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连永 李心元 赵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患儿共12例。结果12例中,10例囊肿破裂造成腹膜炎,2例大网膜囊肿导致肠梗阻。全部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网膜囊肿和... 目的 探讨小儿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患儿共12例。结果12例中,10例囊肿破裂造成腹膜炎,2例大网膜囊肿导致肠梗阻。全部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引发急腹症多因外伤造成囊肿破裂,引发腹膜炎或肠系膜囊肿突然增大压迫肠腔、囊液外渗导致肠梗阻和腹膜炎。此类患儿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并发症 网膜 肠系膜 急腹症 诊断 急腹症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欣 王常林 +1 位作者 蔡炜嵩 王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9-451,454,共4页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肾母细胞瘤、3 6瘤旁肾组织及 14例正常肾组织 (6例胚胎肾、8例重肾组织 )中MRP的表达。结果 :肾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 ...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肾母细胞瘤、3 6瘤旁肾组织及 14例正常肾组织 (6例胚胎肾、8例重肾组织 )中MRP的表达。结果 :肾母细胞瘤中阳性表达 8例 ,占 16.7% ,瘤旁肾组织中阳性表达 2 2例 ,占 61.1%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正常肾组织阳性表达者 3例 ,占 2 1.4% ,同瘤旁肾组织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预后差者 9例 (复发6例 ,死亡 3例 ) ,阳性表达者 5例 ,占 5 5 .6% ,与预后良好者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MRP在肾母细胞瘤中表达率低于瘤旁组织 ,从蛋白水平上为肾母细胞瘤化疗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肾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态显像检查小儿异位发育不良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常林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7-208,共2页
肾动态显像检查小儿异位发育不良肾王常林张彩霞(沈阳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沈阳110003)(沈阳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动态显像,肾发育不良,异位发育不良肾为小儿常见先天肾畸形,常因肾功低下、异位,... 肾动态显像检查小儿异位发育不良肾王常林张彩霞(沈阳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沈阳110003)(沈阳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动态显像,肾发育不良,异位发育不良肾为小儿常见先天肾畸形,常因肾功低下、异位,B超、IVP检查多无影像,难作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显像 肾发育不良 异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U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思源 陈丽英 +6 位作者 叶滨滨 孙宝海 魏红 王常林 赵国贵 朱贝贝 侯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MRU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用重T2加权FSE序列,脂肪抑制技术对17例4天~14岁、IVU未显影或(和)IVU,US诊断不明的病例作MRU检查。结果:(1)能作定性诊断的疑难病... 目的:探讨MRU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用重T2加权FSE序列,脂肪抑制技术对17例4天~14岁、IVU未显影或(和)IVU,US诊断不明的病例作MRU检查。结果:(1)能作定性诊断的疑难病例9例,包括: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少见类型的异位输尿管囊肿以及重度积水的巨输尿管各2例;马蹄肾并发输尿管结石与积水、特大型先天性膀胱Hutch 憩室以及脐尿管囊肿各1例。(2)能准确定位并有肾脏多囊性疾病等鉴别清楚、满足手术需要者5例,皆为盂管交界部梗阻。(3)显示两侧重度尿路积水、提示需作其他相应检查以确定病因者3例,包括:后尿道瓣膜2例,神经原性膀胱1例。结论:MRU是无创性确诊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病例的理想手段,必须强调在全面对比分析MIP图像、原始图像、T2加权轴位像以及在监视器荧屏上三维旋转时的所见后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U 泌尿系统 先天性畸形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骨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彩霞 裴著果 +1 位作者 裴敬道 王常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肢体骨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张彩霞,裴著果,裴敬道王常林(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关键词%骨密度;下肢为研究正常人骨密度增长规律,了解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用多位骨质测定仪,检测了正常人及患者上、... 肢体骨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张彩霞,裴著果,裴敬道王常林(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关键词%骨密度;下肢为研究正常人骨密度增长规律,了解患者骨密度变化情况,用多位骨质测定仪,检测了正常人及患者上、下肢的骨密度,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 下肢骨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母细胞瘤132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侯英 赵国贵 +2 位作者 王常林 王宪刚 李冠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40-641,共2页
小儿肾母细胞瘤132例报告侯英,赵国贵,王常林,王宪刚,李冠群(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第二临床学院病理科)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肾母细胞瘤是肾脏胚胎性肿瘤,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过深入研究,治疗方面已取得... 小儿肾母细胞瘤132例报告侯英,赵国贵,王常林,王宪刚,李冠群(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外科)(第二临床学院病理科)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肾母细胞瘤是肾脏胚胎性肿瘤,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过深入研究,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我科近几年对小儿肾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肿瘤 肾母细胞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的护理
7
作者 王婉秋 肖晓娥 王红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5期312-313,共2页
颈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1 240 例, 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动脉插管术, 术后第1 d开始每日从管内注射40% 尿素3~10 ml。结果: 1 个疗程治愈率为68 % , 拔管后再行局部尿素注射1 ~3 个疗程, 全部... 颈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治疗小儿腮区血管瘤1 240 例, 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动脉插管术, 术后第1 d开始每日从管内注射40% 尿素3~10 ml。结果: 1 个疗程治愈率为68 % , 拔管后再行局部尿素注射1 ~3 个疗程, 全部治愈。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导管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区血管瘤 动脉插管 注射 尿素 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后尿道瓣膜症的治疗
8
作者 王宪刚 王常林 赵国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0-391,共2页
本文介绍小儿后尿道瓣膜症共28例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自1990年4月以后,应用经会阴切除瓣膜术式治疗16例,其手术方法较经耻骨术式简单、恢复快。可供不能应用电切方法的医疗单位参考。
关键词 儿童 后尿道瓣膜症 经会阴 切除瓣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蹄内翻足胎大鼠胫骨后肌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海涛 孙开来 +3 位作者 富伟能 吉士俊 赵彦艳 金春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寻找马蹄内翻足畸形相关蛋白。方法提取全反式维A酸诱导的单纯马蹄内翻足畸形胎大鼠及正常对照胎大鼠胫骨后肌群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经PDQuest软件分析,选择重复出现的差异点,质谱分析鉴定蛋白。结果获得了分辨率... 目的寻找马蹄内翻足畸形相关蛋白。方法提取全反式维A酸诱导的单纯马蹄内翻足畸形胎大鼠及正常对照胎大鼠胫骨后肌群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经PDQuest软件分析,选择重复出现的差异点,质谱分析鉴定蛋白。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及重复性均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畸形胎大鼠与正常对照比较,有蛋白质点缺失、额外增加及明显上调或下调。质谱鉴定发现畸形胎大鼠肌组织慢骨骼肌肌钙蛋白T(sTnT)缺失,X连锁凋亡蛋白抑制因子(XIAP)下调,羧酸酯酶AY034877额外表达。结论畸形胎大鼠胫骨后肌组织与正常胎大鼠比较存在蛋白质组差异,畸形胎大鼠sTnT,XIAP及羧酸酯酶AY034877表达改变,可能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蛋白质组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祁伟 周永德 吉士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脊柱侧弯动物模型,观察脊柱侧弯对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影响,探讨肌纤维型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方法:选用6-8周龄家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各7只),3个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兔右侧肩胛骨与股骨之间用钢丝牵... 目的:通过脊柱侧弯动物模型,观察脊柱侧弯对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影响,探讨肌纤维型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方法:选用6-8周龄家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各7只),3个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兔右侧肩胛骨与股骨之间用钢丝牵拉固定,制成脊柱侧弯模型。于固定后3,4,5个月分批处死,取其椎旁肌,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光镜观察肌纤维型分布并计数。结果:实验组脊柱侧弯角度从平均18°逐渐增至77.7°,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凹侧,且随侧弯角度增加而增加。凸侧椎旁肌Ⅱ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凹侧,凹侧变化相反。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凸凹侧不对称现象为脊柱侧弯继发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椎旁肌 肌纤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肛畸形儿直肠盲端肠壁内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伟 张志波 +1 位作者 李正 王练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儿童及无肛畸形儿童直肠远端肠壁内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观察探讨无肛畸形儿童的病理改变。方法采用蔗糖-磷酸二氢钾溶液加乙醛酸(SPG)法诱发荧光,对7例正常儿和5例不同畸形类型的无肛畸形儿直肠远端后壁进行观察。结果正常... 目的通过对正常儿童及无肛畸形儿童直肠远端肠壁内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观察探讨无肛畸形儿童的病理改变。方法采用蔗糖-磷酸二氢钾溶液加乙醛酸(SPG)法诱发荧光,对7例正常儿和5例不同畸形类型的无肛畸形儿直肠远端后壁进行观察。结果正常儿直肠远端后壁各层均见有不同强度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粘膜下层有呈黄绿色较耀眼的荧光纤维,肌层内可见荧光纤维沿肌纤维的走行方向分布,呈网蓝状结构。肠壁内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不显示荧光,在神经节中只能看到呈卵圆形的无荧光暗区。而无肛畸形儿直肠盲端后壁内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形态、分布大致与正常儿相同,肌间显示荧光的纤维较正常儿减少,荧光强度减弱,较少看到耀眼的荧光纤维。结论无肛畸形儿直肠盲端肠壁内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数量较正常儿明显减少和荧光强度减弱,并且畸形位置越高,上述改变越明显。该改变可能是无肛畸形的病理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肛门畸形 直肠 肾上腺素能神经 乙醛酸荧光组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手术前后胃食管测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正伟 李正 +1 位作者 王练英 王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对15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和15例单纯性胃食管返流(GER)的患儿进行了胃、食管测压研究。结果: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合并GER的患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及其与胃压差明显低于正常(P<0.05),术后仍有下降趋势。L... 对15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和15例单纯性胃食管返流(GER)的患儿进行了胃、食管测压研究。结果: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合并GER的患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及其与胃压差明显低于正常(P<0.05),术后仍有下降趋势。LES长度术后较术前延长。未合并CER的患儿术前LES压力与胃压差稍低于正常,术后压力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纯性GER组LES压力及其与胃压差明显低于正常,而且年龄越小降低越明显,GER诱发试验80%出现阳性。提示食管裂孔疝所致的解剖因素改变并不是发生GER的主要原因,LES压力也并不是衡量LES机能的唯一指标,对GER患儿的测压诊断在结合LES压力,长度和GER诱发试验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测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婴儿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牛之彬 王练英 黄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I期经肛门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患先天性巨结肠小婴儿,11例I期经肛门完成根治术,手术年龄32d~158d。手术采用截石位或俯卧位,于直肠后壁齿状线上0.5cm~1.0cm,前壁齿状线上1.5cm~3.0cm切开直肠粘膜... 目的研究分析I期经肛门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患先天性巨结肠小婴儿,11例I期经肛门完成根治术,手术年龄32d~158d。手术采用截石位或俯卧位,于直肠后壁齿状线上0.5cm~1.0cm,前壁齿状线上1.5cm~3.0cm切开直肠粘膜,向近端游离直肠粘膜达腹膜返折,环形切开肌鞘,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形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5min,均于12h内排便,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1年,临床效果良,无污便。结论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安全简单,临床效果好,适于在小婴儿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学 肛门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的端粒酶阳性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常林 刘兴凯 +8 位作者 任舒月 侯英 高红 朱贝贝 杨屹 陈辉 张宝欣 蔡炜嵩 王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法检测 30例肾母细胞瘤、10例瘤旁肾组织和 4例胚胎肾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情况 ,观察端粒酶阳性与该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例肾母细胞瘤端...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法检测 30例肾母细胞瘤、10例瘤旁肾组织和 4例胚胎肾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情况 ,观察端粒酶阳性与该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例肾母细胞瘤端粒酶为阳性 ,阳性率占 80 %。 10例瘤旁肾组织均为阴性 ,4例胚胎肾组织为阳性 ;Ⅰ期患儿端粒酶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它 3期 (P <0 .0 5 ) ;上皮型端粒酶阳性与其它 3型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端粒酶阳性患儿生存率低于阴性患儿 (P <0 .0 5 )。结论 :肾母细胞瘤组织中 ,端粒酶阳性表达较高 ,特异性强 ,提示端粒酶阳性可成为判定肾母细胞瘤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端粒酶 阳性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而快捷的半薄切片脱树脂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祁伟 武昕 周骊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72-72,共1页
  目前, 在HE染色、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研究方面多采用普通石蜡包埋的切片, 其切片厚度最薄达4 μm,若更薄的切片,切割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各种染色而言,越薄的切片,细胞与组织结构越清晰,染色效果越好.环氧树脂包埋的组织块(Epon)...   目前, 在HE染色、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研究方面多采用普通石蜡包埋的切片, 其切片厚度最薄达4 μm,若更薄的切片,切割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各种染色而言,越薄的切片,细胞与组织结构越清晰,染色效果越好.环氧树脂包埋的组织块(Epon)不仅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的制备,也可用于光镜半薄切片的制备[1].本研究摸索出一种简单而快捷的脱树脂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半薄切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脊髓拴系综合征MRI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军 王宪刚 +2 位作者 吉士俊 周永德 刘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176-177,共2页
43例脊髓拴系综合征MRI表现张立军,王宪刚,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腰骶部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以脊髓低位粘连固定为特征,与隐性脊柱裂、腰能脊膜膨... 43例脊髓拴系综合征MRI表现张立军,王宪刚,吉士俊,周永德,刘卫东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腰骶部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以脊髓低位粘连固定为特征,与隐性脊柱裂、腰能脊膜膨出、脂肪瘤等密切相关。脊髓造影或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MRI CT 脊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畸形直肠壁和外括约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练英 李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1,共1页
肛门畸形往往伴有盆底肌,特别是外括约肌发育异常。本文对5例肛门畸形病儿直肠远端肠壁和外括约肌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1材料与方法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在1~6个月间。肛门畸形前庭瘘3例,肛门畸形伴尿道瘘及会阴瘘各1例... 肛门畸形往往伴有盆底肌,特别是外括约肌发育异常。本文对5例肛门畸形病儿直肠远端肠壁和外括约肌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1材料与方法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在1~6个月间。肛门畸形前庭瘘3例,肛门畸形伴尿道瘘及会阴瘘各1例。术中取直肠远端肠壁及外括约肌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畸形 肛门外括约肌 超微结构 直肠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畸形伴发多发性或消化道其他畸形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练英 李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了解消化道畸形伴发多发性畸形或消化道其他畸形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我院近30余年来(60年代~90年代)手术记录完整的376例消化道畸形病例,其中肠闭锁168例,肠狭窄79例,肠旋转不良109例及环状胰腺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伴发多发性... 目的 了解消化道畸形伴发多发性畸形或消化道其他畸形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我院近30余年来(60年代~90年代)手术记录完整的376例消化道畸形病例,其中肠闭锁168例,肠狭窄79例,肠旋转不良109例及环状胰腺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伴发多发性畸形及消化道其他畸形所占比例。结果168例肠闭锁中多发性肠闭锁24例(14.3%)。伴发消化道其他畸形者57例(33.9%),其中胎粪性腹膜炎42例(25.0%),且其发病与年份有密切关系,在1985年以前的92例中伴胎粪性腹膜炎者34例占37%,而1996年以后的62例中仅有8例,占12.9%,其伴发率明显减少(P<0.005)。肠狭窄79例,多发性肠狭窄2例(2.5%),消化道其他畸形者14例(17.7%)。肠旋转不良109例中伴消化道其他畸形者21例,占19.3%,以十二指肠或空肠闭锁或狭窄最多,共13例,占伴发畸形的62%。在20例环状胰腺中伴发消化道其他畸形者4例,占20.0%。 结论 消化道畸形呈多发畸形或伴发消化道其他畸形的发病率很高,故术中应仔细检查以免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畸形/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患儿手术前后胃食管测压研究
19
作者 袁正伟 李正 +1 位作者 王练英 王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46例光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和1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进行胃、食管测压,以探讨上消化道梗阻对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的影响,结果:两者术前均有LES功能损害,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改变更明显;术后7~1... 对46例光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和1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进行胃、食管测压,以探讨上消化道梗阻对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的影响,结果:两者术前均有LES功能损害,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改变更明显;术后7~10d均有明显恢复,但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同时,还观察到LES功能损害与发病年龄、病史及呕吐症状轻重有关。将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与CHPS患儿的测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前者LES压力明显低于后者,LES高压区长度在十二指肠梗阻时升段和降段长度均有改变,而CHPS患儿只是升段有改变,使LES有效长度缩短,提示胆汁与胃酸混合后比单独胃内容物对食管损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梗阻 先天性 儿童 胃食管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小肠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王慧贞 武君 +3 位作者 王伟 蒋涛 肖福大 樊金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本研究利用豚鼠测定禁食时间不同和不同部位小肠对葡萄糖、乳糖、甘氨酸,亮氨酸吸收的诱发电位最大值(PDmax)及最大半饱和浓度(CK)。结果表明:空肠,回肠对葡萄糖,乳糖的吸收一致,对氨基酸的吸收,回肠的功能高于空肠,... 本研究利用豚鼠测定禁食时间不同和不同部位小肠对葡萄糖、乳糖、甘氨酸,亮氨酸吸收的诱发电位最大值(PDmax)及最大半饱和浓度(CK)。结果表明:空肠,回肠对葡萄糖,乳糖的吸收一致,对氨基酸的吸收,回肠的功能高于空肠,诱发电位均值与小肠吸收功能一致。提示,测定诱发电位可以定性定量地观察小肠对糖类及氨基酸的吸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诱发电位 吸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