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斯对脊柱手术血液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晓丽 葛衡江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27-1127,共1页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胶体型血浆代用品 贺斯 血液流变学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暂时恢复2例
2
作者 陈强 张华云 王庆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0-180,183,共2页
在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CBBB)病人中,特别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在麻醉手术时,由于有可能影响到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致严重后果,本处观察到两例CBBB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恢复正常,下面进行报道... 在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CBBB)病人中,特别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在麻醉手术时,由于有可能影响到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致严重后果,本处观察到两例CBBB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恢复正常,下面进行报道并对产生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烧复合伤后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2 8h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EC)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非浸泡组除不浸泡海水外 ,余检测时相及指标同浸泡组。结果 非浸泡组于致伤后 4h和 7hCEC、vWF升高 (P <0 .0 5 ) ,而浸泡组于伤后 4、7、10、2 0、2 8hCEC和vWF均持续增高 (P <0 .0 5 ,P <0 .0 1)。组间比较 :CEC从伤后 4h至伤后 2 8h ,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 ,vWF于伤后 7h至伤后 2 8h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0 .0 1)。结论 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可引起全身EC急性损伤 ,并且这种损伤比单纯弹烧复合伤 (不浸泡 )更严重 ,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弹烧复合伤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力勇 葛衡江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及血浆ET 1 /NO平衡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 ,在全麻中低温CPB下手术。分为先心病Ⅰ组 (n =2 0 )和心脏瓣膜病Ⅱ组 (n =2 0 )。于术前至术后 3d共 7个点采血 ,测定血...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及血浆ET 1 /NO平衡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 ,在全麻中低温CPB下手术。分为先心病Ⅰ组 (n =2 0 )和心脏瓣膜病Ⅱ组 (n =2 0 )。于术前至术后 3d共 7个点采血 ,测定血浆TM、ET 1和NO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血浆TM在CPB期间和术后 1d均显著增高 (P <0 .0 5和P <0 .0 1 ) ,手术结束时达最高 ,Ⅰ组为 ( 4 .88± 1 .1 2 )ng/ml,Ⅱ组为 ( 8.34± 1 .84)ng/ml,于术后 3d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 ;两组病人CPB后ET 1都非常显著增高(P <0 .0 1 ) ,Ⅰ组手术结束时达最高为 ( 1 2 9.0 4± 2 2 .2 9)pg/ml,Ⅱ组停CPB时达最高为 ( 1 5 6 .6 2± 2 9.6 6 )pg/ml,两组至 3d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而两组NO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在心血管CPB手术中 ,CPB可导致机体急性全身性VEC损伤 ,这种损伤可持续 2 4~ 48h ,大约 72h恢复 ;CPB可致血浆ET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栓调节蛋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体外循环 心血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晓丽 刘宿 +1 位作者 闫红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1-331,334,共2页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全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国外已广泛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现将我们用于门诊手术的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短效静脉全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国外已广泛用于全麻诱导及维持。现将我们用于门诊手术的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成年病人31例,性别:男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异丙酚 门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流术中应用异丙酚与复合应用氯胺酮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晓丽 刘宿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93-1193,1200,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异丙酚 氯胺酮 复合麻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创伤后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健 陈强 +1 位作者 葛衡江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4-756,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对创伤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 8只 ,以截肢作为创伤模型。大鼠创伤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芬太尼、芬太尼 +维拉帕米以及生理盐水 ,于创伤后15、30、60、12 0min观察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痛...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对创伤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 8只 ,以截肢作为创伤模型。大鼠创伤后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芬太尼、芬太尼 +维拉帕米以及生理盐水 ,于创伤后15、30、60、12 0min观察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痛阈变化情况。结果  10mg kg维拉帕米即可抑制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的痛阈下降 ,其中芬太尼 +维拉帕米作用最强。结论 维拉帕米可抑制痛觉过敏 ,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加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痛觉过敏 创伤 大鼠 VO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犬弹烧复合伤多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强 赖西南 +1 位作者 葛衡江 牟江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19-2219,2225,共2页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弹烧复合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血浆代用品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和相关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弋 刘宿 +1 位作者 葛衡江 周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0-640,643,共2页
关键词 血浆代用品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低蛋白血症卵巢癌根治术后诱发急性肺水肿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权 张华云 汤红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低蛋白血症 卵巢癌 手术后 急性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H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晓琴 聂智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9-930,共2页
关键词 脊柱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血浆IL-8及中性粒细胞表面IL-8RA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罗富荣 刘怀琼 +2 位作者 陈惠孙 蒋耀光 刘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61-862,共2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期间病人血浆IL 8及中性粒细胞 (PMN)表面IL 8R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以临床先心房室缺病人为研究对象 ,分别在麻醉诱导后 (A)、CPB后 30min(B)、CPB结束后即刻 (C)采集病人外周血 ,测定白细胞数、血浆IL 8浓度...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期间病人血浆IL 8及中性粒细胞 (PMN)表面IL 8R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以临床先心房室缺病人为研究对象 ,分别在麻醉诱导后 (A)、CPB后 30min(B)、CPB结束后即刻 (C)采集病人外周血 ,测定白细胞数、血浆IL 8浓度 (ELISA法 )及PMN表面IL 8RA表达量 (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法 )。结果 B点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C点 (P <0 0 5) ,而B、C两时相点的血浆IL 8浓度和外周血PMN表面IL 8RA表达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A点 (P <0 0 1 ) ,且C点值显著高于B点 (P <0 0 5)。结论 CPB期间及CPB后血浆IL 8浓度和外周血PMN表面IL 8RA表达增加 ,可能是CPB导致PMN激活和转流后病人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白介素-8 白介素-8受体 中性粒细胞 炎症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心跳骤停1例
13
作者 郑秀惠 李力 +4 位作者 郭建新 马永达 葛衡江 杨成明 陈竹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94-894,共1页
关键词 宫外孕 心跳骤停 失血性休克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