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真皮替代物的制备和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元刚 伍津津 +3 位作者 朱堂友 胡浪 杨宏珍 贺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9-650,共2页
目的 通过调整复合壳多糖真皮替代物的组分 ,比较不同配方获得的真皮替代物的组织学特性的异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浓缩的DMEM培养基、小牛血清、鼠尾胶原溶液、糖胺聚糖和壳多糖按比例配制成凝胶溶液 ,然后将成纤维细胞与上述凝胶... 目的 通过调整复合壳多糖真皮替代物的组分 ,比较不同配方获得的真皮替代物的组织学特性的异同。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将浓缩的DMEM培养基、小牛血清、鼠尾胶原溶液、糖胺聚糖和壳多糖按比例配制成凝胶溶液 ,然后将成纤维细胞与上述凝胶溶液混合制成真皮替代物 (替代物A)。以A为标准 ,缺如成纤维细胞为替代物B ,缺如壳多糖为替代物C ,缺如壳多糖和成纤维细胞为替代物D。比较A、B、C、D四种替代物的生物学特性 ,并在培养半个月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四种替代物以C收缩率为最大 ,A其次 ,B、D两种替代物几乎无收缩 ,组织学上A、C未见明显差异 ,B可见均匀的蜂窝状结构 ,D结构无序。结论 A复合壳多糖真皮替代物配方是四种真皮替代物中生物学特性最为理想的一种 ,可以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真皮替代物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端 徐巧瑜 +1 位作者 丁雯 伍津津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1,144,共4页
研究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以将其更好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面部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并涂抹... 研究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以将其更好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有面部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并涂抹痤疮灵,对照组患者只用单纯红蓝光照射和涂抹痤疮灵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全部为21天(3周)。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减缓,部分患者得到治愈,其中观察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56%,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面部痤疮患者采取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的疗效较为明显,显效率较高,能够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或减轻症状,以步入健康的生活。因此这一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在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面部清除术 联合红蓝光治疗仪 面部痤疮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硫酸肝素对毛乳头细胞粘附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程波 伍津津 +3 位作者 麦跃 刘荣卿 钟白玉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寻找毛乳头细胞 (DPC)生长的调节因素。方法 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 ,并通过免疫组化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ctin)染色证实。测定硫酸软骨素A ,硫酸软骨素C及硫酸肝素对DPC粘附及生长...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在毛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寻找毛乳头细胞 (DPC)生长的调节因素。方法 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 ,并通过免疫组化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Actin)染色证实。测定硫酸软骨素A ,硫酸软骨素C及硫酸肝素对DPC粘附及生长的影响。结果 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效率高 ,纯度高 ,方法简单易行。硫酸软骨素A和硫酸肝素明显促进DPC粘附及生长 ,而硫酸软骨素C作用不明显。结论 某些细胞外基质可调节DPC的生长 ,从而影响毛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细胞外基质 硫酸软骨素 硫酸肝素 毛囊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的生长特性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唐书谦 钟白玉 叶庆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正常人头皮毛囊的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 ,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 ,测定毛乳头细胞不同时相点的细胞数 ,并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 +...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正常人头皮毛囊的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 ,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 ,测定毛乳头细胞不同时相点的细胞数 ,并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 +胰岛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毛乳头细胞、真皮鞘成纤维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呈现 3个时相 ,即停滞期、指数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 3种细胞都有 4d的停滞期 ,5~ 11d为指数生长期 ,之后呈现出缓慢生长。EGF对 3种细胞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P <0 .0 0 1) ,尤其是对真皮鞘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更强。氢化可的松和胰岛素、GM CSF对 3种细胞的作用不明显。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 6 0、5 9.2、76 .8h。结论 EGF对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真皮鞘细胞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胺酯、替硝唑治疗酒渣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堂友 李文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3,317,共2页
关键词 酒渣鼻 药物疗法 维胺酯 替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并发自发性肠穿孔1例
6
作者 周凌 伍津津 李文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1,共1页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