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防护培训与医院职业暴露率的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乐东梅 曹平 宫海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4-754,768,共2页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被微生物污染皮肤、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任务艰巨,积极寻找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率的方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被微生物污染皮肤、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任务艰巨,积极寻找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率的方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我院职业暴露率与正规的系统防护培训之间的关系,以明确我院每年1次以上的正规的系统防护培训对我院职业暴露率控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系统防护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谷珊珊 宫海燕 何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71-2374,共4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213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结果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CL-C总分为14~58(32.69±10.73)分,3类症状再体验、回避、警觉的得分为(10.67±3.78)、(11.56±4.98)、(10.01±5.76),PTSD阳性率为16.90%。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常模(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38、-0.365、-0.201、-0.188、-0.235,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警觉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94、0.141、0.401、0.354、0.201、0.436、0.308、0.323、0.269、0.286、0.315、0.287,P〈0.05)。消极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及PTSD的发生(Beta分别为0.186、0.152)。结论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TSD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联综合诊断技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灵 杨再林 +1 位作者 陈洁平 张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显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五联综合诊断技术单用和联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诊断...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显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五联综合诊断技术单用和联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orphologie,immunophenotypie,cytogenetic,molecular,MICM)联合检测,并根据WHO造血组织和淋巴系统肿瘤分类的标准确诊为MDS的患者情况,并分析单项(骨髓涂片)、双联(骨髓涂片+活检)、三联(骨髓涂片+活检+染色体)、四联(骨髓涂片+活检+染色体+FISH)和五联(骨髓涂片+活检+染色体+FISH+FCM)诊断符合率及其在分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在248例确诊的MDS患者中,双联诊断符合率为79.44%,三联和四联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0%、88.71%,五项联合诊断符合率可高达93.15%,均高于骨髓涂片单项诊断符合率(59.27%,P<0.05)。在MDS亚型分型及预后评估方面,五项联合应用辅以骨髓纤维组织的有无及增生程度、染色体核型情况及其复杂程度、抗原异常表达这3个参数均有助于提高MD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论应用MICM五联综合诊断技术能有效提高MDS诊断水平,对其亚型分型、预后治疗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 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科 陈先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轻/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变化、COPD评估测试(the 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气道炎性指标、气道重塑指标及观察期内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患者例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aximal expiratory flow in 25%vital capacity,MEF_(25%))、25%~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_(25%)~_(75%))、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MEF_(75%))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FEV_1、FEV_1%预计值、FEV_1/FVC、PEF、PEF%预计值、MEF_(25%)、MEF_(25%~75%)改善更显著(P<0.05),MEF75%有所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5例和对照组13例患者因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420,P=0.036)。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克拉拉细胞蛋白(Clara cell protein,CC1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轻/中度稳定期COPD,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进一步延缓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盐酸氨溴索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须防治并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玲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常见 供血 严重 中风 脑血管 并重 重要性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AR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生长增殖的影响
6
作者 张玲 郭莲 +1 位作者 彭勇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反义T- STAR(testes signaltransductionandactivatorofRNA,T -STAR)基因对结肠癌细胞HCT- 116 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正、反义T -STAR基因转入HCT -116细胞中,用Westernblot检测T -STAR 蛋白... 目的 探讨正、反义T- STAR(testes signaltransductionandactivatorofRNA,T -STAR)基因对结肠癌细胞HCT- 116 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正、反义T -STAR基因转入HCT -116细胞中,用Westernblot检测T -STAR 蛋白表达水平,用细胞动力学检测HCT- 116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结果 转染正义T -STAR基因后,HCT -116细胞的T STAR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但细胞生长速度变慢、增殖能力下降;转染反义T -STAR基因后,HCT- 116细胞的T -STAR蛋白表 达水平下降,但细胞生长速度变快、增殖能力增强。结论 T- STAR基因可抑制结肠癌细胞HCT- 116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AR 反义核酸 正义核酸 细胞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