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0)SMMU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訾晓渊 姚玉成 +10 位作者 熊俊 金艳花 叶煦亭 李建秀 刘红 朱海英 王新民 倪文君 胡以平 余宏宇 丛文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评价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方法:以F5代乙肝转基因小鼠C57-TgN(HBV adr2.O)SMMU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DNA PCR、血清ELISA检测、Western印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血清DNA PCR、透射电镜和... 目的:评价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方法:以F5代乙肝转基因小鼠C57-TgN(HBV adr2.O)SMMU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组DNA PCR、血清ELISA检测、Western印迹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血清DNA PCR、透射电镜和H-E染色的方法分析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整合、表达、复制和组织学变化。结果:F1代乙肝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稳定整合有HBV基因,肝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HBcAg和X蛋白3种病毒蛋白,血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率分别为19.54%和3.39%,且在血清和肝组织中存在病毒DNA和病毒样颗粒;长期的病毒DNA整合、表达和复制可以引起转基因小鼠肝、肺等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结论:乙肝转基因小鼠品系C57-TgN(HBV adr2.O:)SMMU具有基因组中稳定整合病毒DNA、血清和肝组织中有病毒蛋白表达和病毒复制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学变化,作为生物医药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欣荣 李文林 +4 位作者 苏娟 王新民 李建秀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建立克隆化扩增的细胞系并初步鉴定其分化特性和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显微镜下挑取原代单个成纤维样生长单位中的细胞,逐步扩大培养,最终得到克隆化扩增的hMSCs.选... 目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建立克隆化扩增的细胞系并初步鉴定其分化特性和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显微镜下挑取原代单个成纤维样生长单位中的细胞,逐步扩大培养,最终得到克隆化扩增的hMSCs.选择有利于其生长的血清,低密度培养,传70%~80%生长汇合时传代保种.RT-PCR检测其Oct-4、SDF1、CD49a、CK19、c-met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14、CD44、CD29、CD90、HLA-1和HLADR;体外向骨、软骨、脂肪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鉴定其分化潜能.结果:建立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并在体外实现了克隆化扩增,该细胞系在体外连续培养达60个细胞倍增时间仍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细胞不表达CD34、CD45、CD14、HLA-DR,但表达Oct-4、SDF-1、CD49a、CK19、c-met、CD44、CD29、CD90、HLA-1.体外能诱导出骨、软骨、脂肪细胞.结论:得到了一个可稳定传代的克隆化扩增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该细胞系在体外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细胞,并表达Oct-4、CK19和c-m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系 克隆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_(1-13)致大鼠部分可逆性瘫痪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 洪新如 +2 位作者 吴岳嵩 刘植珊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3后产生剂量相关、部分可逆性后肢瘫痪,而蛛网膜下腔注射μ受体激动剂DAGO、δ受体激动剂DADL不产生后肢功能障碍。结果提示:强啡肽A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致瘫作用可... 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1-13后产生剂量相关、部分可逆性后肢瘫痪,而蛛网膜下腔注射μ受体激动剂DAGO、δ受体激动剂DADL不产生后肢功能障碍。结果提示:强啡肽A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致瘫作用可能系强啡肽A与k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呔 阿片 受体 脊髓损伤 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的新靶标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曾几何时,我有过一个很朦胧的概念,即"个体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可能是通过干细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增殖与分化来实现的".虽然,这一概念当时还未真正形成,而且也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就目前来说,它与各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和... 曾几何时,我有过一个很朦胧的概念,即"个体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可能是通过干细胞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增殖与分化来实现的".虽然,这一概念当时还未真正形成,而且也还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就目前来说,它与各相关学科的现有理论和知识并不冲突,而且还显得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靶标 干细胞 生物药学 应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变化
5
作者 陈秀青 程大胜 +1 位作者 黄爱军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3-43,共1页
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AVP受体拮抗剂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休克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AVP含量的变化规律。1材料... 精氨酸加压素(AV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AVP受体拮抗剂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休克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AVP含量的变化规律。1材料和方法SD大鼠,体质量20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精氨酸加压素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6
作者 程大胜 陈秀青 +1 位作者 黄爱军 王成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2-,55,共2页
以往研究表明β内啡肽(β-E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断过量的β-EP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的β-EP含量变化... 以往研究表明β内啡肽(β-EP)对中度(可逆性)烫伤休克大鼠的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断过量的β-EP能改善休克状态,提高存活率[1]。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烫伤大鼠血浆及部分神经核团的β-EP含量变化,以初步探讨β-EP在重度烫伤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加拿大魁北克医学研究基金会神经科学双边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46-1346,共1页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医学研究 神经科学 基金会 加拿大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 曹雪涛 开幕式 医学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NGF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雪琦 由振东 +2 位作者 赵小林 王勇姿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0-592,I006,共4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 目的 :观察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含量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 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 ,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观察神经元 NGF含量及其m 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免疫阳性颗粒数目减少 ,着色浅淡 ;NGFm RNA杂交阳性信号减少。 结论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神经元 NGF含量下降 ,NGF m RNA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鼠 海马 顶叶皮质 神经元 NGF 含量 mRNA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旭 郑惠民 +3 位作者 由振东 孙学军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 目的 :观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前后大鼠脑出血各脑区与垂体精氨酸加压素 ( AVP)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 ,以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 AV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 ,脑出血组大鼠在各脑区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的同时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而且下丘脑与垂体的 AVP含量也显著升高 ;β-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 ,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垂体 AVP含量也显著降低。各项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P<0 .0 1)。结论 :内源性 AVP可能参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β-七叶皂苷钠抗脑水肿的药理作用机制中可能有 AVP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升压素 脑出血 脑水肿 七叶素 大鼠 Β-七叶皂苷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DNA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哲宇 何成 +1 位作者 王成海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 目的:克隆与表达人及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cDNA。方法和结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了人及大鼠GDNF成熟序列的cDNA片段,并将人及大鼠GDNFcDNA重组到表达质粒pBPL中,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表达。结论:人及大鼠GDNFcDNA的克隆与表达获得成功,为研究GDNF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克隆 神经损伤 修复 GDNF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胡卫江 李建秀 +6 位作者 余宏宇 戴德顺 王新民 孙伟 郝光荣 王肖鹏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制备含有2.0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adr亚型)基因组的转基因小鼠,为HBV相关医学问题的研究准备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产生HBV转基因小鼠。用PCR,Southern-blot... 目的:制备含有2.0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adr亚型)基因组的转基因小鼠,为HBV相关医学问题的研究准备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产生HBV转基因小鼠。用PCR,Southern-bloting杂交、放射免疫、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亚显微结构分析等方法,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整合、表达以及复制。应用常规病理切片及血清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转基因小鼠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得到了4只整合有HBV基因组的建立者小鼠,并证明HBV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体内可以稳定遗传,在肝、肾组织内可特异性表达、复制,并在肝细胞内发现了Dane颗粒。转基因小鼠的肝、肾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获得了HBV的转基因小鼠,其病毒基因可以表达,并有病毒颗粒形成。该小鼠对于HBV的各个基因产物是免疫耐受的,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的HBV携带者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DANE颗粒 ADR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顾平 娄淑杰 +4 位作者 王铭维 王彦永 鲍璇 何成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机制。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中脑神经干细胞 7d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别和计数神经元的数量 ,并与自然分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 结果 :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比例 [(40 .5± 14 .5 ) % ]明显高于自然分化组 [(16 .6± 10 .5 ) % ]、骨髓基质细胞膜片段组 [(2 0 .8± 12 .5 ) % ]以及骨髓基质细胞固定组 ,但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组 [(36 .1± 9.7) %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条件液 中脑神经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培育 被引量:12
13
作者 熊俊 訾晓渊 +6 位作者 姚玉成 金艳花 李建秀 朱海英 王新民 胡以平 余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建立可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HBx基因(adr亚型)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研究x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CMV启动子和HBx基因(adr亚型)开放阅读框(ORF)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该载体经Sal I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后,... 目的:建立可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HBx基因(adr亚型)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研究x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CMV启动子和HBx基因(adr亚型)开放阅读框(ORF)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该载体经Sal I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后,琼脂糖电泳回收目的片段,用原核显微注射法将其注射入雄原核,制备转基因小鼠。复合PCR法在基因组水平筛选HBx基因转基因小鼠founder;免疫组织化学法在蛋白水平检测X蛋白在这些小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HB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经原核显微注射法将目的片段注射入受精卵雄原核后,出生并存活了11只新生鼠,经PCR检测后获得5只founder转基因小鼠,命名为C57-TgN(HBx)SMMU。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5只PCR阳性小鼠的肝细胞质中均有X蛋白的表达。将这5只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同系异性小鼠交配,进行传代培育,复合PCR法筛选阳性转基因小鼠,目前已传至F4代。结论:本研究成功地产生了稳定遗传HBx基因并表达X蛋白的转基因小鼠C57-TgN(HBx)SMMU,它将有利于体内研究HBx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转基因小鼠 HB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鲁凯伍 陈哲宇 +4 位作者 曹莉 侯铁胜 傅强 李明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48-650,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 ,观察外源性 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利用 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 DC- Chol和重组质粒p EGFP- ...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 ,观察外源性 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利用 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 DC- Chol和重组质粒p EGFP- GDNF c 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 RT- PCR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 GDNF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 ,并通过辣根过氧化酶 (HRP)顺行追踪技术和神经微丝 (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 GDNF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经脂质体 DC- Chol介导 GDNF基因可有效地转染脊髓组织并得到表达。GDNF转基因 4周后可明显增加 NF阳性轴突数目 ,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 :外源性 GDNF在损伤区局部高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作用 ,提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GDNF体内转基因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胶质细胞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 脂质体 基因治疗法 神经再生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ayw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雷章恒 李建秀 +7 位作者 余宏宇 王新民 孙伟 潘星华 郝光荣 王肖鹏 傅继梁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建立遗传上稳定的、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的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对受精卵显微注射进行基因转移的途径制备转基因小鼠,以PCR-Southern杂交、ELISA、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 目的:建立遗传上稳定的、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的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对受精卵显微注射进行基因转移的途径制备转基因小鼠,以PCR-Southern杂交、ELISA、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分析所导入DNA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功能情况。结果:得到21只建立者小鼠,在它们的血清中检测到了HBsAg和HBeAg的存在,还在肝细胞中观察到了HBV样病毒颗粒。结论:HBV基因组DNA已经整合至小鼠的基因组,其中的基因能够表达,整个基因组DNA还能复制,并被有效地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系P2-HCC的建立及体外诱导分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海英 张朵 +4 位作者 谢东甫 王新民 周旭宇 Joseph T Lau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利用体外诱导实验对其形态及分子表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分离获得的细胞系具有肝肿瘤细胞的特征,但也表达某些干细胞的分子标志如c met。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提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二甲亚砜可能具有诱导该细胞向成熟肝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诱导后的细胞又重新表达葡萄糖6 磷酸酶,白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人P2 HCC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体外实验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这些细胞的发生与肝癌干细胞及肝细胞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P物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2 位作者 胡世辉 刘渊 宋朝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 例,正常自愿者10 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P物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卢晓欣 王成海 +2 位作者 洪新如 陈新民 王永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3-174,共2页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卢晓欣,王成海,洪新如,陈新民,王永午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机体处于应激状...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内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卢晓欣,王成海,洪新如,陈新民,王永午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体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激活与过量释放,对机体许多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损伤 血浆 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的实验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万兴旺 黄矛 +2 位作者 李万亥 谈治雄 由振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3-384,共2页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 阿片类物质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药物的耐受及依赖问题。文献报道很多药物可有效地抑制或解除阿片类物质的戒断综合征,但关于药物精神依赖性报道很少。而临床上,阿片类物质滥用的脱毒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要使病人戒毒成功,解决其精神依赖性显得更为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依赖性 评价 条件性位置偏爱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阿片肽在正常妊娠和分娩中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电 古航 +4 位作者 洪新如 刘彦 金志军 王成海 曹立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观察内源性阿片肽在正常妊娠及分娩各阶段含量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神经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测定5 0例正常未孕妇女 (对照组 )、4 5例正常妊娠妇女 (早孕、中孕及晚孕 3个时间段 )、4 5例正常平产妇女 (潜伏期、活跃期及分娩... 目的 :观察内源性阿片肽在正常妊娠及分娩各阶段含量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神经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测定5 0例正常未孕妇女 (对照组 )、4 5例正常妊娠妇女 (早孕、中孕及晚孕 3个时间段 )、4 5例正常平产妇女 (潜伏期、活跃期及分娩即刻 3个时间段 )和 4 5例产后妇女 (2h、2 4h 2个时间点 )血浆中 3种内源性阿片肽 (β 内啡肽、强啡肽A1 13 及亮啡肽 )含量的变化。 结果 :妊娠、分娩不同阶段 ,血浆中 3种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β 内啡肽含量在妊娠期略有上升 ,分娩期开始显著增高 ,至分娩即刻升到最高 ,升高程度是 3种肽中最高的且产后 2 4h降至正常 ;强啡肽A1 13 含量从晚期妊娠开始显著升高 ,并上升至分娩即刻 ,分娩后渐下降 ,整个变化趋势平稳 ;亮啡肽含量在早孕时显著升高 ,而中、晚期降至正常 ,直至分娩即刻时再次显著升高 ,产后 2 4h继续上升至最高。 结论 :内源性阿片肽在正常妊娠及分娩各时期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强啡肽A1-13 亮啡肽 内源性阿片肽 妊娠 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