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化三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薇 陈光辉 +2 位作者 吴波 张仁良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8只)、骨化三醇干预组(23只,2μg.k-g1.d-1,持续8 d)和安慰剂组(23只,脂肪乳剂2m l.kg-1.d-1,持续8 d)。在第8...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8只)、骨化三醇干预组(23只,2μg.k-g1.d-1,持续8 d)和安慰剂组(23只,脂肪乳剂2m l.kg-1.d-1,持续8 d)。在第8天给药结束后1 h,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1 h再灌注模型,检测其3、6、9 h新皮质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及72 h时脑梗死体积及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结果骨化三醇干预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3、6、9 h的NF-κB活性、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P<0.05),6 h的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脑缺血-再灌注72 h骨化三醇组大鼠相对脑梗死体积为(11.8±3.6)%,明显小于安慰剂组的(21.6±4.2)%,P<0.05。结论骨化三醇可能通过对炎症介质的免疫调节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脑缺血 再灌注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实验鼠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施毅 印洁 +4 位作者 詹化文 苏欣 夏锡荣 周晓军 申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 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 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 目的 :评价以小鼠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价值。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接种 Icr小鼠 ,通过不同时点 (6 0天内 )处死动物 ,观察其肺部的病理改变。 结果 :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后 ,Icr小鼠产生肺部感染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斑片状间质性肺炎 ,早期 (7天以内 )病变较重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并伴有泡沫细胞堆积 ;后期 (14天以后 )病变开始减轻 ,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浸润为主 ,并逐渐转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结论 :给 Icr小鼠鼻内接种肺炎衣原体可引发肺部感染 ,该模型有助于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呼吸道感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腹部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凯 虞文魁 +5 位作者 冯涛 徐琳 吴波 谌达程 李秋荣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迷走神经电刺激可在多种病理生理情况下保护肠屏障功能。文中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腹部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建立腹部创伤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部创伤)和实验组(腹部创伤模型+迷走神经刺激),每... 目的迷走神经电刺激可在多种病理生理情况下保护肠屏障功能。文中探讨迷走神经刺激对腹部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建立腹部创伤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腹部创伤)和实验组(腹部创伤模型+迷走神经刺激),每组12只。实验组分离左颈部迷走神经,电刺激10 min(5 V,2 ms,1 Hz),然后进行腹部创伤造模手术,并再行迷走神经刺激10 min,分别于术后1、6、24 h进行取材,每个时间点分配4只大鼠。检测大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 FABP)、D-乳酸(D-Lactate acid,D-LA)浓度;FITC-葡聚糖(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extran,FD4)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Claudin1/2)的表达水平;肠组织中胶质细胞纤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实验组迷走神经刺激6 h和24 h,i FABP浓度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442.55±16.16)pg/m L vs(335.72±35.46)pg/m L,(411.45±26.18)pg/m L vs(318.66±45.84)pg/m L,P<0.05];实验组IL-6、TNF-α、D-LA浓度虽然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1 h和6 h的血浆FD4浓度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P<0.05);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Claudin1/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GFAP阳性细胞数在迷走神经刺激后6 h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创伤动物模型中,刺激迷走神经可显著降低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强肠黏膜机械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迷走神经刺激 肠黏膜屏障完整性 肠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