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信号调节蛋白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1
作者 唐亮 鄢和新 +2 位作者 刘琼 唐善花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以合成的多肽制备人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免疫学检测,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合成多肽与载体KLH交联的偶联物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人SIRPα的杂交瘤细胞株。... 目的以合成的多肽制备人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免疫学检测,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合成多肽与载体KLH交联的偶联物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人SIRPα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分泌的mAb进行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检测结果;采用分泌的mAb刺激经豆蔻佛波醇乙酯(PMA)处理的THP-1细胞,抗体芯片检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ELISA法验证其中TNF-α、IL-6的水平变化。结果成功获取可分泌抗人SIRPα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应用于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取得较好的效果;与阴性对照组和同型抗体对照组相比,制备的mAb能促进经PMA处理的THP-1细胞分泌TNF-α、IL-6等细胞因子(P<0.01)。结论利用合成多肽成功制备了高特异性抗人SIRPα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多肽 单克隆抗体 信号调节蛋白α T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殷建华 何永超 +3 位作者 李成忠 周赟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在上海及周边地区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携带者中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亚型在HBV相关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多重PCR对462例肝细胞癌患者(HCC组)、234例慢性乙...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在上海及周边地区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携带者中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亚型在HBV相关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多重PCR对462例肝细胞癌患者(HCC组)、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110例HBV病毒携带者(ASC组)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的鉴定。结果:与CHB组相比,HCC组C型比例增高(P=0.009),B型比例下降(P=0.045),可见少量A、D型;基因型B均为B2亚型;基因型C以C2亚型为主(98.5%),可见少量C1亚型(1.5%)。B2和C2型患者中,HCC组比CHB组HBeAg阳性率低(P=0.005,P=0.008),而抗HBe阳性率高(P=0.003,P=0.001)。HCC组内混合型HBeAg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B2型(P=0.016)。在40~60岁的HCC患者中,HBVDNA载量B2型<C2型<混合型(B2型vsC2型,P=0.029;B2型vs混合型,P=0.021;C2型vs混合型,P=0.041)。结论:上海及周边地区HBV基因亚型以C2型为主,B2型次之,HCC、CHB及ASC人群中的基因型构成不同;混合型感染比单一基因型引起的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率高,更容易导致HCC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肝细胞癌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B2和C2对肝细胞癌形成、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殷建华 周赟 +2 位作者 何永超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B2和C2在肝细胞癌(HCC)形成、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62例HCC患者和2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基因型及亚型,并对其中采取手术切除或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B2和C2在肝细胞癌(HCC)形成、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62例HCC患者和2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基因型及亚型,并对其中采取手术切除或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两者联合治疗的228例基因亚型为B2或C2的HCC患者随访观察1年。结果:C2亚型HCC患者比B2亚型手术治疗机会多(P=0.007);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P=0.000)、年龄≥40岁(P=0.030)、病毒载量>10000 copies/ml(P=0.017)是H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亚型B2和C2对HCC形成的危险性无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下(P=0.044)、非手术治疗患者(P=0.000)、HBV基因亚型B2(P=0.027)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2、C2和混合型感染者HCC组织病理分型上都以粗梁型为主(85.7%、71.2%、75.0%),各种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一些少见病理类型中全部为C2亚型,未见B2型和混合型。结论:HBVC2和B2亚型在促进HCC形成的危险性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后者形成的HCC恶性程度更高、手术机会较少、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基因亚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P-2胞外区/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英文)
4
作者 张鹏 鄢和新 王红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构建PCP 2胞外区(PCP 2EC)与人免疫球蛋白IgG 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研究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PBLIISK PCP 2为模板扩增PCP 2EC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Gplus;重组... 目的:构建PCP 2胞外区(PCP 2EC)与人免疫球蛋白IgG 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研究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PBLIISK PCP 2为模板扩增PCP 2EC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Gplus;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OS 7细胞和293细胞,可溶性表达PCP 2EC/Fc融合蛋白,并通过金葡菌蛋白A特异性纯化;以此融合蛋白作为基质,观察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PCP 2EC/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预期设计相符;进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纯化PCP 2EC/Fc蛋白;PCP 2EC/Fc蛋白可以促进原代培养神经元的黏附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PCP 2EC/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获得有活性的PCP 2 胞外区可溶性分子,初步研究发现其在神经细胞黏附中发挥促进作用,为后续神经及其他领域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胞外区 IgG 免疫球蛋白娄 FC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