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周传统健身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秦元 姚斐 +1 位作者 尤艳利 赵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研究推拿传统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岁~21岁一年级新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早晨定时锻炼少林内功60分钟,每周5次,共12周。12周后检测两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 目的:研究推拿传统功法少林内功锻炼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18岁~21岁一年级新生10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早晨定时锻炼少林内功60分钟,每周5次,共12周。12周后检测两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体质指标。结果:(1)与锻炼前相比,实验组锻炼后反应时显著缩短(P<0.05),每分仰卧起坐次数和坐位体前屈距离均显著提高(P<0.05),哈佛台阶健适指数(PFI)显著升高(P<0.05)。(2)实验后,实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少林内功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和心肺机能,增强学生体质,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功法 少林内功 体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康复的策略与思考
2
作者 马晓菁 吕灿 +3 位作者 石磊 顾伟 方凡夫 鞠金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工作是降低非战斗减员、有效保障部队战斗力和提高军事训练效果的关键举措。深入分析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策略与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细化科学施训的具体落地提供依据。海军部队作为我军战略发展的重要武装力量,其建设... 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工作是降低非战斗减员、有效保障部队战斗力和提高军事训练效果的关键举措。深入分析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策略与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细化科学施训的具体落地提供依据。海军部队作为我军战略发展的重要武装力量,其建设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局面,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成为部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康复医学在运动能力建设、训练伤防治等多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理念的全面覆盖和康复具体实施及应用阶段的不断前移得到各领域的广泛认同。加强康复在海军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的康复策略提出思考和展望,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 海军 训练伤防治 康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宝瑾 黄金阳 +3 位作者 方邦江 周爽 季学清 耿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04-2006,共3页
中风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中医学关于中风的记载和论述始于《黄帝内经》,以后各个时期均有发展和补充。病因学说主要有"外风"和"内风"两端,致病因素有风、火、痰、瘀、虚等方面,与心、肝、肾... 中风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中医学关于中风的记载和论述始于《黄帝内经》,以后各个时期均有发展和补充。病因学说主要有"外风"和"内风"两端,致病因素有风、火、痰、瘀、虚等方面,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密切相关,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近年来病因学说在"内风"为主的基础上,"外风"理论亦取得实验支持;治疗针对"痰"、"瘀"主要致病因素,根据兼见症状兼顾风、火、虚;脏腑辨证分别从肝、从脾胃、从肺论治;针灸以及综合疗法的研究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中风 辨证论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经验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证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洪靖 赵河通 +2 位作者 余宋 耿欢 翟笑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94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总结分析。大多数中医药专家认为COVID-19属于“湿毒疫”,“湿毒”是COVID-19的病理核心,在病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也有中医药专家提出从“火热”“气不摄津”“温热”等角度探讨COVID-19病机。除此之外,对COVID-19的病位、病性,中医药专家们亦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直接影响到COVID-19的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我们对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1)要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把握病机;(2)从“三因制宜”角度辨别其病机同中有异;(3)不可忽视瘀血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作用;(4)中医药辨治还要实现主观性与客观化、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专家经验 中医药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岛礁驻礁人员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琨 尤艳利 +8 位作者 贾邯梦 陈向荣 陈嘉辉 王新 白玲玲 李由 孙超越 陈虹霖 王丽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究某岛礁驻礁人员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对某岛礁驻礁人员进行调查,获得722份合格问卷。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睡眠状况与累计驻... 目的 探究某岛礁驻礁人员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对某岛礁驻礁人员进行调查,获得722份合格问卷。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睡眠状况与累计驻礁时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失眠驻礁人员与非失眠驻礁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失眠的中医体质。结果 在722名驻礁人员中,无失眠者308人(42.7%),失眠患者414人(57.3%)。失眠与非失眠驻礁人员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失眠驻礁人员中平和质较少,另外8种偏颇体质均较多,其中占比较高的3种依次为气郁质(89.6%,138/154)、血瘀质(88.7%,149/168)、痰湿质(86.0%,160/186)。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β=-0.647,OR=0.524,P=0.036)是驻礁人员失眠的保护因素,气虚质(β=0.654,OR=1.906,P=0.032)、湿热质(β=0.607,OR=1.834,P=0.042)、气郁质(β=0.705,OR=2.025,P=0.049)是失眠的危险因素。结论 驻礁人员的睡眠质量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关,其中平和质是失眠的保护因素,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是失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礁人员 睡眠质量 失眠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生汤对电磁辐射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秦浩然 骆华杰 +6 位作者 黄帅 周西彬 郑国银 王丽娜 顾伟 黄念 凌昌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843,共6页
目的评价四生汤抑制电磁辐射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电磁辐射源辐射大鼠4周,低、中、高辐射功率密度分别为10、20及40 mW/cm^(2),构建大鼠电磁辐射损伤模型。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安多霖胶囊为阳性对照,通过Morris水... 目的评价四生汤抑制电磁辐射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电磁辐射源辐射大鼠4周,低、中、高辐射功率密度分别为10、20及40 mW/cm^(2),构建大鼠电磁辐射损伤模型。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安多霖胶囊为阳性对照,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四生汤对大鼠因电磁辐射所致的学习记忆力下降的影响。利用TUNEL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水平,采用细胞活性氧(ROS)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中ROS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辐射结束后第7天,空白对照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AEL)比四生汤组、安多霖组延长,安多霖组大鼠的AEL比四生汤组延长(均P<0.05)。中剂量辐射结束后第3天,空白对照组大鼠的AEL比四生汤组、安多霖组延长(均P<0.05);第14、28天时,空白对照组和安多霖组大鼠的AEL比四生汤组延长(均P<0.05)。低剂量辐射结束后,空白对照组大鼠的AEL则与四生汤组、安多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证实,高剂量和中剂量比低剂量辐射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大(均P<0.05)。高、中、低剂量辐射后,安多霖组和四生汤组大鼠的神经元凋亡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高剂量辐射后,四生汤组大鼠的神经元凋亡率低于安多霖组(P<0.05)。ROS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辐射后大鼠的海马神经元RO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安多霖组和四生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ROS含量均比空白对照组降低(均P<0.05)。中剂量辐射后,四生汤对大鼠海马神经元ROS的抑制作用比安多霖增强(P<0.05)。结论四生汤能抑制电磁辐射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其细胞中ROS含量,从而减轻电磁辐射对神经元的损伤,缓解大鼠学习记忆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四生汤 海马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心散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明月 董宪喆 +3 位作者 张岗强 辛海量 刘屏 胡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悬尾模型小鼠行为学、脑内单胺类递质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究开心散的抗抑郁效果与海马中BDN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开心散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HPLC法测定脑内...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悬尾模型小鼠行为学、脑内单胺类递质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究开心散的抗抑郁效果与海马中BDN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开心散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HPLC法测定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p-CREB、BDNF的表达;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检验确定开心散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蛋白和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开心散可缩短悬尾小鼠不动时间(P<0.05),可增加小鼠脑内单胺类递质(DA、5-HT)和海马中CREB、p-CREB、BDNF的含量(P<0.05),其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水平呈良好相关性(蛋白质:r=-0.694,P<0.01;mRNA:r=-0.547,P<0.01)。结论开心散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BDNF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开心散可能通过增加海马中BDNF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抗抑郁药 海马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预防新兵下背痛和提高核心肌功能效果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同明 王新 +2 位作者 方凡夫 顾伟 李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研究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预防新兵下背痛和提高核心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海军训练基地健康男性新兵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核心肌训练组和常规腰肌锻炼组。两组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和常规腰腹肌锻炼... 目的研究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预防新兵下背痛和提高核心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海军训练基地健康男性新兵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核心肌训练组和常规腰肌锻炼组。两组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和常规腰腹肌锻炼,锻炼方案为:每周3~5次且随周期递增,每次完成3组动作,每次锻炼30 min。由康复科治疗医师在第4、8、12周时进驻训练基地调查新兵下背痛发病情况,在第1、12周时由2位固定医师对新兵进行腰腹核心区肌群稳定性俯桥测试和腰背核心区肌群耐力测试。结果成功收录588名新兵,其中核心肌训练组295名,常规腰肌锻炼组293名。在第12周时,核心肌训练组新兵下背痛发生率低于常规腰肌锻炼组[1.13%(3/266)vs 6.07%(15/247),P=0.002]。两组新兵第12周时的俯桥、腰肌耐力测试值均较第1周增加,但核心肌训练组的增长幅度大于常规腰肌锻炼组(P均<0.01)。结论核心区肌群功能性训练较常规腰肌锻炼更能有效预防下背痛,其对腰腹部核心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增强及对腰背肌耐力的改善均优于常规腰肌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背痛 核心区肌群 功能训练 新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雷 韩婷 +4 位作者 薛黎明 王寅 秦路平 辛海量 张巧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8-1223,共6页
目的研究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苔黑酚葡萄糖苷、仙茅苷、仙茅素3种酚苷类成分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HPLC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各因素考察水平:乙醇浓度(50%、70%、95%)、提取次... 目的研究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苔黑酚葡萄糖苷、仙茅苷、仙茅素3种酚苷类成分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HPLC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各因素考察水平:乙醇浓度(50%、70%、95%)、提取次数(1、2、3次)、提取时间(1、1.5、2h)、溶剂用量(6、8、10倍量)。结果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用量均影响仙茅酚苷类成分的提取效率,其中以乙醇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方法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采用本研究方法能够充分提取仙茅的酚苷类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酚苷 正交试验 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庆国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崔健 张晗睿 王庆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3-1214,共2页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首名方,其功效被历代前贤所推崇,试以3个医案为契机,着重阐述了王庆国教授临床上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从中亦反映了经方在临床上治疗疑难杂病之奇特疗效。
关键词 王庆国 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德馨运用黄连温胆汤验案举隅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煜宇 郭祖文 +1 位作者 岳小强 颜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07-1008,共2页
颜德馨教授善用黄连温胆汤治疗临床杂病,文章介绍颜德馨教授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痴呆、心律失常和脑出血后遗症等4个验案,予以分析,示用药特点,总结临证准确选用黄连温胆汤的辨证要点。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名医经验 失眠 痴呆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学 彭文博 岳小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331-2332,共2页
目的:探讨《伤寒论》阳明病篇证候分布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阳明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药物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药物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阳明病本证以便秘、发热为主症,... 目的:探讨《伤寒论》阳明病篇证候分布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阳明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药物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药物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阳明病本证以便秘、发热为主症,常伴有谵语、汗出与潮热等表现,变证主要为身黄与小便不利同见的发黄证;从方剂和药物应用来看,大承气汤是阳明病的主方,大黄是阳明主药,厚朴与枳实、生姜、大枣与人参是常见配伍。结论:《伤寒论》阳明病篇以里热实证为主要见证,大承气汤为其主治;症状的分布提示阳明本证以腑实证为主,变证以发黄证为主;方药的应用揭示了仲景治阳明病通腑以承气,保胃以祛邪的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症状 方药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适应症及其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纪涛 岳小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4,共2页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主要使用指征及其用药加减规律。方法:检索个案报道,用频次法、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和用药。结果:从症状看,血府逐瘀汤所治疗的失眠症以彻夜不眠、神疲倦怠、舌质紫和眩晕等为主。从用药看...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主要使用指征及其用药加减规律。方法:检索个案报道,用频次法、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和用药。结果:从症状看,血府逐瘀汤所治疗的失眠症以彻夜不眠、神疲倦怠、舌质紫和眩晕等为主。从用药看,血府逐瘀汤原方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以桃红四物汤为内核,同时配伍夜交藤和酸枣仁,并常用丹参配郁金、琥珀配远志、龙骨配牡蛎等对药以增强安神效果。结论: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失眠症以彻夜不眠、舌质紫为主症,用药以桃红四物汤为内核,并可适当伍用安神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血府逐瘀汤 症状 中药 分层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伸类手法的起源及名称沿革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斐 赵毅 +1 位作者 尤艳利 房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04-2205,共2页
拔伸类手法是骨伤、推拿科临床常用的手法之一。由于多种原因,古往今来拔伸类手法名目繁多,或以伸、拔伸,或以牵、引、牵引,或以提、拉、扯、拽、举、揣、掇等命名,名称屡经变革,异法同名、同法异名现象较普遍。认为有必要纠正这些学术... 拔伸类手法是骨伤、推拿科临床常用的手法之一。由于多种原因,古往今来拔伸类手法名目繁多,或以伸、拔伸,或以牵、引、牵引,或以提、拉、扯、拽、举、揣、掇等命名,名称屡经变革,异法同名、同法异名现象较普遍。认为有必要纠正这些学术混乱现象,促进手法规范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伸 牵引 手法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杉木枝叶中双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进鹏 吴纯洁 +3 位作者 辛海量 张磊 刘品 王玉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519,共6页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杉木枝叶中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转移率的归一化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杉木枝叶中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转移率的归一化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优的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最终确定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13,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60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55%。结果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穗花杉双黄酮 金松双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德馨运用黄连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祖文 赵奇焕 +1 位作者 颜新 岳小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42-644,共3页
黄连味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取黄连苦能燥湿,寒可清热,在诸多疾病中加以配伍使用,既清瘀热,又化痰湿,尚可健脾胃,临床可用以泻心火而直折上炎之肝火,清心平肝降血压;对于消渴,颜老... 黄连味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取黄连苦能燥湿,寒可清热,在诸多疾病中加以配伍使用,既清瘀热,又化痰湿,尚可健脾胃,临床可用以泻心火而直折上炎之肝火,清心平肝降血压;对于消渴,颜老提出"脾胰同源"之说,倡导消渴病从脾论治,药用黄连可泻热运脾止消渴;而心率失常,颜老认为总责之阳微阴弦,用药宜温中有通、温中有清,以桂枝伍黄连,可有清心化痰复脉律之效;治疗失眠,黄连堪当大任,与它药配伍,显得灵活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德馨 黄连 用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亚硝胺在小鼠诱发性肝癌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彤 李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DEN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对人体和动物都存在剧毒性,即使是小剂量注射或口服给药也会造成严重的肝损伤。由于对啮齿类动物诱导肝脏病变的稳定性,DEN常用于观察啮齿类动物肝癌形成全过程中形态学的改变以检测其癌前病变... DEN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对人体和动物都存在剧毒性,即使是小剂量注射或口服给药也会造成严重的肝损伤。由于对啮齿类动物诱导肝脏病变的稳定性,DEN常用于观察啮齿类动物肝癌形成全过程中形态学的改变以检测其癌前病变。在应用DEN后小鼠产生的肝损伤会引起肝硬化和肿瘤,使其成为分析人类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过程的理想动物模型。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二乙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可能与动物不同遗传背景,性别,年龄等其他因素相关。因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建立稳定,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的DEN模型,并对不同目的的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诱发性肝癌 小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佳 袁凌松 +3 位作者 周爽 李白羽 龚张斌 杨丽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29-931,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电针水沟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靶点。方法:SHR大鼠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尾状核注射的方法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电针水沟穴治疗,采用Bederson神经... 目的:动态观察电针水沟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靶点。方法:SHR大鼠基础上,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尾状核注射的方法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电针水沟穴治疗,采用Bederson神经缺损体征评分法和伊文斯蓝法进行各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的评价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检测,并以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加以对照。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积分和脑组织伊文斯蓝的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神经缺损行为体征积分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从1天起,P〈0.01),脑组织伊文斯蓝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0.01)。结论:电针可以有效减低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少血管源性水肿对脑组织的损害,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电针 神经功能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叶蔓荆种内变异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辛海量 胡园 +2 位作者 张巧艳 郑汉臣 秦路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 分析了中国分布单叶蔓荆的种内变异。每个居群随机采取5个以上的完整植株,以16个居群单叶蔓荆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ti,OTU),选取11个有变异的形态学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形态性状以各植株的平均值作为OTUs的原始数据,形成16×14的原始数据矩阵,对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Q分析树系图3,由结合线水平(类间距离等于10)可将16个居群分为三组,Ⅰ(12,15,14,7,16,2,1,3),Ⅱ(8,13,11),Ⅲ(4,5,9,10,6)。国产单叶蔓荆居群分为三型,即低纬度型、混杂型Ⅰ和混杂型Ⅱ。部分显示居群种内变异呈现出与纬度的相关性,而部分居群变异较为复杂,可能受包括纬度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学 单叶蔓荆 种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阳虚水病刍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龙 岳小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49-150,共2页
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论述了阳虚水病,并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水病的机理。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阳虚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