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降钙素cDNA的化学合成与克隆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在龙 窦鸿 +3 位作者 毛积芳 邹鲁峰 伍军 王官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克隆人降钙素cDNA。方法和结果:应用ABI391DNA合成仪,将人降钙素cDNA分成6个片段合成。退火、磷酸化、连接,最终将人降钙素cDNA克隆于载体pGEM7z(+),经DNA双链测序,证明克隆到的人降钙素... 目的:克隆人降钙素cDNA。方法和结果:应用ABI391DNA合成仪,将人降钙素cDNA分成6个片段合成。退火、磷酸化、连接,最终将人降钙素cDNA克隆于载体pGEM7z(+),经DNA双链测序,证明克隆到的人降钙素cDNA序列与设计的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为寡肽cDNA(或基因)的化学合成与克隆提供了简捷、可靠的方法;为人的降钙素cDNA的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CDNA 化学合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早期大鼠肾皮质细胞氧自由基、Ca^(2+)细胞化学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窦鸿 沙继红 +3 位作者 赵麟 冯伟华 黄海 魏尧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 研究重度烫伤大鼠肾皮质细胞膜(质膜、内质网及线粒体膜)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内Ca2+定位和半定量及肾皮质内H2O2(氧自由基)定位,以探讨烫伤早期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化学法和细胞化学法。结果:发现肾小管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在烫伤后60min达到高峰,Ca2+-Mg2+-ATP酶活性在60或120min为最低,并与亚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显著相关。烫伤后30min肾皮质间质毛细血管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出现H2O2细胞化学阳性沉积物,60min时消失。以上变化在观察时间内(5h)具有可恢复性。结论:严重烫伤时肾缺血,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氧自由基损伤,改变了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继而Ca2+泵活性下降,Ca2+过载,进一步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肾皮质细胞膜 氧自由基 钙离子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与中风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闻捷 王桂清 +6 位作者 郭佐 杜凤鸣 蒋珠富 何帮平 宫杰 田桂琴 张罗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8-532,共5页
调查中国25个研究监测点14万余人群,筛选出11777例中风易患个体,测定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调查中国25个研究监测点14万余人群,筛选出11777例中风易患个体,测定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结果显示在中风易患人群中,TC异常检出率男性为1297%,女性为22.07%,TC和TG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为10.38%,女性为17.82%,血脂异常组中(除高TG男性组外),apo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apoAl仅在高TC男性组和高TG女性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余无显著差异:TC异常组和TC及TG都异常组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单纯高TG组血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脂蛋白 脑血管意外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己定-碘配盐消毒剂的制备及其对几种常见病原体的灭活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欣荣 李东方 +4 位作者 何邦平 王靖 李鸿勋 凌代文 盛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 :探讨氯己定 -碘配盐消毒剂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 ,并观察其对临床常见病原体的灭活作用。方法 :以氯己定和碘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在适当条件下制备氯己定 -碘配盐 ;测定了氯己定 -碘配盐对临床常见细菌、芽胞、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 目的 :探讨氯己定 -碘配盐消毒剂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 ,并观察其对临床常见病原体的灭活作用。方法 :以氯己定和碘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在适当条件下制备氯己定 -碘配盐 ;测定了氯己定 -碘配盐对临床常见细菌、芽胞、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的灭活作用 ;并与几种常用消毒剂比较它们对 3种致病细菌的灭活作用。 结果 :本制备方法的收率为 45 % (以碘计 ) ;氯己定 -碘配盐制剂 (质量浓度为 312~ 6 2 5μg/ m l)可有效灭活致病细菌、芽胞和白色念珠菌达 99.99% ;质量浓度为 1g/ L的氯己定 -碘配盐制剂对 HBs Ag阳性血清病原体灭活率也达到 99.95 % ;其对于临床 3种致病细菌的灭活作用明显优于其他消毒剂。结论 :本文报道的氯己定 -碘配盐制备方法高效、简便 ,该制剂的消毒作用明显 ,灭菌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己定-碘 制备 消毒效果 消毒剂 病原体 灭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抑制肠梗阻时毒素的吸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大伟 王元和 +3 位作者 王强 周晓武 王来根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6-337,共2页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 肠梗阻时不但有大量的体液丧失,而且还有毒素的吸收和细菌的易位[1,2],有报道奥曲肽可用于肠梗阻的治疗[3]。本研究就奥曲肽能否在缓解肠梗阻的同时,减少毒素的吸收,降低血液内毒素水平作了实验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动物及分组40只雄性SD大鼠,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药物疗法 奥曲肽 毒素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中微量元素与肝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颖 赵德山 +2 位作者 王淑荣 李小萍 贺清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84-587,共4页
水飞蓟中微量元素与肝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王颖,赵德山,王淑荣,李小萍,贺清玉现已发现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微量元素有15种[1],其中任何一种元素过多或过少均可使人呈现一种特异性病症。肝脏对维持机体微量元素的... 水飞蓟中微量元素与肝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临床意义王颖,赵德山,王淑荣,李小萍,贺清玉现已发现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微量元素有15种[1],其中任何一种元素过多或过少均可使人呈现一种特异性病症。肝脏对维持机体微量元素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微量元素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药材中丁香酚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万丽 朱梅 +2 位作者 陈斌 邢旺兴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1,178,共2页
关键词 丁香 丁香酚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耐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ph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亚克隆与高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在龙 季朝能 +4 位作者 王学敏 张洁 董海 沈仁权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构建pheB基因高表达菌株,研究酶的耐热机制。方法与结果:通过PCR扩增方法,对位于质粒pFDA13上的pheB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未发生突变,然... 目的:构建pheB基因高表达菌株,研究酶的耐热机制。方法与结果:通过PCR扩增方法,对位于质粒pFDA13上的pheB基因进行扩增,克隆于pUC118N和pUC119N上,经双向测序,证明PCR过程中并未发生突变,然后亚克隆于高表达载体pJLA503,转化E.coliTG1,经42℃诱导,获得了高表达的基因产物,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4.6%。并与xylE基因编码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作了耐热性比较。结论:phe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表达,高表达后重组酶的耐热性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B基因 耐热邻苯二酚 双加氧酶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心肌缺血再灌注对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龙 胡寿鹏 +2 位作者 张荣良 魏尧梅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观察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线粒体丙二醛及心肌ATP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心脏低温停搏60min后,恢复正常血液灌注60min。测定心肌细胞膜... 目的:观察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线粒体丙二醛及心肌ATP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心脏低温停搏60min后,恢复正常血液灌注60min。测定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心肌ATP及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结果:心脏缺血60min时,随着心肌ATP含量的下降,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下降,而丙二醛含量仅有轻微增加;恢复灌注60min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间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的下降主要与心肌能量储备降低有关,而复灌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可能与复灌过程中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肌浆网 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诱导金属硫蛋白的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慧英 周雍 +3 位作者 胡惠民 冯伟华 赵麟 刘军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分离纯化镉诱导金属硫蛋白(CdMT)的方法,并制备抗CdMT抗血清。方法:采用加长SephadexG75柱层析分离纯化由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CdMT,以此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CdMT抗血... 目的:建立简便分离纯化镉诱导金属硫蛋白(CdMT)的方法,并制备抗CdMT抗血清。方法:采用加长SephadexG75柱层析分离纯化由CdCl2诱导的大鼠肝组织CdMT,以此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得抗CdMT抗血清。结果:纯化的CdMT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Cd含量测定与标准CdMT一致,氨基酸组分分析也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获得的抗血清对大鼠CdMT具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本法为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CdMT的方法,抗CdMT抗血清的制备可为进一步建立敏感的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内MT含量测定及定位,有利于深入研究Cd中毒机理和MT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镉中毒 纯化 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4 位作者 朱家麟 陈如坤 郝家骅 缪明永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间断冷血组和持续冷血组进一步下降,持续温血组仍保持正常。丙二醛含量间断冷血组明显增加,持续冷血组有增加趋势,再灌注后两组都进一步升高;而持续温血组始终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表明持续灌注温血停搏液技术可使心脏在停搏期间有充足的血供,心肌不存在缺血、缺氧状态,消除了氧自由基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保护线粒体功能,同时避免了因缺血、缺氧所诱发的心肌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温血 心脏停搏液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顾洪 蔡在龙 +3 位作者 陈少萍 邹鲁峰 宋春桥 毛积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目的:本实验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为VEGF基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将已获得的hVEGF165 cDNA克隆到GST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We... 目的:本实验试图构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VEGF真核表达载体,为VEGF基因治疗提供载体。方法:将已获得的hVEGF165 cDNA克隆到GST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VEGF165,脂质体介导转染CHO-K1细胞,G-418筛选,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转录和表达情况,3H-TdR掺入法检测表达蛋白的活性。结果:实验组的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出现特异性条带,而对照组在相应部位未出现条带。实验组的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细胞3H-TdR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本实验所构建的VEGF真核表达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内获得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刺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单一磺化度锌酞菁光敏杀瘤的效应及其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宏宇 陈发普 +2 位作者 姜华 刘冰 李东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四种单一磺化度锌酞菁光敏杀瘤的效应及其机理余宏宇,陈发普,姜华,刘冰,李东方关键词酞菁;肿瘤;光化学疗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0.55用改进的磺化法合成了混合磺化度的锌酞菁(ZnSPC,平均磺化度2.96),... 四种单一磺化度锌酞菁光敏杀瘤的效应及其机理余宏宇,陈发普,姜华,刘冰,李东方关键词酞菁;肿瘤;光化学疗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0.55用改进的磺化法合成了混合磺化度的锌酞菁(ZnSPC,平均磺化度2.96),并利用ZnSPC内4种主要组分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光化学疗法 酞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和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毛煜 徐建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共6页
毛细管电泳 (CE)是当前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和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模式、进样技术和检测器为线索对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各种模式和技术的分析效率。并介绍了 CE很有实用价值的几个方面的应用 ,包括在基... 毛细管电泳 (CE)是当前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和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分离模式、进样技术和检测器为线索对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各种模式和技术的分析效率。并介绍了 CE很有实用价值的几个方面的应用 ,包括在基因工程和单细胞分析中的突出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技术 基因工程 单细胞分析 手性分离 离子分析 应用 分离模式 进样技术 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艳芳 秦永文 +1 位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 (trimetazidine ,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 (TMZ 5或 10mg/kg) ,共 4组 ,假手术组只开胸 ,不结扎冠脉。余 3组制作RI模型 ,...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 (trimetazidine ,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 (TMZ 5或 10mg/kg) ,共 4组 ,假手术组只开胸 ,不结扎冠脉。余 3组制作RI模型 ,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或 10mg/kg)及等量生理盐水 ,在缺血 30min及再灌注 4 0min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K) ,再灌注 4 0min时测定RI区心肌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变化。 结果 :药物组在缺血 30min时及再灌注 4 0min时的血清CK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 ,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的MDA显著增高 ,SOD、GSH及GSH Px显著降低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药物组的MDA显著降低 ,SOD、GSH及GSH Px显著增高。 结论 :TMZ能抑制心肌细胞缺血及再灌注时心肌酶的漏出 ,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剂GSH的含量及SOD、GSH Px的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艳芳 秦永文 +1 位作者 王学敏 缪明永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B05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缺血再灌注损伤(RI)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药物组(TMZ 5 mg/kg组及TMZ 10 mg/kg组)共四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三组...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缺血再灌注损伤(RI)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药物组(TMZ 5 mg/kg组及TMZ 10 mg/kg组)共四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三组制作RI模型,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 mg/kg或10 mg/kg)或等量等渗盐水,在缺血30 min及再灌注40 min时测定RI区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钙浓度,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等渗盐水组及药物组线粒体中的:MDA及总钙显著增高(P<0.01),SOD、GSH及GSH-PX显著降低(均P<0.01);与等渗盐水组比较,药物组的MDA及总钙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SOD、GSH及GSH-PX 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TMZ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线粒体内GSH含量及SOD、GSH-PX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减轻线粒体内钙聚积在细胞水平提供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肝线粒体质与量的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缪明永 蔡在龙 +3 位作者 俞超芹 王学敏 毛积芳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究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从4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 目的:探究大鼠衰老时肝组织细胞线粒体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从4月龄和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分离出线粒体,并用双缩脲法测定单位组织的线粒体蛋白;用Clark氧电极极谱法分别测定线粒体呼吸链3个氧化酶活性: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用差光谱法(连二亚硫酸还原的消光值减去正铁氰化钾氧化的消光值)获得细胞色素a,b,c和c1(Cyta,b,c和c1)含量。结果:与4月龄大鼠相比,24月龄大鼠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含量有一定的下降,而3个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同时细胞色素含量尤其是Cytb和c1也显著升高。结论:衰老大鼠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功能增强可能是通过某种反馈机制使残存尚好的线粒体代偿性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氧化还原酶 衰老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红卫 杨兴易 +3 位作者 陈学云 景炳文 缪明永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探讨该关系对器官组织氧合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作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CLP前及CLP后2,4,5,6,7,8h组,测定氧动力学等指... 目的:分析病理性氧供依赖与器官组织能量代谢间的关系,探讨该关系对器官组织氧合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制作脓毒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CLP前及CLP后2,4,5,6,7,8h组,测定氧动力学等指标后,立即处死动物并取肝、心、肾组织标本,用生物发光法测定磷酸肌酸(PC)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全身氧供给(DO2)与氧消耗(VO2)呈双相变化关系,DO2进行性降低并在CLP后6h降至临界DO2值(cDO2),以后呈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CLP后5h,肝组织PC含量明显降低(P<0.05),6h时肝ATP含量及肾PC、ATP含量均明显降低;心肌PC、ATP分别在CLP后6,7h始显著下降(P<0.01)。结论:病理性氧供依赖关系的出现反映了心、肝、肾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存在,但在其出现前,肾、肝组织已开始出现这种异常,故应尽早预防器官生物能量衰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供给 氧消耗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梅 万丽 +1 位作者 陈斌 邢旺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7-1048,共2页
关键词 乙醇浓度检测 血液 顶空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热应激大鼠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荷 郭俊生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制备热应激模型,测定以不同浓度的锌饲料喂养的大鼠在热应激的不同时间肝脏、大脑皮质SOD活性。结果:热应激后大鼠SOD活性升高,持续应激后SOD... 目的:探讨热应激时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制备热应激模型,测定以不同浓度的锌饲料喂养的大鼠在热应激的不同时间肝脏、大脑皮质SOD活性。结果:热应激后大鼠SOD活性升高,持续应激后SOD活性下降;高、中锌组SOD活性明显高于低锌组。结论:充足的锌能够通过增强SOD活性而提高机体热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