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肿瘤疫苗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彦君 王皓 +7 位作者 卫立辛 沈锋 谢天培 钱卫珠 刘小萍 周倩 吴孟超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观察3例人肝癌组织细胞与其自体激活B淋巴细胞融合后融合细胞表面分子GP75和免疫相关分子MHCⅠ、MHCⅡ和B7的表达情况,以便为肿瘤疫苗向临床试验过渡提供人体细胞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聚乙二醇(PEG)法将人... 目的:观察3例人肝癌组织细胞与其自体激活B淋巴细胞融合后融合细胞表面分子GP75和免疫相关分子MHCⅠ、MHCⅡ和B7的表达情况,以便为肿瘤疫苗向临床试验过渡提供人体细胞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聚乙二醇(PEG)法将人肝癌细胞与其自体激活B淋巴细胞融合,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融合细胞表面分子GP75和免疫相关分子MHCⅠ、MHCⅡ和B7的表达情况。结果:融合细胞表面不仅表达肝癌细胞表面的GP75分子,还可表达共刺激分子B7及MHCⅠ、MHCⅡ。结论:人肝癌细胞与其自体激活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能表达肝癌细胞表面分子GP75,又可表达共刺激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肝肿瘤 B细胞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融合肝癌疫苗体内抗肿瘤特异性及T细胞作用的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卫立辛 钱卫珠 +7 位作者 闫振林 沈锋 谢天培 王皓 刘彦君 施军霞 吴孟超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细胞的融合细胞作为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并观察该肝癌疫苗体内抗肿瘤作用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1)应用聚乙二醇(PEG)融合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制备... 目的:观察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自体激活B细胞的融合细胞作为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并观察该肝癌疫苗体内抗肿瘤作用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1)应用聚乙二醇(PEG)融合大鼠BERH-2肝癌细胞与激活B细胞制备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2)事先经该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分别接种肝癌BERH-2细胞和大鼠膀胱癌NBT-Ⅱ细胞,观察该肝癌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特异性;(3)该肝癌疫苗免疫大鼠之前或之后,以小鼠抗大鼠CD4单抗或抗CD8单抗多次注射,以清除大鼠CD4+或CD8+T细胞,随后观察大鼠的成瘤性。结果:BERH-2细胞不能在经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体内致瘤,而NBT-Ⅱ细胞可致瘤;事先清除CD4+或CD8+T细胞的大鼠经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免疫后仍能被肝癌BERH-2细胞致瘤;而经该肝癌疫苗免疫的大鼠,清除了CD4+细胞后不能被BERH-2细胞致瘤,清除了CD8+细胞后则可被BERH-2细胞致瘤。结论:细胞融合大鼠肝癌疫苗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融合 肿瘤疫苗 T细胞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前后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
3
作者 范瑞芳 柴福录 +1 位作者 贺冠宪 卫立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前后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34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全麻下行LRFA治疗。其中男性2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9±11.7岁。平均肿...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前后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34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全麻下行LRFA治疗。其中男性2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9±11.7岁。平均肿瘤直径4.0±1.0cm。肿瘤均位于肝脏表面、肝左外叶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LRFA治疗前后,分别对瘤体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及活检,所得微量组织采用ELISA-TRAP法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治疗。RFA治疗前,病理学诊断阳性率为100%(34/34),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1.2%(31/34);RFA治疗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26.5%(9/34)。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提示肿瘤完全坏死率达100%。随访7~40个月(中位21个月),9例RFA治疗后端粒酶表达阳性的患者中,8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而25例RFA治疗后端粒酶表达阴性的患者中,2例发现肝内新病灶。结论: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LRFA治疗后,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对LRFA治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治疗 腹腔镜检查 端粒酶 活组织检查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卫立辛 吴孟超 +6 位作者 沈锋 谢天培 施乐华 施军霞 崔贞福 钱其军 郭亚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77-479,共3页
观察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应用非放射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6株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QGY-7701,QGY-7703,SMMC-7721,PLC/PRF/5)的端粒... 观察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应用非放射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6株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QGY-7701,QGY-7703,SMMC-7721,PLC/PRF/5)的端粒酶活性,同时检测RNase处理的阴性标本。6株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均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端粒酶 序列扩增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融合人肝癌细胞疫苗^(60)Co照射后生长及表型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卫立辛 钱卫珠 +8 位作者 阎振林 王皓 刘彦君 罗明 赵健 谢天培 沈锋 吴孟超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与人肝癌细胞的融合细胞经60Co照射后的生长和免疫原性相关表型的变化。方法:体外照射后观察融合细胞生长曲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体内采用裸鼠成瘤试验,观察体外生长和动物体内成瘤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 目的:探讨B细胞与人肝癌细胞的融合细胞经60Co照射后的生长和免疫原性相关表型的变化。方法:体外照射后观察融合细胞生长曲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体内采用裸鼠成瘤试验,观察体外生长和动物体内成瘤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融合细胞MHC-Ⅰ,MHC-Ⅱ,B7及肝癌抗原(GP75)表达,观察其免疫原性相关表型变化。结果:经60Co照射的融合细胞失去增殖能力,4d后可见部分细胞死亡,7d后几乎全部死亡。60Co照射后3d内MHC-Ⅰ,MHC-Ⅱ,B7及GP7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经60Co照射后融合细胞失去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融合 放射疗法 钴60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卫立辛 吴孟超 +6 位作者 陈汉 沈锋 施乐华 钱其军 贺平 崔贞福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简便、快速及无害化的非核素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人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与核素TRAP相比较,采用非核素银染TRAP检测了293细胞,并检测了经RNase和加热处理的阴性对照标本和QGY... 目的:探讨应用简便、快速及无害化的非核素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人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与核素TRAP相比较,采用非核素银染TRAP检测了293细胞,并检测了经RNase和加热处理的阴性对照标本和QGY7701、SMMC-77212株人肝癌细胞。结果:10个以上的293细胞均为阳性,而RNase和加热处理的标本均阴性;2株人肝癌细胞均阳性;非核素银染TRAP比核素TRAP快10h左右。结论:非核素银染的TRAP是特异、敏感及快速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证实2株人肝癌细胞株均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活性 肝肿瘤 端粒TRA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卫立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6-388,共3页
人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意义卫立辛综述吴孟超郭亚军审校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免疫和基因治疗中心(上海市200438)恶性肿瘤表现为异常增殖的特性,是什么机制介导癌细胞异常生长?是肿瘤学家一直关注... 人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物学意义卫立辛综述吴孟超郭亚军审校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免疫和基因治疗中心(上海市200438)恶性肿瘤表现为异常增殖的特性,是什么机制介导癌细胞异常生长?是肿瘤学家一直关注的课题。端粒是由DNA重复序列和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研究进展 生物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