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良、恶性病变p53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卫 钱光相 +1 位作者 孟荣贵 张秀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胆道的良、恶性病变中凋亡抑制基因p53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3例胆囊腺癌及15例胆管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免疫胶体金方法(IGSS)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结果:84.8%(28/3... 目的:研究人胆道的良、恶性病变中凋亡抑制基因p53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3例胆囊腺癌及15例胆管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免疫胶体金方法(IGSS)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结果:84.8%(28/33)的胆囊腺癌,66.7%(10/15)的胆管癌p53蛋白阳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60.6%(20/33)的胆囊腺癌,60.0%(9/15)的胆管癌bcl-2阳性,两者间无差异。胆囊炎、纤维间隔及正常组织p53及bcl-2表达均为阴性。bcl-2阳性组中代表细胞增殖活性的ki-67指数显著高于bcl-2阴性组(胆囊腺癌P<0.05,胆管癌P<0.01)。p53的表达与ki-67指数无相关性。结论:bcl-2和突变型p53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抑制在胆道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作用,但bcl-2和p53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病变 良性 恶性 P53基因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内瘘(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田 杨立群 +4 位作者 张柏和 孙经建 周立宁 申淑群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内瘘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患者缺氧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 张凤梅 王书智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4期6-8,共3页
为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患者者氧发生原因及规律、吸氧的有效性及其适宜浓度,对290例ERCP受检者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术中,实验组患者检查前5min开始吸氧直至结束;对照组不吸氧。每5min记录一个血氧饱和度最低... 为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患者者氧发生原因及规律、吸氧的有效性及其适宜浓度,对290例ERCP受检者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术中,实验组患者检查前5min开始吸氧直至结束;对照组不吸氧。每5min记录一个血氧饱和度最低值。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扬人十二指肠镜过程中SPO2皆明显下降,经术中给氧,实验组术中患者缺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氧流量2L/min时,16.5%的患者仍发生不同程度缺氧。作者认为(1)进镜过程是护主监测的一个重点;(2)镇静药作用下行ERCP检查,预防性吸氧可以降低ERCP检查中缺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缺氧 术中 吸氧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SPO2 ERCP检查 过程 实验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AFP 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扬 吴孟超 +4 位作者 钱光相 张柏和 陈汉 傅继梁 黄长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AFP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40例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mRNA。结果:21例伴有肝外远处器... 目的:探讨血液AFPmRNA在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40例复发性肝癌及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mRNA。结果:21例伴有肝外远处器官转移的原发性肝癌血液AFPmRNA均表达阳性(100%),19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例血液AFPmRNA表达阳性(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液AFPmRNA有希望成为判断肝癌复发或预测肝癌远处器官转移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肿瘤转移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