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检查在诊断乳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郭燕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1-312,共2页
超声检查在诊断乳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郭燕丽①综述秦乾元①詹新恩②审校本文对国内外超声诊断乳癌淋巴结转移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概括了其在超声影像方面的特点。1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途径乳癌的淋巴转移一般早于血行转移。腋下和... 超声检查在诊断乳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郭燕丽①综述秦乾元①詹新恩②审校本文对国内外超声诊断乳癌淋巴结转移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概括了其在超声影像方面的特点。1乳癌淋巴结转移的途径乳癌的淋巴转移一般早于血行转移。腋下和乳内淋巴结均是乳癌淋巴转移的第1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彩色显像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5-66,共2页
多普勒彩色显像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的探讨徐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超声诊断科)630038应用二维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鉴别仍有一定困难。随着双功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的问世... 多普勒彩色显像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的探讨徐颖(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超声诊断科)630038应用二维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鉴别仍有一定困难。随着双功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的问世,用多普勒鉴别良、恶性肿瘤已成为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 肝血管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定脑梗死患者血管舒张功能
3
作者 张善春 迟路湘 +2 位作者 李锐 陈萍 段灵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005-2007,共3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是否会影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brachial artery-flow mediated dilation,BA-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 mediated dilation,BA-NMD),以及能否测量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内动脉的扩张更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是否会影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brachial artery-flow mediated dilation,BA-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 mediated dilation,BA-NMD),以及能否测量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内动脉的扩张更直接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舒张功能。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分别对1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静息时、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双侧肱动脉内径变化,另有13例患者同时测量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内径变化,其中8例患者同时测定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内径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双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和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无显著差异,CCA-NMD与BA-NMD无明确相关性(r=0.52,P=0.07),ICA-NMD与BA-NMD呈正相关(r=0.83,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双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和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无显著差异。测量颈内动脉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可以更直接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舒张功能 颈内动脉 超声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4
作者 周子成 江正辉 +1 位作者 李治惠 方昌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2-64,共3页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肝脏肿瘤,有时易与肝癌诊断混淆。随着影像学的进展,现在多数可于术前作出诊断。本文分析我院1975年10月~1990年10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肝血管瘤,旨在总结临床及影像诊断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血管肿瘤 肝肿瘤 CT 肝细胞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青 宋治远 +9 位作者 舒茂琴 郭燕丽 钟理 王文婷 申斌 李华康 柴虹 朱平 刘锋 陈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封堵治疗,评价左心耳封堵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期完成的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线资料,左心耳测量数据(心脏超声及造... 目的通过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进行封堵治疗,评价左心耳封堵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期完成的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线资料,左心耳测量数据(心脏超声及造影)以及介入操作结果。结果 12例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患者全部成功(成功率100%),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1~81(66.4±14.5)岁,房颤病史0.5~7(2.78±4.12)年。12例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2~6(4.1±1.9)分。术中TEE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为(19.7±2.2)mm;左心耳造影图像测得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为(20.1±2.3)mm;两种方法测量的左心耳开口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所用12枚Watchman封堵器直径(25.0±3.2)mm;植入左心耳内后TEE测量封堵器最大直径(20.3±5.8)mm,压缩率为(22.1±3.9)%。6例患者封堵后有少量残余分流,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进行左心耳封堵是安全、有效的,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Watchman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洛夫 张绍祥 +5 位作者 江军 郭燕丽 王平安 谭立文 刘正津 靳风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 建立中国人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应用中国首套男、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VRM计算机平台上建立人体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了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 目的 建立中国人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应用中国首套男、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VRM计算机平台上建立人体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了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该模型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连续的任意方位的切割 ,并能清晰地显示出各个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构。结论 可视化肾脏能够实现肾脏及周围结构的任意方位的断面解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可视化 虚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正常女性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燕丽 秦乾元 +1 位作者 詹新恩 姜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正常女性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郭燕丽①秦乾元②詹新恩姜军乳腺具有较为丰富的血管供应,其血供主要来自腋动脉发出的胸外侧动脉和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胸廓内动脉发出的肋间穿支及降主动脉发出的肋间后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正常女性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郭燕丽①秦乾元②詹新恩姜军乳腺具有较为丰富的血管供应,其血供主要来自腋动脉发出的胸外侧动脉和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胸廓内动脉发出的肋间穿支及降主动脉发出的肋间后动脉。近年来,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供血动脉 血流参数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气腹环境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郝迎学 钟华 +4 位作者 张超 曾冬竹 石彦 饶芸 余佩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气腹环境,观察二氧化碳(CO2)和氦气(He)在不同压力下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2组和He组,其中CO2组和He组又按照压力不同分为0、5、10、15mmHg组(作用时间均为4h)。细胞在密闭培养箱...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气腹环境,观察二氧化碳(CO2)和氦气(He)在不同压力下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2组和He组,其中CO2组和He组又按照压力不同分为0、5、10、15mmHg组(作用时间均为4h)。细胞在密闭培养箱内经不同压力CO2或He作用4h后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培养液pH值;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变化;AnnexinV-FITC/PI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例。结果处理结束后即刻检测,CO2组细胞培养液呈弱酸性,He组细胞培养液呈弱碱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CO2组0、5、10mmHg组O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5mmHg组OD值与对照组比较在前3天无明显差异(P>0.05),在4~7天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He组,不同压力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CO2环境下,0、5mmHg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10、15mmHg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0、5mmHg组细胞凋亡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胃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3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厚源 何国祥 +4 位作者 周林 张萍 李锐 宋治远 史光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 )的即刻和近期疗效 ,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例药...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 )的即刻和近期疗效 ,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进行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 ,由压力监测判断即刻疗效 ,术后半年则由患者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室性早搏激发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前平均 14 3mmHg ( 70~ 180mmHg) ,术后平均 5 3mmHg ( 3 0~ 80mmHg) ,下降幅度平均 78%( 69%~ 85 %)。 3例中有 1例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另有 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均于术后 6个月随访 ,其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心功能明显改善 ,室间隔肥厚和SAM现象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可采用PTS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肥厚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萍 杨美玉 郭爱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17-1217,共1页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先天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内皮舒张功能和自主神经活性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席瑞霞 舒茂琴 张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自主神经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应用高分辨超声测定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比较60例低 中危高血压病患者和2 0例健康对照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心...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自主神经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应用高分辨超声测定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比较60例低 中危高血压病患者和2 0例健康对照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心率变异和糖脂代谢的变化,观察不同的降压药物 利尿剂(吲哒帕胺)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失调和自主神经活性异常,表现为总的心率变异下降,2 4h平均心率轻度增加,代表迷走活性的指标 rMSSD和PNN5 0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显著下降;高血压病患者餐后的2h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血糖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伊贝沙坦和吲哒帕胺的降压幅度相似;伊贝沙坦治疗8周显著改善了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了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引起了心率变异的迷走活性(rMSSD)增加和2 4h平均心率下降,而吲哒帕胺无类似作用。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失调,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自主神经活性可能是伊贝沙坦的有益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心率变异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丹 孟璟 +5 位作者 曲小龙 王文婷 周杨 肇炜博 宋治远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ASA的成年(≥18周岁)HOCM患者44例。术中实时监... 目的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ASA的成年(≥18周岁)HOCM患者44例。术中实时监测静息和激发状态下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并于术后3 d,1、3、6、12、24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程度、左房和左室容积、估测静息状态下LVOTG值,以及心功能状态、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44例HOCM患者ASA术后即刻,静息LVOTG由术前(79.9±37.9)mmHg下降至(33.8±30.2)mmHg(P<0.01),激发LVOTG由术前(112.4±43.8)mmHg下降至(36.8±30.0)mmHg(P<0.01)。术后常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舒张末期左房容积由术前(113.8±50.3)mL下降至(97.6±45.7)mL(P<0.01),收缩末期或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均有明显增加,左室各节段收缩同步性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的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结合药物治疗可使患者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