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56
1
作者 钟华 郭燕丽 +4 位作者 张丰 覃折波 陈凯旋 李锐 华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在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直肠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在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直肠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超声诊断科检查的3 874例前列腺疾病门诊患者,年龄(68.5±13.5)岁,分析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图像特征分型及其PSA值的分布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的经直肠超声图像特征可分为隐匿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及弥漫浸润伴结节型,且弥漫浸润型和弥漫浸润伴结节型各自与前两种(隐匿型和结节型)之间的PS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隐匿型和结节型之间以及弥漫浸润型和弥漫浸润伴结节型组别之间的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SA值结合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尤其是隐匿性和弥漫浸润型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 活检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文婷 黄海韵 +3 位作者 柳强维 姚青 宋治远 郭燕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37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21例,偏头痛252例),为进一步诊断有无PFO,均接受TTE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其中103例进行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结果 (1)在静息状态下,373例患者TTE结果显示22例合并有PFO;在TTE未检出PFO的351例患者中,103例患者同时接受了TEE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合并PFO。(2)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86例患者在Valsalva状态和剧烈咳嗽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向右向左分流检出率为49.87%。其中轻度右向左分流(Ⅰ级)69例;中度分流(Ⅱ级)70例;重度分流(Ⅲ级)47例。(3)TTE检测出22例PFO和TEE检测出49例PFO患者,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4)59例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证实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且MRI证实有脑梗塞灶的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进行了PFO介入封堵术,术后1个月复查经右心声学造影显示,55例在Valsalva和剧烈咳嗽状态下右向左分流消失,4例仍有少量右向左分流。结论 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PFO右向左分流的存在,并可判断右向左分流程度,为PFO的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同时还能作为PFO封堵术后临床随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心声学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绍华 卓燕 +5 位作者 袁茜 谢攀 尹娜 孙岩 彭侃夫 朱俊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肾科2015年透析患者200例,按就诊序号2∶1比例分为超声定位组(A组)132例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B组)68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第1针穿刺成功率...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肾科2015年透析患者200例,按就诊序号2∶1比例分为超声定位组(A组)132例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B组)68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第1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置管后2周内感染情况、血肿、误穿动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是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第1针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和93.3%,高于B组70.0%和62.5%;A组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平均时间分别为(7.15±2.59)min和(7.43±3.29)min,与B组的(11.24±6.49)min和(12.80±5.78)min比较,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并发症(血肿)A组1例(0.7%),明显少于B组并发症(血肿、误穿动脉)4例(5.8%);置管2周内感染率A组3例(2.2%)低于B组5例(7.3%)。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第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定位 深静脉置管术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肺动脉狭窄的产前及产后对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建君 郭燕丽 +4 位作者 段灵敏 薛雅方 邓凤莲 王琰 钟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8-1274,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肺动脉狭窄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经超声诊断或怀疑肺动脉狭窄的胎儿16例,出生后进行随访。对照分析胎儿产前及产后肺动脉狭窄超声心动图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胎儿肺动脉狭窄产前... 目的探讨胎儿肺动脉狭窄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经超声诊断或怀疑肺动脉狭窄的胎儿16例,出生后进行随访。对照分析胎儿产前及产后肺动脉狭窄超声心动图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胎儿肺动脉狭窄产前及产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对漏诊和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6例胎儿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随访,超声心动图证实13例新生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狭窄,其中10例为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重度狭窄者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均伴有三尖瓣重度反流、右房大、右室小、动脉导管血流反向,预后较差;轻度和中度狭窄者产前超声图像特征不明显而容易漏诊,产后随访其狭窄程度可逐渐减轻,2例进行性加重。3例为肺动脉主干狭窄且伴有心内畸形,产前及产后超声表现一致,预后较差。另有3例产前诊断为肺动脉主干轻度狭窄,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正常。结论胎儿肺动脉狭窄产前和产后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改变,需要对胎儿肺动脉狭窄进行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动态随访,评估其狭窄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狭窄 胎儿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锐 郭燕丽 +3 位作者 何芸 张晓航 丁俊 陈朝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肝占位病变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脉冲反向谐波技术对192例肝占位病变(109例恶性肿瘤,83例良性病变)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将造影前后病灶评分与病理结...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肝占位病变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脉冲反向谐波技术对192例肝占位病变(109例恶性肿瘤,83例良性病变)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将造影前后病灶评分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前肝脏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2.3%、44.6.%和49.0%,造影后分别提高到89.0%、96.4%和92.2%(P<0.01)。结论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可明显增强对肝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肿瘤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4 位作者 王文婷 申斌 李锐 景涛 刘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10-241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lab 3DQA软件得出197例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所有患者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冠脉造影术,将造影结果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对比研究。结果197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178例为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冠状动脉某1支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和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均可以直接显示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同时能根据冠状动脉不同分支对心肌不同节段的供血关系,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冠状动脉,其中单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97%,多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72%。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运动异常的左心室心肌节段,发现缺血病变的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准确、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二尖瓣脱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燕丽 王海东 +3 位作者 杨康 王文婷 申斌 郭爱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二尖瓣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以上反流患者,术前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并记录二尖瓣瓣膜病变类型和小叶分区定位,并与外科手术对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二尖瓣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以上反流患者,术前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判断并记录二尖瓣瓣膜病变类型和小叶分区定位,并与外科手术对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外科手术中二尖瓣的解剖定位均采用Carpentier命名法,将前叶分为A1、A2和A3,后叶分为P1、P2和P3。所有患者在行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1周内行外科手术,由外科医师记录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等病理类型及二尖瓣小叶具体的病变部位。结果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清晰地显示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的形态和空间结构,并能分别从左房面和左室面观测二尖瓣及其腱索。与外科手术相对照,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定性诊断二尖瓣脱垂的准确率为100%,诊断二尖瓣脱垂病理改变的准确率为94.1%(32/34),定位诊断二尖瓣前、后叶病变区域的准确率为91.2%(31/34)。结论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脱垂二尖瓣的病理形态,并对二尖瓣瓣叶进行准确分区和定位病变区域,在诊断二尖瓣脱垂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二尖瓣脱垂 定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心衰患者非常规体位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卓燕 袁茜 +4 位作者 谢攀 李绍华 明静 朱俊萍 孙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心衰患者非常规体位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西南医院肾科148例尿毒症心衰患者病例(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5~67岁,平均45.2岁),比较、分析其在超声引导下深... 目的探讨尿毒症心衰患者非常规体位时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西南医院肾科148例尿毒症心衰患者病例(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25~67岁,平均45.2岁),比较、分析其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穿刺时体位,穿刺时间,穿刺部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48例患者半卧位置管89.2%,端坐位置管10.8%,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为10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5%,穿刺时间6~20 min,穿刺并发症1.4%。颈内静脉置管84.5%,股静脉置管15.5%。颈内静脉置管感染、血栓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置管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可突破尿毒症心衰患者在置管时对穿刺体位的局限,提高其在非常规体位时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深静脉置管 尿毒症 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航 李锐 +7 位作者 段灵敏 薛雅方 张雪梅 王琰 刘建君 郭燕丽 钟华 姚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分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32例胎儿的产前系统超声表现。结果 32例唐氏综合征中,超声检出鼻骨发育不良29例,持续伸舌28例,小指中节指骨缺如3...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分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32例胎儿的产前系统超声表现。结果 32例唐氏综合征中,超声检出鼻骨发育不良29例,持续伸舌28例,小指中节指骨缺如3例,脐动脉S/D升高13例,肱骨股骨短小9例,颈后皮肤皱褶(NF)增厚9例,胃十二指肠扩张7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每例唐氏综合征均有2项以上的不同超声软指标异常表现,尤其以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0.63%、87.50%。系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敏感性为96.88%。结论唐氏综合征胎儿中晚孕期可有多项超声改变,其中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是最常见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唐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3 位作者 王文婷 申斌 李锐 景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2个月、6个月)和3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获得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对48例冠心病(CHD)患者(CHD组,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术后3天、2个月、6个月)和30名正常成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获得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针对CHD组经治疗的心肌节段,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变化规律。结果 CHD组共381个经治疗节段,术前及术后3天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及术后3天相比,术后2个月、6个月各方向应变及应变率逐渐增高(P均<0.05),而术后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客观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应变,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强、准确的超声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树蓉 杨仕明 +1 位作者 张志辉 匡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IPH)症的声像图特征 ,评价彩色多普勒对IPH的诊断价值。方法  2 3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与其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 3例患者中 ,就诊次数 2~ 2 2次 ,平均 9 0&#...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IPH)症的声像图特征 ,评价彩色多普勒对IPH的诊断价值。方法  2 3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与其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 3例患者中 ,就诊次数 2~ 2 2次 ,平均 9 0± 6 7次 ,首次误诊率为 10 0 %。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19例 ,肝功能正常 2 3例 ,胃镜和 /或钡餐提示食道静脉曲张 2 0例 ,手术治疗 18例 ,除 1例提示有肝硬变表现外 ,其余肝脏形态、质地均正常。 2 3例IPH患者彩超的主要表现为肝脏大小及回声均正常 ,肝内及肝门部门静脉管腔、管壁、结构异常 19例 ,门静脉系统海绵样变 2 1例 ,门静脉系统血栓 6例 ,脾脏肿大 2 3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上凡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并伴有脾功能亢进、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 ,均应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 彩色多普勒 门静脉海绵样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肿块良恶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由 郭燕丽 +2 位作者 黄海韵 陈萍 陈凯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RT-CEUS)灌注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0例,恶性33例)的常规CDFI及RT-CEUS影像资料,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造影特点及时间...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RT-CEUS)灌注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30例,恶性33例)的常规CDFI及RT-CEUS影像资料,对比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造影特点及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差异,并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周边呈放射状,87.88%(29/33)边界模糊;良性肿块多表现为离心性、均匀、低增强,83.33%(25/30)边界清晰。78.79%(26/33)的恶性肿块造影后内部可见灌注缺损。定量分析显示,恶性肿块的峰值强度(PI)及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k)均高于良性肿块(P均<0.05),达峰时间(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应用常规CDFI诊断长径≤2.0cm的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72.73%(24/33),特异度为73.33%(22/30),诊断准确率为73.02%(46/63);CDFI结合超声造影灌注情况的诊断敏感度为81.82%(27/33),特异度为83.33%(25/30),准确率为82.54%(52/63)。结论 RT-CEUS灌注图像特征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指标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长径≤2.0cm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乳腺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可视化肝脏与肝脏超声影像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果 郭燕丽 +3 位作者 张绍祥 李锐 谭立文 李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157-2160,共4页
目的建立国人肝脏的可视化模型,为肝脏超声影像学提供任意方位的薄层断面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在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与超声常用切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国人... 目的建立国人肝脏的可视化模型,为肝脏超声影像学提供任意方位的薄层断面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在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与超声常用切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国人肝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视化肝脏模型能进行任意方位的切割,各个切割面显示的肝脏内部解剖结构清晰,特别是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走行分布特点,能与肝脏超声的各个切面形成良好的对照。结论国人可视化肝脏模型能为肝脏超声影像学提供详细而完整的断面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肝脏 超声 断面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果 郭燕丽 +4 位作者 张绍祥 谭立文 李锐 李恺 陈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运用体数据绘制与表面绘制的重建方法,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建立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对...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在肝脏超声影像学肝段划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断面部分,运用体数据绘制与表面绘制的重建方法,在三维可视化软件上建立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进一步建立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对超声常用切面进行肝段划分。结果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走行分布,建立了虚拟Couniaud肝段模型,并在任意切割面能准确划分出肝段。结论肝脏三维可视化模型能为肝脏超声影像学的肝段划分提供精确的二维和三维解剖学基础,有利于提高超声对肝内病变进行准确定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脏 肝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肝发育不全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锐 郭燕丽 +2 位作者 贾树蓉 杨美玉 丁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637-1638,共2页
关键词 发育不全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肿瘤超声造影灌注定量参数与肿瘤组织周细胞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泽君 李锐 +3 位作者 张莹 陈朝晖 袁曼丽 杨正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兔VX2肿瘤超声造影定量新生血管血流灌注参数与肿瘤组织周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VX2肿瘤肌肉模型兔10只,应用超声造影连续脉冲对比(comparative pulse serial,CPS)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测定肿瘤血管血流灌注各参数值和峰值... 目的探讨兔VX2肿瘤超声造影定量新生血管血流灌注参数与肿瘤组织周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VX2肿瘤肌肉模型兔10只,应用超声造影连续脉冲对比(comparative pulse serial,CPS)技术及ACQ定量分析软件测定肿瘤血管血流灌注各参数值和峰值强度比率(rate of peak index,RPI),并与肿瘤组织标记周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和周细胞数(pericytes number,PN)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织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为(15.29±4.14)dB,RPI为(2.95±1.26)dB/s;肿瘤组织标记周细胞的MVD为(17.75±7.60),PN为(26.10±10.59);肿瘤组织造影血流灌注参数PI与MVD和PN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6、0.857,P<0.01),RPI与MVD和PN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7、0.648,P<0.01),而到达时间(arrivaltime,AT)、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与MVD、PN无相关性。结论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PI和RPI可以间接反映肿瘤血管生成中周细胞的数量、分布、密度以及微血管密度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周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脉冲谐波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背驼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锐 张萍 +4 位作者 郭燕丽 张晓航 华兴 薛雅芳 陈朝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背驼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背驼式肝移植术后CDFI疑诊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采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2.4ml肘部浅静脉团注,反...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背驼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背驼式肝移植术后CDFI疑诊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采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2.4ml肘部浅静脉团注,反向脉冲谐波低机械指数(MI0.15-0.19)实时超声造影。将超声造影结果与增强CT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诊断下腔静脉血栓3例;肝静脉血栓5例,其中2例继发肝组织淤血、坏死;超声造影诊断肝静脉狭窄6例,下腔静脉狭窄4例,其中最严重的1例肝上下腔静脉内径3.8mm。CDFI与增强CT的符合率为72%(18/25),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符合率为100%(18/18)。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背驼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的诊断能力与增强CT相当,实时超声造影更加方便灵活,为背驼式肝移植术后静脉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驼式肝移植 静脉并发症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外生殖器异常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君 郭燕丽 +6 位作者 薛雅方 段灵敏 王琰 邓凤莲 钟华 方可敬 刘美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外生殖器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生殖器异常胎儿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0 182胎胎儿中超声诊断外生殖器异常30胎,其中25胎经出生或引产后证实,5胎为假阳性;漏诊1胎两性畸形。此31胎中12胎合并多发畸形。结...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外生殖器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生殖器异常胎儿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0 182胎胎儿中超声诊断外生殖器异常30胎,其中25胎经出生或引产后证实,5胎为假阳性;漏诊1胎两性畸形。此31胎中12胎合并多发畸形。结论胎儿外生殖器异常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掌握其产前超声的图像特征,对提高胎儿外生殖器异常的产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外生殖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基因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萍 高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62-364,共3页
大量研究表明 ,不仅超声照射本身可促进目的基因在体外和体内的转染与表达 ,而且超声介导的微泡造影剂破坏可进一步增强基因的转染率 ,其主要机制是空化效应。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基因运载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基因转移 空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分子影像学:现状与将来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燕丽 范校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Weissleder于1999年首先阐述了分子影像学的定义,即分子影像学是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应用影像学方法(X线、CT、MR、超声等)来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它能使疾病在尚无解剖结构改变前被检测出来,从而有利于探... Weissleder于1999年首先阐述了分子影像学的定义,即分子影像学是通过发展新的工具、试剂及方法,应用影像学方法(X线、CT、MR、超声等)来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它能使疾病在尚无解剖结构改变前被检测出来,从而有利于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 分子影像学 造影剂 靶向治疗 多模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