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脂类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欣 孙淑艳 张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6-76,共1页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脂类变化王欣1孙淑艳1张静2(1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2第二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图号R587.1R54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1995年4月至1996年9...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脂类变化王欣1孙淑艳1张静2(1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2第二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中图号R587.1R54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1995年4月至1996年9月住院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并发症 心血管病变 脂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0-811,共2页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患者 32例 ,随机分为常规标测组 (16例 )和冠状窦电极标测组 (16例 ) ,按常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 ,平均随访 2 2± 14月 ,观察射频消融的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及安全性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并比较常规标测组与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结果 :①射频消融即刻和远期成功率分别为 10 0 %、93.8%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成功术后 ,由室早引起的症状消失。②冠状窦电极标测组标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标测组。结论 :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高 ;灵活应用常规导管引导标测可明显减少标测时间 ,亦即明显减少X射线的辐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频发室性早搏 右室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N-ras 1 基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肥大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旗 徐成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ras1基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应用于心肌肥厚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反义N-ras1基因体外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应用RT-PCR及Wes...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ras1基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和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应用于心肌肥厚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反义N-ras1基因体外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应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及细胞体积检测手段,观察N-ras1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及肥大的抑制作用。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将外源性基因导入心肌细胞并表达。反义N-ras1基因导入可抑制心细胞增殖及肥大。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N-ras1基因有可能作为心肌肥厚的基因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肥厚 N-ras1基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抑制心房肌细胞CTGF及Cx43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卫泽 宋振华 +3 位作者 陈永清 马凌 李丹丹 惠玲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雌雄对半1周龄左右Wistar大鼠,用于体外...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雌雄对半1周龄左右Wistar大鼠,用于体外心房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设置6组(n=18):正常对照组、AngⅡ(终浓度1μmol/L)组、AngⅡ+二甲基亚砜(DMSO)组、AngⅡ+atorvastatin(0.1、1.0、10μmol/L)组,作用72 h后RT-PCR分别检测CTGF、TGF-β1及Cx43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组CTGF、TGF-β1和Cx43 mRNA表达呈显著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逆转上述变化,10μmol/L组作用最强(P<0.05),而作为溶剂的DMSO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CTGF mRNA的高表达来减轻心房纤维化,同时可能通过下调Cx43 mRNA的表达来逆转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最终减低房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血管紧张素Ⅱ 原代心房肌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缝隙连接蛋白4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75-676,681,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 :对 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 (P <0 .0 1)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 0进一步降低 (P <0 .0 1) ,昼夜节律消失。 结论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 ,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压血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3种亚型基因的5位点SNP的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正祥 牛永红 +2 位作者 马厚勋 李章勇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 目的 :研究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抽提 338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获得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的SNP基因型。结果 :分别获得了 338例受试者的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个位点中的每一位点的SNP基因型的自然分布特征。各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 :Beta2 -AR 4 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Ser/Ser(70 % ) ,Betal-AR389位的野生型纯合子Arg/Arg(6 3% ) ,Beta2 -AR 16位的杂合子Arg/Gly(80 % ) ,Beta2 -AR 2 7位的杂合子 (Gln/Glu(5 0 % ) ,Beta3-AR 6 4位的野生型纯合子Trp/Trp(6 5 % )。 结论 :Beta -AR 3种亚型基因的 5位点中每位点的SNP基因型分布是非均匀的且各位点的分布特征是不同的 ,它是进一步研究其与功能和疾病的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昼夜节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增长 罗开良 +2 位作者 殷跃辉 佘强 兰先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 目的 :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迷走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同时探讨心脏迷走神经活性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测 ,以分析原发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心率变异参数差异及昼夜节律变化和血压与心率变异参数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2 4h、清醒和睡眠期HF及PNN50 均明显降低 (P <0 .0 0 1) ;高血压病患者HF、PNN50 仍可见昼夜节律变化 :HF、PNN50 在睡眠期较高 (P <0 .0 0 1)但昼夜差异明显比正常人小 (P <0 .0 0 1) ;2 4h总的HF与SBP、DBP负相关 (r =- 0 .74 ;- 0 .83,P =0 .0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昼夜节律尚存 ,但昼夜变化幅度明显减小 ;迷走神经活性的消长与血压的波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率变异 心脏迷走神经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成形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增长 殷跃辉 +1 位作者 佘强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74,385,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成形术过程中 ,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76例 ,分为在球囊扩张时有心肌缺血改变和无心肌缺血改变两组。心肌缺血组又分为左前降支 (LAD)、左回旋支 (LCX)和右冠脉 (RCA)三个亚组。同步记录球囊扩张前和球囊扩张期间 12导联心电图 ,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①球囊扩张前 ,各组 p波离散度无差异 ( 37.5± 4 .97ms,36 .7± 5 .70ms,36 .9± 4 .5 9ms,36 .4± 4 .76ms ,P >0 .0 5 ) ,②球囊扩张期间 ,无心肌缺血组 p波离散度与球囊扩张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37.5± 4 .97vs 37.9± 4 .6 1ms,P >0 .0 5 ) ;而心肌缺血组与球囊扩张前比较 ,p波离散度均明显增大 ( 36 .7± 5 .70vs 4 6 .3± 4 .2 1ms,36 .9± 4 .5 9vs4 4 .7± 6 .4 7ms,36 .4± 4 .76vs 4 4 .8± 5 .88ms,P <0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增大可作为严重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心肌缺血 冠脉成形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昌明 黄晶 +1 位作者 罗开良 刘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79例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所有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DX、rMSSD、pNN50)均降低,而且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rMSSD、pNN50明显低于非肥厚组,昼夜节律减弱。结论:老年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而且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减低更为显著,昼夜节律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自主神经活性 昼夜节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
10
作者 李刚 陈运贞 +2 位作者 黄维嘉 罗开良 李增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方法 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7例对照组血浆载脂蛋白E浓度用比浊法测定。结果 陈旧性心机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E水平(5.21±1.46mg/dl)较对照组...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的关系。方法 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7例对照组血浆载脂蛋白E浓度用比浊法测定。结果 陈旧性心机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E水平(5.21±1.46mg/dl)较对照组(4.12±1.72mg/dl)显著增高(ι=12.01,P〈0.05)。但没有发现载脂蛋白E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存在显著统计学相关关系(t=0.06~0.6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陈旧性 心肌梗死 血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11
作者 邓昌明 罗开良 +1 位作者 黄晶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原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P<0.01),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0进一步降低(P<0.01),昼夜节律消失。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昼夜节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Fas受体水平
12
作者 李刚 魏良明 +1 位作者 邓翠华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Fas受体 C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LN、HA的变化──苯那普利干预实验
13
作者 佘强 高大中 +2 位作者 殷跃辉 李增高 罗开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上述参数作为心肌肥厚指标的临床价值。评价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测定64例...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探讨上述参数作为心肌肥厚指标的临床价值。评价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性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测定64例高血压病患者在用苯那普利前后血清中PCⅢ、LN、HA水平的变化,并将左室心肌重指数(LVMI)与上述各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较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CⅢ、LN、HA含量显著增高,用苯那普利后伴与不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血清PCⅢ、LN、HA均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PCⅢ、LA、HA均可作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组织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苯那普利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苯那普利 PCⅢ HA 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董军 罗开良 +3 位作者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电功率是超声消融损伤深度较理想的预测因素,能量是描述损伤面积较好的物理量。换能器/组织接触压与损伤灶大小无明显关系。超声损伤灶的深度远大于射频损伤灶的深度。结论 与射频消融相比,超声消融可造成更深的心肌损伤灶,提示超声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4小时动态心电观察纳多洛尔抗心律失常疗效
15
作者 孟晓萍 刘万车 +1 位作者 孙玉华 杨翠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65-366,共2页
本文对50例心律失常的病人,用纳多洛尔治疗,并用动态心电观察其疗效,认为该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长期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总有效率80%,尤其对室性早搏效果较佳,有效率90%。
关键词 纳多洛尔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胱抑素C、载脂蛋白A、脂蛋白a与GRACE评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慧 龚开政 +3 位作者 张昕 夏光伟 张振刚 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胱抑素(cystatin C,Cys 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胱抑素(cystatin C,Cys 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符合标准的NSTE-ACS患者共155例,分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入院后进行GRACE评分,同时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hs-CRP、CysC、ApoA、Lp(a),与87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NSTE-ACS患者hs-CRP、CysC、Lp(a)、GRAC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Apo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RACE危险程度增高,血清hs-CRP、CysC、Lp(a)水平出现显著升高,Apo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TE-ACS患者GRACE评分与hs-CRP、CysC、Lp(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4,P<0.01;r=0.549,P<0.01;r=0.134,P<0.05);与ApoA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6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ysC、hs-CRP水平对GRACE评分影响最大。结论:血清hs-CRP、CysC、ApoA、Lp(a)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较好指标;血清hs-CRP、CysC、ApoA、Lp(a)水平越高,GRACE评分越高,在NSTE-ACS患者中联合运用可能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胱抑素 载脂蛋白A 脂蛋白A GRAC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内注射神经肽Y抗体对缰核升压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华 王绍 李淑梅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42-344,共3页
应用神经肽Y(NPY)抗体微量注射的方法。电刺激缰核(Hb)使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瞳孔扩大,胡须抖动等交感反应。孤束核(NTS)内微量注射NPY抗体,电刺激Hb的升压反应可被明显阻断52.14%,与其相伴的交感... 应用神经肽Y(NPY)抗体微量注射的方法。电刺激缰核(Hb)使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瞳孔扩大,胡须抖动等交感反应。孤束核(NTS)内微量注射NPY抗体,电刺激Hb的升压反应可被明显阻断52.14%,与其相伴的交感反应也被减弱。结果提示:Hb兴奋引起的升压反应与孤束核的活动有关,其间有NPY纤维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缰核 血压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拉普利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病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比较
18
作者 罗开良 刘增长 +1 位作者 王翼平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比较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采用苯拉普利或硝苯地平治疗两周。治疗前后记录 2 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 ,用以比较降压效果和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结果 :苯拉普利组 18例和硝苯地... 目的 :比较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采用苯拉普利或硝苯地平治疗两周。治疗前后记录 2 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 ,用以比较降压效果和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结果 :苯拉普利组 18例和硝苯地平组 16例获得完整复查结果。每日平均用药量 :苯拉普利为 16 .6mg ,硝苯地平为 45 .0m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的幅度、降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别。硝苯地平组治疗后LF、HF、SDNN和 pNN5 0降低 ,LF/HF比值明显升高 ,苯拉普利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与硝苯地平组截然相反。结论 :苯拉普利和硝苯地平在降压作用相当的情况下 ,硝苯地平引起心迷走神经兴奋性显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苯拉普利 硝苯地平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