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雷珍 王丽红 +1 位作者 杨雪坚 罗晓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幸福感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幸福感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症状[埃德蒙顿症状评定量表(ESAS)]、主观幸福[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生活质量[癌症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Q-C30)]、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ESAS,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GWB,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可改善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生理症状,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核多元团队护理 多学科协助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C-TIRADS与ATA指南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秀艳 蔡雪珍 +1 位作者 刘舜辉 田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1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甲状腺结节术后且有明确病理结果的259例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1年5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甲状腺结节术后且有明确病理结果的259例患者(339个结节),分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组150例(210个结节)和PTC组109例(129个结节),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结节声像图特征,分别用两种指南对结节进行分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两种指南对PTC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恶性声像图特征中,实性、边缘模糊/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垂直位、低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132.71、103.82、4.58、137.93,P均<0.05),以PTC组多见;与C-TIRADS不同,ATA指南对61个结节(61/339,17.99%)分类不明确;C-TIRADS和ATA指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24~0.972)、0.942(0.911~0.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3,P=0.346);两者的最佳截断值为4b类和高度可疑,C-TIRADS的敏感度最高[0.930(120/129)比0.822(106/129)],ATA指南的特异度最高[0.857(180/210)比0.943(198/2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9、8.57,P均<0.01),两组准确度[0.885(300/339)比0.897(300/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2)。结论C-TIRADS和ATA指南对PTC均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但C-TIRADS适用于所有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且受超声医师临床经验影响小,更易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恶性风险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抑郁程度、心理痛苦、自理能力分析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探讨
3
作者 李清金 韩玉惠 +4 位作者 洪春永 江华 林庆金 杨雅玲 郑德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杀倾向现况,探究基于抑郁程度、心理痛苦、自理能力进一步分析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SD患者165例,采用MINI自杀筛选问卷评分、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PHQ... 目的调查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杀倾向现况,探究基于抑郁程度、心理痛苦、自理能力进一步分析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SD患者165例,采用MINI自杀筛选问卷评分、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对PSD患者自杀倾向、心理痛苦及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MINI评分与PHQ-9评分、DT评分、B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SD患者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因素及预测模型预测PSD患者自杀倾向的敏感度、特异度,进一步运用部分标准化方法计算各变量重要性。结果165例PSD患者MINI评分(6.65±2.38)分,其中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分别占12.12%、24.24%、29.70%、33.94%;PSD患者PHQ-9评分(10.58±3.12)分,DT评分(5.33±2.65)分,BI评分(56.38±6.75)分。MINI评分与PHQ-9评分、DT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PHQ-9评分、DT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BI评分、对预后有信心、对治疗效果满意、自杀未遂经历是PSD患者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P<0.01);重要性排序前五的因素依次为对预后有信心、BI评分、DT评分、PHQ-9评分、自杀未遂经历;ROC曲线显示各因素及预测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对预后有信心、BI评分、DT评分、PHQ-9评分、自杀未遂经历是PSD患者自杀倾向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影响因素,其余因素有经济收入、SF-36评分、对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可以此为依据展开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防控措施,以降低PSD患者自杀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心理痛苦 自理能力 自杀 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性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联合诊断女性早期乳腺癌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苑滨 徐晓伟 钟华成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联合诊断女性早期乳腺癌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我院行乳腺常规检查的女性1525例,其中发现乳腺占位115例,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病理证实病灶的良、恶性,并对其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联合诊断女性早期乳腺癌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我院行乳腺常规检查的女性1525例,其中发现乳腺占位115例,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病理证实病灶的良、恶性,并对其临床及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观察常规检查女性乳腺在行单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的MRI以及二者联合的不同影像检查方法检测阳性的检出率,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其分期的应用价值。结果115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并作病理学检查,共检查出病灶123个,其中67个为良性,56个为恶性;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良性病灶51个,误诊病灶16个;恶性病灶46个,漏诊病灶10个。单一MRI检查发现良性病灶61个,误诊病灶6个;恶性病灶53个,漏诊病灶3个。二者联合诊断发现良性病灶65个,误诊病灶2个;恶性病灶54个,漏诊病灶2个。单一MRI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93.50%,96.75%)高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78.86%,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96.43%)、特异度(97.01%)、阳性预测值(96.43%)以及阴性预测值(97.01%)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82.14%、76.12%、74.19%、83.61%,P<0.05),MRI检查诊断的敏感度(94.64%)、特异度(91.04%)、阳性预测值(88.33%)、阴性预测值(96.83%)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MRI与二者联合诊断在诊断乳腺癌不同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价值,而二者联合应用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及其分期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乳腺癌 早期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IMP-1、VEGF水平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薇 谢雪玲 +1 位作者 孔国爱 陈慧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 oproteinase-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 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 oproteinase-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 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7月220例PSUI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病例组,根据尿垫试验结果分为轻度组158例和中重度组62例。另纳入同期220例无PSUI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入组者血清TIMP-1、VEG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PSUI患者血清TIMP-1与VEGF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TIMP-1、VEGF对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组血清TIMP-1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血清VEGF水平、年龄≥35岁比例、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0.01)。PSUI患者血清TIMP-1与VEGF呈负相关(r=-0.671,P<0.05)。TIMP-1是PSUI患者疾病程度加重的保护因素(P<0.01),VEGF是PSUI患者疾病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P<0.01)。TIMP-1、VEGF单独及联合预测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57、0.808、0.901,其中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1)。结论PSUI患者血清TIMP-1低表达,VEGF高表达,且TIMP-1、VEGF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在预测PSU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自然分娩 初产妇 病情程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关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不同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决策树模型构建
6
作者 张明升 林俊明 +2 位作者 汤志辉 郑雪峰 王文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并发症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0例...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并发症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组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手术指标,根据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究干预对策。结果观察组总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皮下血肿,对照组出现5例(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高血压、高血脂为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疑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35.1%),显著高于无高血压患者(5.6%),预测准确率为76.3%。结论与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股动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教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戴鹏燕 叶严丽 +2 位作者 陈小娘 吴燕珠 吴燕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析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教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出生的102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配1名家属),对照组(52名)实施新生儿... 目的 探析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早教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出生的102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配1名家属),对照组(52名)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观察组(50名)实施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比较2组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和神经发育情况,并比较2组家属的早教知识掌握程度和日常护理掌握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家属的早教知识掌握率和日常护理掌握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2组新生儿的头围、体重以及身高均有所增长(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较同期对照组更大(P均<0.05);2组新生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应用新生儿日常护理结合新生儿早教护理,可明显提升家属的早教知识和日常护理掌握程度,且对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发育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日常护理 早教护理 体格发育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糖尿病溃疡足严重程度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作用
8
作者 吴翩 郑晖 陈功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与糖尿病溃疡足(DFU)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DFU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与糖尿病溃疡足(DFU)严重程度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DFU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溃疡愈合,n=69)和预后不良组(溃疡未愈合,n=57),分析OPNI与DFU溃疡严重程度关系,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DFU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OPNI对DFU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126例DFU患者中下肢缺血轻、中、重度分别为43例、56例、27例,OPNI分别为(46.53±1.99)、(43.59±1.25)、(41.63±1.16);无或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分别为48例、51例、27例,OPNI分别为(46.11±2.19)、(43.61±1.32)、(41.81±1.51);Wagner1~4级分别为41例、45例、21例、19例,OPNI分别为(46.60±1.99)、(43.88±1.08)、(42.43±1.15)、(41.56±1.62);随着缺血程度加重、感染程度加重、Wagner分级越高,OPNI越低(P<0.05)。单因素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肢重度缺血、重度感染、Wagner3~4级、白蛋白(ALB)、OPNI与DFU不良预后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OPNI(HR:6.462、95%CI 1.468~12.547)、下肢重度缺血(HR:12.988、95%CI 2.758~28.637)、重度感染(HR:11.752、95%CI 1.893~17.541)、Wagner3~4级(HR:4.166、95%CI 2.663~7.849)是DFU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OPNI预测DFU患者预后的最佳界值为44.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CI为0.716~0.870,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42。结论OPNI与DF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用于临床DF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 糖尿病 溃疡足 预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
9
作者 林毅 刘刚 陈水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82-85,93,共5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入的严重创伤患者86例,均行CT增强检查,并按照CT检查后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休克组(44例)、未休克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影像...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相关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入的严重创伤患者86例,均行CT增强检查,并按照CT检查后是否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休克组(44例)、未休克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征象及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各平面直径及CT值,进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休克组下腔周围光环征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休克组(P<0.05),其余影像学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及静脉、下腔静脉4个平面(IVC1、IVC2、IVC3、IVC4)直径均显著小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增强早期肠系膜上动脉CT值显著低于未休克组,下腔静脉IVC1平面CT值显著高于未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肠系膜上动脉直径、肠系膜上静脉直径、下腔静脉4个平面(IVC1、IVC2、IVC3、IVC4)直径、增强早期肠系膜上动脉CT值、下腔静脉IVC1平面CT值均为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MSCT部分征象及参数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相关性,可通过MSCT检查对此类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行早期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严重创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五例分析
10
作者 郑辉乾 郑玉坤 +2 位作者 赖宇涛 杨艺真 林茂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5例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IM患儿资料。结果3例因咽喉肿痛、发热2~4 d收治入院,2例因咽喉肿痛3~5 d...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5例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IM患儿资料。结果3例因咽喉肿痛、发热2~4 d收治入院,2例因咽喉肿痛3~5 d、颈部肿胀疼痛2 d入院。5例均被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误诊时间1~4 d。5例给予急性扁桃体炎对症支持治疗后未见好转,复查血常规,并行咽拭子培养和EBV抗体检测,最终确诊为IM。确诊后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IM的临床症状与急性扁桃体炎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提高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对IM的认知度,熟练掌握该病与急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要点,并完善相关检查,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误诊 急性扁桃体炎 儿童 咽拭子培养 EBV抗体检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血清IgE和嗜酸粒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蔡卓欣 王晓萍 +3 位作者 刘晓露 王敏捷 杨海洋 洪江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变化,分析其对ABP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10例ABPA患者(观察组)和200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变化,分析其对ABP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10例ABPA患者(观察组)和200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分析ABPA患者的肺功能、影像学特征,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BPA患者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并分析血清IgE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对ABPA的诊断效能。结果ABP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特征以支气管扩张、黏液栓为主。ABPA患者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为(8.76±2.97)kU/L、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为(2294.85±654.13)U/mL。观察组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12个月ABPA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病程<12个月患者,有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影像学征象ABPA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水平高于无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影像学征象患者(P<0.05)。ABPA患者血清IgE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诊断ABP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95%CI:0.822,0.947)、0.829(95%CI:0.754,0.905)。结论咳嗽、咳痰、喘息是ABPA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多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特征以支气管扩张和黏液栓为主,患者血清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可能与支气管扩张、有黏液栓及病程有关,二者对ABP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粒细胞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病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宣教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堤娟 林育红 詹美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宣教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第九〇九医院接受常规宣教的54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接受动机行为转化下康复宣教的54例同类型患者纳...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宣教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在第九〇九医院接受常规宣教的54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同期接受动机行为转化下康复宣教的54例同类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率。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锻炼时间、锻炼部位、锻炼动作和锻炼积极性各项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康复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康复宣教,有助于转变其不良心态及其依从性,加快康复速度,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宣教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导向的护理策略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曾月娇 苏小英 《内科》 2024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导向的护理策略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CV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CGA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CG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GA导向的护理策略。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导向的护理策略在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CV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CGA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CG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CGA导向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哮喘控制情况,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CGA组哮喘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3.33%比70.00%)(P<0.05)。干预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以及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生理领域评分、社会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_(1)、FEV_(1)%,以及LCQ生理领域评分、社会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CG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GA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67%比63.33%)(P<0.05)。结论CGA导向的护理策略应用于老年CVA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增强肺功能,优化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人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配合康复教育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陈亚勤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铁剂治疗,并配合康复教育的干预成效。方法:我院9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49例。对照组实施单一铁剂治疗,期间辅助辅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铁剂与促红... 目的:探究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铁剂治疗,并配合康复教育的干预成效。方法:我院9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49例。对照组实施单一铁剂治疗,期间辅助辅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铁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协同治疗,期间配合康复教育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HB、HCT、RBC、RET指标变化;对比两组贫血纠正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HB、HCT、RBC、RET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和总依从性依次为95.92%、93.8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予以铁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协同治疗,以及康复教育的配合使用,能取得相对理想的贫血纠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 康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猪肝肾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吴磊 康佳琪 +3 位作者 李冉冉 吴秀文 王革非 任建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4-1141,共8页
目的 通过构建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的大动物模型,探究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肝及肾的损伤,以期指导创伤、腹部手术等病因所致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的治疗。方法 选取雄性健康小型猪25头,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构建腹腔感染模型(IAI),通过腹腔内... 目的 通过构建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的大动物模型,探究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对肝及肾的损伤,以期指导创伤、腹部手术等病因所致腹腔感染及腹腔高压的治疗。方法 选取雄性健康小型猪25头,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构建腹腔感染模型(IAI),通过腹腔内注射氮气维持腹内压为30 mmHg构建腹高压模型(IAH)。实验动物编号后行数字随机分组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感染6 h组(IAI 6 h组);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6 h组(IAI+IAH 6 h组);腹腔感染24 h组(IAI 24 h组);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24 h组(IAI+IAH 24 h组),各5只。观察各组猪的生命体征;分别于造模前后留取血液标本,检测肝肾功能相关指标;造模后留取肝及肾标本,观察组织病理损伤并检测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腹腔感染组(包括6 h组和24 h组)血流动力学出现恶化(P<0.05),而腹腔感染并发腹高压组(包括6 h组和24 h组)恶化程度更为严重(P<0.05)。各组间肝肾功能有明显差别,与基础值比较,腹腔感染6 h组AST、ALT、CR及BUN值稍有提高,24 h组有明显增高(P<0.05);而感染并发腹高压组,6 h及24 h组各值增高更为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腹腔感染24 h组肝IL-6值及肾TNF-α值明显增高(P<0.05);而在IAI+IAH 6 h组都明显肝TNF-α、IL-6及肾TNF-α值明显增高(P<0.05),24 h组肝肾TNF-α及IL-6值则有较大提高(P<0.05)。各实验组肝及肾病理评分较假手术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且持续6 h及24 h中,并发高压较感染组,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腹腔感染和腹高压均可增加肝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HIF-1α及Caspase-3表达(P<0.05)。结论 腹高压明显促进腹腔感染时肝肾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氧化应激水平、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缺氧及细胞的凋亡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腹高压 肝损伤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甲亢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治丽 武丽丽 +1 位作者 陈晓晴 徐成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舒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466例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LV舒张功能,并... 目的分析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舒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466例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LV舒张功能,并根据有无左心室(LV)舒张功能障碍分为研究组(有舒张功能障碍)和对照组(无舒张功能障碍)。根据中国人群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18.5 kg/m^(2))、体重正常组(18.5~23.9 kg/m^(2))、超重(24.0~27.9 kg/m^(2))和肥胖(≥28.0 kg/m^(2))组。由于超重样本量相对较小,将超重和肥胖合并为一组。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40岁组,40~50组,50~60组和≥60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LV舒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甲亢患者中LV舒张功能障碍164例,发病率为35.19%。临床甲亢患者发病率随着年龄和BMI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中的左心房直径、室间隔厚度和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频谱A峰升高(均P<0.05);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频谱E峰和E峰/A峰比值显著降低(均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与正常BMI相比,超重/肥胖与LV舒张功能障碍显著相关(OR=3.103,P=0.001)。与<40岁组相比,40~50岁组(OR=2.969,P<0.001)、50-60岁组(OR=12.388,P<0.001)和年龄≥60岁组(OR=24.861,P<0.001)与LV舒张功能障碍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甲亢患者年龄和BMI是发生LV舒张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功能 舒张功能障碍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中的效果及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燕红 陈秋鸿 +1 位作者 欧梅辉 张艺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4期108-110,13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中的效果及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00例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中的效果及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00例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W.K.Zung焦虑程度、W.K.Zung抑郁程度、认可度、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W.K.Zung焦虑程度、W.K.Zung抑郁程度低于常规组,认可度高于常规组,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手术鼻腔出血、窒息等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后 患者康复 焦虑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鸣患者护理的效果及睡眠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秋鸿 欧梅辉 +1 位作者 张艺彬 陈燕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鸣患者护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九〇九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8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耳鸣症状...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耳鸣患者护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九〇九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8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耳鸣症状积分、PSQI睡眠障碍分值、听力水平、生活质量、耳鸣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耳鸣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人性化组护理后患者耳鸣症状积分、PSQI睡眠障碍分值、听力水平低于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耳鸣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耳鸣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加速症状改善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干预 耳鸣患者护理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SC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新芝 黄雪娟 +1 位作者 李仙丽 陈艺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1期49-51,共3页
总结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对3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镜下行OTSC夹闭止血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经精心护理的3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能... 总结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对3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镜下行OTSC夹闭止血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经精心护理的3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康复出院。认为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术后做好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认真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出院指导,是OTSC夹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C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下止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胫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燕惠 张英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9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20例,患者住院期间专门制定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和护理5d后患者的纤维蛋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9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20例,患者住院期间专门制定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和护理5d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D-二聚体(D-D)及凝血酶原时间(PT),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FIB、D-D平均水平较护理前降低,APTT、PT较护理前升高(P<0.05)。在院期间产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2.5%)例,肺动脉血栓栓塞(PTE)1(0.83%)例。所有DVT患者均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均已康复出院。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管理对胫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能提高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DVT)相关知识水平和操作技又帮助提升患者健康管理意识,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管理 胫骨骨折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