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国强 牟信兵 +2 位作者 郑建保 肖德全 叶刚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87-1487,1490,共2页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下呼吸道 细菌培养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6的释放水平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洪新 郭振辉 +1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 探讨TNF α和IL 6在急性肺损伤中 (ALI)的作用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意义 ;方法 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LPS)和盲肠结扎穿孔 (CLP)复制大鼠ALI模型 ,观察在这两种ALI模型早期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肺湿干重比率 (W/D)、血浆促... 目的 探讨TNF α和IL 6在急性肺损伤中 (ALI)的作用和地塞米松的治疗意义 ;方法 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LPS)和盲肠结扎穿孔 (CLP)复制大鼠ALI模型 ,观察在这两种ALI模型早期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肺湿干重比率 (W/D)、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6的变化 ,以及地塞米松干预的影响。结果 ①在LPS刺激 1 2h和CLP 2 4h大鼠PaO2 均显著降低 ,W/D显著增加 ,在同一时相LPS组损伤较CLP组重 ;地塞米松能减轻两组ALI模型大鼠PaO2 的降低和W/D的增加。②两种模型大鼠血浆中TNF α的含量先迅速增加 ,后逐渐降低 ,IL 6的浓度逐渐增加 ;LPS组TNF α的峰值浓度出现较CLP组早 ,IL 6的浓度高于CLP组 ;地塞米松能显著降低两组模型中TNF α的峰值浓度和IL 6浓度的增加。结论 血浆TNF α峰值浓度出现的早晚和IL 6浓度的水平可能反映损伤的严重程度。糖皮质激素对LPS刺激和CLP大鼠ALI有保护作用 ,可能在ALI早期有治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段绪伟 杨肇亨 张文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应用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3种药物对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探索防治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方法:将患者分成3组,各应用一种药物,每种药物治疗一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氟康唑组真菌阴转率为... 目的:应用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3种药物对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疗效进行对照观察,探索防治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方法:将患者分成3组,各应用一种药物,每种药物治疗一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氟康唑组真菌阴转率为88.6%,酮康唑组真菌阴转率为50%,咪康唑组真菌阴转率为46%。结论:氟康唑疗效最佳,酮康唑次之,咪康唑居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真菌感染 药物疗法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勇 杨肇亨 +2 位作者 刘维会 段绪伟 毕玉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白三烯 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气管内注入 0 .2mg脂多糖复制模型 ,采用图像分析、ELISA方法检测病理学改变、粘蛋白表达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粘蛋白量。...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白三烯 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气管内注入 0 .2mg脂多糖复制模型 ,采用图像分析、ELISA方法检测病理学改变、粘蛋白表达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粘蛋白量。结果  3周后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特征 ,如杯状细胞、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 ,腺体细胞和气管上皮粘蛋白面积 ( % )、未分泌指数及BALF中粘蛋白量增加 ;孟鲁司特可显著抑制杯状细胞增生 ,降低分泌细胞粘蛋白表达水平、BALF中粘蛋白含量。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在杯状细胞增生、粘蛋白合成、分泌等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 拮抗剂 慢性支气管炎 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血浆MIP-1α、MCP-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学军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浆中MIP 1α、MCP 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各时相点血浆中MIP ... 目的 初步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浆中MIP 1α、MCP 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各实验组大鼠不同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各时相点血浆中MIP 1α、MCP 1水平均高于三七总甙组 ,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 ,第 2 8天达最高水平。PNS组MIP 1α、MCP 1受到明显抑制 ,接近对照组。结论 PNS能有效抑制血浆中MIP 1α、MCP 1水平 ,减轻肺泡炎症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慧 古正凤 +3 位作者 张露 曹国强 韩晓黎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各级医院近10年肺栓塞诊治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及规范肺栓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地区31家医院2003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结果:(1)31家医院共纳入33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各级医院近10年肺栓塞诊治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及规范肺栓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地区31家医院2003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结果:(1)31家医院共纳入336例患者,其中确诊195例,临床诊断141例,死亡105例。(2)主要合并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创伤及手术、制动、肺癌、冠心病、肺部感染等。(3)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咳痰、晕厥。(4)非老年组确诊率比老年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4%vs.51.03%,P=0.003);非老年组死亡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60%vs.24.29%,P=0.017)。(5)2008至2012年肺栓塞确诊率比2003至2007年肺栓塞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23%vs.38.60%,P=0.000);2008至2012年肺栓塞患者死亡率低于2003至2007年肺栓塞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12%vs.27.34%,P=0.000)。(6)三级医院确诊率比二级医院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81%vs.31.58%,P=0.015);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1%vs.36.84%,P=0.595)。(7)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未干预组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3%vs.69.61%,P=0.000)。(8)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确诊率的独立因素为年龄(优势比:2.177,95%CI=1.356~3.494),时间(优势比:3.175,95%CI=1.720~5.860),医院等级(优势比:0.262,95%CI=0.094~0.728)。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时间(优势比:1.817,95%CI=0.895~3.687)和有无干预措施(优势比:0.078,95%CI=0.044~0.137)。结论:重庆地区大部分医院医务人员肺栓塞诊断意识逐年有所提高,但筛查肺栓塞高危患者及肺栓塞预防意识差。三级医院主要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肺栓塞,各级医院诊断肺栓塞以临床综合诊断为主,确诊率低,但三级医院确诊率高于二级医院,非老年患者的确诊率高于老年患者。重庆地区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肺栓塞欠规范,死亡率高。2003至2007年间死亡率高于2008至2012年,及时干预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因此,重庆地区各医级院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水平有待大幅提高,以此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调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伴胸腔积液60例胸膜活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军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69,172,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胸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肺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兴胜 崔社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肺活检 (Transbronchiallungbiopsy ,TBLB)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原因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 ,对 2 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 ,包括 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和 11例COPD继发肺纤维化 (...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肺活检 (Transbronchiallungbiopsy ,TBLB)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原因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 在X线透视下 ,对 2 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患者 ,包括 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和 11例COPD继发肺纤维化 (PF COPD) ,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取得肺组织 ,切片行HE染色 ,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I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比较IPF与PF COPD之间在病理形态学、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类型及分布特点方面的区别。结果 IPF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高于PF COPD(P <0 .0 1) ,IPF以较粗大的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 ;而PF COPD则以较纤细的Ⅲ型胶原纤维为主。结论 IPF与PF COPD在临床特点、病理表现、纤维增生程度及胶原纤维类型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 ;TBLB结合免疫组化方法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肺活检 诊断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多发性基底状鳞癌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秋 王耀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500-1500,共1页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多发性 基底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管环粘液分泌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黄 勇 杨肇亨 +1 位作者 刘维会 段绪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9-619,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大鼠 气管环 地塞米松 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豚鼠肺组织PKC的表达及对TXA_2释放的影响
11
作者 吴奎 杨肇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哮喘模型,在诱发哮喘24 h 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哮喘豚鼠肺组织总PKC活性及膜活性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PKC的表...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哮喘模型,在诱发哮喘24 h 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哮喘豚鼠肺组织总PKC活性及膜活性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PKC的表达,体外检测PKC活化剂PMA和抑制剂H-7 对肺组织血栓烷A2 (TXA2)释放的影响。结果:①哮喘组肺组织PKC活性显著增加;PKC呈强阳性表达;②PMA引起了肺组织TXA2的释放的增加,而H-7则抑制了PMA的效应;③相关分析表明,PKC活性与TXA2 的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KC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肺组织 PKC TX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异丙托品抑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维会 杨肇亨 +1 位作者 黄勇 洪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 探讨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对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支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气管环培养液中粘蛋白量的变化 ,以及雾化吸... 目的 探讨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对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支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气管环培养液中粘蛋白量的变化 ,以及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的影响。结果 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合慢支炎的改变。溴化异丙托品和阿托品都显著减少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数目及粘蛋白的分泌。但溴化异丙托品抑制粘蛋白分泌的作用显著强于阿托品。结论 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途径在慢支炎大鼠气道粘蛋白的高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溴化异丙托品明显抑制粘蛋白高分泌 ,其作用强于阿托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粘蛋白 溴化异丙托品 阿托品 毒蕈碱乙酰碱能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