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生物学对高原军事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勇军 后显华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870,874,共3页
系统生物学是将生物学、医学、数学、化学与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体系中所有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物组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2]... 系统生物学是将生物学、医学、数学、化学与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体系中所有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物组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1-2]。自美国科学家Leroy在199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后,系统生物学迅速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对各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高原病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勇军 陈郁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蛋白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拉萨市(海拔3658m)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采用2-DE分离血浆/血清低丰度蛋白质,酶解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采用MALDI-TOF/M...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蛋白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拉萨市(海拔3658m)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去除血浆高丰度蛋白,采用2-DE分离血浆/血清低丰度蛋白质,酶解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采用MALDI-TOF/MS检测肽指纹谱,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原肺水肿患者免疫球蛋白κ1轻链、血清转铁蛋白前体、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人纤维胶凝蛋白3表达下调。结论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中上述4种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预测该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记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急性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定周 周其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2-197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 胃肠黏膜 功能损伤 屏障功能 细菌移位 肠功能紊乱 环境暴露 血清内毒素 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周其全 杨生岳 +9 位作者 袁振才 王引虎 张雪峰 高炜 石自福 杨有利 邬云红 范勇 王关嵩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人群 低海拔 高原脱适应症 诊断标准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致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定周 周其全 +1 位作者 李素芝 刘福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环境暴露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探讨高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组(H组)和Gln保护组(HG组),每...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环境暴露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探讨高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组(H组)和Gln保护组(HG组),每组10只。H和HG组动物在模拟海拔7000m的低压舱内生存72h,C组在平原环境下生存72h。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并应用邻联二回香胺显色剂法检测血清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Gln的含量。结果 H、HG组大鼠肠黏膜损伤严重,紧密连接间隙增宽,硝酸镧示踪法可见镧颗粒进入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隙内以及基底膜外侧周围组织间隙或细胞内。H组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有细菌移位,移位细菌数为0.47±0.83CFU/g;HG组各器官移位细菌明显减少,细菌移位数为0.22±0.42CFU/g(P<0.05)。原位末端标记切口平移双标记法(TUNEL法)检测显示,H组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增多,凋亡指数为16.2%±2.2%;与H组比较,HG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为13.3%±4.6%(P<0.05)。与C组血清内毒素(0.032±0.003kEU/L)、血清DAO(0.861±0.359kU/L)、血清Gln(3.083±0.186mmol/L),小肠DAO(0.516±0.062kU/L)、小肠Gln(0.573±0.032mmol/L)比较,H组血清内毒素(0.277±0.053kEU/L)和DAO(3.533±0.584kU/L)水平显著增高,血清Gln(1.472±0.079mmol/L)及小肠DAO(0.325±0.0533kU/L)、Gln(0.377±0.010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H组比较,HG组血清内毒素(0.113±0.015kEU/L)和DAO(1.810±0.450kU/L)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ln(1.951±0.070mmol/L)及小肠DAO(0.431±0.049kU/L)、Gln(0.448±0.021mmol/L)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原缺氧能引起严重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促进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是高原MOD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Gln对高原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环境暴露 肠黏膜屏障 缺氧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S1基因rs6756667及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郁 蒋春华 +2 位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PAS蛋白1(EPAS1)基因rs6756667、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APC患者318例(HAPC组)与高原同期汉族男性健康对照316例(对照组),采用PCR.HRM分析方法检测EVAS1基因rs6... 目的探讨内皮PAS蛋白1(EPAS1)基因rs6756667、rs7583392多态性与汉族男性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APC患者318例(HAPC组)与高原同期汉族男性健康对照316例(对照组),采用PCR.HRM分析方法检测EVAS1基因rs6756667及rs758339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搜集人类单倍体计划数据库中北京汉族人群和既往文献中藏族人群的基因多态性数据,与本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rs6756667及rs7583392存在AA、AG、GG基因型。rs6756667的这三种基因型在HAPC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9%、16.0%、82.1%和3.2%、22.8%、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其中GG基因型频率在HAP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25),而A等位基因频率与G等位基因频率在HAPC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1,OR=0.645,95%CI0.459~0.908)。rs7583392三种基因型在HAPC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77.7%、18.6%、3.7%和69.0%、24.0%、7.0%,但频率分布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与人类单倍体计划数据库中北京汉族人群的数据相比,HAPC组rs675666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但与既往文献中藏族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33,P〈0.0001)。结论EPAS1基因rs6756667多态性与汉族男性HAPC的发生存在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HAPC的保护因素,而GG基因型可能是HAP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红细胞增多症 内皮PAS蛋白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魏征华 资云海 +5 位作者 董志伟 武文方 马建新 钱桂生 王关嵩 周其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调查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地区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93名(年龄40~75岁,平均55.5岁)移居西藏拉萨地区(海拔3650m)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2780m)5~35年,并在近2年返回平原地区的高原移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 目的调查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地区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93名(年龄40~75岁,平均55.5岁)移居西藏拉萨地区(海拔3650m)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2780m)5~35年,并在近2年返回平原地区的高原移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293名移居者中220名(75.1%)出现脱适应症状,涉及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多个系统。自高原返回昆明(2200m)、北京(40m)、郑州(100m)三地的移居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1.0%、83.7%、82.4%,其中返回北京及郑州地区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返回昆明地区者(P<0.01)。移居高原20年以上组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发生率分别为69.2%、94.2%、93.3%,明显高于移居高原10年组(分别为47.5%、67.6%、66.7%)。拉萨地区移居者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8.8%、92.0%、89.7%,明显高于青海格尔木地区移居者(分别为48.8%、72.2%、72.7%)。结论高原移居者从高原返回平原地区的海拔高度差越大、在高原居住的时间越长、移居地海拔高度越高,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移居者 脱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药物对高原肺水肿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勇军 周其全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02-1503,共2页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指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后,由于缺氧导致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血容量增加、肺循环障碍、微循环内液体漏出至肺间质和肺泡而引起的 一种高原特发病,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一系列...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指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后,由于缺氧导致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血容量增加、肺循环障碍、微循环内液体漏出至肺间质和肺泡而引起的 一种高原特发病,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威胁着进入高原人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高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适应中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1 位作者 陈丽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9-359,375,共2页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90%-95%机体耗能通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获得。线粒体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的低氧习服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DNA(mtDNA)与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拷贝数 高原 习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莉 蒋春华 +5 位作者 刘福玉 廖卫公 周其全 崔建华 马勇 高钰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8名移居高原(海拔高度为3700m,移居时间为90d)的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安慰剂,40mg/d,30d)、②茶多酚组(茶多酚,300mg/d,30d)。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test,IVA-CPT)检测以上各组服用试验品前后的认知功能,通过前后比较评价茶多酚对移居高原人群视听觉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服用前比较,服用茶多酚后,听觉反应控制谨慎商数(auditory prudence quotient,PruA)明显升高(P<0.05);服用试验品后,茶多酚组Pr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茶多酚能提高移居高原人群部分视听觉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缺氧 移居高原人群 认知功能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系统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男性青年急进高原初期心脏功能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潘丽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人由平均海拔400 m平原初次进入平均海拔3 680 m高原后同海拔、不同时相(进入高原后1 d、1周、1个月)的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美国索诺声公司MMX型便携式心脏彩超仪,由同一人分别测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室间隔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后壁的厚度与运动幅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计算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minor axis decurtation,LVMAD,△D%)、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使用北京福田公司7101型心电图机,由同一人分别做47例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前1周在平原地区及进入高原地区后同海拔不同时相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计算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与平原相比较:进入高原1 d的HR、PAP、CO明显增高(P<0.05),SV则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周的HR、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时CO、PAP明显增高(P<0.05),LVEF、△D%、SV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 d相比较:进入高原1周时HR、LVEF、△D%、SV、CO均明显降低(P<0.05);进入高原1个月的PAP明显增高(P<0.05),HR、CO明显降低(P<0.05);与进入高原1周相比较:进入高原1个月的LVEF、△D%、SV、CO明显增高(P<0.05),HR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康男性青年进高原后心脏功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在急进高原早期(1周内)较为明显,此期应注意对急性高原病及心血管意外的预防。1个月后,机体进入习服期,此时心脏功能仍明显异常者可能为罹患慢性高原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心率 心排血量 每搏输出量 心室功能 肺楔压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4977bp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无关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勇军 陈郁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37-2538,共2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室收集的HAPE标本36例及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标本36例,采用定量PCR(SYBR)的方法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室收集的HAPE标本36例及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标本36例,采用定量PCR(SYBR)的方法研究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大片段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高原肺水肿的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现4 977 bp异质性缺失。结论线粒体基因组4 977 bp异质性缺失与高原肺水肿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 高原肺水肿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驻训人员返回平原前后体内氧代谢和SHH信号通路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莉 黄文豪 +3 位作者 米玛扎西 周其全 王关嵩 王长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平原部队官兵在高原驻训6个月后返回平原的过程中,体内氧代谢与SHH信号通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从平原(海拔200m)进入高原(海拔3960m)驻训的男性官兵80人,年龄20~30(22.3±2.9)岁,在高原驻训6个月后返回平原。在进... 目的研究平原部队官兵在高原驻训6个月后返回平原的过程中,体内氧代谢与SHH信号通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从平原(海拔200m)进入高原(海拔3960m)驻训的男性官兵80人,年龄20~30(22.3±2.9)岁,在高原驻训6个月后返回平原。在进驻高原前、高原居留6个月及返回平原后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HH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SHH 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SMO和细胞核蛋白GLI2的表达。结果进驻高原后,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SHH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白细胞SMO和细胞核GLI2表达水平在高原驻训时显著高于进驻高原前和返回平原后,但返回平原后仍显著高于进驻高原之前(P〈0.01)。结论高原暴露对体内氧代谢及SHH信号通路具有明显影响,高原低氧环境是激活SHH信号通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氧化性应激 猬蛋白质类 脱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致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定周 周其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3-1973,共1页
关键词 高原缺氧 肠黏膜屏障 大鼠 功能损伤 鼠肠黏膜 低氧暴露 低氧环境 肠上皮细胞 细胞渗出 炎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暴露对移居人群肾功能和尿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其全 王福领 +1 位作者 郭鸿斌 尼玛次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2-1972,共1页
关键词 高原低氧 环境暴露 尿液成分 肾功能 尿蛋白 海拔梯度 平原人 尿十项分析仪 中段尿 尿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联检在急性高原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其全 杨定周 王福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3-197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肌钙蛋白 肌酶谱 早期诊断 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功酶 高原肺水肿 心肌损伤标志物 CTNT 住院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居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导睡眠监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兵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作为对照组。2组在安静、舒适的睡眠监测室内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清醒SaO2(awakeSaO2,ASaO2)、睡眠平均SaO2(mean SaO2,MSaO2)、最低SaO2(lowest SaO2,LSaO2)、SaO2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reducedSaO2,A-M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4)、氧减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for ODI4,TODI4%)等指标。睡眠监测后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aematocrit,HCT)。结果 HAPC组RBC、HGB、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计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2组AHI、AI无显著差异(P>0.05),但HAPC组H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PC组ASaO2、MSaO2、L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A-MSaO2%、ODI4、TODI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PC患者夜间睡眠期间以低通气及SaO2水平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脑微血管渗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其全 巩沅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2-1972,共1页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脑微血管 低氧暴露 大鼠 脑含水量 血脑屏障通透性 镧颗粒 血管内皮细胞 早期干预组 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维来司钠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抗损伤机制探讨
19
作者 周其全 马铁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74-1974,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颅脑创伤 大鼠 核固缩现象 组织病理变化 自由落体撞击法 出血灶 平原组 鼠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及其抗渗漏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平 周其全 +2 位作者 罗涵 袁月 周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放入模拟海拔4000m的高原环境模拟舱内,力竭运动2d,再将模拟海拔高度调整至7000m,继续减压3d。光暗周期24h,舱内温度18℃,自由饮食水。减压至第3天,DT组大鼠给予七叶皂苷钠5mg/kg,腹腔注射,1次/d。其余两组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减压结束后,NC组在平原环境下取材,其余两组在模拟海拔5000m环境中迅速取材。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硝酸镧示踪法观察BBB紧密连接(TJ)和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ccludin、胶质附着蛋白(Zo-1)和闭锁蛋白-5(Claudin-5)的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及DT组相比,急性缺氧5d后SH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NC组与DT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NC组海马神经元脱失严重,水肿明显,DT组神经元脱失减少,水肿减轻;透射电镜示NC组硝酸镧颗粒通过开放的紧密连接弥散性沉积至脑间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明显,DT组镧颗粒渗漏减少、水肿程度减轻。Occlu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NC组最低(P<0.01),在DT组最高(P<0.05)。与SH组比较,Zo-1和Claudin-5 mRNA在NC组和DT组均显著升高(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低氧暴露可使大鼠脑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降低,BBB通透性增加,七叶皂苷钠能上调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降低BBB通透性,从而发挥抗渗漏和保护BB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缺氧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