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课程设置优化的探讨
1
作者 程相岭 高加蓉 张诗亚 《中国医院管理》 1998年第11期36-37,共2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医大学的医学教育也应适应新时期军队四个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条件下局部现代战争的需要,要培养高素质的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必须根据军事医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设置七年制课程,它不是四五六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医大学的医学教育也应适应新时期军队四个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条件下局部现代战争的需要,要培养高素质的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必须根据军事医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来设置七年制课程,它不是四五六年制本科的课程增加与延长,也不是八年制课程的缩短,故探讨七年制医学专业本科的临床课程设置优化是十分必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 临床课程 课程设置 军医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所大学医院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10年回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秀 王建 +1 位作者 姜学英 刘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为更好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工作,对该院 10年来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总结。 方法:对2 590例危重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接受营养支持的病人分布在全院 19个科室,病种多达 20余种。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同时对... 目的:为更好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工作,对该院 10年来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总结。 方法:对2 590例危重病人实施了营养支持,接受营养支持的病人分布在全院 19个科室,病种多达 20余种。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同时对部分喉癌、心脏术后和老年重症病人及特殊病人营养支持进行监测。 结果:10年来,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呈上升趋势。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营养支持病人相应的营养和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 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病人身体抵抗力、加速机体康复,是提高医院整体救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 大学医院 肠内营养支持 心脏术后 特殊病人 肠外营养 结论 合理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军医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质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正琼 杨鹰 +1 位作者 程湘 李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共1页
军医学校的妇产科临床实习具有特殊性。针对影响实习质量的具体因素,提出加强入科培训解除思想轻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争取更多机会以及借助先进教学手段作为补充等对策,探讨了如何提高军医学生妇产科临床学习质量。
关键词 军医大学 妇产科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医院内涵建设之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相岭 于国俊 《中国医院管理》 1998年第4期61-62,共2页
当前,医院正面临着医疗制度改革,医院怎样来适应新的形势,谋求新的发展,关键是自身内涵建设是否强劲有效。优良的医疗质量,良好的医德医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院凝聚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 当前,医院正面临着医疗制度改革,医院怎样来适应新的形势,谋求新的发展,关键是自身内涵建设是否强劲有效。优良的医疗质量,良好的医德医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院凝聚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1 优良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旗帜”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人群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医疗质量的内涵已从单一的临床医疗质量转变为临床疗效、服务、时间、费用等多元性质量要素,其内容包括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工作质量、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故“疗效高、服务好、时间短、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改革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衰老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41
5
作者 徐智 吴国明 +2 位作者 钱桂生 王士雯 薛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探讨D 半乳糖皮下注射法致大鼠衰老的合适剂量 ,复制可靠的大鼠衰老模型。方法 实验分为D 半乳糖 0 0 75g kg组、0 1g kg组、0 12 5g kg组、3月龄对照组、2 4月龄对照组 (n =10 )。前 3组每天给予D 半乳糖皮下注射 ,对照组皮... 目的 探讨D 半乳糖皮下注射法致大鼠衰老的合适剂量 ,复制可靠的大鼠衰老模型。方法 实验分为D 半乳糖 0 0 75g kg组、0 1g kg组、0 12 5g kg组、3月龄对照组、2 4月龄对照组 (n =10 )。前 3组每天给予D 半乳糖皮下注射 ,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0d后观测脑中B型单胺氧化酶 (MAO B)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 ,脑、心肌、肝中脂褐素含量 ,血清溶血素水平 ,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体重增长率 ,血糖、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 各致衰组和 2 4月龄组的脑中MAO B活性、血清LPO含量均较 3月龄组显著增高 (P <0 0 1) ;血清SOD活性较 3月龄组降低 (P <0 0 1) ;脑、心肌、肝中脂褐素含量均较 3月龄组增高 (P <0 0 1) ;血清溶血素水平、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仅 0 12 5g kg组和 2 4月龄组较 3月龄组显著降低 (分别 :P <0 0 5 ;P <0 0 1;P <0 0 1) ;各致衰组的血糖与 3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血清胆固醇仅 0 1g kg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体重增长率较 3月龄组显著降低 (P <0 0 1)。以上变化中 0 12 5g kg组与 2 4月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D 半乳糖 0 12 5g·kg- 1 ·d- 1 皮下注射 40d可以复制出与 2 4月龄大鼠衰老程度近似的大鼠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模型 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 B型单胺氧化酶 血清 脂质过氧化物 胆固醇 L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改良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被引量:868
6
作者 程继伟 王振林 +4 位作者 刘伟 幸永明 李纯志 李长青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 :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体系,评估其临床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包含多种评价指标的随访表对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剔除依从性差的评价项目,筛选出适合国... 目的 :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体系,评估其临床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包含多种评价指标的随访表对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剔除依从性差的评价项目,筛选出适合国人的、能反映术后短期腰部功能改善情况的指标,将"生活自理"、"提重物"、"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5个评定项目换为"下肢麻木程度"、"卧位翻身"、"坐位站起"、"家务劳动"、"工作情况"5个评定项目,建立改良版ODI量表。采用JOA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ODI及改良版ODI量表对41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其中22例行微创椎间盘手术,19例行开放椎间盘手术。评定时间点为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以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为指标评估量表的信度,以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结果:改良版ODI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9,各项目的 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13~0.861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为0.894;因子分析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57,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主成分分析提取全部10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2%;内容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改良ODI与JOA、ODI分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5(P<0.001)、0.819(P<0.001)。结论:改良版ODI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国人进行腰椎功能评定及手术后短期的疗效评定,中长期的评定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量表 疗效 评价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传统开放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0
7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3 位作者 周跃 王建 初同伟 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3月选择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六钉固定,分别采用Sextant系统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18例,微创... 目的:比较附加伤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3月选择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六钉固定,分别采用Sextant系统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18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开放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腰背痛改善等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相比,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比例,以及术后手术伤口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创组术后Cobb′s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附加伤椎内固定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91
8
作者 李长青 周跃 +4 位作者 王建 初同伟 张正丰 郑文杰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问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 目的:探讨经皮椎问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在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逐级扩张软组织,切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缘,安放工作通道,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完成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分等评定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min,平均出血量20ml,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h即可在硬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212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8±3.6分,术后12个月为1.8±1.1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ODI为(53.2+13.5)%,术后12个月为(17.3+6.4)%,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个月MacNab评分优167例,良36例,中9例,优良率为95.8%。5例患者术后7~20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4%,均行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翻修术后恢复。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 靶向穿刺 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瘤样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哉根 叶明福 +2 位作者 谢青 王亚丽 汤金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58-960,共3页
目的 观察肉瘤样癌 (SC)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 ,探讨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6例不同部位的SC作了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 ,5例作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 6例SC中 15例双相 (明确的癌和肉瘤样成分 ) ,11例单相 (完... 目的 观察肉瘤样癌 (SC)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 ,探讨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6例不同部位的SC作了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 ,5例作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 6例SC中 15例双相 (明确的癌和肉瘤样成分 ) ,11例单相 (完全为肉瘤样成分 ) ,肉瘤样成分为梭形细胞及多形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2 6例SC的CK或Keratin在两种成分中均呈阳性表达。Vimentin对明确的癌成分阴性 ,而绝大部分肉瘤样细胞强阳性 ,但其阳性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有明显不同。CD68和HMB 45均阴性。 5例电镜下瘤细胞间可见不同发育程度的桥粒连接 ,其中 1例有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SC的病理形态学是复杂的 ,应当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恶性黑色素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对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仕勇 张可成 +2 位作者 杨辉 何家全 石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从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和胎鼠皮层分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和胎鼠皮层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 ,选取单个克隆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大量亚克隆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目的 :从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和胎鼠皮层分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大鼠纹状体区和胎鼠皮层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 ,选取单个克隆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大量亚克隆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克隆细胞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 :从纹状体区和皮层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连续克隆能力 ,胚胎早期细胞抗原 Nestin抗原阳性 ,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我们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属于胚胎早期细胞 ,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克隆 细胞培养 分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乳糖酶缺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聪敏 张雨平 +2 位作者 温恩懿 廖伟 尹晓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女 36名 ,年龄为 2个月至 4岁。采用乙醇乳糖耐量试验 (LTTE)尿半乳糖 (U gal)测定法与症状反应评分 (SRS)进行判断。结果  138名儿童中LM和LI的发生率 :<4岁、4~ 5岁、6~ 7岁、8~ 9岁、10~ 12岁分别为 10 %、5 0 %、6 9.6 %、87%和 91.7%。 <4岁组LM和LI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P <0 .0 1)。 95名感染性腹泻患儿LM和LI的发生率和恢复率与腹泻病原有关。轮状病毒肠炎 ,大约 4周可痊愈。结论 健康儿童LM和LI发生率 4岁后明显增加 ;感染性腹泻儿童LM和LI的发生率与感染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乳糖吸收不良 发生率 年龄 乳糖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内窥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5
12
作者 周跃 王健 +6 位作者 初同伟 李长青 王卫东 郑文杰 张正丰 郝勇 潘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METRx)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2~69岁,平均47.9岁。均采用经皮...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METRx)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2~69岁,平均47.9岁。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内窥镜手术系统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330min,平均190min;出血量50~300ml,平均110ml;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10.5d。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8例患者获得6~32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16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2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根据Nakai分级,优11例(61.1%),良5例(27.8%),可2例(11.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术中医患所受辐射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METRx) 腰椎滑脱症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被引量:38
13
作者 朱晓龙 王建 +4 位作者 周跃 张正丰 李长青 郑文杰 潘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7年6月-2013年7月接受MIS-TLIF治疗的5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7年6月-2013年7月接受MIS-TLIF治疗的5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1例,女292例,年龄53.1±8.4岁(31-83岁)。其中腰椎滑脱症194例,腰椎管狭窄症128例,腰椎不稳症62例,巨大腰椎间盘脱出症59例,腰椎术后复发52例(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26例,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17例,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9例),退变性椎间盘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28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定义为手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持久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术后持续大于30d无改善,短暂并发症指手术导致新的损害在术后30d内获得改善。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本组523例平均随访47.5±8.2个月(24-81个月)。92例患者共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96例次,其中持久并发症2例次,分别为1例因为椎弓根解剖结构畸形在螺钉置入时造成神经根损伤和1例操作失误导致出行神经根损伤,神经功能部分恢复。90例发生短暂性并发症94例次,其中最常见为下肢麻木不适,发生率为10.71%(56/523),发生硬膜撕裂21例,表浅感染9例,局部血肿4例,神经卡压2例,深部感染1例,植骨移位1例。88例患者发生单项并发症,4例发生2项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59%(92/523)。不同疾病并发症率分别为:腰椎滑脱症17.53%,腰椎管狭窄症17.19%,腰椎不稳14.52%,巨大腰椎间盘脱出13.56%,腰椎术后翻修30.77%,退变性椎间盘病10.71%。单节段融合并发症率(17.53%)和双节段融合并发症发生率(18.42%)统计学差异不显著(χ^2=0.02,P〉0.05)。结论 :MIS-TLIF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切口感染和短暂性下肢麻木等,短暂性下肢麻木是最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微创外科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变异型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0
14
作者 叶明福 张哉根 +1 位作者 王亚丽 汤金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 研究恶黑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变异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 130例恶黑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临床资料 ,并划分组织学变异型。结果 根据病理形态学发现及免疫组化标记 ,130例恶黑组织学变异被分为上皮... 目的 研究恶黑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变异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 130例恶黑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临床资料 ,并划分组织学变异型。结果 根据病理形态学发现及免疫组化标记 ,130例恶黑组织学变异被分为上皮样型、肉瘤样型、癌肉瘤样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小细胞型、血管周细胞样型、假腺样型、浆细胞样型、横纹肌样型、巨细胞样型、印戒细胞型、透明细胞型、气球样细胞型及炎性MFH样型。结论 恶黑的组织病理结构和形态变异复杂 ,细胞类型多 ,少色素、无色素及核仁模糊占大多数 ,有不同的病理类型 ,有时诊断很困难 ,应特别注意与多种类型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组织学变异型 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学 核仁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和内毒素两次打击大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青 毛宝龄 +3 位作者 钱桂生 陈正堂 徐剑铖 李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 采用油酸和内毒素先后两次致伤大鼠 ,建立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油酸 (0 .2ml/kg)经尾静脉注入 ,伤后 1、4、12和 2 4h给予小剂量大肠杆菌脂多糖 (LPS ,2mg/kg)再次打击。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目的 采用油酸和内毒素先后两次致伤大鼠 ,建立两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油酸 (0 .2ml/kg)经尾静脉注入 ,伤后 1、4、12和 2 4h给予小剂量大肠杆菌脂多糖 (LPS ,2mg/kg)再次打击。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变化及肺组织病理观察 ,评估两次打击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果 油酸致伤 4h加LPS 2次打击大鼠 ,PaO2 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和肺组织损伤最严重 ,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结论 油酸加LPS两次打击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能较好地反映油酸致伤后第二次小剂量内毒素打击引发严重肺损伤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油酸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10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6
16
作者 肖颖彬 陈林 +9 位作者 王学锋 钟前进 刘梅 彭莉 陈劲进 陈柏成 刘兵 刘晓莉 胡卫 曾祥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报告 1 0 32例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 997年 1 1月至2 0 0 0年 9月间 ,改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建立同期左心房左心室引流和综合序贯排气技术 ,改善... 目的 探讨完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报告 1 0 32例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 997年 1 1月至2 0 0 0年 9月间 ,改良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 ,建立同期左心房左心室引流和综合序贯排气技术 ,改善手术野显露 ,完善术中排气。应用该技术实施心脏手术 1 0 32例 ,男 5 0 3例 ,女 5 2 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71 4例 ,心脏瓣膜病 31 8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2 .33% (2 4/1 0 32 )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 2 .7% (1 9/71 4) ,心脏瓣膜病手术死亡率为 1 .6 % (5 /31 8)。全组无体循环气栓和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 ,可有效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肺等脏器的损伤作用 ,有利于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浅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体外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朱晋坤 毛华 +5 位作者 尹扬光 董文 杜峰 鲁玉明 熊宗华 邓梦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从理论上寻找两种药物联合效果优于单药的原因。方法于2013年在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购买健康雌性SD大鼠4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阿司匹林组(8只... 目的体外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从理论上寻找两种药物联合效果优于单药的原因。方法于2013年在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购买健康雌性SD大鼠4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阿司匹林组(8只)、氯吡格雷组(8只)、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8只)、对照组(8只)以及用于原代细胞分离培养10只。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利用50μg/ml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建立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采用100 mg/kg阿司匹林、10 mg/kg氯吡格雷、100 mg/kg阿司匹林联合10 mg/kg氯吡格雷以及200μl蓖麻油制作内皮细胞基质板;血浆血小板分离制备前3 d,阿司匹林组喂养阿司匹林100mg·kg-1·d-1,氯吡格雷组喂养氯吡格雷10 mg·kg-1·d-1,联合组喂养阿司匹林100 mg·kg-1·d-1,氯吡格雷10mg·kg-1·d-1,对照组喂养蓖麻油200μl/d。采用ELISA法检测黏附内皮细胞基质上的血小板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M)、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CD40表达的影响。结果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血小板对内皮细胞黏附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50、100、150、200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150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黏附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50、100、150、200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显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TM表达的减少。ox-LDL能明显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OX-1表达,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由ox-LDL引起的LOX-1和IL-6的表达;而氯吡格雷则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CD40的表达。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从上调TM和抑制炎性因子两方面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作用。但两者联合更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 内皮细胞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53
18
作者 周跃 李长青 +5 位作者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均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其中14例伴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卧床时间平均10.5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d。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29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者15例,手术前腿痛VAS为7.9±3.2分,术后3个月3.7±2.1分,术后6个月2.5±1.2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ODI为52.5±26,术后3个月27.5±14,术后6个月21.6±8,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9
19
作者 徐梓辉 周世文 黄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 从薏苡仁中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 (Coixan) ,并观察其对多种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热水提取、低温减压浓缩、三氯醋酸法去蛋白、流水透析、SephadexG 75柱层析等方法。②采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尾静脉注射建立高血... 目的 从薏苡仁中分离提取薏苡仁多糖 (Coixan) ,并观察其对多种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热水提取、低温减压浓缩、三氯醋酸法去蛋白、流水透析、SephadexG 75柱层析等方法。②采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尾静脉注射建立高血糖小鼠模型 ,尾静脉取血 ,血糖仪测定血糖水平。结果 ①被提取的薏苡仁多糖是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分子量约为 1.5× 10 4 ,产率为 0 .12 5 % ;②口服给予Coixan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 ;腹腔给予Coxian剂量在 5 0mg/kg和 10 0mg/kg时 ,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 (P <0 .0 5&P <0 .0 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薏苡仁多糖对正常及高血糖模型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多糖 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甘遂伍用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黄文权 程相岭 +2 位作者 肖鸿 徐梓辉 邵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十八反中甘草与甘遂同用时对Wistar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单味药甘草及单味药甘遂各 1 0 0g分别加水 2 0 0ml,煎煮浓缩至 5 0ml药液 ,配伍组将甘草及甘遂各 1 0 0g加水 40 0ml,煎煮浓缩至 5 0ml药液。共... 目的 观察中药十八反中甘草与甘遂同用时对Wistar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单味药甘草及单味药甘遂各 1 0 0g分别加水 2 0 0ml,煎煮浓缩至 5 0ml药液 ,配伍组将甘草及甘遂各 1 0 0g加水 40 0ml,煎煮浓缩至 5 0ml药液。共 2 0只大鼠分成甘草组、甘遂组、甘草 +甘遂组及对照组 4组 ,每组各 5只大鼠 ,采用灌胃法 ,药物剂量按 0 .2ml/ 1 0g大鼠计算 ,每日灌胃一次 ,连续 7d ,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观察大鼠心、肝、肾功能及形态的变化。结果 配伍组对大鼠心、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 ,而对肾功能无影响 ,对大鼠心、肝、肾组织形态有较轻微影响 ,但属可逆性改变。结论 甘草、甘遂同用后有一定的副作用 ,临床尚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甘遂伍用 十八反 中药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