮质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而仅给予条件刺激(光)引起心理应激时,可在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3个脑区不同程度地出现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水平的变化,并以海马最明显。同时动物运动行为减少,类似抑郁样表现。结论:心理应激反应时,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等脑内氨基酸的变化,可能与心理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皮质酮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 被引量:39
6
作者 林丽 唐朝枢 袁文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内质网应激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 +平衡紊乱 ,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caspase 12介导的凋亡通路等信号途径 ,既能诱导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protein 78kD ,GRP78)、GRP94等内质网... 内质网应激表现为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 +平衡紊乱 ,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caspase 12介导的凋亡通路等信号途径 ,既能诱导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protein 78kD ,GRP78)、GRP94等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而产生保护效应 ,亦能独立地诱导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直接影响应激细胞的转归 ,如适应、损伤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信号途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中风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闻捷 王桂清 +6 位作者 郭佐 杜凤鸣 蒋珠富 何帮平 宫杰 田桂琴 张罗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8-532,共5页
调查中国25个研究监测点14万余人群,筛选出11777例中风易患个体,测定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调查中国25个研究监测点14万余人群,筛选出11777例中风易患个体,测定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结果显示在中风易患人群中,TC异常检出率男性为1297%,女性为22.07%,TC和TG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为10.38%,女性为17.82%,血脂异常组中(除高TG男性组外),apo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apoAl仅在高TC男性组和高TG女性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余无显著差异:TC异常组和TC及TG都异常组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单纯高TG组血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脂蛋白 脑血管意外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损伤中声预处理的听力保护作用及其MDA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文文 张琰敏 +4 位作者 杜丽 刁明芳 刘海瑛 邵艳 高文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观察声预处理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并从氧自由基途径探讨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声预处理+强噪声暴露组(A组),单纯强噪声暴露组(B组),仅预处理组(C组),无噪声对照组(D组),每组8只.A组豚鼠先经声预处理(87 dB白噪... 目的:观察声预处理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并从氧自由基途径探讨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声预处理+强噪声暴露组(A组),单纯强噪声暴露组(B组),仅预处理组(C组),无噪声对照组(D组),每组8只.A组豚鼠先经声预处理(87 dB白噪声暴露10 d,每天5 h),无噪声情况下恢复48 h后再暴露110 dB白噪声5 h.B组不经声预处理,直接暴露相同110 dB白噪声5 h.C组豚鼠仅接受声预处理(同A组).A、B、C 3组动物在噪声暴露前后分别测定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D组动物在实验开始和结束各测定1次ABR.分别计算4组动物听力阈移.在最后1次测定ABR之后,将A、B、C、D 4组动物同时处死,取耳蜗,用TBA荧光法测定耳蜗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C、D组动物阈移平均值范围为0.83~2.5 dB和0~1.36 dB,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动物在强噪声暴露后24 h,A组click平均阈移为12.5 dB,短纯音(4、6、8 kHz)平均阈移范围为13.75~16.25 dB;B组click平均阈移为30.83 dB,短纯音(4、6、8 kHz)平均阈移范围为35~35.83 dB,明显高于A组(P<0.05).A、B、C、D 4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为(164±18)、(188±24)、(149±14)和(146±11) nmol/L.统计结果表明,B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D组(P<0.05);而A组与C组和D组动物耳蜗组织MDA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声预处理(87 dB 白噪声 10 d,每天5 h)不会造成豚鼠听力损失,并可以减轻随后强噪声(110 dB 白噪声 5 h)引起的听力损失;声预处理可能是通过降低MDA含量而发挥听力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预处理 听觉丧失 噪声性 听力保护 氧自由基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Q_(610)对猫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林丽 袁文俊 +3 位作者 朱宝旺 李楠 吴晋晖 任安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610对猫急性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探讨内皮素在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结扎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起始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30min缺血期内心律失常发生...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610对猫急性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探讨内皮素在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结扎猫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起始段,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30min缺血期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LAD内注射BQ610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BQ610呈剂量依赖性拮抗LAD结扎引起的猫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结论:内源性内皮素可能通过内皮素A受体参与致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受体拮抗剂 心律失常 缺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活动影响再灌注心律失常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凌 富维骏 陈思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0-341,共2页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活动对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采用猫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同步记录再灌注期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积分值(IRSNA)和RA。结果:(1)IRSNA的增加和RA发生分别出现在再灌注期的... 目的:观察交感神经活动对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影响。方法:采用猫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同步记录再灌注期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积分值(IRSNA)和RA。结果:(1)IRSNA的增加和RA发生分别出现在再灌注期的第1~2秒和第4秒。RA紧随IRSNA的增加而出现,至再灌注期的第10~15秒,IRSNA的增加达峰值,RA表现为室性纤维颤动(VF);(2)发生VF组IRSNA的增加值显著大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组和室性早搏(VPB)组(P<0.001);VT组IRSNA的增加值亦明显大于VPB组(P<0.05)。结论:RA的发生不仅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时相一致,而且其严重程度还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程度正相关,提示交感神经活动能促进R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 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活动 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琼 徐明娟 +1 位作者 宋亮年 王昭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0-382,共3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3AO)增殖过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1,10,20,40μmol/L)处理培养的3AO细胞后,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及去除槲皮素作用后细胞生长的变化;用氨基安替...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3AO)增殖过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1,10,20,40μmol/L)处理培养的3AO细胞后,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及去除槲皮素作用后细胞生长的变化;用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槲皮素(1,10,20,40μmol/L)对3AO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40μmol/L槲皮素作用5d后活细胞计数为对照的47.06%;去除其作用后,细胞生长得到恢复。用不同浓度(1,10,20,4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3AO细胞5d后,AL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呈剂量依赖性;40μmol/L槲皮素作用3AO细胞不同时间,ALP活性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少,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槲皮素对3AO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去除其影响,细胞的生长可以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卵巢肿瘤 碱性磷酸酶 癌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静霞 孙瑜 +2 位作者 傅辰春 邓小明 卢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建立海水吸入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和模型组15只.模型组大鼠屏气9~10 s后吸入海水,4 ml/kg,分2次进行;对照组大鼠不吸入海水.于海水吸入前、海水吸入后10、30、60、120、240 min观察动脉血气和呼吸频... 目的:建立海水吸入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和模型组15只.模型组大鼠屏气9~10 s后吸入海水,4 ml/kg,分2次进行;对照组大鼠不吸入海水.于海水吸入前、海水吸入后10、30、60、120、240 min观察动脉血气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并记录动物的生存时间.4 h后处死动物,观察肺系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吸入海水后呼吸频率显著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降低(P<0.05),之后虽逐渐回升,但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肺系数和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形态学显示明显的肺水肿、肺泡萎陷和炎细胞浸润情况.结论:成功建立海水吸入肺损伤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海水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极体对皮肤烫伤后微循环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纪根 龚肖崎 +3 位作者 张亚霏 江键 宋诚荣 王振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 本研究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局部皮肤烫伤模型,观察驻级体对小鼠烫伤周围皮肤微循环及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动物分烫伤组和驻极体治疗组。结果:驻极体治疗可使烫伤周围的细小动脉收缩状态得到改善,血液速度加快:减轻充血带的渗出和淤血带的红细胞聚集与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提示驻极体治疗具有调整细小动脉和静脉张力,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烫伤 微循环 血液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浸水应激时胃粘膜损伤和β-内啡肽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秀疆 张贤康 +1 位作者 李少华 陈士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8-350,共3页
本研究应用浸水应激(WIS)复制大鼠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并观察其血浆和垂体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WIS时间延长,大鼠胃粘膜跨膜电位(PD)降低,溃疡指数逐渐增加(P... 本研究应用浸水应激(WIS)复制大鼠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并观察其血浆和垂体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WIS时间延长,大鼠胃粘膜跨膜电位(PD)降低,溃疡指数逐渐增加(P<0.01),粘膜血流量变化不大(P>0.05);血液β-EP逐渐升高,2h达峰值(P<0.01),垂体β-EP含量5min达高峰后随WIS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4h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垂体β-EP与胃粘膜溃疡指数负相关(r=-0.75,P<0.01)。上述结果提示:WIS引起AGML及其严重程度可能与β-E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 应激 胃粘膜病变 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外侧区在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洁 王伟忠 +3 位作者 袁文俊 潘燕霞 任安经 苏定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 (VL 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SD大鼠 ,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 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延髓腹外侧区 (VL M)在介导可乐定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SD大鼠 ,应用微量注射和细胞外记录等方法观察尾端延髓腹外侧区 (CVL M)和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内局部给予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活动变化。 结果 :单侧 CVL M微量注射可乐定 (5 nm ol/ 10 0 nl,n=10 )不仅能明显升高动脉血压 (AP)和增加心率 (HR)(P<0 .0 1) ,而且能增加同侧 RVL M压力敏感性神经元 (n=8)的放电频率 (P<0 .0 1) ;而单侧 RVL M微量注射可乐定 (5nmol/ 10 0 nl,n=9)明显降低 AP和 HR(P<0 .0 1)。结论 :RVL M和 C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延髓腹外侧区 动脉血压 心率 压力敏感性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受体GPR14在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玲 袁文俊 +1 位作者 邱景伟 潘秀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 (U )受体 GPR14在 SD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GPR14。 结果 :在心血管系统中 ,大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左心房及左心室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心室表...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 (U )受体 GPR14在 SD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内的表达。 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GPR14。 结果 :在心血管系统中 ,大鼠颈总动脉、胸主动脉、左心房及左心室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心室表达丰度最高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大鼠小脑、大脑皮质、下丘脑及海马均表达 GPR14m RNA,其中小脑表达丰度较高。结论 :U 受体 GPR14在大鼠心血管系统及脑组织中都有表达 ,提示 U 在心血管及中枢神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尿紧张素类 小脑 聚合酶链反应 心血管系统 大鼠 尾加压素受体 GPR14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胆酸钠致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胰腺微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全芳 王本茂 +1 位作者 唐岩 李少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作者观察了42只大鼠用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诱导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平均动脉压、胰腺微区血流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及胰腺病理形态的变化。发现在大鼠胰腺炎早期,平均动脉压尚无明显改变时,胰腺微区血流量降低:且随着诱导剂... 作者观察了42只大鼠用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诱导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平均动脉压、胰腺微区血流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及胰腺病理形态的变化。发现在大鼠胰腺炎早期,平均动脉压尚无明显改变时,胰腺微区血流量降低:且随着诱导剂浓度的增加,血清淀份酶和脂肪酶进一步升高,胰腺病理损害加重,胰腺微血流进一步恶化。表明胰腺炎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胰腺微血流障碍;胰腺微血流障碍的程度与胰腺炎时释放入血的胰酶及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牛磺胆酸钠 胰腺 微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峻 何晓文 +5 位作者 卢建 靳小青 马小兵 孙民 王庆蓉 钮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3-845,共3页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银染方法检测了 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患者 (肿瘤组 )、2 0例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 (对照...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银染方法检测了 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患者 (肿瘤组 )、2 0例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 (对照组 )和 2 1例正常人 (正常组 )的晨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肿瘤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80 .8% (5 9/ 73) ,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 2 0 .5 % (15 /73) ;对照组中有 3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 ;正常组尿脱落细胞均无端粒酶活性。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 T2 ~ T4期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 Tis~ T1 期。 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有望成为一种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性细胞癌 端粒 尿分析 肿瘤标记物 端粒酶 T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钾离子引起PC12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的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娄淑杰 王晨光 +1 位作者 黄秀英 陈宜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分析高钾离子(K+)引起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MiraCalImageSystem检测[Ca2+]i,Ca2+荧光探针为Fura-2/AM。结果:(1)KCl浓... 目的:分析高钾离子(K+)引起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MiraCalImageSystem检测[Ca2+]i,Ca2+荧光探针为Fura-2/AM。结果:(1)KCl浓度为30~100mmol/L时,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12细胞[Ca2+]i升高;(2)在细胞外无Ca2+时,高K+对PC12细胞[Ca2+]i无影响;(3)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和硝苯地平的浓度分别为5×10-5,1×10-4和5×10-3mol/L时,可完全阻断高K+诱导的PC12细胞[Ca2+]i升高,但N-型电压门控钙通道阻滞剂ω-conotoxinGVIA在浓度为1×10-6mol/L时,对高K+诱导的PC12细胞[Ca2+]i升高没有影响;(4)5×10-5mol/L维拉帕米对细胞外由无Ca2+到有Ca2+过程引起的[Ca2+]i升高无抑制作用。结论:高K+引起PC12细胞[Ca2+]i升高以细胞质膜上L-型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高钾离子 钙离子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光椿 卢建 +3 位作者 徐晓春 张金山 宋亮年 徐仁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睾丸女性化(TFM)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结合双链DNA循环测序法,对7例TFM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B~H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 目的:探讨睾丸女性化(TFM)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结合双链DNA循环测序法,对7例TFM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B~H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3例患者分别在AR基因外显子E或G有错义突变,导致AR雄激素结合区(ABD)氨基酸的改变。还有1例患者外显子G在行SSCP分析时有泳动变位,强烈提示有突变,目前正在进一步做序列分析。其余3例患者外显子B~H行SSCP分析未见有异常。结论:AR基因突变是导致TFM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还为AR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女性化 综合征 受体 雄激素 基因突变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