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漏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若乔 付立 +2 位作者 李丽 田莉莉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漏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3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结果采...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漏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3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结果采用Fisher’s判别分析。结果37例(占12.3%)患者术后发生胰漏。Lo-gistic回归得到影响该类患者术后发生胰漏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男性),术前行ERCP检查及治疗,既往心脏病史,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分化(低),尿素氮变化率[(术后第1天浓度-术前浓度)/术前浓度]增大。通过Fisher’s判别分析得到3个判别函数。结论通过判别方程预见患者术后发生胰漏的危险性,制定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若乔 李丽 +2 位作者 付立 姜树坤 叶志霞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客观、准确、快速地筛选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法收集整理8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帮助下完成出血、胰漏、肾功能不全... 目的客观、准确、快速地筛选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方法收集整理84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帮助下完成出血、胰漏、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及Fisher′s判别方程的计算,与软件公司合作,将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高危因素分类排版,Fisher′s判别方程编入程序,形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软件。将该软件应用于6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患者相关资料输入软件后系统筛选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结果评分系统软件对出血、胰瘘、肾功能不全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85.7%、88.9%、100%;特异度分别为94.5%、96.2%、96.5%;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3.6%、95.2%、96.8%,平均每例患者的计算时间缩短426.92s。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评分系统能快速、准确筛选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预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围术期 高危因素 评分系统 并发症 出血 胰漏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和前列腺素E_1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王若乔 叶志霞 +2 位作者 李丽 马瑞珩 田莉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观察乳果糖和前列腺素E1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肾功能保护的干预效应。方法:将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治疗组、前列腺素E1治疗组、乳果糖和前列腺素E1合用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d及术后1、2、... 目的:观察乳果糖和前列腺素E1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肾功能保护的干预效应。方法:将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治疗组、前列腺素E1治疗组、乳果糖和前列腺素E1合用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d及术后1、2、3、7d清晨6:00抽取外周静脉血,观察血中内毒素水平及肌酐(Cr)、尿素(urea)变化情况。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药合用组患者血中内毒素、Cr、BUN水平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组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但Cr、BUN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果糖、前列腺素E1均可以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P<0.01),对肾功能亦有保护作用;两种药物合用时其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前列腺素E1 内毒素血症 肾功能 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