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产前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邓东锐 闻良珍 +3 位作者 陈素华 熬黎明 刘兰清 凌霞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索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产前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对比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3地3908例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妇HCMV IgM检出率... 目的:探索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产前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对比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3地3908例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妇HCMV IgM检出率为6.24%,与HCMV DNA和晚期mRNA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59.03%和56.49%。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宫内传播率(41.58%)明显高于对照组(15.87%)。HCMV晚期mRNA阳性的宫内感染儿流产、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采集绒毛、羊水和脐血进行产前诊断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在应用ELISA法进行初筛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PCR和RT-PCR技术检测HCMV DNA和晚期mRNA表达,是产前诊断HCMV宫内感染安全而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宫内感染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阮强 郭津津 +4 位作者 赵玉坤 刘兰青 吕绳敏 史金阳 刘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1-163,17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在ELIS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组建含有巨细胞病毒PPUL32及PPUL44蛋白共三个强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抗原克隆,以此重组抗原建立ELISA方法,用于117份待测血清巨细...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在ELIS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组建含有巨细胞病毒PPUL32及PPUL44蛋白共三个强抗原决定簇基因的重组抗原克隆,以此重组抗原建立ELISA方法,用于117份待测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检测,并将ELISA方法与免疫转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建立的ELISA方法与免疫转印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χ2=54.08,P<0.01)。与免疫转印方法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1.3%;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60.5%和100%,此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此重组抗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望替代HCMV感染ELISA诊断中的全病毒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重组抗原 ELISA HCMV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兰青 陈淑荣 +2 位作者 刘庆 魏克伦 杨玉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7-288,共2页
新生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刘兰青,陈淑荣,刘庆,魏克伦,杨玉坤(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内科)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新生儿病毒性肺炎;IgM抗体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其主要病毒病原... 新生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刘兰青,陈淑荣,刘庆,魏克伦,杨玉坤(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内科)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新生儿病毒性肺炎;IgM抗体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其主要病毒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病原 病毒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对人T淋巴细胞感染的研究
4
作者 关明旭 金红 +1 位作者 吕绳敏 Earde.Henderson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8,共3页
为了确定CR2受体是否在EB病毒对T淋巴细胞的感染中起一定的作用,研究了CR2受体在T细胞的表达和EB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的CD4+和CD8+T细胞其纯度达98%以上。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为了确定CR2受体是否在EB病毒对T淋巴细胞的感染中起一定的作用,研究了CR2受体在T细胞的表达和EB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的CD4+和CD8+T细胞其纯度达98%以上。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并结合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证明,在CD4+和CD8+T细胞检测不到CR2mRNA和细胞表面的CR2抗原。然而,在体外用EB病毒感染这些T细胞后,可以用PCR方法检测到EB病毒特异性EBNA2ADNA序列和用RT-PCR方法检测到EB病毒BRLF1mRNA表达。结果提示,EB病毒可以通过一种不同于B细胞CR2受体的、尚未确定的EB病毒受体感染CD4+和CD8+T细胞。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感染与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直接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受体 T淋巴细胞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肺癌的关系研究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史金阳 刘兰青 +2 位作者 吕绳敏 吉耀华 张晓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69,共3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0例肺癌患者,42例肺非癌患者和98例自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巨细胞病毒(CM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肺癌患者,42例肺非癌患者血清CMVIgM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0例肺癌患者,42例肺非癌患者和98例自然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巨细胞病毒(CM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肺癌患者,42例肺非癌患者血清CMVIgM抗体。结果肺癌患者CMVDNA明显高于肺非癌患者和自然人群(P<0.05),肺非癌患者和自然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和肺非癌患者CMVIgM分别检出8例和2例,二者差异显著(P<0.05)。提示CMV感染与肺癌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巨细胞病毒 肺癌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PPUL44蛋白单克隆抗体CH13抗原决定簇位点的确定
6
作者 阮强 RipaltiA +5 位作者 LandiniMP 郭津津 刘庆 魏洪斌 吉耀华 夏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 :确定人巨细胞病毒 PPU L44蛋白单克隆抗体 CH13在 PPU L44上的抗原决定簇位置 ,探讨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 CH13在一个随机多肽文库中筛选出能与CH13结合的克隆 ,测定上述克隆随机多... 目的 :确定人巨细胞病毒 PPU L44蛋白单克隆抗体 CH13在 PPU L44上的抗原决定簇位置 ,探讨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 CH13在一个随机多肽文库中筛选出能与CH13结合的克隆 ,测定上述克隆随机多肽的 DNA序列 ,用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同源序列与 PPUL44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能与 CH13结合的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 ;随机多肽同源序列NEGEAFGPDVSG与 PPUL44蛋白位于第 32 1~ 332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 ;而随机多肽序列 FQIL VCVESVL R与 PPU L44位于第 181~ 184的氨基酸序列有 4个相邻的氨基酸一致。结论 :CH13的抗原决定簇位于 PPU L44蛋白第 32 1~ 332氨基酸序列附近 ;CH13与 PPU L44位于第 181~ 184氨基酸序列可能有一定反应。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UL44蛋白 HCMV 单克隆抗体 CH13抗原决定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产妇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吉耀华 刘庆 +4 位作者 阮强 魏洪斌 吕绳敏 刘兰青 王景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24-426,共3页
临产妇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吉耀华,刘庆,阮强,魏洪斌,吕绳敏,刘兰青(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王景银(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关键词产妇;柯萨奇病毒;血清学近年全国先后有北京、黄山和沈阳等地的几家医院发生柯萨奇... 临产妇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吉耀华,刘庆,阮强,魏洪斌,吕绳敏,刘兰青(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王景银(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关键词产妇;柯萨奇病毒;血清学近年全国先后有北京、黄山和沈阳等地的几家医院发生柯萨奇病毒B组暴发流行,并导致新生儿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柯萨奇病毒B组 新生儿 病毒感染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NrCAM-Fc的重组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史金阳 Krissansen GW +2 位作者 夏畅 何蓉 阮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20,共4页
目的 :构建神经原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 (NrCAM )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到昆虫细胞。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 N SN获得NrCAM的信号肽区和跨膜区片段并直接克隆到 pGEMT载体 ... 目的 :构建神经原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 (NrCAM )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到昆虫细胞。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 N SN获得NrCAM的信号肽区和跨膜区片段并直接克隆到 pGEMT载体 ,经多次酶切、连接、转化、筛选获得NrCAM Fc的重组融合基因 ,测序后将此基因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至昆虫细胞。结果 :多种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NrCAM Fc的序列与原序列符合率达 98%以上 ,NrCAM与Fc连接处序列保证了Fc的读码框架 (ORF)。结论 :Baculovirus载体转染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 基因重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