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衰大鼠心肌核因子—κB活化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强 李隆贵 +3 位作者 蔡运昌 杨天和 王晓峰 耿召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雄性W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后2周、4周及8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 (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雄性W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后2周、4周及8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Bcl-2和κB抑制蛋白的表达及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 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FasL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的mRNA表达下调;κB抑制蛋白水平逐渐降低, 而NF-κB活性逐渐增高. 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MI后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F-κB活化启动Fas和FasL基因转录,Fas和FasL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介导大鼠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低氧对大鼠心肌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岚 晋军 +1 位作者 向常青 李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05-708,I002,共4页
目的 :了解缺血低氧刺激与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产生的关系、意义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将 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 :A组正常对照 ;B组急性心肌梗塞 1d ;C组急性心肌梗塞 3d ;D... 目的 :了解缺血低氧刺激与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产生的关系、意义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将 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 :A组正常对照 ;B组急性心肌梗塞 1d ;C组急性心肌梗塞 3d ;D组急性心肌梗塞 7d。心肌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探测VEGF。 2 .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组 :单纯缺氧组 ,A :缺氧培养 0h ;B :缺氧培养 6h ;C :缺氧培养 12h ;D :缺氧培养 2 4h ;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波佛酯 (PMA)组 ,A :加入PMA 0ng/mL ;B :加入PMA 10ng/mL ;C :加入PMA 10 0ng/mL ;D :加入PMA10 0 0ng/mL ;均缺氧培养 2 4h ;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CT)组 ,A :加入CT 0nmol/L ;B :加入CT 10nmol/L ;均缺氧培养 2 4h。免疫组化测定培养心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经计算机扫描 ,图像分析定量。结果 :随缺血低氧时间延长 ,心肌产生VEGF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 ,缺血低氧时间与VEGF产生量呈正相关。不同剂量PMA与chelerythrine分别增强及减弱VEGF在缺氧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缺血低氧强烈刺激心肌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心肌通过分泌VEGF对自身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其信号转导途径部分是通过PKC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蛋白激酶C 心肌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变化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覃军 何作云 冯兵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8-240,共3页
迄今为止,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甚少,且不一致。本文对冠心病(CHD)病人红细胞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CHD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变化特点及其意义。1研究对象和方法CHD29例... 迄今为止,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甚少,且不一致。本文对冠心病(CHD)病人红细胞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CHD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变化特点及其意义。1研究对象和方法CHD29例,符合1979年WHO标准,均经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不同心电图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若琦 宋凌鲲 +3 位作者 何田静 蓝景生 陆克兴 潘兴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诊断指标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到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为左心室肥厚诊断的参考标准,验证Cornell指数、Sokolow-Lyon指数和R... 目的探讨不同心电图诊断指标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到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作为左心室肥厚诊断的参考标准,验证Cornell指数、Sokolow-Lyon指数和Romhilt-Estes积分3种心电图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结果为标准,3种心电图指标均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高的特点;男性的诊断价值均大于女性;Romhilt-Estes积分高于Cornell指数和Sokolow-Lyon指数(P<0.05)。结论 3种心电图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险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进展(3) 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续1) 被引量:21
5
作者 祝善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3-405,共3页
关键词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20世纪90年代 心衰患者 功能改变 心脏结构 发生发展 临床试验 药物干预 治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转换和结构重塑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琴 李隆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2-326,共5页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对压力负荷性大鼠左室肥厚心肌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 (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M -CPT -I)和胶原结合蛋白 (colligin)基因 /蛋白表达变化的干预作用 ,阐明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和左室重塑的分子基础...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对压力负荷性大鼠左室肥厚心肌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 (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M -CPT -I)和胶原结合蛋白 (colligin)基因 /蛋白表达变化的干预作用 ,阐明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和左室重塑的分子基础及卡维地洛心肌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 (CAA)复制左室肥厚模型 ,取术后 4周的大鼠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 (CAA)组和卡维地洛 12周干预 (CAR)组 ,设假手术 (sham)组作为对照 ,以上每组均为 12只 ,观察各组大鼠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CAA组大鼠左心室湿重 /体重、平均动脉压高于sham组 ;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大于sham组 ;左室心肌M -CPT -I、MCADmRNA的表达低于sham组 ,而colligin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sham组 ;(2 )卡维地洛治疗 12周后能逆转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论 :(1)肥厚心肌脂肪酸的利用减少 ,能量代谢呈“胚胎型再演” ,M -CPT -I和MCAD基因表达下调 ,可能是导致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的分子基础 ;(2 )卡维地洛能增加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关键酶M -CPT -I和MCAD基因的表达 ,促进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 ,对肥厚心肌能量代谢“胚胎型再演”有抑制作用 ;(3)卡维地洛抑制压力负荷诱导的colligin蛋白表达 ,抑制心肌纤维化。对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 左心室 卡维地洛 脂肪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11974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光辉 祝善俊 祝之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本研究应用新型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CV1 1 974,特异性地阻断ANGⅡ受体(AT1 ) ,观察它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旨在探讨心肌细胞功能下降的细胞机理 ,为临床正确应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 目的 本研究应用新型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CV1 1 974,特异性地阻断ANGⅡ受体(AT1 ) ,观察它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旨在探讨心肌细胞功能下降的细胞机理 ,为临床正确应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研究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根据活细胞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可作用于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产生蓝紫色结晶产物 (formazan)这一原理 ,应用比色法测定ANGⅡ对培养心肌细胞的活力的影响和CV1 1 974的干预作用。结果 :ANGⅡ在 1 2h之内使formazan产物的OD值逐渐上升 ,1 2h达到高峰 ,此后开始下降 ,至 2 4h已低于正常水平 ,它们的OD值之间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CV1 1 974可以显著地拮抗ANGⅡ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应用CV1 1 974后所有时相点MTT产物的OD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该结果提示ANGⅡ在早期具有提高心肌细胞活力的效应 ,CV1 1 974可以显著地拮抗ANGⅡ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l1974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活力 甲基噻唑基四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和B_1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行直接支架术及随访观察
8
作者 黄岚 宋耀明 +5 位作者 李隆贵 李爱民 耿召华 周小波 赵刚 林春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价直接支架术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1例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直接支架植入术组 (4 7例 )和球囊预扩后支架植入术组 (常规支架组 ,6 4例 ) ,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 评价直接支架术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1例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直接支架植入术组 (4 7例 )和球囊预扩后支架植入术组 (常规支架组 ,6 4例 ) ,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一般临床资料、靶血管病灶特征、支架植入后即刻效果、并发症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明显低于常规支架术组 (4 0 %比 5 3% ,17%比 2 8% ,P <0 .0 5 ) ,直接支架组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2 1.2± 11.7)比 (31.6± 9.8)min ,P <0 .0 1,直接支架组平均扩张压明显高于常规支架组 (13.3± 2 .7)比 (9.1± 1.7)大气压 ,P <0 .0 1,靶血管分布、参照血管直径、操作成功率、支架散落、支架远端血管撕裂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 (5 .2± 0 .4)个月随访 ,心绞痛、再次PTCA、心肌梗死及再次心肌梗死、心功能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和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 ,直接支架术可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即刻效果、并发症及中期临床随访与常规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直接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比伐卢定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向定成 顾晓龙 +12 位作者 潘春梅 宋耀明 耿召华 张邑 黄伟剑 周浩 肖方毅 唐良秋 范文茂 万槐斌 殷耀辉 胡蓉 刘增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评估国产比伐卢定应用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将接受择期PCI的患者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在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卢定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主要疗... 目的:评估国产比伐卢定应用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将接受择期PCI的患者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在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卢定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中测定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手术成功率(靶病变术后狭窄程度小于20%并24 h内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及30天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为轻度及重度出血。结果:共有218例患者入选,实际入组完成试验207例,比伐卢定组(n=105)和肝素组(n=102)。用药后5 min除肝素组2例需要追加剂量外,其余两组患者PCI术中均能维持ACT>225 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PCI手术成功率和30天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均分别为100%和98.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24 h内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95%和6.86%(P<0.05)、30天内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和8.8%(P<0.05),肝素组有1例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结论:国产比伐卢定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择期PCI术中抗凝治疗,疗效不劣于肝素且出血副作用低于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卢定 国产 肝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抗凝疗法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内皮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晋军 黄岚 +2 位作者 祝善俊 向常青 李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凋亡的影响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性作用。方法 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②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 ,TUNEL法观测不同的缺氧时间 ( 0、12、2 4、4 8h)及蜕皮甾酮对内皮...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凋亡的影响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性作用。方法 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②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 ,TUNEL法观测不同的缺氧时间 ( 0、12、2 4、4 8h)及蜕皮甾酮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③内皮细胞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 ,实验组分别给于蜕皮甾酮 ( 10 0mg·L-1)刺激 ,2 4h后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随缺氧时间延长 ,HUVECs凋亡率显著升高 ;蜕皮甾酮能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 ;蜕皮甾酮刺激内皮细胞VEGF表达上调。结论 缺氧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对内皮细胞凋亡的促发作用是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的。内皮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蜕皮甾酮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具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而此作用是由蜕皮甾酮刺激内皮细胞VEGF表达上调所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缺氧 蜕皮甾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东平 张波 胡长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通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的测定,了解其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及斑块易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将238人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Apo ... 目的:通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的测定,了解其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及斑块易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将238人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Apo E基因多态性、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测定,分析ε4等位基因与斑块易损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rnal-media thickness,IMT)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结果:1易损斑块组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χ2=5.78,P=0.020)。2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平均IMT较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为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调整年龄、性别、血脂等相关因素后,ε4依然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相关因素。4ε4等位基因携带者Hs-CRP(t=4.868,P=0.000)、MCP-1(t=7.223,P=0.000)较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高。结论:Apo 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相关;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易损斑块的概率更高;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体内炎性活动强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Apo E基因遗传多态性除了通过调节血脂来介导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影响体内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遗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4 位作者 孙清荣 黄岚 帅杰 周政 肖颖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38例大动脉炎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 ,经血管造影...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38例大动脉炎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 ,经血管造影按Lupi Herrera综合分型法 ,Ⅰ型 11例 ,Ⅱ型15例 ,Ⅲ型 7例 ,Ⅳ型 5例。主要受累的动脉包括锁骨下动脉 2 0例 (5 2 .6 % ) ,腹主动脉 15例 (39.5 % ) ,肾动脉 ,4例 (36 .8% ) ,胸主动脉 10例 (2 6 .3% ) ,颈动脉 9例 (2 3.7% ) ,髂动脉 9例 (2 3.7% ) ,腋动脉 7例(18.4 % ) ,肠系膜上动脉 4例 (10 .5 % ) ,冠状动脉 3例 (7.9% )和肺动脉 3例 (7.9% )等。 2 2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 12例行狭窄段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结论 血管造影有利于大动脉炎的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血管造影检查 血管内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盲法 支架置人术 肠系膜上动脉 髂动脉 血管造影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 被引量:14
13
作者 耿召华 刘春燕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0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 教育模式 卫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抑制剂与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晓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而作为细胞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管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分裂增生并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有关 ,在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微管动力学稳定作用的... 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收缩性血管重塑。而作为细胞骨架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管 ,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分裂增生并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有关 ,在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微管动力学稳定作用的紫杉醇 ,经局部转运即能显著抑制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生又能改善收缩性血管重塑 ,有望开辟再狭窄防治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抑制剂 内膜增生 血管重塑 再狭窄 冠心病 球囊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轴介导小鼠脾脏募集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15
作者 赵晓辉 钱德慧 +6 位作者 吴楠 尹阳光 宋明宝 于世勇 陈剑飞 崔斌 黄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98-1999,共2页
关键词 祖细胞 SDF-1/CXCR4 小鼠脾脏 EPCS 归巢 PROGENITOR 双阳性细胞 脾脏切除 小鼠骨髓 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影像学检查
16
作者 戚跃勇 戴书华 +6 位作者 邹利光 谭开彬 冯嘉渝 黄岚 梁平 高云华 杨彤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 (SPK)术后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的 5例SPK术后的影像学检查中 ,5例均行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检查 ,其中 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在SPK术后... 目的 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 (SPK)术后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的 5例SPK术后的影像学检查中 ,5例均行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检查 ,其中 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在SPK术后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中 ,胸片诊断为肺部感染者 2例 ,CDFI诊断急性排异反应 2例 ,DSA诊断移植胰腺的供血动脉内血栓者 1例。 4例患者已健康存活了 2年左右 ,其中 1例因移植胰腺血管内血栓形成 ,于术后 3 3天切除移植胰腺。 1例因排斥反应于术后第 47天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结论 胸片与CDFI检查是SPK术后并发症的非侵袭性的首选诊断方法 ,DSA检查是SPK术后血管并发症合理而可靠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肾脏 移植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