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类症蛋白-1α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覃林花 卫立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是 CC趋化因子中的一种。本文从 MIP- 1α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特点、分泌、生物活性及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等几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MIP-1Α 趋化因子 肿瘤 免疫治疗 巨噬细胞炎病蛋白-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ip30/CC3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马运超 李丛丛 +1 位作者 赵健 李云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65-69,共5页
Tip30/CC3是新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在人类的多种组织如心、脑、肺、肾、骨骼肌和胰腺中均有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一方面,Tip30/CC3是一种转录辅助因子,具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可以和RNA聚... Tip30/CC3是新发现的一种与肿瘤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在人类的多种组织如心、脑、肺、肾、骨骼肌和胰腺中均有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一方面,Tip30/CC3是一种转录辅助因子,具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可以和RNA聚合酶Ⅱ最大亚基结合并磷酸化其C末端的七肽重复基序,在特定生理病理环境下调节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转移;另一方面,Tip30/CC3能够以RanGTP非依赖形式直接与Importinβ家族成员及核孔蛋白相结合,抑制核转运蛋白的功能,通过抑制核物质输入促进细胞凋亡来发挥抑癌作用。文章就Tip30/CC3基因的发现、结构特点、与肿瘤的关系、功能、作用机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CC3 肿瘤转移 转录因子 核转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p53基因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云 陆斌 +4 位作者 李晓冬 王华菁 崔贞福 郭亚军 刘彦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研究野生型 p5 3(wtp5 3)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 方法 :采用 p5 3基因型不同的三种人肝癌细胞株 Hep G2 (部分 wtp5 3)、Hep3B(p5 3- / - )和 PL C/ PRF/ 5 (mtp5 3) ,观察携 wtp5 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联合化疗药物争... 目的 :研究野生型 p5 3(wtp5 3)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 方法 :采用 p5 3基因型不同的三种人肝癌细胞株 Hep G2 (部分 wtp5 3)、Hep3B(p5 3- / - )和 PL C/ PRF/ 5 (mtp5 3) ,观察携 wtp5 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联合化疗药物争光霉素(bleomycin,bleo)、丝裂霉素 (mitomycin,m ito)或甲氨蝶呤 (m ethotrexate,meth)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结果 :Hep G2、Hep3B和 PL C/ PRF/ 5分别耐受 6 0 0μg/ ml bleo、10 0μg/ ml m ito或 10 0 0μg/ ml m eth,但转入 wtp5 3基因后再使用上述质量浓度范围的化疗药物 ,则肝癌细胞出现了明显的被杀伤效应。 结论 :wtp5 3基因能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wtp5 3基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可望开辟克服肝癌耐药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肝肿瘤 基因治疗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mRANTES趋化因子的小鼠肝癌细胞的建立及其体内致瘤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覃林花 卫立辛 +3 位作者 杨庆 吕岩 吴孟超 郭亚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建立分泌mRANTES的小鼠肝癌细胞,并观察其体内致瘤性。方法:mRANTEScDNA被克隆入pBabe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mRANTES转染包装细胞,嘌呤酶素抗性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免疫组化检... 目的:建立分泌mRANTES的小鼠肝癌细胞,并观察其体内致瘤性。方法:mRANTEScDNA被克隆入pBabe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mRANTES转染包装细胞,嘌呤酶素抗性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免疫组化检测Hepa1-6、Hepa1-6mRANTES的mRANTES蛋白的表达。绘制Hepa1-6mRANTES与Hepa1-6的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生长。琼脂糖凝胶打孔法体外观察Hepa1-6mRANTES分泌蛋白对小鼠脾细胞的趋化作用。观察Hepa1-6mRANTES体内致瘤性。结果: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mRANTES,Hepa1-6不表达mRANTES,Hepa1-6mRANTES表达mRANTES蛋白。Hepa1-6mRANTES与Hepa1-6的生长曲线基本一样。Hepa1-6mRANTES分泌了对小鼠脾细胞有趋化作用的分子。Hepa1-6mRANTES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Hepa1-6mRANTES能产生mRANTES,mRANTES不改变细胞体外生长状况,Hepa1-6mRANTES产生的mRANTES有趋化活性,mRANTES能使Hepa1-6mRANTES致瘤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RNATES 肝癌 基因治疗 动物实验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柘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缪春辉 顾正兵 杨根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 :对柘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 2 0凝胶柱层析 ,分析了柘木 80 %乙醇提取物。结果 :从脂溶性部分分离到 6个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 (Ⅰ ) ,五味子素 (Ⅱ ) ,gominsinA(Ⅲ ) ,go... 目的 :对柘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LH 2 0凝胶柱层析 ,分析了柘木 80 %乙醇提取物。结果 :从脂溶性部分分离到 6个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 (Ⅰ ) ,五味子素 (Ⅱ ) ,gominsinA(Ⅲ ) ,gominsinH(Ⅳ ) ,β 谷甾醇 (V)和 β 胡萝卜甙 (Ⅵ )。其中化合物Ⅰ、Ⅱ、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木 木脂素 五味子素 化学成分 中药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明 石勇铨 +2 位作者 彭玲 邹俊杰 刘志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培养对象,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和α-硫辛酸进行干预,检测培... 目的:探讨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影响。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培养对象,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通心络超细干粉水提物和α-硫辛酸进行干预,检测培养细胞四唑盐比色实验、细胞上清液SOD浓度和细胞SOD2mRNA表达。结果:高糖刺激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高糖组SOD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34.13±9.25)kU/L vs(89.23±11.76)kU/L,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SOD值均较高糖组明显升高[(64.32±8.56)kU/L vs(34.13±9.25)kU/L)],P<0.01;(51.02±12.36)kU/L vs(34.13±9.25)kU/L,P<0.05)。高糖组SOD2mRNA/β-actin mRNA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0.37±0.024vs0.69±0.014,P<0.01),α-硫辛酸和通心络组该比值较高糖组明显升高(0.56±0.039,0.49±0.039vs0.37±0.024,P<0.01)。结论:通心络和α-硫辛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通心络 Α-硫辛酸 高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淋巴细胞中TRAIL及其受体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季军捷 卫立辛 +2 位作者 李晓东 吴孟超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88-790,共3页
的 :探讨静止及激活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 )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它们在淋巴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确定不同状态淋巴细胞 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 的 :探讨静止及激活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 )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它们在淋巴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确定不同状态淋巴细胞 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在静止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 TRAIL及其受体皆不表达 ,而在激活状态 TRAIL及其受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 结论 :TRAIL 及其受体在激活的淋巴细胞中表达增强 ,可能参与其激活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植物血凝素类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DNA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钱卫珠 侯盛 +4 位作者 李博华 杨扬 王晓芸 王荣福 王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建立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ER2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建立抗HER2单抗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 目的建立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ER2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建立抗HER2单抗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对BT474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及荷瘤裸鼠瘤体组织H 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rh HER2mAb的分布与Herceptin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建立了完整的该人源化单抗的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在体外有效抑制BT474细胞增殖,与Herceptin体外生物学活性相似,EC50分别为148.3和145.9ng/ml;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BT474细胞,与Herceptin的EC50值一致,分别为185.0和183.9ng/ml;抑制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的生长,与无关抗体治疗组或PBS治疗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与Herceptin抑制能力接近,4mg/kg剂量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抗体集中分布于肿瘤组织。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可对抗HER2单抗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国内研制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进口同种抗体相比具有相同的体内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乳腺肿瘤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双靶向纳米凝胶递送RRM2-siRNA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莉 王颖 +2 位作者 金崇 董霞 李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0-726,共7页
目的制备靶向输送针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小亚基M2(RRM2)的siRNA(RRM2-siRNA)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PNIPAM/PEI)纳米凝胶,通过研究其体外的抗肿瘤效应,以期构建新型靶向纳米凝胶递送基因系统。方法采用自由基接枝共聚合(radi... 目的制备靶向输送针对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小亚基M2(RRM2)的siRNA(RRM2-siRNA)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PNIPAM/PEI)纳米凝胶,通过研究其体外的抗肿瘤效应,以期构建新型靶向纳米凝胶递送基因系统。方法采用自由基接枝共聚合(radical graft copolymerization)反应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PNIPAM/PEI聚阳离子温度敏感型纳米凝胶,评价其粒径、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根据电荷相互作用原理,并通过偶联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抗体,形成包裹RRM2-siRNA的靶向性PNIPAM/PEI-siRNA纳米凝胶复合体。利用凝胶电泳确定PNIPAM/PEI-siRNA纳米凝胶复合体包裹siRNA效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人胃癌细胞NCI-N87对该纳米凝胶复合体的摄取情况,利用qPCR法检测该纳米凝胶递送siRNA后靶基因RRM2的表达情况,用Transwell法检测该纳米凝胶复合体对NCI-N87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温度敏感型PNIPAM/PEI纳米凝胶,颗粒均匀,粒径为359.8nm,zeta电位为21.4mV。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备出靶向凝胶包裹RRM2-siRNA的纳米凝胶复合体,确定最佳包裹比例为N/P=60(N/P:聚阳离子纳米凝胶中氨基与质粒DNA中磷酸基的摩尔比)。不同温度下(37℃、42℃)细胞内吞实验证实,该纳米凝胶复合体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温度响应性,且可以下调靶基因RRM2的表达,抑制NCI-N87细胞的迁移。结论成功制备抗体靶向的PNIPAM/PEI聚阳离子温度敏感型纳米凝胶,其可以结合并投递siRNA进入靶细胞,该纳米复合体可以作为新型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凝胶 抗体靶向 温度响应性 药物递送系统 小分子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的鉴定
10
作者 宋水川 季军捷 +4 位作者 寇庚 钱卫珠 史菊鲜 王皓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鉴定 Ⅱ型膜糖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TRAIL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的初步观察
11
作者 张瑞萍 云琳 +4 位作者 金增强 倪海东 樊克兴 周倩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利用AdEasy载体系统构建含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全长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初步观察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克隆人T... 目的:利用AdEasy载体系统构建含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全长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初步观察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RT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克隆人TRAIL全长基因。将hTRAIL cDNA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与腺病毒骨架结构pAdEasy1共同转化入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重组子经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染入人胚肾293细胞中,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Westernblot检测TRAIL蛋白的表达。将重组腺病毒颗粒体外感染对TRAIL敏感的3种人肿瘤细胞(淋巴瘤细胞Jurkat、前列腺癌细胞PC3、宫颈癌细胞HeLa)后,进行Annexin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基因组的DNA电泳和锥虫蓝染色,以观察TRA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利用RTPCR法从人PBMCs中扩增出843bp的cDNA片段,测序证实为人TRAIL基因。重组子经酶切鉴定正确,Western印迹证实感染TRAIL腺病毒的293细胞中有TRAIL蛋白的正确表达。将重组腺病毒颗粒体外感染HeLa、PC3和Jurkat细胞,4h后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Ⅴ+PI-细胞群分别占(41.15±3.12)%、(46.20±4.07)%、(38.56±3.45)%;24h后,抽提Jurkat细胞的基因组进行DNA电泳,出现细胞凋亡时特有的DNA条带;36h后用锥虫蓝对HeLa、PC3、Jurkat细胞染色,细胞死亡率分别为(75±5)%、(82±7)%、(70±5)%。结论:成功构建了hTRAIL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HeLa、PC3、Jurkat肿瘤细胞后,能通过诱导细胞的凋亡而杀伤肿瘤细胞;为下一步的基因治疗和基础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 腺病毒载体 凋亡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姬广辉 戴建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登革热作为一种全球性热带传染病,其防治已成为全世界难题。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以及对病毒致病机制的尚未完全阐明均阻碍了登革热预防与治疗药物的发展应用,目前并无临床可用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药物,但近年来,随着登革热发病机制以... 登革热作为一种全球性热带传染病,其防治已成为全世界难题。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以及对病毒致病机制的尚未完全阐明均阻碍了登革热预防与治疗药物的发展应用,目前并无临床可用的特异性预防与治疗药物,但近年来,随着登革热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登革热药物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新进展。为更好地认识登革热以及其药物防治研究现状,本文就登革热药物防治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抗体依赖性促进作用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与转移、预后间的关系及机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霞 欧阳学农 +3 位作者 李晓冬 陈樟树 赵健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TIP30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转移、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46例,根据生长部位、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分组,以免疫组化法分... 目的观察TIP30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转移、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46例,根据生长部位、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分组,以免疫组化法分别进行TIP30蛋白及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IP30蛋白的表达与肠癌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在TIP30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标本中分别随机抽取4例,利用RT PCR技术检测VEGF的转录水平。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TIP30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2)在各期病例中,TIP30蛋白表达在各期癌旁组织中差别无显著性,Ⅲ期、Ⅳ期癌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率比Ⅱ期低(P<0.05);(3)TIP30蛋白在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P<0.01)、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4)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与TIP30蛋白的表达有关(P<0.05);同时VEGF的转录水平也与TIP30蛋白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TIP30蛋白在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有关;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通过下调p53基因的转录而导致癌变的发生;TIP30基因抑制肠癌转移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转录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 结肠肿瘤 TNM分期 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表皮干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程大胜 夏照帆 +2 位作者 唐洪泰 田建广 王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抗原 CD29 增殖细胞核抗原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mMIP-1α趋化因子的小鼠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体内致瘤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覃林花 卫立辛 +3 位作者 杨庆 吕岩 吴孟超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 :建立分泌 m MIP- 1α的小鼠肝癌细胞株 ,并观察其体内致瘤性。 方法 :m MIP- 1α c DN A被克隆入 p Babe 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Babe puro- m MIP- 1α转染包装细胞 ,嘌呤酶素抗性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小... 目的 :建立分泌 m MIP- 1α的小鼠肝癌细胞株 ,并观察其体内致瘤性。 方法 :m MIP- 1α c DN A被克隆入 p Babe 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Babe puro- m MIP- 1α转染包装细胞 ,嘌呤酶素抗性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小鼠肝癌细胞系 Hepa1- 6 ,RT- 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 Hepa1- 6、Hepa1- 6 - m MIP- 1α的 m MIP- 1α m RNA和 m MIP- 1α蛋白的表达。绘制 Hepa1- 6 - m MIP- 1α与 Hepa1- 6的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生长。琼脂糖凝胶打孔法体外观察 Hepa1- 6 - m MIP- 1α分泌蛋白对小鼠脾细胞的趋化作用。观察 Hepa1- 6 - m MIP- 1α体内致瘤性。结果 :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 Babe puro- m MIP- 1α,Hep-a1- 6不表达 m MIP- 1α m RNA及蛋白 ,Hepa1- 6 - m MIP- 1α表达 m MIP- 1α m RNA和蛋白。 Hepa1- 6 - m MIP- 1α与 Hepa1- 6的生长曲线基本一样。 Hepa1- 6 - m MIP- 1α分泌了对小鼠脾细胞有趋化作用的分子。 Hepa1- 6 - m MIP- 1α体内致瘤性降低。 结论 :Hepa1- 6 - m MIP- 1α能产生 m MIP- 1α,m MIP- 1α不改变细胞体外生长状况 ,Hepa1- 6 - m MIP- 1α产生的 m MIP- 1α有趋化活性 ,m MIP- 1α能使 Hepa1- 6 - m MIP- 1α致瘤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mMIP-1α 免疫性肝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骄阳 陆斌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患者和正常人大网膜组织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IR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IR组(n=5)和正常对照组(n=5)脂肪组织的mRNA标...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患者和正常人大网膜组织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IR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IR组(n=5)和正常对照组(n=5)脂肪组织的mRNA标记成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计算机软件分析,寻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对芯片筛选结果中差异表达的FOXC2基因用Northern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IR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82条差异表达已知基因;其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10条,表达增加的基因5条,表达降低的基因5条。Northern印迹证实IR组FOXC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IR的发病与脂肪代谢相关,FOXC2可能是2型糖尿病IR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胰岛素抵抗 FOXC2基因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转染人T细胞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瑞萍 云琳 +4 位作者 彭玲 陆斌 周倩 王皓 郭亚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0-422,426,共4页
目的:构建能高效转染人T细胞并带有快速筛选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与传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做比较。方法:首先在原载体pCMMP-EGFP的基础上,构建携带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CMMP-IRES-GFP。将嵌合... 目的:构建能高效转染人T细胞并带有快速筛选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与传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做比较。方法:首先在原载体pCMMP-EGFP的基础上,构建携带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CMMP-IRES-GFP。将嵌合T细胞受体基因插入该载体中,与另外两个辅助载体pMD.MLVgag.pol和pHDM.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48h后收培养上清,高速离心病毒。同时将嵌合T细胞受体基因插入传统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并转染包装细胞PA317,用G418加压筛选出转染的PA317细胞克隆。扩大培养48h后,收细胞培养上清即为病毒液,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病,譬液感染NIH333细胞,检测病毒的滴度。取适量病毒液感染川PHA激活后的人原代T细胞,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病毒感染的效率。结果:成功地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CMMP—IRES-GFP。将目的基因插入该载体中,与pMD.MLVgag.pol和pHDM.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培养48h后,离心收获浓缩的上清中含有滴度为2.15×10^11VP/L的病毒。以其感染用PHA激活后的人原代T细胞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FCM检测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效率为50%~60%,并可用FCM进行分选。而用pLXSN载体转染的PA317细胞,包装得到的病毒滴度为6.43×10^9VP/L,病毒感染T细胞的效率仅为5%~10%。结论:构建了能高效转染T细胞并带有快速筛选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为T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T细胞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转录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冬 赵健 +2 位作者 王华菁 袁长婷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67-1268,共2页
端粒酶是一种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并引导端粒添加到染色体的尾端,对维持染色体的长度、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起重要作用[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通常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而约90%的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却大大增... 端粒酶是一种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端粒的DNA重复序列,并引导端粒添加到染色体的尾端,对维持染色体的长度、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起重要作用[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通常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而约90%的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却大大增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逆转录酶 启动子 基因转录 基因克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缺乏状况下干扰ASPP2通过调节自噬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蓓蓓 郭亚军 赵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观察营养缺乏状况下干扰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RNA干扰抑制ASPP2的慢病毒载体表达体系并感染肝癌细胞HepG2,通过电镜观察、MTS法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及形态学观察,探讨在缺乏氨基... 目的观察营养缺乏状况下干扰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RNA干扰抑制ASPP2的慢病毒载体表达体系并感染肝癌细胞HepG2,通过电镜观察、MTS法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及形态学观察,探讨在缺乏氨基酸和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干扰ASPP2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进行干预,探讨ASPP2下调后对细胞的作用是否与自噬有关。结果在缺乏氨基酸和血清的培养系统里,电镜观察显示干扰ASPP2后自噬泡形成明显增加(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LC3荧光自噬小体的表达提高(P<0.05)。MTS检测显示干扰ASPP2表达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自噬抑制剂3-MA能够抑制其作用(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干扰ASPP2能够提高HepG2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应用自噬抑制剂3-MA后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出现了细胞内颗粒物增加等一系列早期死亡的症状。AnnexinⅤ-PI双染显示干扰ASPP2使细胞凋亡率由(38±5)%下降为(15±4)%(P<0.05),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细胞凋亡率上升至(36±3)%(P<0.05)。结论在缺乏营养的状态下,下调ASPP2可能通过调节自噬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P2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缺营养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慧 邹大进 +2 位作者 季军捷 彭玲 张乐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条件下采用正常糖浓度(5.6mmol/L,NG)、高糖浓度(25mmol/L,HG)及HG+不同浓度α-硫辛酸(50、100、200、300μmol/L)分...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条件下采用正常糖浓度(5.6mmol/L,NG)、高糖浓度(25mmol/L,HG)及HG+不同浓度α-硫辛酸(50、100、200、300μmol/L)分别与大鼠系膜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12、24、48h)。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ICAM-1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ICAM-1蛋白的浓度。结果:50~300μmol/L的α-硫辛酸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高糖刺激24h时,200μmol/L的α-硫辛酸干预组ICAM-1的蛋白浓度[(288.4±23.4)ng/m1]明显低于HG组[(542.3±35.6)ng/ml,P〈0.01]。100μmol/L及200μmol/L的α-硫辛酸均可下调高糖诱导的ICAM-1mRNA的表达。结论:一定浓度的α-硫辛酸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并可降低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