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中国科技论文收录南京总医院SC I论文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严小蓉 陈雷 +3 位作者 郑均 徐晓莉 李黎 刘玉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对2007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总医院)于2006年发表的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医院的学术科研水平,为医院管理决策、提升SCI论文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南京总医院SCI论文... 目的:对2007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总医院)于2006年发表的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医院的学术科研水平,为医院管理决策、提升SCI论文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南京总医院SCI论文的总数、科室分布、作者分布、来源期刊等情况进行计量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公布南京总医院SCI论文74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6、在全军排名第2,医院各科室论文收录情况不均衡,第一作者多为高学历人员,在读研究生略多于本院人员,来源期刊有54种,平均影响因子1.849,最高为5.391。结论:南京总医院SCI论文主要集中在重点科室,以高学历人员、在读研究生为主,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 科技论文 影响因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经鼻脑靶向治疗创伤性脑外伤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芮兵 田利丽 +2 位作者 吕秋石 樊新颖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文中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实验性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GF)。参照Feeney...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文中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实验性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GF)。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法制作TBI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经鼻给NGF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评估3组TBI大鼠的认知功能情况。尼氏染色检测海马存活神经元,用ELISA法测定海马Aβ42含量,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TBI大鼠海马Aβ42表达的情况。结果治疗组TBI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减轻(P<0.05),尼氏染色观察发现海马存活的神经元细胞数目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海马Aβ42表达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给NGF可增加TBI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减轻Aβ42沉积,促进损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给药 创伤性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前静脉丛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云鹏 赵霞 +2 位作者 蒋敏 魏怀成 谢劲松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 :为直肠癌根治术引起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上 ,观测了骶前静脉丛的组成及其属支、管壁、瓣膜、汇入途径以及与其它静脉丛的关系。结果 :骶前静脉丛壁薄、缺乏静脉瓣 ,吻合丰富 ,呈丛... 目的 :为直肠癌根治术引起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上 ,观测了骶前静脉丛的组成及其属支、管壁、瓣膜、汇入途径以及与其它静脉丛的关系。结果 :骶前静脉丛壁薄、缺乏静脉瓣 ,吻合丰富 ,呈丛状 ;并通过骶椎体前穿通支与椎体静脉系相通。结论 :骶前静脉丛来源广泛 ,吻合丰富 ,变异突出 ,管壁薄 ,大多无瓣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静脉丛 直肠后间隙 自肠癌 切除手术 并发症 骶前静脉丛大出血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包倪荣 赵建宁 +2 位作者 周利武 曾晓峰 郭亭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2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81~97岁,平均86.3岁。按Evans分型法:Ⅲ型29例,Ⅳ型26例...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2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81~97岁,平均86.3岁。按Evans分型法:Ⅲ型29例,Ⅳ型26例,Ⅴ型7例。研究分析系统和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9例出院后通过门诊获得随访,时间24~70个月,平均33个月。围手术期发生全身系统并发症19例,在院期间无死亡,院外死亡5例。手术局部相关并发症9例,包括大腿痛3例,医源性骨折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髋关节脱位2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无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感染、异位骨化或神经血管损伤。结论: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适于80岁以上患者,因此在围手术期应尽可能纠正全身各器官及系统功能异常,保留小转子并重建股骨距对改善假体周围生物力学及减少局部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海栋 赵建宁 +1 位作者 刘刚 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伤椎置钉复位脊柱骨折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的外科技术。胸腰段骨折微创手术的目的是减少创伤、融合固定节段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文中探讨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式治... 目的伤椎置钉复位脊柱骨折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的外科技术。胸腰段骨折微创手术的目的是减少创伤、融合固定节段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文中探讨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24例,选择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伤椎及邻近节段,通过术中操作矫形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form health sutvey,SF-36)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通过影像学测量评估伤椎的高度丢失及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均>1年,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65±0.13)、(1.54±0.07)分,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90.21±2.02)、(117.2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可有效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影像学评估提示患者的脊柱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得到较好的矫正。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可有效矫正伤椎高度丢失和脊柱后凸畸形,手术损伤小,融合固定节段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段骨折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腺素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丽 王扬天 +3 位作者 李洁 王坚 冯晓云 刘志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观察贝前列腺素钠(商品名:德纳)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观察贝前列腺素钠(商品名:德纳)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P38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组,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T2DM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合并小剂量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0.6 mg/kg/d贝前列腺素钠灌胃,其余饲养条件3组相同,最终纳入实验各组6只。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24 h尿量、肾重体重比(KW/BW)、24 h尿蛋白(UAlb/24 h),血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组织中p-P38 MAPK、t-P38 MAPK以及TNF-α、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COX-2)的表达。结果用药8周后,T2DM组血糖、尿量、KW/BW、UAlb/24 h、Cr、BUN水平以及p-P38 MAPK、TNF-α、MMP-9、COX-2蛋白表达均较NC组显著升高;体重较NC组显著降低(P<0.01)。BPS组较T2DM组血糖、UAlb/24 h水平以及p-P38 MAPK、TNF-α、MMP-9、CO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尿量、KW/BW、Cr水平以及TGF-β1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0.05),体重有所升高(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抑制肾P38MAPK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炎性因子(TNF-α、COX-2等)的表达水平,对T2DM大鼠肾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前列腺素钠 2型糖尿病 p38丝裂原蛋白激酶 炎症因子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在普胸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易俊 董国华 +2 位作者 许飚 李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96-699,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机器人)行不开胸普胸手术,观察其实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利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对46例患者行普胸手术,其中胸腺切除术18例、食管癌根治术4例、双侧广泛肺大泡切除缝扎术1例、肺叶切除术18... 目的评价使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机器人)行不开胸普胸手术,观察其实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利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对46例患者行普胸手术,其中胸腺切除术18例、食管癌根治术4例、双侧广泛肺大泡切除缝扎术1例、肺叶切除术1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食道-左主支气管瘘修补术1例。结果 46例患者的手术均为全机器人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平稳,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2~9 d)。结论几乎所有类型的胸科手术辅助系统都可以做到不开胸,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实,与传统开胸手术方式相比优势明显,损伤小、恢复快。但要注意医师及其他操作人员需具备胸科开放性手术经验,注意患者的选择,并做好紧急开胸的准备,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 普胸手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鹃 杨昉 +2 位作者 邱忠明 陈光辉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2-945,共4页
目的探讨197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 目的探讨197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程度、类型及病变血管段部位等。结果 197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8%vs 32%),发病年龄男性小于女性[(61.32±10.93)vs(67.27±10.14),P〈0.05)];脑血管病变分布前循环明显多于后循环(73.2%vs 26.8%,P〈0.001);颅内血管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颅外血管(65.3%vs 34.7%,P〈0.05);最常见的受累血管为大脑前动脉与颈内动脉颅外段;前后循环的颅内血管闭塞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后循环颅内段更易发生闭塞。结论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糖尿病 2型 颅内动脉硬化 颈动脉狭窄 大脑前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范进 林敏 +3 位作者 杨昉 孙文 刘朝来 陈光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AS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手术组,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 4例和症状组45例;将症状组再分为中度狭窄组12例和重度狭窄组33例;同期选择未行CAS的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AS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手术组,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 4例和症状组45例;将症状组再分为中度狭窄组12例和重度狭窄组33例;同期选择未行CAS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经颅多普勒结合CO_2吸入试验检测手术前后CVR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侧和手术对侧CV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侧CVR明显低于手术对侧(P<0.01);术后手术侧和手术对侧CVR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1)。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手术后手术侧CVR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1)。重度狭窄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侧和手术对侧CVR均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P<0.01),手术后手术对侧CVR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 CAS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CVR;经颅多普勒结合CO_2吸入试验可作为检测CVR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血管成形术 脑血管循环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重度脑白质损害和认知功能下降风险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芳 郭会映 +3 位作者 严斌 王颖婷 周国庆 赵忠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脑小血管病被认为是导致高龄人群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文中探讨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重度脑白质损害和认知功能下降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的80岁以上男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7例,通... 目的脑小血管病被认为是导致高龄人群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文中探讨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重度脑白质损害和认知功能下降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的80岁以上男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7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评定量表对脑白质损害分级,在随访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分析起始点重度脑白质损害和随访中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的发生间的相关性。结果基线时严重脑白质损害在研究对象中达26.4%;年龄、微出血、腔隙性梗死与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有关(P<0.01);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痴呆或认知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有46名;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过平均3.2年随访,起始点存在严重脑白质损害的患者发生痴呆或严重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高于无脑白质损害(RR=8.2,P<0.01)或轻中度脑白质损害的患者(RR=1.7,P<0.01)。结论重度脑白质损害是高龄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严重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脑小血管病 重度脑白质损害 认知功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手术方式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江辉 闫韵飞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6-748,共3页
目的股骨颈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为治疗此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16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股骨颈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为治疗此年龄段股骨颈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16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56例(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0例(C组),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活动下地时间,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A、B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A组术后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C组(P<0.05);但C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为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措施,建议以个体化医疗为原则,根据骨折类型、患者状况、年龄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瓣膜置换患者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俊 许飚 +2 位作者 胡若愚 李好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观察接受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后,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炎性因子的变... 目的观察接受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后,肾功能、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动员剂G-CSF对CPB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EPCs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CSF,600μg/d,术前共7d)和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每组20例。患者入院时(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采集外周血,测定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e C,Cys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分离、培养EPCs、并测定其数量。检测2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水平。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GFR水平低于术前,其余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GFR、SDF-1、EPCs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GFR水平均达到最低谷,其余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SDF-1、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EPCs数量、SDF-1水平均持续增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变化更加显著(P<0.01)。SDF-1浓度与循环EPCs数量呈正相关,治疗组CRP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CPB患者术后肾功能在第3天明显降低,第7天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G-CSF可增高SDF-1的水平,有效动员CPB瓣膜置换患者外周血EPCs,亦可降低CRP,对术后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心肺转流术 瓣膜置换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炎性因子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伦理组织管理模式优化的路径及思考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敏 刘玉秀 +1 位作者 李永昌 杨国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历经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科学、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文中基于医院伦理委员会体系的调整、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经费资助机制、监管机制、长效培训机制等内容,阐述了医院伦理... 我国医院伦理委员会历经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仍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科学、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模式。文中基于医院伦理委员会体系的调整、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经费资助机制、监管机制、长效培训机制等内容,阐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在运行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管理模式优化的路径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伦理组织 管理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在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培美曲塞对其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印洁 李玉枫 +4 位作者 宋勇 姚鸣 高云 孙倍成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肺癌死亡率居肿瘤相关疾病死因的首位。肿瘤组织中血管异常增生,与肿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文中利用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评价肺癌细胞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培美曲塞对... 目的肺癌死亡率居肿瘤相关疾病死因的首位。肿瘤组织中血管异常增生,与肿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文中利用体内外血管生成模型评价肺癌细胞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培美曲塞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划痕实验研究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Luminex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亦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及磷酸化VEGFR2蛋白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实体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划痕实验表明,miR-21高表达的人肺癌A549(A549-21H)细胞划痕修复能力明显强于miR-21低表达的人肺癌A549(A549-21L)细胞,表现为划痕直径明显缩小。Luminex检测VEGF在不同miR-21表达水平肺癌细胞培养上清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A549-21H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显著高于A549-21L。采用IHC法检测裸鼠肺癌移植瘤中CD31、VEGFR2及磷酸化VEGFR2蛋白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549-21H瘤体CD31表达明显高于A549-21L(P<0.01),A549-21H瘤体VEGFR2表达与A549-21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549-21H瘤体Tyr951磷酸化VEGFR2表达明显高于A549-21L(P<0.01)。结论 miR-21可能通过调节VEGF表达水平及VEGFR2磷酸化水平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培美曲塞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测量心周脂肪体积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璟 吴宗贵 +5 位作者 江时森 张龙江 朱飞鹏 宫剑滨 王立军 彭永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文... 目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双源CT(64排)测量PAT体积,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221例同期行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生化测定。使用双源CT测定PAT体积,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的冠心病诊断,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的PAT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1)。PAT体积与年龄、性别、BMI、腰围、高血压病、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有高度相关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BMI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PAT体积诊断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72.10±4.4)%(P<0.001),明显优于腰围[(53.8±5.9)%,P=0.487]和BMI[(43.8%±5.8)%,P=0.253]。结论PAT体积与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心病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PAT体积与冠心病的密切程度优于腰围和BMI,可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周脂肪 CT检查 冠心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基因表型与尼妥珠单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海珠 易俊 +1 位作者 黄桂春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肺腺癌治疗的热点,靶向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抗可提高化疗效果,但肺癌基因表型与疗效的关系尚不明确。文中研究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人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表达强...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肺腺癌治疗的热点,靶向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抗可提高化疗效果,但肺癌基因表型与疗效的关系尚不明确。文中研究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与人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表达强度,以及EGFR、KRAS和PI3KC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A549、SPC-A1和SPC-A1/DTX肺腺癌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强度,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及测序法检测3种细胞EGFR、KRAS和PI3KCA基因的突变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尼妥珠单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补体依存性细胞毒性(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作用,与顺铂/多西紫杉醇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结果 EGFR表达强度:A549(-),SPC-A1(+),SPC-A1/DTX(3+);基因突变:A549的KRAS基因13号密码子和PI3KCA基因的外显子9及20位点突变,SPC-A1/DTX的PI3KCA基因外显子20突变,其余均无突变;SPC-A1/DTX倍增时间最长,为(35.0±2.1)h。尼妥珠单抗(10μg/ml)作用24 h后,进入G0/G1期细胞均增多,但SPC-A1细胞(P=0.018)和SPC-A1/DTX细胞(P=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低剂量尼妥珠单抗(10μg/ml)联合补体的CDC效应与细胞表面EGFR的表达强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尼妥珠单抗(100μg/ml)与顺铂或多西紫杉醇联合时,A549细胞均为相加作用,SPC-A1均为协同作用,SPC-A1/DTX中,多西紫杉醇与尼妥珠单抗为协同作用(CI=0.40),而顺铂与尼妥珠单抗为相加作用(CI=0.93)。结论尼妥珠单抗单药对于EGFR表达阴性,KRAS和PI3KCA基因突变的A549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和CDC作用,与化疗无协同作用。尼妥珠单抗单药作用于EGFR表达阳性的细胞有G0/G1期阻滞效应和CDC效应,EGFR表达强度越大,化疗增敏作用越强,而与PI3KCA基因突变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尼妥珠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少华 于泽平 +4 位作者 李宁 杨小冬 张新华 孙桂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05-807,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受体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IgA肾病肾间质血管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的联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峰 胡伟新 +3 位作者 陈惠萍 俞雨生 刘志红 黎磊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肾间质血管病变与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改变的联系。方法:收集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507例原发性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根据光镜下血管组织学特点,将肾间质血管病变分为4型:透明变性(HL)型、动脉硬化(AS...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肾间质血管病变与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改变的联系。方法:收集经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507例原发性IgA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根据光镜下血管组织学特点,将肾间质血管病变分为4型:透明变性(HL)型、动脉硬化(AS)型、炎细胞浸润(CI)型和纤维素变性坏死(FN)型。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采用半定量积分评价,比较不同类型血管病变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病理特点。结果:①366例(72.2%)存在血管病变,其中HL型151例(29.8%)、AS型140例(27.5%)、FN型43例(8.5%)和CI型32例(6.3%),141例(27.8%)无血管病变。②伴有血管病变的各组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生率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高于无血管病变(NRVL)组;肾活检肾小球球性及节段硬化、小管间质病变积分均高于NRVL组。而尿蛋白水平低于NRVL组。FN型、CI型肉眼血尿发生率最高。③FN型、CI型襻坏死及新月体比例显著增高,HL型及AS型襻坏死比例与NRVL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IgAN肾间质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且类型不同,不同类型血管病变与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分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管病变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 襻坏死 新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替代治疗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长生 虞文魁 +5 位作者 石佳靓 陈启仪 沈娟红 殷红珍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逐渐成为以多器官联合支持为核心的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研究领域的热点,实验利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 目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逐渐成为以多器官联合支持为核心的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研究领域的热点,实验利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观察ECMO联合CRRT对正常小型猪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小型猪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ECMO组(E组)和ECMO+CRRT组(EC组),每组6只。于实验前后行血培养,取肝、脾、肾、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行细菌培养,同时观察肠道显微及超微结构;分别于实验前1 h、实验后2、6、12和24 h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结果 EC组小型猪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低于S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例数S组和EC组均为1例,E组为2例;EC组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平均菌落数低于S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DAO呈下降趋势,S组无明显波动,E组呈逐渐升高趋势,24 h时达到最高,与EC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ABP在EC组治疗2 h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 ECMO联合CRRT治疗优于单独使用ECMO治疗,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持续肾替代治疗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洁 王扬天 +3 位作者 彭丽 王坚 冯晓云 刘志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贝前列素钠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其他两组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贝前列素钠组还给予贝前列素钠0.6 mg/(kg.d)、2...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贝前列素钠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其他两组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贝前列素钠组还给予贝前列素钠0.6 mg/(kg.d)、2次/d。观察8周,分别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活性及血脂水平。结果贝前列素钠升高糖尿病大鼠TSOD、MnSOD、Cu/Zn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血脂水平。结论贝前列素钠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高血脂及体内氧化应激系统紊乱,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贝前列腺素钠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岐化酶 血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