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卫华 彭婷 +4 位作者 陈凌舟 许敏敏 刘建华 庄永泽 谭建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AAV肾损害的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提供线索。方法:收集AAV肾损害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进行证候判定,采空腹静脉血...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其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为AAV肾损害的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提供线索。方法:收集AAV肾损害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进行证候判定,采空腹静脉血查Hb、白蛋白(Alb)、补体C3、C-反应蛋白(CRP)、BUN、Scr、血浆D-二聚体(D-D)等指标,进行肾损害程度及BVAS活动性评分,探讨各中医证候与临床实验指标间的关系及规律。结果: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脾肾两虚型52例(41. 6%)、气阴两虚型38例(30. 4%)、湿热内蕴型19例(15. 2%)、肺脾气虚型16例(12. 8%)。冬、春季以脾肾两虚及气阴两虚型多见,夏季以气阴两虚型多见(P <0. 05)。各证型组的Hb、Alb、C3水平按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湿热内蕴型依次降低,D-D、Scr、BVAS评分值依次增高。与湿热内蕴证比较,气阴两虚、脾肾两虚Hb升高(P <0. 05)、Scr降低(P <0. 05),气阴两虚、脾肾两虚D-D、BVAS评分降低(P <0. 05)。结论:AAV肾损害的中医证型以脾肾两虚型最多见,湿热内蕴型的肾损害更重、BVAS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炎 肾损害 证候 中医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尿液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卫华 陈凌舟 +6 位作者 许敏敏 彭婷 庄永泽 王丽萍 俞国庆 李俊霞 张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肾损害患者尿液中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变化特点,以探寻在AASV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ASV组及对照组尿液β连环蛋白(β-catenin)、尿海藻糖酶(trehalase)... 目的:探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肾损害患者尿液中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及变化特点,以探寻在AASV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ASV组及对照组尿液β连环蛋白(β-catenin)、尿海藻糖酶(trehalase)、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与血清ANCA及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β2-微球蛋白(β2-M)等临床指标比较,建立患者的ROC曲线来评价尿液β-catenin、trehalase、NGAL对AASV的诊断及疾病活动的预测价值。结果:(1)AASV组患者尿液β-catenin(P<0.01)、trehalase(P<0.01)、NGAL(P<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尿液β-catenin、trehalase在AASV活动期与缓解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治疗前相比,活动期治疗后尿液β-catenin、trehalase水平明显下降(P<0.05)。(3)AASV患者尿β-catenin水平与Scr、β2-MG、AC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尿trehalase水平与β2-MG呈正相关(P<0.05);尿NGAL水平与BUN、Cys C、ACR呈正相关(P<0.05)。(4)尿液β-catenin、trehalase、NGAL诊断AASV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P<0.001)、0.903(P<0.001)、0.752(P<0.05);尿β-catenin、trehalase判断AASV病情活动性的AUC均大于血清ANCA滴度(P<0.05)。结论:尿液β-catenin、trehalase、NGAL可能是诊断AASV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Β连环蛋白 尿海藻糖酶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分子 尿液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