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毒理基因组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敖琳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90-1992,共3页
关键词 毒理基因组学 毒理学 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环境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1
2
作者 许川 舒为群 +1 位作者 罗财红 曹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0,共4页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长江和嘉陵江汇合的寸滩断面污染较严重,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大.水源水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2.79×10^-10~4.44×10^-18a^-1,按年风险大小依次为DEHP〉DBP〉Pyr〉NA〉FLA〉DEP;有机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仅为3.70×10^-10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三峡库区水体中6种POPs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度目前还处于很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环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03-2006年肺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辉 刘洁 +6 位作者 陈林 王志斌 靖宽和 沈静 詹建 熊鸿燕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 目的了解近3年重庆市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及重庆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例,按照《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共4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 089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中,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27.7%、7.3%,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16.3%)、INH(14.0%)、RFP(10.7%)、EMB(4.8%);近3年RFP、EMB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总体耐药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耐多药率和RFP、EMB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复治、有服药史以及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结核病病例发生多耐药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结核病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铀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和精子遗传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杨 刘晋祎 +7 位作者 曹佳 孙华明 刘胜学 杨录军 周燕虹 陈国华 李岸 王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小鼠吸入不同剂量的贫铀 (DU)气溶胶对生精细胞和精子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染色质结构试验 (SCSA) ,评价DU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和精子的遗传损伤... 目的 初步探讨小鼠吸入不同剂量的贫铀 (DU)气溶胶对生精细胞和精子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染色质结构试验 (SCSA) ,评价DU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和精子的遗传损伤程度。结果 吸入DU气溶胶组睾丸生殖细胞微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吸入 ( 73 1 5 2± 3 5 99)和 ( 877 83± 43 19)ng gDU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率为 17 2 %和 2 7 2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精子染色质结构试验中 ,对照组、吸入 ( 73 1 5 2± 3 5 99)和 ( 877 83± 43 19)ng gDU组的精子SCSA各变量平均值 :αT分别为 2 5 3 5 1± 3 1 76、2 88 2 9± 68 3 0、2 94 5 6± 72 90 ,%COMP分别为 3 73± 5 5 0、9 0 2± 4 43、9 11± 5 3 3 ,%GREEN分别为 0 89± 0 44、1 62± 1 0 6、1 80± 0 61,DU组各变量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生精细胞 精子 遗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改变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乐斌 刘胜学 +5 位作者 胡孝贞 杨录军 敖琳 周燕虹 黄晓春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为探讨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alkaloids from 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a)抗肺癌机制,研究THHa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细... 目的为探讨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alkaloids from 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a)抗肺癌机制,研究THHa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结果THHa能够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并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S期细胞增多)。结论THHa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这种作用与细胞周期有关,这些有助于将来肺癌治疗方案的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肺腺癌A549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UUO大鼠TGF-β_1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滕丽新 张璟 +1 位作者 刘胜学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 ,UUO)大鼠梗阻肾脏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大鼠结扎侧肾脏的病理改变 ,应用HE和PAS染色观测肾间质容量 ,应用RT PCR法检测肾组织内TGF β1mRN...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 ,UUO)大鼠梗阻肾脏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大鼠结扎侧肾脏的病理改变 ,应用HE和PAS染色观测肾间质容量 ,应用RT PCR法检测肾组织内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异黄酮组梗阻肾肾间质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异黄酮组TGF β1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0 0 5 ) ,异黄酮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UUO大鼠梗阻肾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大豆异黄酮可抑制TGF β1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大豆异黄酮 单侧输尿管梗阻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致BALB/c小鼠肝脏毒性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利宏 敖林 +4 位作者 胡冉 刘晋祎 黄明辉 杨梦苏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四环素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本室构建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和四环素致BALB/c小鼠肝毒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和时相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利用Gene OntologyConsortium分析系统并结合层次... 目的利用毒理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四环素肝脏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本室构建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和四环素致BALB/c小鼠肝毒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和时相点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利用Gene OntologyConsortium分析系统并结合层次聚类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析。结果四环素作用后引发肝脏多种基因表达改变,聚类分析发现高、低剂量四环素作用的表达谱明显差异,高剂量各时相点差异基因聚类分为4类,涉及的分子机制包括能量代谢抑制,蛋白质合成和降解增加,抗氧化体系受损,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改变促进凋亡发生,以及药物代谢相关酶系基因抑制等。结论毒理基因芯片技术能够为我们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四环素对小鼠肝脏毒性损伤机制的众多线索,为进一步生物学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基因表达谱 肝脏 小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人痰细胞中p16基因高甲基化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晋祎 安倩 +5 位作者 孙文越 黄进丰 潘秦镜 曹佳 程书钧 高燕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 分析肺癌病人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高甲基化的改变情况 ,评价该指标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分子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运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 ,检测 94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痰标本和部分对应肿瘤组织 ,以及 10例慢性炎病例... 目的 分析肺癌病人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高甲基化的改变情况 ,评价该指标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分子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运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 ,检测 94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痰标本和部分对应肿瘤组织 ,以及 10例慢性炎病例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改变。结果  74%的肺癌病人痰标本中检测到了p16基因异常高甲基化 ,与传统细胞学相比 ( 4 6.8%) ,痰标本中p16基因异常高甲基化对肿瘤的检出率灵敏度更高 (P <0 .0 1) ;痰细胞中p16甲基化检测和细胞学相结合 ,对肿瘤的检出率可达 86.17%( 81 94)。如果痰标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高甲基化 ,其对应的肿瘤组织中p16基因亦为高甲基化。 10例慢性炎病人痰标本中仅 3例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结论 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是临床肺癌辅助诊断的有效分子生物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16基因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雌性大鼠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正谋 刘鲁川 +4 位作者 刘宁 刘锐 张海元 孔耀 敖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雌性大鼠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方法 10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低、中、高剂量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按体重灌服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雌性大鼠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方法 10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低、中、高剂量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按体重灌服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1、4、8g/kg),阴性对照组按体重灌服双蒸水,给药时间为交配前14d至妊娠第7天;干预组(阳性对照)每日按体重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连续5d。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交配前每周、妊娠后每5d观察体重变化,记录交配、受孕能力、卵巢和子宫系数,观察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着床前死亡率和着床后死亡率,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对卵巢、子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卵巢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给药期间大鼠一般情况较好,给药第14天低剂量组、干预组各死亡1只,妊娠第5天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各死亡1只。妊娠第5天起高剂量组体重减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高剂量组卵巢系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减小(P<0.05)外,其余组间交配时间、受孕率、子宫系数、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着床前死亡率和着床后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T和高剂量组血清E2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高剂量组卵巢卵泡数量减少,黄体细胞排列疏松;免疫组化检测示高剂量组卵巢PCNA表达减弱、Bax表达增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雌性大鼠的早期胚胎发育无不良影响,但高剂量制剂对卵巢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血清T、E2降低,PCNA表达减弱和Bax表达增强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迟效制剂 生殖毒性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紫垣 王文昌 +4 位作者 孙立平 孙华明 Toshiro Takezaki Kazuo Tajima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06-1709,共4页
目的 对重庆地区人群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 (SQFFQ)进行效度和信度研究。方法 采用 3日食物称量法为“标准”方法 ,对称量与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检验其效度 ;间隔 4周进行两次问卷调查 ,比较两次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 目的 对重庆地区人群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 (SQFFQ)进行效度和信度研究。方法 采用 3日食物称量法为“标准”方法 ,对称量与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检验其效度 ;间隔 4周进行两次问卷调查 ,比较两次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检验问卷的信度。结果 效度研究中 ,3 5种营养素SQFFQ与称量结果以原始数值计算的相关系数从 0到 0 .79,平均值 0 .40 ,经对数转换、能量校正或调查日间及个体间差异消减校正后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1、0 .2 9和 0 44 ;信度研究中全部 3 5种营养素均为正相关 ,以原始数值计算的相关系数为 0 .3 0~ 0 .85 ,平均值 0 .67,经对数转换、能量校正后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9和 0 .5 4,效度、信度研究吻合度分别为 82 .9%和 10 0 %。结论 所制订的重庆地区人群SQFFQ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在研究重庆市相关人群的疾病与营养素摄入之间关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SQFFQ) 有效性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萍 周紫垣 +6 位作者 刘晋祎 马恒太 周燕虹 葛海燕 余佩武 Toshiro Takezaki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 了解谷胱苷肽转硫酶GSTT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 82例病例和 82例对照GSTT1、GSTM1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GSTM1基因缺失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目的 了解谷胱苷肽转硫酶GSTT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 82例病例和 82例对照GSTT1、GSTM1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GSTM1基因缺失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OR =2 .464 ,95 %CI =1.3 11~ 4.63 3 )。GSTM1和GSTT1基因同时缺失的个体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异 (P <0 .0 5 ,OR =2 .476,95 %CI =1.0 46~ 5 .861)。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型。GSTT1基因单独缺失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性不相关 ,但在GSTM1缺失基础上再伴有GSTT1基因缺失的个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微波对大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华明 吴锡南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功率微波长时间连续照射 ,对大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以进一步研究低功率微波的遗传损害效应。方法 动物随机分成 3组 ,设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 ,试验组经 180 0MHz(连续波 )电磁场中功率密度分别为 ... 目的 探讨低功率微波长时间连续照射 ,对大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以进一步研究低功率微波的遗传损害效应。方法 动物随机分成 3组 ,设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 ,试验组经 180 0MHz(连续波 )电磁场中功率密度分别为 0 5mW cm2 (实验Ⅰ组 )和 1 0mW cm2 (实验Ⅱ组 )照射 ;每天照射 12h ,连续 2 1d后 ,观察大鼠的精子畸形和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情况。结果 大鼠经 180 0MHz(连续波 )电磁场中照射 2 1d后 (功率密度分别为0 5mW cm2 和 1 0mW cm2 ) ,其精子畸形率和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鼠经模拟手机辐射强度的低功率微波照射后未能引起明显的遗传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微波 精子畸形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可靠性分析及数据处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利宏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可靠性分析 数据处理 DNA微阵列 杂交信号 寡聚核苷酸 靶基因序列 共聚焦显微 固相载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乐斌 杨录军 +4 位作者 刘胜学 刘晋祎 敖琳 黄晓春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alkaloidsfromtripterygiumhypoglaucumhutch,THHa)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HHa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吸光度D(490)值;用倒置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A54...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alkaloidsfromtripterygiumhypoglaucumhutch,THHa)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HHa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吸光度D(490)值;用倒置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随着THH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54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率逐渐升高,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THHa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肺腺癌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正谋 刘鲁川 +4 位作者 刘宁 刘锐 叶丽君 李向杰 敖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65-2369,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10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按体质量灌服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10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组每日按体质量灌服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1、4、8g/kg),阴性对照组按体质量灌服双蒸水,连续42d;干预组按体质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40mg/kg),连续5d。给药期间观察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记录交配与生育情况,交配成功后处死,观察大体器官,计算睾丸、附睾系数,进行精子活动能力、计数和形态学观察,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睾丸、附睾进行病理学检查,睾丸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给药期间动物一般情况较好,干预组、高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在第2、3、4周时各死亡1只;高剂量组体质量(从第4周起)、睾丸及附睾系数、精子活动能力与计数、精子形态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和高、中剂量组E2均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病理检测结果示高剂量组出现生精上皮变薄,少数管腔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增大,输出小管、附睾管上皮明显变薄,细胞减少,管间疏松,间隙增大的现象;高剂量组免疫组化PCNA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多,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周缓释制剂对雄性大鼠生殖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血清T、E2降低,PCNA表达减少与Bax表达增加可能是其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缓释制剂 生殖毒性 精子 血清激素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萍 周紫垣 +6 位作者 马恒太 刘晋祎 周燕虹 曹佳 葛海燕 余佩武 Toshiro Takezaki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庆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drofolatereduca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研究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以及结直肠癌发生的交互作用。方法 ①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 RFLP)技术 ... 目的 探讨重庆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drofolatereduca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研究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以及结直肠癌发生的交互作用。方法 ①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 RFLP)技术 ,检测 8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 82例正常对照的MTHFR基因多态性。②使用放免方法检测病例及对照血浆中的叶酸含量。结果 ①病例组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②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MTHFR突变基因型率分别为 5 6 1%和 5 1 3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叶酸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X射线诱导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冰冰 杨录军 +1 位作者 刘胜学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观察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探讨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fMN-PC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能否作为快速检测辐射后早期遗传损害的生物计量仪。方法辐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激发X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 目的观察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探讨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fMN-PC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能否作为快速检测辐射后早期遗传损害的生物计量仪。方法辐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激发X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每组4只,剂量分别为0.5、3.0、6.0 Gy,于照后6、12、24 h取材;阴性对照组施以假照射,阳性对照组注射环磷酰胺。结果0.5 Gy X射线组受照后24 h,骨髓fMNPCE显著升高(P<0.05);而3.0 Gy及6.0 Gy组受照后6 h,fMNPCE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细胞微核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法有作为辐射生物计量仪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嗜多染红细胞 微核 流式细胞仪 辐射生物剂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田酸促癌作用过程中对Balb/c 3T3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敖琳 高利宏 +4 位作者 胡冉 杨梦苏 曾志雄 方志俊 曹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促癌物岗田酸(OA)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启动剂,OA为促癌剂,建立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台盼蓝染色法检测OA的细胞毒性,AnnexinⅤ-FITC... 目的初步探讨促癌物岗田酸(OA)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启动剂,OA为促癌剂,建立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台盼蓝染色法检测OA的细胞毒性,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分析OA促癌作用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NNG 1 mg.L-1启动后,7.8μg.L-1OA持续处理能促进Balb/c3T3细胞的转化。OA处理3,5和7 d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Bnip3,Cycs和caspase3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以及Gstp2,Txn1和Prdx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RT-PCR检测显示OA处理3,7 d时,SPP1和Txn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芯片检测结果相似。结论OA在促癌过程能诱导Balb/c 3T3细胞凋亡,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促癌过程 岗田酸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紫垣 王文昌 +5 位作者 孙华明 孙立平 陈国华 Toshiro Takezaki Kazuo Tajima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 制订适用于对重庆城乡成年人群进行膳食营养概况分析的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 (SQFFQ)。方法 采用 3日食物称量法对重庆城、乡成年人群进行膳食调查 ;采用累积百分贡献率 (CA)和多元回归 (MRA)两种方法分析 3 5种营养素与食物之间关... 目的 制订适用于对重庆城乡成年人群进行膳食营养概况分析的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 (SQFFQ)。方法 采用 3日食物称量法对重庆城、乡成年人群进行膳食调查 ;采用累积百分贡献率 (CA)和多元回归 (MRA)两种方法分析 3 5种营养素与食物之间关系 ,分别选出累积百分贡献率达 90 %以上或累积R2 达 0 .90以上的食物进入SQFFQ ;进一步合并城市和农村的SQFFQ ,制订最终能涵盖重庆城乡的SQFFQ。结果 重庆城市和农村地区人群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素摄入的差异不显著 ,但农村人群脂肪摄入明显高于城市人群。在选入合并SQFFQ的 119种食物中 ,78种为城乡共有 ,2 2种为城市独有 ,6种为农村独有。最终制订的SQFFQ的营养素覆盖率有 3 3种在城、乡都达到了 90 %以上。结论 所制订的SQFFQ能较好地覆盖重庆地区人群的营养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摄入 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SQFF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锤体毒剂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健 刘胜学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688-1691,共4页
目的 研究纺锤体毒剂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对小鼠淋巴瘤L5 178Y3 .2 .7c -tk+ - 细胞tk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 使用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素对L5 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 ,再分别进行细胞毒性 ,细胞接种效率 ,相对存活率 ,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 目的 研究纺锤体毒剂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碱对小鼠淋巴瘤L5 178Y3 .2 .7c -tk+ - 细胞tk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 使用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素对L5 178Y细胞进行梯度染毒 ,再分别进行细胞毒性 ,细胞接种效率 ,相对存活率 ,相对悬浮生长率和突变频率测定。结果 随着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素剂量的增加 ,L5 178Y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和悬浮生长率均明显下降。在长春新碱 0 .5~ 2 .5ng ml,秋水仙素 10~ 5 0ng ml范围内可以诱导细胞tk基因的突变率达到自发突变率的 1~ 3倍。结论 长春新碱和秋水仙素对L5 178Y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秋水仙素 纺锤体毒剂 tk位点 致突变作用 L5178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