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近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锋 吴孟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4-8,共5页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重大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经过国内外学者既往几十年的努力, HCC的总体疗效已有较大改善,特别是由于早期诊断的研究和肝切除、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肝移植...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高发的重大恶性疾病,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经过国内外学者既往几十年的努力, HCC的总体疗效已有较大改善,特别是由于早期诊断的研究和肝切除、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肝移植等多模式治疗的建立,使早期HCC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对此尚缺乏规范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国际上对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最差的ICC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肝癌总体疗效仍远不理想。基于以往国内外研究的宝贵经验,针对上述影响肝癌疗效的关键问题,“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肝癌综合治疗规范化和新策略研究”等多项基金课题的资助下,国内多个中心进行了艰苦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提高肝癌外科疗效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总体疗效 外科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治 早期诊断 多模式治疗 H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晏建军 周飞国 +3 位作者 曹杰 刘才峰 黄亮 严以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为5.0%(18/359),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术前B超、CT、...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为5.0%(18/359),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术前B超、CT、MRCP/ERCP对肝胆管癌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7.1%(4/7)、70%(7/10)、45.5%(5/11);手术切除率为61.1%(11/18),根治性切除率27.8%(5/18)。术后1、3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0%(4/5)、40%(2/5),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33.3%(2/6)、16.7%(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长期、反复发作是引起胆管癌的重要原因;肝胆管结石癌变的延误诊断率高、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手术切除依然是肝胆管结石癌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胆管肿瘤 外科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晏建军 严以群 +2 位作者 黄亮 周飞国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接受左半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水平与常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接受左半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水平与常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清PA平均水平为(1 72±30)mg/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PA值异常的发生率较Alb、TBIL的高(P<0.01),血清PA值降低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和肝硬化程度一致。与Alb比较,术后血清PA值降低时间早且降低幅度明显,出现肝功能衰竭者术后第5天血清PA值为(67±13)mg/L,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者[(118±15)mg/L]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PA值可以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围手术期肝脏储备能力和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术后动态观察血清PA值的变化能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并对判断预后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围手术期 血清前白蛋白 检测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胆管冷却保护技术在肝癌微波消融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葛乃建 黄剑 +6 位作者 杨业发 申淑群 于晓河 朱俊军 张一军 刘学 吴孟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在近肝门部肝癌微波消融(MWA)中防止胆管热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因近肝门部肝癌行经皮肝穿刺MWA的23例患者临床...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在近肝门部肝癌微波消融(MWA)中防止胆管热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因近肝门部肝癌行经皮肝穿刺MWA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例经PTCD置管,11例经ENBD置管于肿瘤旁胆管,向置管内快速持续灌注4℃0.9%NaCl溶液,再在B超引导下行MWA治疗。比较两组胆管热损伤、冷却技术相关并发症及肝癌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3~36个月),23例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死亡。两组各有1例术后形成胆汁瘤,PTCD组无明显冷却技术相关并发症,而ENBD组有4例(36.4%,P=0.037):1例(9.1%)乳头切开后出血、3例(27.3%)急性胰腺炎。两组原位复发率、肝内复发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1.00,0.77及0.61)。结论近肝门部肝癌根治性MWA中,经PTCD与ENBD置管灌注冷却液是防止胆管热损伤可行、有效的方法,前者技术相关性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WA 胆道并发症 胆道冷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冷却技术在中央胆管旁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业发 伍路 +6 位作者 申淑群 葛乃建 梁军 张一军 于晓河 朱俊军 吴孟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中央胆管旁肝癌被认为是热消融疗法的禁忌证,现报道一种全新的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方法 14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肝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PMWA)。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探讨合理的标准手术流... 目的中央胆管旁肝癌被认为是热消融疗法的禁忌证,现报道一种全新的胆管冷却保护技术。方法 14例中央胆管旁肝癌患者接受了肝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辅助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术(PMWA)。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探讨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临床结果。结果初始的14例患者顺利获得完全的微波消融,肝脏增强MRI显示均获得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标准的完全缓解,未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胆管冷却保护技术能够保护肝内胆管免受微波热能量损害,扩大了肝癌患者接受微波消融疗法的适应证范围,且可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肝癌 胆道并发症 胆道冷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微环境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中 晏建军 +1 位作者 黄亮 严以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rtory Tcell,Treg)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用CD8 EnVision法染色,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rtory Tcell,Treg)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5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CD4、CD25双重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用CD8 EnVision法染色,对癌组织中Treg细胞和CD4+T、CD8+T、CD4+T/CD8+T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肝脏组织中未发现Treg细胞,肝癌和癌旁组织中Treg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7.6±2.84)、(5.2±1.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D4+T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18.2±3.57)、(25.9±3.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D8+T细胞单个高倍视野平均数分别为(49.9±6.61)、(49.5±6.4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D4+T/CD8+T比值分别为(0.37±0.08)、(0.53±0.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的数量与其浸润性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CD4+T/CD8+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浸润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reg细胞在肝癌微环境中可能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来抑制肿瘤局部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曲岩 晏建军 +3 位作者 黄亮 徐峰 孙经建 严以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非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38例中期HCC患者(试验组)行TACE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根据试验组患者的基本属性及肿瘤特性...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非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共38例中期HCC患者(试验组)行TACE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根据试验组患者的基本属性及肿瘤特性,从同期选取38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中期HCC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为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分析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两组总体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所有试验组患者都发生了至少1种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7例(18.4%)患者出现了3级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未见4级及更高的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7.4~14.6个月),试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95%CI:8.4~21.6个月),两组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非手术切除的中期HCC患者接受TACE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性化学栓塞 索拉非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素脂质体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君 刘才峰 +5 位作者 仲兴阳 徐峰 孙淑军 王洋 严以群 殷正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脂质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70%肝脏I/R损伤模型。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淫羊藿素脂质体+I/R损伤(ICT+I/R)组、空白脂质体+I/R损伤(LIP+I/R)组、单纯I/R损伤组和假手术(Sham)组...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脂质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70%肝脏I/R损伤模型。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淫羊藿素脂质体+I/R损伤(ICT+I/R)组、空白脂质体+I/R损伤(LIP+I/R)组、单纯I/R损伤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再随机分成2h和6h两个亚组。Sham组仅游离肝门,其余各组均行70%肝脏缺血60min。血流阻断前10min,ICT+I/R组、LIP+I/R组分别经门静脉注射淫羊藿素脂质体(1.5mg/kg)、空白脂质体(与淫羊藿素脂质体等体积),I/R组和Sham组不行任何预处理。经2、6h血流再灌注后,采集各组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凋亡指数(AI)。结果再灌注2h,ICT+I/R组的ALT、MDA、MPO、AI较LIP+I/R组和I/R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灌注6h,与LIP+I/R组和I/R组相比,ICT+I/R组的ALT、AST、MDA、AI下降,同时SOD、NO、NOS、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淫羊藿素脂质体能够通过增加SOD含量、减少MDA的生成,促进eNOS表达的升高、增加NO的含量以及抑制MPO的聚集、减少肝细胞凋亡等多途径发挥抗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素 脂质体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晏建军 周飞国 +1 位作者 沈军 严以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HT)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同期联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1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HCC合并PH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0.62%),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5.3%。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和联...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HT)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同期联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1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HCC合并PH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死亡1例(0.62%),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5.3%。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和联合脾切除组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腹水发生率等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术后有腹水者术前前白蛋白(PA)值为(120±19)mg/L,低于无腹水者(172±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直径>5 cm者联合手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腹水的发生率高于肿瘤≤5 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患者,同期联合肝切除及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对肿瘤直径>5 cm,尤其是术前PA低者,同期联合手术应谨慎;肝癌应以局部肝切除为主,联合手术则以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术前肠道准备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雪晴 徐静 +3 位作者 王红玲 张金旻 张向化 严以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改良措施。方法方便性抽样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一科住院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乳果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改良措施。方法方便性抽样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一科住院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乳果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研究组)及聚乙二醇电解质(对照组)口服作为肠道准备药物,观察肠道准备后当天排便次数、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道准备当天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72h的内毒素水平及第7天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乳果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应用于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是安全可行的,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了肠功能恢复,而且维持了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肝脏手术 术前准备 乳果糖 双岐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建伟 杨广顺 +1 位作者 杨宁 李齐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5-857,共3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65%)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他克莫司大剂量组(0.1 mg·kg-1·d-1)和他克莫司小剂量组(0.05mg·kg-1·d-1),每组各24只。受体于术前3 ...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65%)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他克莫司大剂量组(0.1 mg·kg-1·d-1)和他克莫司小剂量组(0.05mg·kg-1·d-1),每组各24只。受体于术前3 d起肌注给药,每天1次,直至术后。观察术后第1、2、3、5天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 LI),速率法检测血清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肝移植术后的肝细胞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出现在术后48 h,他克莫司显著提高了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48 h MI及PCNA LI(P<0.05,P<0.01);大剂量实验组术后48 h PCNA LI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种剂量组的TB、ALT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肝脏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减体积肝移植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腺苷激酶过表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越 高庆祥 +3 位作者 沈洋 屈淑平 程庆保 姜小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腺苷激酶(ADK)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1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将携带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启动子驱动表达ADK的腺... 目的探讨特异性上调肝细胞中腺苷激酶(ADK)表达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其中1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将携带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启动子驱动表达ADK的腺相关病毒(AAV8-TBG-ADK)注入小鼠体内(AAV8-TBG-ADK组),另1组注射对照腺相关病毒AAV8-TBG(AAV8-TBG组)。上述2组小鼠接受腺相关病毒注射后,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5只,分别给予8周普通饮食或高脂饮食。造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造模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与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ADK表达,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小鼠葡萄糖耐量情况,H-E染色、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脂滴沉积,q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糖异生相关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SCD-1)]的mRNA水平。结果与普通饮食饲喂小鼠相比,高脂饮食可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质沉积。与注射AAV8-TBG的小鼠相比,注射AAV8-TBG-ADK特异性上调小鼠肝脏ADK的表达后,对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饲喂的小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葡萄糖耐量异常和肝脏脂质沉积(P均<0.05),并可抑制高脂饮食饲喂小鼠肝脏糖异生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均<0.05)。结论利用腺相关病毒特异性上调肝细胞ADK表达可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葡萄糖耐量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激酶 高脂饮食 葡萄糖耐量异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和持续肝缺血再灌注对肝细胞及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经建 吴孟超 +3 位作者 陈汉 钱光相 王学敏 缪明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肝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
14
作者 戚鹏 王爱华 +3 位作者 顾星 周飞国 窦同海 高春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检测反应法(PCR-LDR)检测110例肝硬化患者及391例健康对照者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运用SPSS 1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 目的探讨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连接酶检测反应法(PCR-LDR)检测110例肝硬化患者及391例健康对照者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运用SPSS 1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对男性及女性个体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都是以CT基因型为主,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在肝硬化组的分布频率(0.191,0.423)低于健康对照组(0.235,0.48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男性或女性个体中的分布趋势与整体趋势相似,相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microRNA-196a2 T>C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发生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96a2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硬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肝内胆管扩张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华支睾吸虫病1例报告
15
作者 周飞国 刘才峰 严以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3-1004,共2页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肝内胆管 病理性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粒子种植治疗原发性肝癌26例的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73-74,共2页
总结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的护理。术前护理要点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放射性防护的知识,做好各类术前准备;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粒子移位等,做好患者、医务人员的放射性防护管理及饮食指... 总结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的护理。术前护理要点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放射性防护的知识,做好各类术前准备;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粒子移位等,做好患者、医务人员的放射性防护管理及饮食指导。本组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异常,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2.6个月,最长达17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粒子 近距离放疗 原发性肝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序列的优化、重组表达及功能研究
17
作者 黄应峰 周飞国 +4 位作者 高春芳 王皓 高致远 王坤 陈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体外重组表达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并进行功能研究。方法:全基因合成ALR序列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BL21菌内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过纯化后利用MTT法观察表达产物对人肝细胞的刺激... 目的:体外重组表达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并进行功能研究。方法:全基因合成ALR序列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BL21菌内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过纯化后利用MTT法观察表达产物对人肝细胞的刺激增殖活性;利用小鼠急性四氯化碳损伤模型观察表达产物的肝功能保护作用。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提示表达产物正确;纯化后表达产物具有明确的促进肝细胞增殖作用,并在中、低剂量具有降低小鼠急性化学性损伤后转氨酶水平的作用。结论:重组表达的ALR结构正确,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DNA 重组 肝细胞 细胞增殖 转氨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Huh7与SMMC-7721抗ROS能力对比与机制初步研究
18
作者 李高峰 徐伟 +2 位作者 李培培 李清华 吴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8-844,共7页
目的:比较Huh7、SMMC-7721细胞系抵抗外源性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物质能力的不同,并初步探究肝癌细胞抗ROS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uh7和SMMC-7721细胞后,比较两者凋亡、坏死的差异,检测细胞内ROS、超氧化... 目的:比较Huh7、SMMC-7721细胞系抵抗外源性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物质能力的不同,并初步探究肝癌细胞抗ROS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uh7和SMMC-7721细胞后,比较两者凋亡、坏死的差异,检测细胞内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及细胞活性、肿瘤干性分子、ROS清除酶基因和DNA修复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同浓度H_2O_2处理后,SMMC-7721细胞凋亡和坏死数目多于Huh7细胞,其细胞活性明显低于Huh7细胞,在1μmol/m L H_2O_2浓度组,计数1 500个细胞内SMMC-7721与Huh7细胞凋亡与坏死数目分别为(841.7±78.7)个、(169.7±76.1)个(t=10.638,P=0.000);SMMC-7721与Huh7细胞活性分别为(0.21±0.02)、(0.74±0.14)(t=6.478,P=0.022)。肝癌细胞内ROS的水平随H_2O_2浓度增加呈升高趋势,但Huh7细胞内明显低于SMMC-7721细胞,在1μmol/m L H_2O_2浓度组,SMMC-7721与Huh7细胞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为(128 793±1 158)、(103 455±1 665)(t=21.639,P=0.000);Huh7细胞比SMMC-7721细胞有更高含量的GSH、SOD,并且在H_2O_2处理后GSH、SOD下降趋势缓于SMMC-7721细胞,在1μmol/m L H_2O_2浓度组,SMMC-7721与Huh7细胞内GSH含量分别为(32.85±4.47)mg/g prot、(106.60±6.83)mg/g prot(t=15.655,P=0.000),SMMC-7721与Huh7细胞内SOD含量分别为(19.22±2.93)U/mg prot、(23.57±4.85)U/mg prot(t=1.332,P=0.254);整体上肝癌细胞内GSH、SOD的变化早于细胞内ROS和细胞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提示Huh7细胞比SMMC-7721细胞高表达肿瘤干性分子CD133、Bmi-1、ROS清除酶基因SOD2和DNA修复基因Rad51。结论:Huh7比SMMC-7721有更强的抗ROS能力,相对高表达CD133、Bmi-1、SOD2及Rad51,这些分子可能参与了肝癌细胞抗ROS的过程,且可能通过细胞内GSH、SOD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活性氧类物质 肿瘤干性分子 DNA修复基因 ROS清除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ISO 9000标准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志霞 董秋红 +1 位作者 孙冰 陆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9期87-88,共2页
通过介绍护理部在实施ISO 9000标准管理中,注重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实践,说明了医院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极为必要,它可使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趋于完善,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
关键词 ISO 9000标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医院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