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大肠癌复治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雪琴 王东 +5 位作者 仲召阳 金丰 单锦露 王阁 王正波 沈奕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但其临床疗效在不同病种之间存在差异。本研究拟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大肠癌复治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大肠癌复治病人中... 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但其临床疗效在不同病种之间存在差异。本研究拟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大肠癌复治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大肠癌复治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与大肠癌复治病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7例,大肠癌15例。全组病例均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剂量为7.5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第1-14天连续给药。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客观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结果临床疗效方面:1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RR)为11.8%(2/17),疾病控制率(DCR)为41.2%(7/17),15例大肠癌的RR为40%(6/15),DCR为86.6%(13/15),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非小细胞肺癌QOL改善和稳定病例占41.2%(7/17),大肠癌改善和稳定病例占86.6%(13/15),二者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大肠癌复治病人的疗效优于非小细胞肺癌复治病人,提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扩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临床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大肠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抗肿瘤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