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4000m高原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和氧的运送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德成 王俊元 +3 位作者 孙秉庸 杨仲强 田景亮 王仕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8-451,共4页
本文观察了在模拟4 000m高原条件下,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和氧的运送。在模拟4 000m高原低压舱内自股动脉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分别降至6.67kPa(NMS和HMS)和5.33kPa(NSS和HSS)维持120min,然后将放出的全部血液自股静脉快速输... 本文观察了在模拟4 000m高原条件下,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和氧的运送。在模拟4 000m高原低压舱内自股动脉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分别降至6.67kPa(NMS和HMS)和5.33kPa(NSS和HSS)维持120min,然后将放出的全部血液自股静脉快速输回,再继续观察120min。 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4 000m高原,中度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与平原类似,但VO_2明显降低,降低程度相当于NSS。HSS发生失代偿早,容易发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休克 心血管功能 氧运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实验性高原出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增柱 高旭滨 +2 位作者 刘福玉 王仕军 万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高原出血性休克发生的作用及大量维生素C的抗休克作用。方法:16只山羊减压至模拟4000m高原24h,然后放血引起休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治疗组。结果:(1)失血期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后休克进一...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高原出血性休克发生的作用及大量维生素C的抗休克作用。方法:16只山羊减压至模拟4000m高原24h,然后放血引起休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治疗组。结果:(1)失血期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后休克进一步加重;相反,注入维生素C后,心指数、左室收缩压、dp/dtmax、氧运送量、氧耗量和pH明显增加,而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降低。(2)输血输液后,对照组仅短暂改善心血管功能,其后血压下降,动物存活时间仅7h38min。而维生素C治疗组,较好保持心血管功能、LPO含量正常,活存时间为20h9min。结论:氧自由基可能在高原出血性休克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休克 缺氧 药物疗法 维生素C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出血性休克羊的氧运送、氧耗量及心功能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增柱 刘福玉 +5 位作者 高旭滨 宋德颂 罗远沛 高峰 宁华 刘德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本文探讨高原出血性休克氧运送、氧耗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出生生长于3658米高原绵羊以Wigger氏方法引起出血性休克。其结果如下:(1)在低血压期及再输血后5h氧运送量、氧耗量及心输出量减少,但动脉-混合静脉血氧... 本文探讨高原出血性休克氧运送、氧耗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出生生长于3658米高原绵羊以Wigger氏方法引起出血性休克。其结果如下:(1)在低血压期及再输血后5h氧运送量、氧耗量及心输出量减少,但动脉-混合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P_aO_2及动脉血含氧量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氧耗量下降是心输出量减少的结果。(2)两侧心室的心泵血功能和等容收缩及弛张期功能降低,回输血后所有上述指标恢复正常,这表明心功能障碍是前负荷降低的结果。再输血后心指数、每搏指数和dp/dtmax明显降低,伴心室舒张末压上升,提示双心室功能障碍可能是心肌收缩性降低,左室损伤早于右室。(3)输回血后2h肺血管阻力增加,但外周血管阻力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氧消耗 高山区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篮球竞赛对■O_2max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增柱 高旭滨 +6 位作者 刘福玉 宋德颂 雷淑贞 罗远沛 余友良 宁华 王永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7-210,共4页
作者观察了在拉萨参加篮球比赛的队员(?)O_2max、STI等呼吸,循环方面的指标,认为在高原地区参加比赛至少应有8天的习服时间,否则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将下降。
关键词 高原运动 VO2MAX 心功能 习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缺氧复合运动大鼠骨骼肌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孙秉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1-352,372,共3页
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缺氧及在缺氧条件下运动对大鼠腓肠肌肌纤维形态和毛细血管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纯慢性缺氧动物骨骼肌纤维萎缩 ,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 ,毛细血管 /肌纤维 (C/F)的比值无明显变化 ;动物在缺氧条件下运动 5周 (1小... 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缺氧及在缺氧条件下运动对大鼠腓肠肌肌纤维形态和毛细血管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纯慢性缺氧动物骨骼肌纤维萎缩 ,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 ,毛细血管 /肌纤维 (C/F)的比值无明显变化 ;动物在缺氧条件下运动 5周 (1小时 /天 ,6天 /周 )后 ,骨骼肌纤维不发生萎缩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C/F明显升高。说明单纯缺氧时 ,骨骼肌毛细血管并未发生增生 ,而在缺氧条件下运动才会伴有毛细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运动 毛细血管 骨骼肌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缺氧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及AT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罗刚 谢增柱 +1 位作者 刘福玉 张国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观察预缺氧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及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1常氧对照组;2急性缺氧组;3预缺氧组。测定了心肌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功能,以荧光偏振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经预缺氧... 目的:观察预缺氧对急性缺氧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及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1常氧对照组;2急性缺氧组;3预缺氧组。测定了心肌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功能,以荧光偏振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经预缺氧处理的大鼠遭受急性缺氧后ATP含量从(318±242)mg1·g-1增加到(6055±3.52)mg-1·g-1(P<001);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从184±058上升到455±032(P<001);线粒体膜流动性(MMF)明显增加(P<005),F0F1-ATP酶及Na+-K+-ATP酶活性分别提高66%和25%。结论:预缺氧可有效改善缺氧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其作用环节可能和提高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腺苷三磷酸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及再灌注山羊血浆对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培勇 刘健 +1 位作者 许蜀闽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探讨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我们分别观察了缺氧(模拟海拔4000m高原)24h山羊血浆(HP)、缺血1h在上述条件下于缺氧24h末放血使血压维持在6.0kPa1h)山羊血浆(IP)和再灌注回输放出血液后... 为了探讨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我们分别观察了缺氧(模拟海拔4000m高原)24h山羊血浆(HP)、缺血1h在上述条件下于缺氧24h末放血使血压维持在6.0kPa1h)山羊血浆(IP)和再灌注回输放出血液后24h山羊血浆(RP)对中性粒细胞(PMN)及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的作用。PMN在分别含HP、IP和RP的培养液中温育1h末,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01),其升高的程度依赖于上述血浆的浓度;在同一浓度下,上述三种血浆使PMN活力升高的次序为:HP<IP<RP。PMN在25%浓度RP的培养液中温育3h末,其变形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PAEC在含50%浓度上述血浆的培养液中培养1~3h,细胞活力明显升高,3h末达高峰(分别升高14.2%.37.5%和156.9%):然后开始降低,分别于12h末、6h末和12h末达最低值(分别降低21,6%,30.7%和33.7%),然后回升。上述结果提示:缺氧动物血浆中含有少量对PMN和PAEC发生激活/损伤作用的物质,该类物质在缺血损伤后增加,在再灌注损伤后进一步增加。PAEC和PMN的激活与损伤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展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缺氧 内皮细胞 缺血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相互作用对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培勇 刘健 +3 位作者 于中和 许蜀闽 王俊元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了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于缺氧时对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影响。结果:PAEC和PASM共培养24h,PAEC细胞内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PASM细胞内... 目的:观察了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于缺氧时对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影响。结果:PAEC和PASM共培养24h,PAEC细胞内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PASM细胞内cAMP含量显著增加(P<001),二种细胞内cG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缺氧对二种细胞内cAM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增加PASM的cGMP含量(P<001),降低PAEC的cGMP含量(P<001)。NO合酶抑制剂硝基精氨酸对二种细胞的cAM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能使常氧培养的PAEC和缺氧培养的PASM细胞内的cGM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PAEC和PASM的相互作用可引起第二信使系统传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动脉 环核苷酸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特性、细胞内游离钙及cAMP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培勇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作者观察了缺氧状态下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的形态、生长曲线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测定了缺氧时PAEC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和cAMP含量。结果发现:(1)PAEC能在2%O_2,缺氧条件... 作者观察了缺氧状态下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的形态、生长曲线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测定了缺氧时PAEC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和cAMP含量。结果发现:(1)PAEC能在2%O_2,缺氧条件下生长,其光镜形态、生长曲线和细胞蛋白质含量与21%O_-2常氧条件下的相似;(2)向PAEC的无钙细胞悬液内分别通入氮气、3%O_2和5%O_21~20min,细胞内([Ca(2+]i)均明显升高;(3)通入氮气1min,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上升,继续缺氧则cAMP有向基础值接近的趋势。上述结果提示:培养的PAEC对缺氧有较强的耐受力,缺氧可直接影响PAEC的第二信使传递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缺氧 内皮细胞 腺苷环-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对大鼠红细胞压积和脆性以及右心室重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钰琪 彭鹰 孙秉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39-542,共4页
高原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发生机制主要是长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加重。但是,缺氧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后负荷加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Hakim等人的研究表明,急性缺氧可引起动物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后者使肺微循环中段阻力显著增... 高原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发生机制主要是长期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加重。但是,缺氧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后负荷加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Hakim等人的研究表明,急性缺氧可引起动物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后者使肺微循环中段阻力显著增加,提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可能与缺氧引起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不易通过肺毛细血管而使肺循环阻力增加有关。关于慢性缺氧条件下,红细胞的变化及与右心室肥大的关系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红细胞增多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补体对清醒山羊肺内液体交换的影响——白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洪 孙秉庸 +2 位作者 郭胜祥 李德勤 杨仲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5-179,共5页
作者采用抗白细胞抗体和清醒山羊的慢性肺淋巴瘘模型,观察了酵母多糖活化的血浆(ZAP)分别对白细胞数正常(n=7)和白细胞减少(n=7)的山羊肺血管增压反应、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及肺内组织间液形成的影响。ZAP可致肺血管阻力及肺淋巴蛋白清除... 作者采用抗白细胞抗体和清醒山羊的慢性肺淋巴瘘模型,观察了酵母多糖活化的血浆(ZAP)分别对白细胞数正常(n=7)和白细胞减少(n=7)的山羊肺血管增压反应、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及肺内组织间液形成的影响。ZAP可致肺血管阻力及肺淋巴蛋白清除率升高,肺淋巴流量增加。白细胞减少组的山羊上述指标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白细胞数正常组。结果提示:白细胞参与活化的补体导致的肺内液体交换失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补体 肺水肿 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鼠对急性缺氧耐受性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勇敬 孙秉庸 +2 位作者 杨仲强 王培勇 何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5,36,共3页
在昼夜10个时点,观察了模拟海拔10000m高原(大气压等于26.7kPa)急性缺氧60min时小白鼠活存数与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从凌晨3:00起,小白鼠活存数开始增加,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开始延长,并于5∶30达到最高值。随后,活存数虽维持在同一水平... 在昼夜10个时点,观察了模拟海拔10000m高原(大气压等于26.7kPa)急性缺氧60min时小白鼠活存数与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从凌晨3:00起,小白鼠活存数开始增加,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开始延长,并于5∶30达到最高值。随后,活存数虽维持在同一水平,而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则逐渐缩短。两者在14:56-0:30间处于最低值。结果表明:①小白鼠对急性缺氧的耐受性具有昼夜节律变化;②以夜间活动的啮齿类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昼夜节律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生理昼夜节律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抑制常氧和低氧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
13
作者 王培勇 刘健 +3 位作者 陈兆珍 罗德成 王俊元 孙秉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8-290,共3页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常氧和无氧(0%O2)条件下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和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2.5mmol·L-1)培养24h对PAEC形态无明显影响,NO供体...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常氧和无氧(0%O2)条件下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氧和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2.5mmol·L-1)培养24h对PAEC形态无明显影响,NO供体SIN-1(0.1-1.0mmol·L-1)使常氧与无氧条件下培养的PAEC贴壁细胞明显减少;与常氧组相比,无氧培养24h使PAEC的[3H]TdR参入降低53%;L-NA对PAEC的[3H]TdR参入无明显影响,SIN-1则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AEC的[3H]TdR参入.流式细胞分析表明,无氧使进入S期和G2/M期的细胞分别增加22%和144%,而进入G0/G1期的细胞降低49%(P<0.01);SIN-1(0.5mmol·L-1)具有与低氧相似的作用,使进入S期和G2/M期的细胞分别增加42%和104%,而进入G0/G1期的细胞减少41%(P<0.01).无氧加入SIN-1后使S期细胞增加更为显著.结果说明低氧和外源性NO均抑制PAEC的增殖,其抑制作用环节可能是阻止G2/M期细胞向G0/G1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低氧 肺动脉 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和氯化钴引起红细胞增多时血液流变学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长琪 黄永萍 刘福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9-315,共7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增多和慢性缺氧对血液流变学和右心室肥大的影响。实验的大鼠分4组:(1)对照组;(2)单纯红细胞增多组:以CoCl_2注射引起大鼠RBC增多;(3)慢性缺氧组:在模拟4000m高度慢性减压47天;(4)慢性减压复合CoCl_2注射组。...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红细胞增多和慢性缺氧对血液流变学和右心室肥大的影响。实验的大鼠分4组:(1)对照组;(2)单纯红细胞增多组:以CoCl_2注射引起大鼠RBC增多;(3)慢性缺氧组:在模拟4000m高度慢性减压47天;(4)慢性减压复合CoCl_2注射组。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或单纯RBC增多均引起所有切变率下尤其是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滞性增加、右室收缩压增高和右室指数增大;缺氧复合RBC增多上述指标更进一步增加。右室指数与Ht及低切变率时(2.24sec^(-1))血液粘滞性呈明显正相关。以上结果证明RBC增多,在缺氧性右心肥大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此外还讨论了RBC增多引起右心肥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缺氧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幼猪肺组织和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的影响
15
作者 喻明芙 孙秉庸 王仕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2-94,共3页
作者观察了慢性缺氧对幼猪肺组织和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的影响。缺氧动物的上述组织均在缺氧条件下取出。结果表明,①慢性间断性低压缺氧的幼猪在4000m模拟高原肺动脉增压反应明显。②缺氧动物肺组织钙调蛋白活性量较平原组显著增... 作者观察了慢性缺氧对幼猪肺组织和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的影响。缺氧动物的上述组织均在缺氧条件下取出。结果表明,①慢性间断性低压缺氧的幼猪在4000m模拟高原肺动脉增压反应明显。②缺氧动物肺组织钙调蛋白活性量较平原组显著增高。③在肺小动脉持续收缩时,取材测得肺小动脉壁钙调蛋白活性量与平原组相比无显著改变。说明缺氧性肺小动脉收缩不是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内钙调蛋白活性量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钙调素 动脉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磁流量计测定清醒山羊脑血流量的实验模型
16
作者 杨映波 孙秉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3-254,共2页
近年来,不少学者强调过麻醉剂(如巴比妥类)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Plow, CBF)的影响很大。指出麻醉剂可降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可损伤心肌收缩力而致中心静脉压和脑静脉压升高;可抑制呼吸而引起PaCO_2升高导致脑... 近年来,不少学者强调过麻醉剂(如巴比妥类)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Plow, CBF)的影响很大。指出麻醉剂可降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可损伤心肌收缩力而致中心静脉压和脑静脉压升高;可抑制呼吸而引起PaCO_2升高导致脑血管扩张和CBF增加等而影响C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量 电磁流量计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