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拔除各类置管对肝脏手术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丽平 胡秀丽 +2 位作者 王志红 陆丽华 邵雪晴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9期1777-1778,共2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技术在肝脏肿瘤患者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50例(FTS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主要是早期拔除肝脏术后各类外科置管,早期进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技术在肝脏肿瘤患者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50例(FTS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主要是早期拔除肝脏术后各类外科置管,早期进食水,减少每日补液量,缩短补液天数,早期下床活动。结果FTS组比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各类应激反应显著减少(P<0.05),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结论FTS理念应用于肝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肝脏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术后疼痛认知及止痛治疗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丽平 贺丹丹 +1 位作者 江芳芳 佘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28-30,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术后疼痛认知及止痛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0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术后疼痛认知及止痛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0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97例(95.1%)患者术后能按"长海痛尺"正确评估术后疼痛,89例(87.3%)患者术前担心术后疼痛,70例(68.6%)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睡眠质量,57例(55.9%)患者术后感受最痛苦的症状为切口疼痛难以忍受,但仅有40例(39.2%)患者术后主动要求镇痛;58例(56.9%)患者顾虑止痛药影响肝功能。镇痛药物采用不同镇痛方法其镇痛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自控泵镇痛疗效优于皮下或肌内注射。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大都能正确评估术后疼痛,但术后止痛治疗需求不同,有认知误区;落实患者术后疼痛认知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术后止痛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改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疼痛 认知 止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a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秦红波 石洁 +3 位作者 郭卫星 李楠 周飞国 程树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6-788,共3页
目的比较Liga 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11月,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单发肝癌患者资料,30例应用Liga Sure,30例应用钳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肝断面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第1、3、5天... 目的比较Liga Sure与钳夹法在单发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6-11月,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单发肝癌患者资料,30例应用Liga Sure,30例应用钳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肝断面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第1、3、5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钳夹组相比,Liga Sure组手术时间长[(130.7±27.0)min vs.(115.2±27.8)min,t=2.106,P=0.044],断肝时间长[(25.6±12.1)min vs.(15.1±7.2)min,t=3.703,P=0.001],但肝断面处理时间短[(11.9±2.7)min vs.(16.4±7.3)min,t=-2.281,P=0.007],术中失血量少[(145.0±130.2)ml vs.(233.3±164.7)ml,t=-2.150,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和术后第1、3、5天ALT和TBI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钳夹法比较,Liga Sure行肝癌切除术虽断肝时间长,但肝断面处理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术 LIGA Sure 钳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修平 王康 +1 位作者 钟承千 程树群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HCC病人在确诊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此期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
关键词 肝癌 门脉癌栓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林英 周丽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59-60,7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其院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8h后即要求其下床活动;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其院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8h后即要求其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24h后下地活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肢体酸胀、腰背酸痛、排尿障碍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痛及穿刺处瘀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8h即下地活动是可行的,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而且提高了其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一项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护理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卧床时间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治疗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胆管狭窄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文军 李楠 +3 位作者 石洁 郭卫星 薛捷 程树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2月利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5例的临床资料。胆管狭窄处直径1.5~3 mm。5例均采用离断右肝动脉,游离... 目的探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2月利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5例的临床资料。胆管狭窄处直径1.5~3 mm。5例均采用离断右肝动脉,游离带蒂肝圆韧带,将肝圆韧带覆盖于胆管缺损处,自上而下,以3-0血管缝合线间断全层缝合胆管切缘与肝圆韧带,重建胆管前壁,放置T管引流的方法。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70 min,平均120 min。肠蠕动3~4 d恢复。无围手术期死亡。T管放置3~6个月,平均4.3月。5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8.8月,未发生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狭窄、胆管炎症状。结论利用带蒂肝圆韧带修复右肝动脉骑跨引起的肝门部胆管狭窄,能有效地避免胆管再狭窄、逆行性胆道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圆韧带 右肝动脉 胆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合并肝门淋巴结转移手术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勇勇 石洁 程树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合并肝门淋巴结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3年12月2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中发现肝门淋巴结肿大行肝门淋巴结清扫术,将有肝门淋巴结转移的15例设为淋巴结转移组,无肝门淋巴结转移的13例设为非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合并肝门淋巴结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3年12月2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中发现肝门淋巴结肿大行肝门淋巴结清扫术,将有肝门淋巴结转移的15例设为淋巴结转移组,无肝门淋巴结转移的13例设为非淋巴结转移组,对2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转移组生存2~13个月,中位生存期4个月,无瘤生存1~8个月,无瘤中位生存期3个月;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生存3~69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无瘤生存2~32个月,无瘤中位生存期7个月。2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χ2=5.786,P=0.038;χ2=3.963,P=0.045)。结论伴有肝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疗效较差,即使行肝门淋巴结清扫也不能达到根治效果,并不能显著提高该病人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门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1表达对评价肝细胞癌手术切除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韩学文 李楠 +4 位作者 薛捷 石洁 孙居仙 郭卫星 程树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Hep-1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无瘤生存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79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将完整的随访资料同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 目的:研究Hep-1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无瘤生存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79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将完整的随访资料同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子灶、微血管侵犯、Hep-1水平、pCEA水平、CD34水平、术前AFP值、BCLC分级等11个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影响HCC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有无包膜、门静脉癌栓、术前AFP值、有无子灶和术后Hep-1水平与无瘤生存期有着密切关系。结论: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指标Hep-1能较客观地预测术后肿瘤复发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