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水根 陈蓉 +4 位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何双梧 刘宝华 李增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 erbB 2癌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 78例乳腺癌和 4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 ,分析乳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与相应病灶... 目的 探讨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C erbB 2癌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对 78例乳腺癌和 4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扫描 ,分析乳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I表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MRI多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或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瘤内有坏死。乳腺癌内部坏死与癌细胞C erbB 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 .2 7,P <0 .0 5 ) ;而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缘与癌细胞C erbB 2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r =0 .11,r=-0 .13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 erbB 2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MRI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C-ERBB-2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大黄对大鼠结肠肌电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童卫东 张胜本 +2 位作者 张连阳 黄显凯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对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探讨Cajal间质细胞(ICC)在“泻剂结肠”肌电变化中的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 ,实验组饲以含大黄饲料 ,3月后测定结肠慢波频率及振幅 ;用碘化锌 锇酸法(ZIO)观察肌间丛ICC变化 ...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对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探讨Cajal间质细胞(ICC)在“泻剂结肠”肌电变化中的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 ,实验组饲以含大黄饲料 ,3月后测定结肠慢波频率及振幅 ;用碘化锌 锇酸法(ZIO)观察肌间丛ICC变化 ,透射电镜观察肌间丛神经和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长期服用大黄后 ,大鼠结肠慢波频率明显减慢(P<0.05),肌间丛ICC分布不均匀 ,突起连接杂乱 ;电镜下见肌间丛神经轴突空化 ,ICC样细胞变性。结论长期服用大黄可导致结肠慢波频率减慢 ,其可能机制为肌间丛神经及ICC变性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肌电 CAJAL间质细胞 大黄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病因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方仕文 刘宝华 +1 位作者 龚水根 张胜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30-832,共3页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 (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对 38例OOC病人及 1 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 ,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 (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 目的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 (OOC)病人盆腔器官及盆底形态结构变化。方法 对 38例OOC病人及 1 2例正常自愿受试者行排粪造影结合盆腔、膀胱造影 ,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 (以下简称“多重造影”)。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结果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 37例 ,直肠前突 5例 ,盆底痉挛综合征 5例 ,物理检查拟诊分别为 1 2例、4例、1例 ,均1 0 0 %得到证实。多重造影检查还发现盆底及腹膜疝 9例 ,膀胱脱出 6例 ,会阴下降综合征 3例 ,子宫后倒或脱垂 1 0例。与对照组相比 ,OOC组力排相肛直角增大 ,静息相及力排相会阴异常下降 ,力排相Douglas陷凹加深 ;OOC组中有泌尿系症状者 ,静息相及力排相膀胱异常下降。结论 多重造影诊断直肠内脱垂和直肠前突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物理诊断 ;而且对临床隐匿、物理检查难以诊断的盆底及腹膜疝、膀胱及子宫、阴道脱出等提供了形象客观的诊断依据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膀胱造影 病因诊断 出口梗阻性便秘 多重造影 DDC 盆腔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显凯 张胜本 +1 位作者 张连阳 童卫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 (STC)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32例 ,其中17例单纯STC患者 14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术 ,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 ,1例行全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术。 15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者 12例行结肠...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 (STC)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32例 ,其中17例单纯STC患者 14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术 ,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 ,1例行全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术。 15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者 1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术 ,1例行全结肠及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 15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者均加行改良式Orr′s直肠悬吊、盆底抬高、子宫悬吊术 ;4例加盆底疝修复术 ;6例加直肠前膨出修补术。结果  17例单纯STC患者痊愈率 10 0 %(17 17) ,排便每日 1~ 3次。 15例并存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痊愈率 6 6 .7% (10 15 ) ,好转率 2 0 % (3 15 ) ,无效 13 .3 % (2 15 ) ,2例半年后便秘复发 ,5例术后有明显腹胀、腹痛、排便不尽 ,肛部坠胀等症状。结论 单纯性STC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外科手术 STC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付涛 刘宝华 +1 位作者 乔六平 何渝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 (SCG ,3 0例 )和术中灌洗一期吻合术 (ICIG ,3 8例 )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的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SCG明显短于ICIG ,SCG发生切口感染 4例 (13... 目的 探讨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 (SCG ,3 0例 )和术中灌洗一期吻合术 (ICIG ,3 8例 )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的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SCG明显短于ICIG ,SCG发生切口感染 4例 (13 3 %) ,吻合口漏 1例 (6 7%) ,无 1例死亡。ICIG发生切口感染 6例 (15 8%) ,吻合口漏 4例 (10 5 %) ,无 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差不显著。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术及术中灌洗一期吻合术均为治疗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全面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结肠次全切除术 术中灌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rasp21表达和AgNORs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双梧 何渝军 +1 位作者 沈康强 陈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 myc、c fos、rasp2 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Ag 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 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胃泌素、c myc、c fos、和rasp2 1表达 ,改良银染法...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 myc、c fos、rasp2 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Ag 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 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胃泌素、c myc、c fos、和rasp2 1表达 ,改良银染法测AgNORs计数 ,并与癌旁 3cm、6cm粘膜及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结果 癌组织胃泌素、c myc、c fos、rasp2 1表达的阳性率和AgNORs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 3cm、6cm粘膜和正常大肠粘膜 (P <0 .0 1) ,高分化腺癌组胃泌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组 (P <0 .0 5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组中c myc、c fos的阳性率及AgNORs计数均明显高于胃泌素阴性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1)。结论 部分大肠癌细胞可自分泌产生胃泌素 ,介导调节c myc、c fos和rasp2 1癌基因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胃泌素 癌基因 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胃损害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连阳 王正国 +1 位作者 朱佩芳 秦红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胃损害。方法  10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 (SS)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HS)组 ,同位素标记生物微球法测量胃肠道血流量 ,同时测定胃粘膜内pH(pHi)、胃排空、胃粘膜 ,丙二醛 (MDA)含量和Na+ K+ AT ...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胃损害。方法  10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 (SS)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HS)组 ,同位素标记生物微球法测量胃肠道血流量 ,同时测定胃粘膜内pH(pHi)、胃排空、胃粘膜 ,丙二醛 (MDA)含量和Na+ K+ AT Pase活性 ,并观察胃粘膜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以及胃粘膜Fos、Jun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S组各时相点胃血流量和pHi均显著下降 ,胃排空减慢 ,胃粘膜MDA含量显著升高 ,Na+ K+ ATPase活性明显受抑。HS组胃粘膜有明显的病理损害 ,胃粘膜Fos和Jun免疫反应性校正面积及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 ,胃血流量下降 ,伴随胃排空延迟 ,并存在严重的缺血 再灌注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血流量 胃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剂结肠”大鼠结肠肌电活动及其对乙酰胆碱反应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显凯 胥基太 童卫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7-99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 (Slowtransitconstipation ,STC)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 ,测定大鼠结肠肌电生理活动及其对乙酰胆碱 (Ach)的反应变化。结果 “泻剂结肠”大鼠结肠慢波的频率减慢与振幅降低 ;结肠对Ach的...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 (Slowtransitconstipation ,STC)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 ,测定大鼠结肠肌电生理活动及其对乙酰胆碱 (Ach)的反应变化。结果 “泻剂结肠”大鼠结肠慢波的频率减慢与振幅降低 ;结肠对Ach的反应性明显减弱。结论 长期服用接触性泻剂 ,对结肠ENS有损害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传输型便秘 泻剂结肠 胃肠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480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胜本 黄显凯 饶本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建立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方法 :建立人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株SW 480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并确定移植瘤生长情况、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移植瘤体内传代稳定 ,潜伏期7~8d ;... 目的 :建立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方法 :建立人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株SW 480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并确定移植瘤生长情况、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移植瘤体内传代稳定 ,潜伏期7~8d ;保留了人结肠腺癌的组织学特征 ;细胞动力学检测显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 ;移植瘤细胞具有分泌CEA的功能。结论 :本移植瘤模型是一个生物学特性较稳定的人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移植瘤 SW-480细胞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双梧 赵言明 沈康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为探讨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在5肽胃泌素(PG)作用下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瘤细胞内cAMP含量 ;用流式细胞术测DNA、蛋白质和细胞周... 目的 :为探讨胃泌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在5肽胃泌素(PG)作用下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瘤细胞内cAMP含量 ;用流式细胞术测DNA、蛋白质和细胞周期。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 :PG组(皮下注射PG每只4μg,2/日)及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每只0.4ml,2/日) ,每组5只裸鼠 ,连续用药35d。结果 :移植瘤的体积、重量 ,瘤细胞内cAMP、DNA、蛋白质含量P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 ,PG组G0/G1 期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而S期、G2M期细胞数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 :胃泌素在体内具有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分裂和增殖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通过增加cAMP、DNA和蛋白质的含量 ,从而促进癌细胞从G0/G1 期进入到S期和G2M期。本实验为结肠癌病人施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胃泌素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时间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金华 王毅 +1 位作者 龚水根 张胜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 检测慢性便秘患者的总结肠传输时间 (Colontransittime ,CTT)与分段CTT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0例慢性便秘患者分别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 (Defecography ,DFG)检查。受试者分为 3组 :第 1组 19例 ,为慢传输性便秘 ... 目的 检测慢性便秘患者的总结肠传输时间 (Colontransittime ,CTT)与分段CTT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60例慢性便秘患者分别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 (Defecography ,DFG)检查。受试者分为 3组 :第 1组 19例 ,为慢传输性便秘 ,表现为排便频率减低 ,而DFG未见异常 ;第 2组 2 2例 ,DFG表现为直肠套叠 ;第 3组 19例 ,DFG表现为直肠外脱垂或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结果 第 1组 ,平均总CTT是 96.2h ,平均分段CTT是 :右半结肠 3 5 .3h( 3 6.7% )、左半结肠3 0 .8h( 3 2 .0 % )、直肠乙状结肠 3 0 .1h( 3 1.3 % )。第 2组 ,平均总CTT( 5 7.8h)正常 ,而直肠乙状结肠CTT[平均 13 .8h( 2 3 9% ) ]相对减少。第 3组 ,平均总CTT( 175 .1h)和直肠乙状结肠CTT[115 .8h( 66.1% ) ]均明显延长。平均总CTT和直肠乙状结肠CTT在 3组间均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渝军 何双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89-789,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报告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胆道梗阻后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变化及粉防己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永刚 迟彦邦 杨彤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变化在胆道梗阻所致肝损害中的作用及粉防己碱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胆道梗阻模型 ,灌胃给予粉防己碱(Tet)30mg·kg-1·d -1 ,分离肝细胞线粒体 ,动态观测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 ,血清T Bil、ALT、AL... 目的观察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变化在胆道梗阻所致肝损害中的作用及粉防己碱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胆道梗阻模型 ,灌胃给予粉防己碱(Tet)30mg·kg-1·d -1 ,分离肝细胞线粒体 ,动态观测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 ,血清T Bil、ALT、ALP及GGT含量变化。并观察肝脏显微结构改变。结果胆道梗阻后 ,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各梗阻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血清T BiL、ALT、ALP、GGT水平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胆道梗阻后 ,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与血清ALT、ALP含量变化呈明显正相关 ,r值分别为0.924和0.919 ,P<0.01。光镜下肝脏损害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各Tet治疗组与同时相的梗阻组比较 ,肝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减少(P<0.01) ;血清T Bil、ALT、ALP、GGT水平下降(P<0.05) ;光镜下肝脏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胆道梗阻后 ,肝细胞线粒体钙超载进行性加重 ;可能是胆道梗阻导致肝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Tet能明显减轻胆道梗阻后肝细胞线粒体钙超载程度 ,并对胆道梗阻所致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线粒体 粉防已碱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谷胺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渝军 何双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35-1236,共2页
目的 观察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7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 ,分为丙谷胺治疗组 (4 0 0mg ,口服 ,3 /d ,n =2 5)和对照组 (n =45) ,所有患者同时予化疗。随访患者术后 4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 目的 观察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对大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7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 ,分为丙谷胺治疗组 (4 0 0mg ,口服 ,3 /d ,n =2 5)和对照组 (n =45) ,所有患者同时予化疗。随访患者术后 4年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丙谷胺组患者术后 4年生存率为 76.0 % ,较对照组 (55.6% )有所提高 ,其术后复发转移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在DukesC和D期患者中 ,丙谷胺组术后 4年生存率为 73 .3 % ,而对照组为 3 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丙谷胺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率及转移率可能有一定作用 ,大肠癌患者 ,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可试行丙谷胺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胃泌素 丙谷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球摘除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萌 陆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05-1605,1608,共2页
关键词 儿童眼球摘除 病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基因转染对大鼠胰岛移植的影响
16
作者 金世龙 顾红光 +5 位作者 王亚旭 刘宝华 文亚渊 王仁云 王东 何培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 研究CTLA4Ig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及其产物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方法 利用Lipofectin载体包裹CTLA4IgcDNA质粒后转染鼠胰岛和肌肉细胞 ,检测移植后CTLA4Ig基因表达水平 ,观察CTLA4Ig基因表达在延长糖尿病鼠胰岛移植物... 目的 研究CTLA4Ig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及其产物延长胰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方法 利用Lipofectin载体包裹CTLA4IgcDNA质粒后转染鼠胰岛和肌肉细胞 ,检测移植后CTLA4Ig基因表达水平 ,观察CTLA4Ig基因表达在延长糖尿病鼠胰岛移植物和大鼠存活时间的作用。结果 A组胰岛移植第 7天 2只大鼠血清CTLA4Ig呈阳性 (阳性率 2 0 % ) ,分别为 14ng ml和 31ng ml。B组胰岛移植后维持血糖正常时间平均 (3 .6± 5 .1)d ,A组胰岛移植后维持血糖正常平均 (14 .8± 12 .3)d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A组大鼠平均存活 (2 4.0± 10 .8)d ,最长 45d ,B组大鼠平均存活 (10 .8± 4.8)d ,最长 2 1d ,两组大鼠生存时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CTLA4Ig基因可以在受体大鼠胰岛细胞或肌肉组织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基因治疗 糖尿病 大鼠 CTLA4IG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排式粘贴造口袋的改进及应用
17
作者 陈锦 王亚旭 +3 位作者 刘宝华 雷英 王亚玲 陆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87-1287,共1页
关键词 肠造品 上非式粘贴造口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基因逆转人胃癌细胞恶性表型
18
作者 陈兵 常杭花 +5 位作者 彭亦良 刘宝华 刘为纹 房殿春 张学庸 樊代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方法 利用重组技术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NA全片段克隆至亚克隆载体Bluescript KS中。利用该载体内的T2 /T3成对启动子体系 ,体外转录法制备正、反义细胞周期蛋...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方法 利用重组技术将人细胞周期蛋白D1cDNA全片段克隆至亚克隆载体Bluescript KS中。利用该载体内的T2 /T3成对启动子体系 ,体外转录法制备正、反义细胞周期蛋白D1单链RNA探针。同时利用该载体转换酶切位点的作用 ,构建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DORD1AS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胃癌细胞株 ,经G41 8筛选获得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稳定表达的阳性细胞克隆。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分子杂交、病理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对该阳性细胞克隆进行检测 ,同时设未经转染和转染空载体胃癌细胞组作对照。结果 阳性细胞克隆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抑制率约为 3 6% ) ;细胞体积增大 ,核浆比例下降 ;细胞倍增时间延长 (4 2 .2h比 2 6.8h及 2 6.4h) ,生长饱和密度下降 (1 .9× 1 0 5 比 4.8× 1 0 5 及 4.8× 1 0 5 ) ,G1/G0 期细胞比例增加 (80 .9%比 64 .6%及63 .8% ) ,血清依赖性有所恢复 ,裸鼠成瘤率下降 (0 / 4比 4/ 4及 4/ 4 )。结论 稳定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反义RNA对胃癌细胞SGC790 1 /VCR的恶性表型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反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诊断及手术疗效评价
19
作者 陈金萍 刘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87-988,共2页
目的 探讨各种有关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7-2 0 0 1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2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切除术治愈率 10 0 % ,术后排便每日 1~ 3次 ,13... 目的 探讨各种有关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7-2 0 0 1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性便秘 2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切除术治愈率 10 0 % ,术后排便每日 1~ 3次 ,13例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患者治愈率 84 6% (11/ 13 ) ,术后排便每日 1~ 3次 ,无效 7 7% (1/ 13 )。结论 对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和合并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患者 ,结肠切除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疗效 便秘 结肠 慢传输性便秘 结肠切除术 S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内作用
20
作者 黄显凯 张胜本 饶本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TNF抗大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rhTNF对人结肠腺癌SW-480裸小鼠移植瘤重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 目的:探讨TNF抗大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rhTNF对人结肠腺癌SW-480裸小鼠移植瘤重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抑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肠癌细胞围绕血管出现片状坏死,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rhTNF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从G0 /G1 期过渡到S和G2M 期,使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DNA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NF对大肠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rhTNF诱导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有关;rhTNF能特异性抑制大肠癌细胞从G0/G1 期向S和G2M 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结肠肿瘤 SW-48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