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I-1和TIMP-1基因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HGF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云剑 张远宁 +3 位作者 王沂芹 赵景宏 杨唐俊 蔡文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42-1546,共5页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与梗阻性肾病小管间质纤维化(TIF)进展的关系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与梗阻性肾病小管间质纤维化(TIF)进展的关系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HGF治疗组,分别于模型3d、7d、14d、21d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PAI-1和TIMP-1mRNA表达水平;底物酶谱法检测肾脏MMP2、9活性的变化,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判断纤维化程度。结果梗阻肾组织PAI-1和TIMP-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伴有明显的梗阻肾MMP2,MMP9活性低于和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而21dHGF治疗组PAI-1和TIMP-1mRNA表达明显下调,MMP2,MMP9活性高于和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少于对照组。结论PAI-1、TIMP-1mRNA表达增高是小管间质ECM降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TIF加重的重要因素,而HGF可拮抗这一进程,减轻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原1 金属蛋白酶Ⅰ组织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肾小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7基因转染拮抗TGF-β_1对培养肾小管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黄云剑 梅煜明 +1 位作者 王沂芹 杨唐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 目的 探讨Smad7基因转染对TGF β1 诱导的小管细胞生长阻滞 ,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Tfx 5 0脂质体将小鼠Smad7转染入原代培养的肾小管细胞 ,用MTT法观测小管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观测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ELISA法测定小管细胞FN的分泌。结果 培养基添加TGF β1 ( 10ng ml) 48h后 ,小管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停滞于G1 期的细胞数增多 ,细胞分泌的FN量也明显增高 ,相反 ,Smad7基因转染后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上述作用。结论 Smad7基因转染可明显拮抗TGF β1 对小管细胞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转染 肾小管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和脯肽酶活性在判断肾纤维化病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发焕 刘素英 +1 位作者 光丽霞 孙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和脯肽酶活性在反映肾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经肾活检证实的有(纤维化组)和无(无纤维化组)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肾脏病人各10例 ,健康献血员(对照组)10例 ,测血清羟脯氨酸浓度、血清脯肽酶活性等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和脯肽酶活性在反映肾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经肾活检证实的有(纤维化组)和无(无纤维化组)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肾脏病人各10例 ,健康献血员(对照组)10例 ,测血清羟脯氨酸浓度、血清脯肽酶活性等指标。结果 :纤维化组血清羟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无纤维化组(P<0.001)和健康对照组(P<0.001) ,以此指标显著增高判断肾纤维化 ,敏感性100 % ,特异性91 % ,假阳性9 % ,与肾活检符合率95 %。纤维化组血清脯肽酶活性亦显著高于无纤维化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 ,以此指标显著增高判断肾纤维化 ,敏感性80 % ,特异性100 % ,未发现假阳性 ,与肾活检符合率90 %。血清羟脯氨酸浓度与患者血清肌酐浓度、纤维化肾小球比率和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和脯肽酶活性 ,可作为判断肾脏病人肾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指标 ,尤其适用于有肾活检禁忌症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脯氨酸 脯肽酶 肾纤维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周期素依赖激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景宏 王军平 +1 位作者 曾毅 杨惠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素依赖激酶 2 (CDK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别采用噻唑蓝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IL 1作用前后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IL 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素依赖激酶 2 (CDK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别采用噻唑蓝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IL 1作用前后系膜细胞增殖情况以及CDK2 的表达变化。结果 IL 1可以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同时伴有CDK2 的表达增高。结论 IL 1对系膜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DK2 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CDK2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5/6切除致慢性肾衰后的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发焕 廖立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文用光镜、电镜和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观察5/6肾切除后大鼠残肾形态、总自由基含量和肾功能,发现大鼠术后30d,有明显氮质血症、残肾总自由基含量增高、残肾单个核炎性细胞浸润;术后60d,肾小球肥大;术后120d,肾小球... 本文用光镜、电镜和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观察5/6肾切除后大鼠残肾形态、总自由基含量和肾功能,发现大鼠术后30d,有明显氮质血症、残肾总自由基含量增高、残肾单个核炎性细胞浸润;术后60d,肾小球肥大;术后120d,肾小球和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扩张,管腔内有蛋白沉积,肾小球滤过膜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假手术对照组和1/6肾切除组大鼠无类似病变。认为这些组织学损害可能与残肾增高的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肾切除 慢性 游离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拮抗剂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荣杰 杨惠标 赵景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6-918,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hy 1肾炎模型 ,将肾炎大鼠分为Thy 1肾炎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检测两组疾病诱导后第 1、3、5、7天平均动脉血压、2 4h尿蛋...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hy 1肾炎模型 ,将肾炎大鼠分为Thy 1肾炎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检测两组疾病诱导后第 1、3、5、7天平均动脉血压、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浆肌酐及尿素氮 ,并取肾脏行光镜及电镜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蛋白表达。同时设正常对照。结果 同肾炎组比较 ,缬沙坦治疗组第 3~ 7天 2 4h尿蛋白排泄量减少 (P <0 0 5 ) ,肾小球有核细胞增多程度下降 (P <0 0 5 ) ,系膜细胞增生减少 ,系膜区扩张也减少 (P <0 0 5 ) ,肾小球内PCNA阳性核减少 (P <0 0 5 )。平均动脉血压、血浆肌酐及尿素氮较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 ,缬沙坦能一定程度抑制系膜增生 ,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 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 蛋白尿 缬沙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大鼠单个核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白介素-1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发焕 廖立生 光丽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49-653,共5页
本文探讨了5/6肾切除术后慢性肾衰大鼠残肾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发现术后120天,在残肾单个核炎性细胞浸润、残肾显著纤维化和肾功能损害的同时,残肾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机制功能显著下降,钠钾ATP酶活力显著下降... 本文探讨了5/6肾切除术后慢性肾衰大鼠残肾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发现术后120天,在残肾单个核炎性细胞浸润、残肾显著纤维化和肾功能损害的同时,残肾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机制功能显著下降,钠钾ATP酶活力显著下降,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白介素-1活性增高。而摄入大量维生素E的大鼠,上述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残肾纤维化显著减轻。提示残肾纤维化可能与单个核白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进而产生白介素-1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2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荣杰 杨惠标 赵景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26-2028,共3页
目的 观察Thy 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P2 7表达 ,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设正常组、Thy 1肾炎组及Thy 1肾炎 +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 1、3、5、7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 目的 观察Thy 1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P2 7表达 ,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设正常组、Thy 1肾炎组及Thy 1肾炎 +缬沙坦治疗组。分别于各组疾病诱导后第 1、3、5、7d取肾脏行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P2 7蛋白的表达 ,Westernblot分析肾小球内P2 7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大鼠系膜细胞P2 7存在高表达 ,而在肾炎大鼠随系膜细胞增生 ,其P2 7表达减少。缬沙坦治疗组第 3~ 7d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张程度以及肾小球内PCNA表达低于肾炎组 (P <0 .0 5 ) ,而肾小球内P2 7表达高于肾炎组相应时间点 (P <0 .0 5 )。结论 肾小球系膜细胞非增殖状态的维系与其P2 7的高表达相关 ,缬沙坦可维持系膜细胞P2 7的高表达 ,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扩张。提示缬沙坦对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 缬沙坦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注液对体外灌流兔肾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发焕 程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灌注液对体外灌流肾脏灌流量的影响 ,为建立体外灌流保存肾脏的技术平台做准备。方法4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 ,无菌条件下取其左肾进行灌流 ,根据灌流液的不同 ,分为A(肝素抗凝自体全血 )、B(肝素抗凝自体血 +等量RPMI 16... 目的 观察不同灌注液对体外灌流肾脏灌流量的影响 ,为建立体外灌流保存肾脏的技术平台做准备。方法4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 ,无菌条件下取其左肾进行灌流 ,根据灌流液的不同 ,分为A(肝素抗凝自体全血 )、B(肝素抗凝自体血 +等量RPMI 164 0培养基 )、C(异体洗涤红细胞 +去纤维蛋白血浆 +等量RPMI 164 0培养基 ) 3组 ,每组 15只 ,3只用于观察最长灌流时间 ,12只用于观察其它指标。以 10 0mmHg灌注压 (酚妥拉明解痉 )灌流 ,测定 0、2 4、48、60h肾重量、肾静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尿pH值、尿钠和尿钾的浓度变化 ,及肾组织的光镜及透射电镜病理变化。结果 C组肾脏灌流时间最长 ( >72h) ,肾脏重量增加值最低 (P <0 .0l) ,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值最低 (P <0 .0l) ,尿pH增加值最低(P <0 .0 5 ) ,尿钠浓度增加幅度和尿钾浓度下降幅度最小 (P <0 .0 5 ) ,光镜及电镜下C组形态学损害最轻。结论 C组灌流液用于肾脏灌流保存 ,能改善肾脏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灌流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肾切除大鼠残肾形态演变的动态计量研究
10
作者 袁发焕 史景泉 +2 位作者 光丽霞 许平庆 可金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时残肾组织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形态计量等方法,动态观察5/6肾切除大鼠残肾形态和功能演变。结果:残肾肾小球毛细血管显著增生、肾单位进行性肥大与毁损并存。结论:残存肾单位的形态代偿与进行性毁损影响和...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时残肾组织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形态计量等方法,动态观察5/6肾切除大鼠残肾形态和功能演变。结果:残肾肾小球毛细血管显著增生、肾单位进行性肥大与毁损并存。结论:残存肾单位的形态代偿与进行性毁损影响和制约着残存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 形态计量 大鼠 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高血压Ouabain抵抗现象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及硝苯啶干预的效应
11
作者 谭建聪 祝之明 +4 位作者 刘光耀 祝善俊 刘晓莉 胡厚祥 王海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哇巴因(Ouabain)抵抗现象机制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方法:47例高血压病(EH)病人,分为老年EH组和非老年EH组,选择25名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哇巴因(Ouabain)抵抗现象机制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方法:47例高血压病(EH)病人,分为老年EH组和非老年EH组,选择25名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血浆内源性类地高辛物质(EDLS)浓度、EDLS与红细胞结合率(RBC-D%);测定加Ouabain后红细胞内Na+浓度([Na+]i)变化,计算出Ouabain敏感Na+外流速度常数(oKos),反映总的Na+泵活性;红细胞[Na+]i用火焰光度法测定。老年EH组和非老年EH组服硝苯啶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老年EH组和非老年EH组RBC-D%、oKos下降,EDLS升高.但老年EH组RBC-D%、PRA、AII明显低于非老年EH组,血浆EDLS和oKos高于非老年EH组,Na+泵活性呈现Ouabain抵抗现象。在老年EH组中,AII与收缩压、年龄和RBC-D%呈负相关,PRA与EDLS呈负相关;在非老年EH组中,血压与EDI上呈负相关。降压治疗后,老年EH病人PRA、AII、Na+泵活性升高,EDLS有下降趋势;中年EH者仅Na+泵活性升高,EDLS有升高趋势,PRA、AII无显著变化。结论:老年EH病人EDLS与细胞膜亲合力下降,呈现Ouabain抵抗现象,通过影响钠代谢抑制PRA、AII分泌。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可部分改善这种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素 硝苯啶 OUAB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所致家兔肾小球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
12
作者 袁发焕 廖立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0-443,共4页
为了探讨庆大霉素(GM)是否能引起肾小球的损伤,我们观察了家兔注射单剂GM(100mg/kg)或每天注射一剂等量GM,连续注射三天后肾皮质的超微结构改变,对照组家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发现家兔注射单剂GM后1h,近端... 为了探讨庆大霉素(GM)是否能引起肾小球的损伤,我们观察了家兔注射单剂GM(100mg/kg)或每天注射一剂等量GM,连续注射三天后肾皮质的超微结构改变,对照组家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发现家兔注射单剂GM后1h,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即出现髓样小体,注射后24h,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足细胞,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肿胀、变性,细胞器有显著病变;注射三剂GM后24h足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滤过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征象。资料提示GM除了能损伤肾小管外,也能引起肾小球的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毒性 超微结构 肾小球损伤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脏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云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肾脏 研究进展 肾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波 张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78-781,共4页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fibroblastgrowthfactoraFGF)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NRK)转分化中的作用 ,为肾小管 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NRK细胞的培养基内加入不同剂量的重组人aFGF ,并在Ⅰ型胶原处理...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fibroblastgrowthfactoraFGF)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NRK)转分化中的作用 ,为肾小管 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NRK细胞的培养基内加入不同剂量的重组人aFGF ,并在Ⅰ型胶原处理过及未处理的玻璃表面 ,无血清培养 6d。使用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形态及表型的转变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剂量的aFGF(1、1 0、50ng/ml)处理后的NRK细胞形态和表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体积增大、失去尖端 基底极性和微绒毛、细胞延长、具有浸润特征的前后向双末端极性、出现肌动蛋白中间丝结构。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加入aFGF后角蛋白表达减少 ,有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的表达。α SMA阳性细胞的比例与aFGF的浓度呈正相关 ,亲和抗aFGF抗体可消除这种转分化现象。加入aFGF后 ,在玻璃表面α SMA阳性细胞数 (34 4± 0 0 90 ) %较Ⅰ型胶原处理培养表面α SMA阳性细胞数 (74 6± 0 1 0 1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aFGF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该过程亦与细胞的生长环境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肾脏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肾炎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新 陈琼 袁发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0-960,966,共2页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肾炎 ANCA相关性肾炎 病例报告 症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IL-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3 位作者 赵景宏 周艳红 秦荣 刘贤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应用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报告质粒pMAMneo CAT分析系统观察GR的转录激活能力改变。结果 BRL 3A细胞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 12h后 ,其胞浆和胞核GR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 ,尤以核内GR降低更加显著 ;转染pMAMneo CAT质粒的肝细胞在地塞米松存在情况下 ,经TNF α和IL 1刺激后CAT含量显著下降 ,两者协同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TNF α和IL 1可以通过降低BRL 3细胞GR的表达和核转位而抑制GR的转录激活能力 ,这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 肝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羟脯氨酸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玮 潘峰 袁发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2,共3页
采用6300黄金系统氨基酸分析仪,在锂柱140min程序生理体液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血清游离羟脯氨酸(HYP)快速测定方法 ,并用该法检测了正常人及肾病 (有或无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 )病人血清中游离HYP的含量 ;用该法完成分析的时间为2... 采用6300黄金系统氨基酸分析仪,在锂柱140min程序生理体液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血清游离羟脯氨酸(HYP)快速测定方法 ,并用该法检测了正常人及肾病 (有或无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 )病人血清中游离HYP的含量 ;用该法完成分析的时间为24min,比原方法缩短了116min ;该法重复性良好 ,日内RSD2.3 % ,日间RSD3.7 % ,回收率97 % ;纤维化组血清羟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无纤维化组 (P<0.001)和健康对照组 (P<0.001) ,用该指标显著增高判断肾纤维化 ,敏感性100 % ,特异性91 % ,假阳性9 % ;该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血清或血浆羟脯氨酸定量检测方法 ,有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羟脯氨酸 肾纤维化 氨基酸分析仪 血清 临床检测 肾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4 位作者 刘贤华 赵景宏 刘都户 周艳红 秦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95-895,共1页
目的 研究大鼠在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探讨影响GR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GR在严重烫伤后早期不同时相点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及烫伤血清、细胞因子以及高浓度地塞米松对体外... 目的 研究大鼠在严重烫伤早期应激反应中肝脏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探讨影响GR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GR在严重烫伤后早期不同时相点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及烫伤血清、细胞因子以及高浓度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肝细胞GR表达的影响 ;应用放免和ELISA方法测定烫伤大鼠血清皮质酮和细胞因子TNF α、IL 1β的浓度变化。 结果 大鼠肝脏GR的表达在严重烫伤后早期显著下调 ,而血清皮质酮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在烫伤早期均显著升高 ,体外实验则证实烫伤血清和TNF α、IL 1对培养肝细胞GR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则不明显。结论 严重烫伤会引起大鼠肝脏GR表达显著下调 ,烫伤早期分泌增多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引起GR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反应 严重烫伤 糖皮质激素受体 肝脏 免疫印迹法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毒素对甲酚对单核细胞体外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瑜 王健 +3 位作者 梁新 韦杏雪 邹仲敏 袁发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尿毒症毒素对甲酚对单核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HP-1单核细胞株经20、40、80、160mg/L对甲酚分别处理6、12、24h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根据细胞增殖实验结果,选取40mg/L和80...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尿毒症毒素对甲酚对单核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HP-1单核细胞株经20、40、80、160mg/L对甲酚分别处理6、12、24h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根据细胞增殖实验结果,选取40mg/L和80mg/L两个剂量组作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提取细胞RNA和蛋白质,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甲酚处理24h后THP-1单核细胞株炎症因子TNF-α、抗炎因子IL-10以及炎症相关Toll样受体4(TLR-4)m 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甲酚可抑制THP-1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对甲酚处理的THP-1细胞炎症因子TNF-α释放增加,IL-10释放减少,TLR-4表达增加(P<0.05)。结论对甲酚可抑制THP-1细胞增殖,抑制IL-10抑炎因子表达,并可能通过上调TLR-4的表达,促进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从而导致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尿毒症 细胞因子类 对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五聚蛋白3在炎症及自身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京 张静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2-756,共5页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属正五聚蛋白家族成员,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14(tumornecrosis factor-stimulated gene 14,TSG14),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蛋白。PTX3作为唯一的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可以结合多种可溶性受体配体,参与... 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属正五聚蛋白家族成员,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14(tumornecrosis factor-stimulated gene 14,TSG14),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期蛋白。PTX3作为唯一的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可以结合多种可溶性受体配体,参与免疫防御、炎症、细胞凋亡、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蛋白 正五聚蛋白3 天然免疫 炎症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