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闫振成 贾昆霞 +3 位作者 张建国 黄庆愿 朱妙珍 丁涵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肾小球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与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培养 ,八木组织测量之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Prendergast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 ,Fura 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钙...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肾小球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与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培养 ,八木组织测量之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Prendergast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 ,Fura 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可致过氧化损伤 ,使细胞膜流动性明显增高 ,细胞内钙含量增加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糖浓度愈高 ,作用愈明显。结论 高糖致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影响细胞膜流动性改变 ,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内皮细胞 肾小球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细胞膜流动性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开龙 贾昆霞 +3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慧民 陈菁 吴国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 ,分别于术后 12h ,3、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光、电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有核细胞计...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 ,分别于术后 12h ,3、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光、电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有核细胞计数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 ,并用EIG综合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肾间质呈进行性纤维化。术后 12h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肾间质有核细胞计数显著增多 (P <0 .0 5 )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显著减少 (P <0 .0 1) ,但在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半定量分析发现 ,肾间质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在生理盐水组于术后 12h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3d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肾间质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而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甘草酸对大鼠梗阻性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无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梗阻性肾病 保护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脂多糖对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闫振成 贾昆霞 +2 位作者 张建国 黄庆愿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 (Tubularepitheliacell,TEC)在含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微环境中细胞凋亡和功能改变 ,探讨LPS直接损害肾小管的机制。方法 在含内毒素LPS的介质中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检测不同时相细...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 (Tubularepitheliacell,TEC)在含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微环境中细胞凋亡和功能改变 ,探讨LPS直接损害肾小管的机制。方法 在含内毒素LPS的介质中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检测不同时相细胞凋亡、增殖能力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能力的变化。结果 LPS有明显的抑制TEC增殖 ,促进TEC分泌TNF α ,且随着LPS浓度的增大 ,其作用更为明显 ;LPS还具有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呈剂量依赖性 ;相关分析表明 ,细胞凋亡与LPS促TEC分泌TNF α的量有明显正相关。结论 LPS可抑制TEC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可能是通过TNF α而起作用 ,这可能是LPS导致脓毒症性肾衰或急性间质性肾炎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损害 内毒素脂多糖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CP-1的变化及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其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闫振成 祝之明 +4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惠明 丁涵露 刘晓莉 李开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onⅡ ,AngⅡ )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o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 tein 1,MCP...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onⅡ ,AngⅡ )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o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 tein 1,MCP 1)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MCP 1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人DN肾组织MCP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对DN患者采用随机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量 ,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尿液MCP 1水平。结果 DN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小管间质病变愈重 ,MCP 1表达愈高 (P <0 .0 1)。DN肾小球MCP 1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肾小管间质CD68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各级小管间质病变间差异明显 (P <0 .0 1)。DN肾小球CD68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尿液MCP 1水平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与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呈正相关 ,服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均可降低尿液MCP 1水平。结论 DN患者肾组织内MCP 1表达与肾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形成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苯那普利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IκB系统在慢性肾炎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惠民 朱妙珍 +2 位作者 张建国 贾昆霞 肖兵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 (CN)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 κB)P6 5 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NF κB亚基P6 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 ,采用ABC免疫组织...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 (CN)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 κB)P6 5 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NF κB亚基P6 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N肾组织NF κBP6 5 IκBα表达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与肾小球内MCP 1蛋白表达、肾脏病理改变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CN肾小球中NF κBP6 5及MCP 1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 ,而IκBα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 ,以增殖性肾炎 (MsPGN)为最显著 (P <0 .0 1)。CN肾小球NF κB、MCP 1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κBα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 ,而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与TGF β_1 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虹 朱妙珍 +1 位作者 吕军风 周伦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生化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技术,研究UUO术后1、3、7、14、21d不同时相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与小管间质病变、羟脯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生化分析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技术,研究UUO术后1、3、7、14、21d不同时相肾皮质中TGFβ1mRNA表达与小管间质病变、羟脯氨酸代谢的关系。结果:UUO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及间质面积增宽,伴TGFβ1mRNA表达增高。结论:TGFβ1lmRNA表达增加是UUO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TGFΒ1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IL-6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国 王惠民 +2 位作者 国华 郝天智 杨文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 设计合成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 ,并检测其对NF 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 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 目的 设计合成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 ,并检测其对NF 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 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 2、4、8mg 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6h后用LPS刺激 ,收集转染后 8、12、18h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上清IL 6蛋白表达 ,逆转录PCR(RT PCR)法检测IL 6mR NA转录。结果 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 κB与其顺式元件的结合 ;4、8mg 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转录和表达。结论 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可抑制NF κB的转录活性 ,从而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哑铃形圈套ODNs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涵露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中浸润的单核细胞(MC)数、肾小管病理损伤、尿蛋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正常及31例原发性肾炎肾组织中MCP 1、CD68的表达。结果 :正...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中浸润的单核细胞(MC)数、肾小管病理损伤、尿蛋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正常及31例原发性肾炎肾组织中MCP 1、CD68的表达。结果 :正常肾组织有极少量MCP 1表达及MC浸润 ;膜性肾小球肾炎(MN)组肾小球内未见MCP 1、CD68表达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PGN)、局灶节段性肾炎(FSGS)组肾小球及肾炎各组肾小管 间质MCP 1+ 、CD68+ 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小球、肾小管MCP 1+ 表达量与肾间质MC浸润数量呈明显正相关(r1=0.84,r2=0.93,P<0.01) ,但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r1=0.52,r2=0.34,P>0.05) ,肾小管MCP 1 +表达量与病变肾小管数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 :①MsPGN、MPGN、FSGS肾小球内MCP 1表达增强 ,提示可能和肾小球内MC浸润有关 ;②MsPGN、MPGN、FSGS、MN肾小管MCP 1表达增强 ,提示可能和肾小管 间质MC浸润及肾小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肾小球肾炎 MCP-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1、MMP-3、TIMP-1在人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志芳 朱妙珍 +3 位作者 何娅妮 申海鹰 张建国 杨聚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基质金属蛋白酶 3 (Matrixmetalloprotevnase 3 ,MMP 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ssueinhibitorofmelalloproteinase ,TIMP 1)在人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 目的 研究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基质金属蛋白酶 3 (Matrixmetalloprotevnase 3 ,MMP 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ssueinhibitorofmelalloproteinase ,TIMP 1)在人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 2例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及 5例对照组肾小球中ET 1、MMP 3、TIMP 1、LN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中 ,ET 1、MMP 3、TIMP 1、LN蛋白表达增强 ,MMP 3 /TIMP 1比值下降 (P <0 0 5 ,P <0 0 1) ;ET 1的表达与MMP 3 /TIMP 1比值负相关 (r =-0 70 3 ,P <0 0 1) ,与LN表达正相关 (r =0 880 ,P <0 0 1) ;MMP 3 /TIMP 1比值与LN表达负相关 (r=-0 62 3 ,P <0 0 1)。结论 ET 1可能是肾小球MMP 3 /TIMP 1下降的原因之一 ,这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xlracellularmatrix ,ECM)降解受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振成 朱妙珍 +1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惠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397,400,共2页
关键词 肾性贫血 叶酸 促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治疗 疗效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t-PA及与其结合的影响
11
作者 闫振成 张建国 +2 位作者 李开龙 黄庆愿 丁涵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 ,t PA)结合力及系膜细胞产生t PA活性改变与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 ,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测定系膜细胞...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 ,t PA)结合力及系膜细胞产生t PA活性改变与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 ,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测定系膜细胞与t PA结合力 ,纤维蛋白酶谱法检测t PA活性 ,酶联免疫分析检测FN。结果 高糖可抑制系膜细胞与t PA结合力 ,同时t PA活性增加 ,FN产生明显增多 ,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葡萄糖愈高 ,作用愈明显。结论 高糖致系膜细胞与t PA结合力下降 ,t PA活性增加 ,同时可能其抑制物明显增多 ,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 ,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 T-PA 影响 DN 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对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张建国 王惠民 +2 位作者 国华 郝天智 杨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NF-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κB顺式作用元件κ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κ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NF-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κB顺式作用元件κ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κ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后部分序列做FAM标记,行转集效率鉴定实验。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2、4、8mg/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6h后用LPS刺激,收集转染后8、12、18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蛋白表达,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转录。结果:阳离子脂质体可将哑铃形圈套ODNs高效转集入肾小球系膜细胞,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κB与其顺式元件的结合;4、8mg/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NF-α和IL-6转录与表达。结论: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可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NF-kB 哑铃形 细胞因子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寡核苷酸 圈套ODNs 靶向性 阳离子脂质体 TNF-α 抑制效应 转录活性 顺式作用元件 MRNA转录 电泳迁移率 正常对照组 LPS诱导 设计合成 ODNS 体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内白细胞介素2 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13
作者 闫振成 朱妙珍 +2 位作者 倪 军 王 东 申海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P G N)肾小球内单个核细胞( M N C)白细胞介素 2 受体( I L2 R)表达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 P G N 肾小球内 T 细胞浸润和 M N C I L...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P G N)肾小球内单个核细胞( M N C)白细胞介素 2 受体( I L2 R)表达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 P G N 肾小球内 T 细胞浸润和 M N C I L2 R的表达,同时用 P A S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系膜区基质增生。结果: P G N 肾小球内 T细胞浸润及 I L2 R+ M N C明显增多( P < 0.01),正常肾组织内无 I L2 R+ M N C; P G N 系膜区基质增生明显增加( P < 0.01),且其与肾小球内 I L2 R+ M N C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 G N 肾小球内 I L2 R 阳性表达与系膜区基质积聚密切相关,提示局部免疫活化是 P G N 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增殖性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14
作者 李开龙 张建国 +2 位作者 王惠民 闫振成 丁涵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rotein ,Ox LDL)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umanme sangialcell ,HMC)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与不同浓度Ox LDL共培养后的HMC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 ,计算出细胞...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rotein ,Ox LDL)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umanme sangialcell ,HMC)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与不同浓度Ox LDL共培养后的HMC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 ,计算出细胞周期中的G0 G1 期、S期、G2 +M期各时期的百分比及S期抑制百分比、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低浓度 ( <10 0 μg ml)的Ox LDL明显刺激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减少及S期细胞增加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下降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增高 (P <0 .0 1) ;高浓度 ( >15 0 μg ml)的Ox LDL明显抑制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及S期细胞减少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增加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不同浓度的Ox LDL可能通过对MC增殖周期的不同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炎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15
作者 丁涵露 贾昆霞 +1 位作者 张建国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 观察在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 )的表达和单核 /巨噬细胞 (MФ)的浸润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 1 7例M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结果 ①轻度MsPGN中 ,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有少... 目的 观察在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 1 )的表达和单核 /巨噬细胞 (MФ)的浸润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 1 7例M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结果 ①轻度MsPGN中 ,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有少量MФ浸润 ,MCP 1无明显表达 (P >0 .0 5) ;②中度MsPGN中 ,肾小球、肾小管 间质中的MФ浸润数、MCP 1表达量显著增高 (P <0 .0 1 ) ,肾小球MCP 1 +细胞数与肾小球内MФ数呈正相关 (r=0 .90 ,P <0 .0 1 ) ;MCP 1 +小管数与小管间质内MФ数亦呈正相关 (r =0 .86,P <0 .0 1 )。结论 ①MФ参与中度MsPGN中肾小球和肾间质小管的炎症病变 ;②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浸润的MФ可能受MCP 1趋化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IL-8、CD11b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超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00-1000,共1页
关键词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IL-8 CD11B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亚型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兵民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检测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的α、β2、ε 3种亚型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6例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12例非增生性肾炎 (nonPGN)病人肾穿刺标本及 6例... 目的 检测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的α、β2、ε 3种亚型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6例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12例非增生性肾炎 (nonPGN)病人肾穿刺标本及 6例正常肾组织中PKCα、2 β、ε的表达。 结果 MsPGN组肾小球部位PKCβ2表达明显高于nonPGN组 (P <0 .0 1)。 结论 PKCβ2与MsPGN的发病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蛋白激酶C 信号传导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开龙 贾昆霞 +4 位作者 张建国 阎振成 申海鹰 丁涵露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60-862,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基础疾病、致病菌种类以及透析连接系统类型 7个方面回顾性分析我科近 6年来收治的 162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结果 ... 目的 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基础疾病、致病菌种类以及透析连接系统类型 7个方面回顾性分析我科近 6年来收治的 162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结果 腹膜炎的平均发生率 ,女性低于男性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3 3 ) ;≤ 3 5岁和大学以上文化患者明显低于其他年龄和文化层次患者(P <0 .0 1) ;双联系统显著低于其他连接系统 (P <0 .0 0 1) ;农民患者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患者 (P <0 .0 1) ;在各种基础疾病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核杆菌和真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透析连接系统类型等诸因素有关 ;与ESRD的基础疾病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D 腹膜炎 致病因素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Ca^(2+)摄入的特点及对非洛地平的反应
19
作者 谭建聪 祝之明 +3 位作者 刘光耀 祝善俊 刘晓莉 徐有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和继发性高血压(SH)细胞膜对Ca2 + 调节的特点及钙拮抗剂对其影响。方法 :38例高血压病人分为EH组(20例)和SH组(18例) ,SH组又分为肾血管性(RH ,5例)、肾实质性(PH,7例)和内分泌性(EHT,6例)高血压3个亚组。...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和继发性高血压(SH)细胞膜对Ca2 + 调节的特点及钙拮抗剂对其影响。方法 :38例高血压病人分为EH组(20例)和SH组(18例) ,SH组又分为肾血管性(RH ,5例)、肾实质性(PH,7例)和内分泌性(EHT,6例)高血压3个亚组。分别设对照组。用液态闪烁计数法测定红细胞45Ca2 + 摄入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EH组和SH组服非洛地平治疗2周后复查。结果 :EH组红细胞45Ca2 + 摄入高于SH组和对照组 ,PRA和AⅡ低于SH组和对照组 ;SH组中 ,RH亚组红细胞45Ca2 + 摄入、PRA和AⅡ高于对照组。在EH组病人中 ,舒张压(DBP)与不同时间红细胞45Ca2 + 摄入量呈正相关 ;在SH组病人RH亚组中 ,舒张压、AⅡ与第1小时红细胞45Ca2 + 摄入量呈正相关。治疗后 ,EH组红细胞45Ca2 + 摄入有不同程度减少 ,PRA和AⅡ增高。SH组病人RH亚组第1小时红细胞45Ca2 + 摄入减少。结论 :EH细胞膜对Ca2 + 被动通透性增加 ,并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这种膜缺陷现象不存在于SH中。SH中RH病人细胞外Ca2 + 内流增加与体液因素改变有关。非洛地平可部分纠正这种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钙转运 钙拮抗剂 非络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