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队卫生系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史春梦 高京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18-619,共2页
军队是一特殊群体 ,部队基层卫生工作具有社区卫生工作的属性。军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军队卫生系统 基层卫生工作 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疗 初级医疗保健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与TGF-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镇洲 糜漫天 +2 位作者 朱俊东 张乾勇 熊继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时TGF β和TGF β受体表达的改变。 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3 7细胞 ,采用TGF β拮抗试验、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Bc...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时TGF β和TGF β受体表达的改变。 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3 7细胞 ,采用TGF β拮抗试验、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3× 10 -5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后Bcap 3 7细胞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增强 ,而二羟异黄酮处理组其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三羟异黄酮抑制Bcap 3 7细胞增殖同时伴有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诱发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胜学 曹佳 +3 位作者 杨录军 程天民 钱频 庞学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本研究用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使用细胞周期控制、BrdU免疫荧光染色、松胞素B(CB)阻滞胞质分裂等技术,研究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间的定量关系。结果:①G0期和G1期淋巴细胞照射组和对照组... 本研究用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使用细胞周期控制、BrdU免疫荧光染色、松胞素B(CB)阻滞胞质分裂等技术,研究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间的定量关系。结果:①G0期和G1期淋巴细胞照射组和对照组相比,微核率(MNF)和微核细胞率(MNCF)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S期和G2期淋巴细胞照射组和对照组相比,MNCF均明显增加(P<0.01)。(3)M期淋巴细胞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MNF与MNCF分别增加90多倍和70多倍。结论:在人淋巴细胞周期中S期和G2期可形成MN,但M期是形成MN的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细胞周期 微核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锌及补锌对儿童淋巴细胞IL-2,IL-2R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万志红 糜漫天 +4 位作者 杨家驹 杨镇洲 石元刚 陈学存 SandssteadHH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补锌方法对缺锌儿童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40名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加锌,加微量营养素,锌加微量营养素)和对照组,测定各组儿童IL-2,IL-2R系统的免疫功能。结果:3种补锌方法均提高缺锌儿童血清... 目的:了解不同补锌方法对缺锌儿童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40名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加锌,加微量营养素,锌加微量营养素)和对照组,测定各组儿童IL-2,IL-2R系统的免疫功能。结果:3种补锌方法均提高缺锌儿童血清锌浓度,淋巴细胞分泌IL-2量增多,mIL-2R表达增加及培养上清中sIL-2R含量增多。其中锌加微量营养素效果最好。结论:锌通过IL-2系统介导引起淋巴细胞活化。锌和微量营养素单独使用均可增强儿童免疫功能,联合应用效果最佳,为临床缺锌儿童补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锌 儿童 淋巴细胞 IL-2 IL-2R 补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周期素依赖激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景宏 王军平 +1 位作者 曾毅 杨惠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素依赖激酶 2 (CDK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别采用噻唑蓝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IL 1作用前后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素依赖激酶 2 (CDK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别采用噻唑蓝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IL 1作用前后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及CDK2 的表达变化。结果 IL 1可以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同时伴有CDK2 的表达增高。结论 IL 1对系膜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DK2 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CDK2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影响与VEGFR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小平 糜漫天 朱俊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3-666,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 (genistein)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羟异黄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 0 4增殖的影响 ,应用免疫沉淀和激酶活...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 (genistein)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羟异黄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 0 4增殖的影响 ,应用免疫沉淀和激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ECV3 0 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 ,VEGFR)磷酸化水平和蛋白酪氨酸激酶 (proteintyrosinekinase ,PTK)活性。结果 VEGF单独处理能使ECV3 0 4细胞增殖 ,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升高 ,而三羟异黄酮单独处理能抑制ECV3 0 4细胞生长 ,细胞周期主要被阻止在G2 M期 ,并出现细胞凋亡现象 ,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降低 (P <0 .0 1) ,三羟异黄酮和VEGF同时处理时 ,细胞周期主要仍被阻止在G2 M期 ,但凋亡率下降 ,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与VEGF单独处理组相比降低。结论 三羟异黄酮能下调ECV3 0 4细胞VEGFR的磷酸化水平及PTK活性 ,从而阻断胞外生长刺激信号向胞内转导的级联反应 ,阻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酪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致癌物阻断NIH3T3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关系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丽 高宁 +3 位作者 卓鉴波 邱志群 曹波 陈东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5-407,共3页
选用环境致癌物芥子气(MG)、苯并(a)芘(B(a)p)、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二甲基亚硝胺(DEN)、环磷酰胺(CP)、雌二醇(Est)、四氯化碳(CCl4),作用于该细胞12h后,用划痕标记染料示... 选用环境致癌物芥子气(MG)、苯并(a)芘(B(a)p)、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二甲基亚硝胺(DEN)、环磷酰胺(CP)、雌二醇(Est)、四氯化碳(CCl4),作用于该细胞12h后,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其对该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阻断作用,同时测定该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致癌物阻断细胞GJIc与[Ca2+]i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隙 连接通讯 钙离子 环境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脑G蛋白及cAMP-PKA信号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仕丽 吴强 +2 位作者 赵吉清 刘勇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79-881,共3页
目的 探索G蛋白及cAMP-PKA信号系统在缺氧条件下梭曼毒性升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 Giα、Gqα含量,放射免疫测定 cAMP浓度及酶放射化学分析测定PKA活性。结果 梭曼中毒、单一缺氧损伤... 目的 探索G蛋白及cAMP-PKA信号系统在缺氧条件下梭曼毒性升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 Giα、Gqα含量,放射免疫测定 cAMP浓度及酶放射化学分析测定PKA活性。结果 梭曼中毒、单一缺氧损伤和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大鼠脑组织 Gqα含量、cAMP浓度及 PKA活性升高,Giα下降,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与单纯梭曼中毒组有显著差别;阿托品可对抗PKA活性的升高。在所观察的三个脑区中,以纹状体变化最为明显。结论G蛋白及其介导的cAMP-PKA信号系统参与了缺氧条件下梭曼毒性升高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梭曼中毒 G蛋白 CAMP PKA 动物实验 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氯消毒水与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联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建勇 林辉 +3 位作者 刘建平 孙华明 熊鸿燕 凌宗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评价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以期为该领域积累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 (各 5 0人 )和饮用地下水人群 (分别为 5 0、40人 )的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 ;采... 目的 评价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以期为该领域积累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 (各 5 0人 )和饮用地下水人群 (分别为 5 0、40人 )的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 ;采用SPSS 10 .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的微核细胞率和第 4级DNA损伤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与饮用氯消毒水年限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经分层分析提示吸烟是饮水氯消毒对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一重要混杂因素。结论 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存在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消毒 淋巴细胞 损伤分子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条件下急性放射损伤造血系统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京生 史春梦 +1 位作者 李蓉 郭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 ,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存活率和造血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 小鼠模拟 5 0 0 0m高原缺氧 3d后 ,接受 6Gy一次性γ射线全身照射 ,照后继续在缺氧条件下饲养 ,观察其存活率。外周血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TGF β1...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 ,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存活率和造血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 小鼠模拟 5 0 0 0m高原缺氧 3d后 ,接受 6Gy一次性γ射线全身照射 ,照后继续在缺氧条件下饲养 ,观察其存活率。外周血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TGF β1 和EPO的含量、CFU GM和CFU E集落形成能力的改变、实验动物血清对CFU GM和CFU E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发现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可提高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存活率 ;并在照射后第 3天 ,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和骨髓红系造血损伤较平原照射损伤为轻 ,但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粒系造血损伤则有所加重。结论 模拟高原缺氧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急性放射损伤 存活率 造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病学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松 刘建平 郭建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全科医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粒系祖细胞生长调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朝华 冉新泽 +6 位作者 孔佩艳 张勇 周燕虹 邹仲敏 粟永萍 高京生 罗成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研究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粒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培养法和粒系祖细胞 (CFU GM)培养法。结果 伤后 3~ 7d ,有基质细胞贴壁的CFU GM生长明显低于无贴壁组 ;伤后 14d贴壁层形成后 ,放射... 目的 研究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粒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培养法和粒系祖细胞 (CFU GM)培养法。结果 伤后 3~ 7d ,有基质细胞贴壁的CFU GM生长明显低于无贴壁组 ;伤后 14d贴壁层形成后 ,放射损伤组的CFU GM生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放射损伤后 3~ 7d ,骨髓基质细胞可抑制正常CFU GM生长 ,用薄层琼脂分隔基质细胞贴壁层与靶细胞 ,其抑制作用减弱。当无外源性集落刺激因子 (CSF)时 ,基质细胞贴壁层对CFU GM生长仍显示一定刺激作用。结论 辐射使骨髓基质细胞功能受到一定损伤 ,但在放射损伤造血修复与重建过程中 ,骨髓基质细胞仍起着“刺激”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骨髓基质细胞 粒系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医学期刊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所用统计方法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汝福 冷怀明 +1 位作者 尹全焕 张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论文使用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种医学期刊所载346篇论著逐篇调查分析。结果:有44篇论著没有给出方差或标准差;对302篇作方差齐性检验,有57%的论著方差不齐,不宜直接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论... 目的:了解医学论文使用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种医学期刊所载346篇论著逐篇调查分析。结果:有44篇论著没有给出方差或标准差;对302篇作方差齐性检验,有57%的论著方差不齐,不宜直接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论:国内医学期刊所载论文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统计方法不当的问题,作者、编辑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计量资料 均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改变及与肠道白色念珠菌定植关系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许川山 孙华明 +1 位作者 薛国文 冷泰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 目的 探讨6 0 Co辐照后免疫功能改变及其与白色念珠菌肠道定植的关系。方法 预先口饲白色念珠菌悬液 ,3d后行6 0 Co一次全身照射 (剂量分别为 0、4.5及 6.0Gy)后第 9天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及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同时 ,定量研究小鼠肠道白色念珠菌的定植。结果 辐射后第 9天两辐照组 (4 .5、6.0Gy)的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率、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0Gy) (P <0 .0 1 )。而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 (对数值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与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量呈负相关 (P <0 .0 1 )。结论 6 0 Coγ射线一次全身辐照削弱了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降低了腹腔中性粒细胞杀菌力 ,促进了白色念珠菌的肠道定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白色念珠菌 细菌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特异抗白念菌IgA下降与白念菌粘附定植的关系
15
作者 白晓东 刘贤华 肖光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对烧伤后早期肠内特异抗白念菌IgA变化及其白念菌粘附肠粘膜的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利用无特殊病原菌(SPF)的小鼠定植白念菌模型 ,致以20%TBSAⅢ度烧伤。ELISA法检测伤前及伤后1、2、3d的肠内特异抗白念菌IgA水平 ;同时选择培养并计... 目的对烧伤后早期肠内特异抗白念菌IgA变化及其白念菌粘附肠粘膜的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利用无特殊病原菌(SPF)的小鼠定植白念菌模型 ,致以20%TBSAⅢ度烧伤。ELISA法检测伤前及伤后1、2、3d的肠内特异抗白念菌IgA水平 ;同时选择培养并计数盲肠及小肠粘膜表面粘附的白念菌。结果伤前组特异IgA为(69.37±25.37)U/mg,伤后1d为(48.84±26.47)U/mg,2d明显降为(38.22±23.57)U/mg,3d为(52.64±37.35)U/mg;肠内白念菌总量伤后第1天最高 ;伤后第2、3天粘附菌量明显升高。结论特异IgA下降与肠粘膜表面粘附菌量增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IGA 白色念珠菌 细菌定植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GP130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
16
作者 白晓东 刘贤华 肖光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GP130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变化的时相关系。方法 BALB c种小鼠 60只 ,分为致伤组、正常对照组。致伤组动物予以 2 0 %TBSAⅢ度烧伤。于伤后 1、2、3d活杀致伤组 ,并活杀对照组。取肠系膜淋巴结 :ELISA检测I... 目的 观察烧伤后肠系膜淋巴结GP130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变化的时相关系。方法 BALB c种小鼠 60只 ,分为致伤组、正常对照组。致伤组动物予以 2 0 %TBSAⅢ度烧伤。于伤后 1、2、3d活杀致伤组 ,并活杀对照组。取肠系膜淋巴结 :ELISA检测IL 6水平 ;提取RNA ,RT PCR检测GP130基因表达变化 ;采用TUN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观察。结果 在伤后 3d以内IL 6含量明显升高 ;GP130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在伤后 1d明显增加。结论 在烧伤后早期 ,肠系膜淋巴结IL 6、GP130表达与细胞凋亡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GP130 细胞凋亡 肠系膜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的诞生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必然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松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53-54,共2页
1 全科医学的起源18~19世纪,近代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尚处于未分化阶段,当时的医生是不分科的。他们将内、外科等学科知识和药剂知识结合起来,遂逐渐形成了通科医生。这些通科医生都受欢迎和尊敬。... 1 全科医学的起源18~19世纪,近代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尚处于未分化阶段,当时的医生是不分科的。他们将内、外科等学科知识和药剂知识结合起来,遂逐渐形成了通科医生。这些通科医生都受欢迎和尊敬。因为他们在病人处于危难之际能及时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诞生 发展 社区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与防化医学
18
作者 赵吉清 吴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防化医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宋建勋 宋建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7-348,共2页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Effectsof^(60)Coirradiationonthegrowthofrathepatomacelllines宋建勋(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 ^(60)Co辐照对大鼠肝癌细胞系传代生长的影响Effectsof^(60)Coirradiationonthegrowthofrathepatomacelllines宋建勋(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寄生虫学教研室)重庆,630038宋建勇(第三军医大学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 肝肿瘤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化医学实验课的体会和设想
20
作者 王仕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6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课 防化医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