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65 DNA结合域的克隆、表达及其酵母双杂交自身激活作用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祥 梁华平 +4 位作者 刘昕 代佳平 刘琛 罗艳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获得NF κBp65亚基DNA结合域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靶基因 ,并检测靶基因的表达和自身激活活性。方法 利用引物二聚体搭桥技术 ,扩增p65亚基DNA结合域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载体pG BKT7DNA BD。应用醋酸锂法... 目的 获得NF κBp65亚基DNA结合域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靶基因 ,并检测靶基因的表达和自身激活活性。方法 利用引物二聚体搭桥技术 ,扩增p65亚基DNA结合域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载体pG BKT7DNA BD。应用醋酸锂法转化酵母细胞AH10 9,在SD Trp选择培养基上培养 ,观察转化株的生长情况。按尿素 SDS法抽提酵母蛋白 ,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靶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利用液相法和平板法检测阳性转化株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结果 获得p65DNA结合域基因片段 ,并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靶基因。靶基因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 ,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 ,无自身激活活性。结论 NF κBp65亚基DNA结合域可作为酵母双杂合系统中的靶基因 ,用于肽库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5 DNA结合域 克隆 核因子ΚB 酵母双杂交 自身激活作用 酵母表达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患者降钙素原对感染并发症的预测和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耿波 徐祥 +1 位作者 梁华平 罗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 3 4例ISS≥ 16分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 ,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 α、IL 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 ,并与 11... 目的 研究多发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 3 4例ISS≥ 16分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 ,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 α、IL 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 ,并与 11例健康对照比较 ,应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的多发伤患者PCT、TNF α、IL 6、CRP出现不同水平升高 ;在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患者感染前血浆TNF α和CRP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待并发感染后则明显升高 ,而血浆PCT和IL 6在整个观察期间感染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对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价值 ,PCT的灵敏度最高 ,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 对多发伤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 ,这些指标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中PCT是最好的伤后感染并发症的预测和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细胞因子 PCT 感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2 位作者 胡承香 徐祥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AP 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 2活性、IL 2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 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AP 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 ,至伤后 4d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 2的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论 创伤后脾细胞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AP 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表明AP 1参与介导了创伤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IL-2 mRNA AP-1 核转录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改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承香 张玉纯 +1 位作者 李磊 顾长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0,共3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改良及其应用AnimprovedmethodforSDS-PAGEanditsapplication胡承香,张玉纯,李磊,顾长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重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改良及其应用AnimprovedmethodforSDS-PAGEanditsapplication胡承香,张玉纯,李磊,顾长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重庆,630042生物样品分子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聚丙烯酰胺 凝脉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人肺组织中的C5a受体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凤林 郑萍 +2 位作者 黄云辉 胡承香 朱锡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 检测正常人肺组织细胞上C5aR的表达和分布 ,阐明急性肺损伤、ARDS等病理发生过程中C5aR可能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抗人C5aR短肽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 ,对人肺组织细胞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 ;pUC1 9 C5aR质粒经BamHⅠ和HindⅢ双... 目的 检测正常人肺组织细胞上C5aR的表达和分布 ,阐明急性肺损伤、ARDS等病理发生过程中C5aR可能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抗人C5aR短肽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 ,对人肺组织细胞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 ;pUC1 9 C5aR质粒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 ,得到 91 0bp的片段 ,地高辛标记制作原位杂交的探针 ,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作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发现肺血管内皮细胞有C5aRmRNA。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上均有C5aR表达。结论 C5a作为前炎症因子 ,与肺组织细胞上C5aR作用后 ,可能会介导急性肺损伤、ARDS等疾病的发生 ,说明这些疾病可能与C5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AR 补体 CD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IL-6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国 王惠民 +2 位作者 国华 郝天智 杨文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768-1771,共4页
目的 设计合成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 ,并检测其对NF 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 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 目的 设计合成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 ,并检测其对NF 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 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 2、4、8mg 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6h后用LPS刺激 ,收集转染后 8、12、18h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上清IL 6蛋白表达 ,逆转录PCR(RT PCR)法检测IL 6mR NA转录。结果 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 κB与其顺式元件的结合 ;4、8mg 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IL 6转录和表达。结论 靶向NF 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可抑制NF κB的转录活性 ,从而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哑铃形圈套ODNs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检测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刘岚 杨晓波 +2 位作者 刘昌林 顾长国 黄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90-690,696,共2页
目的:以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与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 Bs Ag)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肾小球病患儿尿 H Bs Ag,与肾活检 H B V 抗原阳性的肾炎病例对比。结果:165 例尿蛋白阳性、... 目的:以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与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 Bs Ag)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肾小球病患儿尿 H Bs Ag,与肾活检 H B V 抗原阳性的肾炎病例对比。结果:165 例尿蛋白阳性、血 H Bs Ag 阳性的肾病患儿中,血 H Bs Ag 阳性103 例,尿 H Bs Ag 检出率为22.3% ;血 H Bs Ag 阴性62 例,尿 H Bs Ag 检出率4.8% ;两者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肾活检23 例乙肝肾炎肾小球内 H Bs Ag 与血、尿 H Bs Ag 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尿 H Bs Ag 检测可作为诊断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筛检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 标志物 尿 儿童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对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建国 王惠民 +2 位作者 国华 郝天智 杨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NF-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κB顺式作用元件κ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κ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NF-κB转录活性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以NF-κB顺式作用元件κB序列为模板,设计包含两个拷贝的κB序列,长度为58个碱基的环状ODNS,合成后部分序列做FAM标记,行转集效率鉴定实验。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体外检测哑铃形圈套ODNs对NF-κB转录活性的抑制效应。提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组、无关圈套O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将2、4、8mg/L不同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6h后用LPS刺激,收集转染后8、12、18上清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蛋白表达,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转录。结果:阳离子脂质体可将哑铃形圈套ODNs高效转集入肾小球系膜细胞,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NF-κB与其顺式元件的结合;4、8mg/L剂量哑铃形圈套O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NF-α和IL-6转录与表达。结论: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在体外可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NF-kB 哑铃形 细胞因子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寡核苷酸 圈套ODNs 靶向性 阳离子脂质体 TNF-α 抑制效应 转录活性 顺式作用元件 MRNA转录 电泳迁移率 正常对照组 LPS诱导 设计合成 ODNS 体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家兔内毒素血症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
9
作者 杜文华 陈惠孙 +1 位作者 胡德耀 陆松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PAF在内毒素血症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的防治效果。方法:家兔45只随机分成5组,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内毒素及PAF均能引起心血管功能... 目的:观察PAF在内毒素血症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及PAF受体拮抗剂的防治效果。方法:家兔45只随机分成5组,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内毒素及PAF均能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显著抑制,表现为MAP、LVSP、±dp/dtmax明显紊乱。心血管功能紊乱与循环PAF水平是一致的。用PAF受体拮抗剂可显著逆转由PAF成内毒素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结论:PAF可能是引起内毒素血症时心功能紊乱的重要介质之一,PAF受体拮抗剂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心血管功能紊乱 血液动力学 P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X实验中核酸-蛋白复合物分离方法对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
10
作者 胡承香 顾长国 +1 位作者 朱旭东 李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目的 比较SELEX实验中 ,核酸 蛋白复合物分离技术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 以 β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为靶目标 ,采用不同技术路线从ssDNA随机库中获取亲和富集库 :技术路线 1,靶目标预先被吸附到 96孔微量滴定板后 ,... 目的 比较SELEX实验中 ,核酸 蛋白复合物分离技术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 以 β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为靶目标 ,采用不同技术路线从ssDNA随机库中获取亲和富集库 :技术路线 1,靶目标预先被吸附到 96孔微量滴定板后 ,再进行筛选 ,从滴定板上洗脱结合核酸 ;技术路线 2 ,溶液中筛选、硝酸纤维膜截留核酸 蛋白复合物 ,从膜上回收结合核酸 ;通过膜结合测定、凝胶阻滞测定实验检测筛选富集库对靶目标的亲和力。结果 经 4轮筛选后 ,技术路线 1来源的富集库与初始随机库相似 ,对靶目标无亲和力 ;而技术路线 2来源富集库对靶目标的亲和力较初始随机库有显著提高。结论 SELEX实验中 ,溶液中筛选、膜截留结合核酸的技术路线与固 液相筛选、固相中直接获取结合核酸的途径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X APTAMER 富集库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