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克力 江恒 +2 位作者 陈建芳 裴莉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相关特性,为结肠癌干细胞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增殖分化情况,采用限量稀释法计数细胞的克隆球形成率,并观察细胞及克隆球的生长、... 目的探讨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相关特性,为结肠癌干细胞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增殖分化情况,采用限量稀释法计数细胞的克隆球形成率,并观察细胞及克隆球的生长、增殖、分化情况。取HCT116细胞(5×103、5×104个)接种4周龄雌性NOD-SCID小鼠,观察3~8周,分析其致瘤性和病理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CD133、CD44、ABCG2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3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化过程中HCT116克隆球上CK20的表达。结果41.47%±1.28%的HCT116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克隆球,第二代克隆球形成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2.53%±2.32%)。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72h可形成克隆球,且至少可传15代以上。5×103个HCT116细胞接种至小鼠皮下5~6周后即可形成移植瘤。大部分HCT116细胞为CD133+CD44+,并表达ABCG2蛋白。HCT116细胞的克隆球分化至第4天即可检测到CK20表达。结论大部分HCT116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可作为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理想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测定 抗原 CD44 抗原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VEGF-C/D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焱 蒋勇 +3 位作者 史立群 史爱学 彭亦良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了解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VEGF-C/D的表达,探讨其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特异的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等抗体以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并用双染、连续切片对比等对45例结肠癌标本中巨噬细胞VEGF-C/D的表达进行... 目的了解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VEGF-C/D的表达,探讨其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特异的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等抗体以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并用双染、连续切片对比等对45例结肠癌标本中巨噬细胞VEGF-C/D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巨噬细胞计数,并统计分析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在结肠癌相关巨噬细胞中检测到两种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统计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巨噬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C阳性细胞率高于无转移组。结论结肠癌肿瘤组织中,不仅肿瘤细胞可分泌表达VEGF-C/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也可表达VEGF-C/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通过诱导结肠癌局部淋巴管生成,对肿瘤的转移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VEGF-D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抗淋巴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建军 梁后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抗肿瘤转移 抗血管生成治疗 淋巴管生成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血管系统 远处转移 管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后杰 李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179-2181,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道转移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伴副肿瘤综合征1例
5
作者 何建明 黄海辉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4-554,559,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副肿瘤综合征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松果体区肿瘤治疗模式的初步调查
6
作者 王鹏 肖红 庞学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16-2219,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松果体区肿瘤治疗模式,为其临床路径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西部地区9家三甲医院脑外、放疗科近8年松果体区肿瘤治疗资料,重点分析其手术、放射治疗的选择及治疗方法、步骤等。结果共收集219例,其...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松果体区肿瘤治疗模式,为其临床路径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西部地区9家三甲医院脑外、放疗科近8年松果体区肿瘤治疗资料,重点分析其手术、放射治疗的选择及治疗方法、步骤等。结果共收集219例,其中手术治疗58例,肿瘤全切除52例,肿瘤次全切6例;放射治疗19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和三脑室造瘘术后放疗99例、直接单纯放疗58例、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39例。在放射治疗中,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53例、直线加速器放疗43例(其中先行诊断性放疗25例),其中常规分割全中枢照射放疗2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三脑室造瘘术+放疗是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最多见模式,其次为肿瘤切除+放疗模式,放射治疗在照射方式与照射剂量方面差异巨大,提示松果体区肿瘤的治疗极不规范,建立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治规范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 手术 放疗 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和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亦良 梁后杰 +3 位作者 高晋华 王伟中 李焱 边志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XCR4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XCR4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XC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57.9%,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2.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68.4%,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5.9%,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且,CXCR4阳性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癌CXCR4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CXCR4和VEGF-C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病人淋巴道转移的一个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结肠肿瘤 淋巴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凋亡在肺腺癌A549细胞群集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海辉 梁后杰 +2 位作者 胡绍毅 边志衡 何建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56-758,共3页
目的 探讨PI3K信号通路在肿瘤群集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旋转培养瓶结合台式水浴恒温振荡器旋转培养的方法 ,进行肺腺癌A5 49细胞体外立体培养 ,通过Westernblot、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四唑盐 (MTT)比色法及血球计数器计数法检测Akt、... 目的 探讨PI3K信号通路在肿瘤群集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旋转培养瓶结合台式水浴恒温振荡器旋转培养的方法 ,进行肺腺癌A5 49细胞体外立体培养 ,通过Westernblot、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四唑盐 (MTT)比色法及血球计数器计数法检测Akt、Bcl 2、Bad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及对阿霉素 (ADM )敏感性。结果 ①立体培养细胞存在Akt的高表达 ;②同平面培养比较 ,立体培养细胞存在Bcl 2高表达 ,Bad低表达 ,细胞凋亡率低 ,对ADM敏感性低的特征 ,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 ,两者差异明显缩小。结论 PI3K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肺腺癌A5 49细胞群集耐药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A549细胞 三维立体细胞培养 PI3K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药物敏感性 群集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和VEGF-C/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焱 蒋勇 +3 位作者 史立群 史爱学 彭亦良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探讨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MGB1和VEGF-C/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 目的探讨HMG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MGB1和VEGF-C/D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MG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5.2%,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74%,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38.9%,二者差异显著。而且,HMGB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结肠癌HMGB1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转移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等无相关性。结论HMGB1和VEGF-C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VEGF-C/D 淋巴道转移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通过ITGB1抑制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兵 余松涛 +3 位作者 吕沐瀚 吴玉云 胡长江 杨仕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观察miR-29对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探讨miR-29通过ITGB1调节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具体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胃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ITGB1调控相关miRNA,通过比对上述2个结果,筛选出miR-29;进... 目的观察miR-29对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探讨miR-29通过ITGB1调节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具体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筛选胃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ITGB1调控相关miRNA,通过比对上述2个结果,筛选出miR-29;进一步以miR-29慢病毒及miR-29mimics过表达miR-29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ITGB1的表达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29与ITGB1的作用机制;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miR-29慢病毒感染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qRT-PCR检测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9的表达差异,并分析miR-29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基因芯片及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29在胃癌组织里高表达,同时又可能调控ITGB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9可以结合在ITGB13'UTR,miR-29慢病毒及miR-29mimics过表达miR-29都能在蛋白水平下调ITGB1;qRT-PCR结果显示miR-29家族3条miRNA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均低于癌旁组织[miR-29a:癌旁(32.01±10.38),癌(14.16±6.25);miR-29b:癌旁(26.95±5.05),癌(9.82±1.86);miR-29c:癌旁(53.56±8.05),癌(16.79±1.97),P<0.01];进一步统计学分析表明,miR-29a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29b在具有远处转移的病例组织中C/P比值较无远处转移的病例组织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29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ITGB1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GB1 MIR-29 胃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对β射线的敏感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俊清 赵妍妍 +5 位作者 姚琦 蒋为薇 李军 李斌 庞学利 周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中筛选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及U87具有较好放射增敏效果的药物,并初步探讨其放射增敏机制。方法①采用MTT法测定上述青蒿素衍生物对2株胶质瘤细胞的IC50,观察以20%IC50浓度的青蒿素衍生物联合β射线对CHG-5及... 目的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中筛选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及U87具有较好放射增敏效果的药物,并初步探讨其放射增敏机制。方法①采用MTT法测定上述青蒿素衍生物对2株胶质瘤细胞的IC50,观察以20%IC50浓度的青蒿素衍生物联合β射线对CHG-5及U87的放射增敏效果,从中筛选出放射增敏效果最好的药物;②通过克隆形成法计算目标药物的放射增敏比;③划痕法观察它对β射线照射后CHG-5细胞迁移的影响;④检测胞内还原型GSH水平;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青蒿素(artemisinin,ART)、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CHG-5的IC50分别为:1.47、0.20、0.29mmol/L;对U87,则分别为1.61、0.25、0.46mmol/L。以20%IC50为β射线的协同给药浓度,仅有AS可以同时抑制经β射线照射后的CHG-5及U87细胞的增殖。且0.06mmol/L的AS对CHG-5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25,该浓度的AS可以明显地抑制CHG-5细胞的迁移。GSH结果表明0.06mmol/LAS处理组较未处理组细胞内GSH水平下调(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0.06mmol/LAS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结论从3种ART衍生物中筛选出AS对CHG-5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的胞内GSH水平及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青蒿素 衍生物 IC50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结肠癌CT-26细胞获得性5-FU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玉娟 张璇 +2 位作者 郝丽君 缪洪明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结肠癌CT26细胞对5-FU产生获得性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正常培养基(NM)、巨噬细胞培养上清(CM)及预先用低剂量5-FU处理过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CM(5-FU)]处理CT-26细胞,并给予10μmol/L 5-FU处理,用CCK-...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结肠癌CT26细胞对5-FU产生获得性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正常培养基(NM)、巨噬细胞培养上清(CM)及预先用低剂量5-FU处理过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CM(5-FU)]处理CT-26细胞,并给予10μmol/L 5-FU处理,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PI/Annexin-V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建立CT2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上述条件培养基处理联合5-FU化疗,动态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发现,5-FU处理组CT26细胞的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FU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及P-JNK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及结肠癌CT26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发现P-JNK抑制剂可显著抑制由5-FU诱导的CT26细胞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CCK-8检测结果及小鼠移植瘤模型中均发现CM(5-FU)能够显著降低CT26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细胞凋亡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CM(5-FU)可抑制由5-FU诱导的P-JNK/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5-FU可激活结肠癌CT-26细胞的P-JNK依赖的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以发挥抗癌作用;5-FU诱导的巨噬细胞可导致结肠癌CT26细胞产生5-FU获得性耐药,其机制可能是5-FU诱导的巨噬细胞上清可拮抗CT-26细胞中5-FU激活的P-JNK/Caspase-3凋亡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结肠癌 5-FU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结肠癌多细胞耐药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军 潘凤 +3 位作者 黄海辉 胡绍毅 边志衡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结肠癌HT-29细胞多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液体重叠培养系统和常规贴壁法对HT-29细胞进行三维(3D)和单层(2D)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3D培养的HT-29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结肠癌HT-29细胞多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液体重叠培养系统和常规贴壁法对HT-29细胞进行三维(3D)和单层(2D)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3D培养的HT-29细胞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测定法(EMSA)测定3D和2D培养细胞中NF-κB的活性差异。将3D培养细胞分为两组:3D组(培养液中不加干扰因素)和3D+SN50组(培养液中加入50μg/ml SN50处理24h),采用EMSA测定两组NF-κB活性差异,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并对蛋白条带的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外生半径测定法测定3D培养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结果3D培养的HT-29细胞悬浮生长,细胞相互聚集增殖形成多细胞球,中心为坏死区,周围由多层异型性细胞组成,外围细胞PCNA阳性染色明显。与2D培养细胞相比,3D细胞中NF-κB活性条带颜色较深。EMSA显示3D+SN50组NF-κB活性较3D组低,TUNEL法显示3D组细胞凋亡率(8.71%±0.73%)较3D+SN50组(15.75%±1.02%)明显降低(P<0.01)。3D+SN50组和3D组中,Caspase-3活化片段光密度值分别为126.79±13.48和87.24±10.68(P<0.01),Bax蛋白为129.73±15.28和89.26±14.31(P<0.01),Bcl-2蛋白为97.27±12.63和131.24±14.53(P<0.01)。结论NF-κB活性升高是导致结肠癌HT-29细胞多细胞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NF-ΚB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影响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与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进明 钟大平 +5 位作者 周琪 彭秋平 潘凤 何颖 王雪 梁后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共处理或预处理24h,结肠癌细胞株对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6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4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Hoec...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共处理或预处理24h,结肠癌细胞株对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61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4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地塞米松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以MTT法检测地塞米松共处理或预处理24h后,结肠癌Lovo细胞株对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在57.3%的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在四种结肠癌细胞株中仅Lovo和HCT-116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HT-29和SW-480细胞不表达。单独应用地塞米松后,对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的Lovo和HCT-116细胞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对不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的HT-29和SW-480细胞作用则不明显。以1×10^(-4)mol/L的地塞米松处理Lovo细胞24h,或与奥沙利铂共处理可使奥沙利铂的IC50从(13.7±1.3)μg/mL降低至(5.9±0.6)μg/mL和(4.8±0.7)μg/mL;同样处理可使氟脲嘧啶的IC50从(72.2±8.1)μg/mL降低至(21.1±4.1)μg/mL和(18.6±4.0)μg/mL。结论:部分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地塞米松体外作用能够促进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的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与奥沙利铂和氟脲嘧啶预处理或共处理后可以增加结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地塞米松 奥沙利铂 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与Akt、MAPK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黎 赵晓昕 +1 位作者 李建军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蛋白与细胞对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6种结肠癌细胞系(Lovo、HCT116、HT29、LS174T、SW480、SW620)中EGFR蛋白的表达;MTT法观察吉非替尼对... 目的检测结肠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蛋白与细胞对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6种结肠癌细胞系(Lovo、HCT116、HT29、LS174T、SW480、SW620)中EGFR蛋白的表达;MTT法观察吉非替尼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GFR的下游信号蛋白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GFR蛋白在SW620细胞中无明显表达,而在其他5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尤以Lovo细胞中表达最强。Lovo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最高,HT29和SW480敏感性居中,其他3种细胞的敏感性均较差。各细胞系在胎牛血清中和EGF刺激状态下的生长抑制率和IC50值无显著差异。Akt蛋白在各细胞系均有表达且无显著差异;磷酸化Akt(p-Akt)在Lovo和SW620细胞中表达最低(P<0.05),在LS174T细胞中表达最强(P<0.05)。MAPK蛋白在Lovo细胞中表达最低(P<0.05),在LS174T和SW480细胞中表达较强(P<0.05);磷酸化MAPK(p-MAPK)在LS174T细胞中表达最弱(P<0.05)。结论Akt、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不一致,提示结肠癌对吉非替尼的反应性不能完全由EGFR表达和活性决定,也与其下游信号蛋白Akt、MAPK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结肠肿瘤 药物筛选试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或单层培养结肠癌HT-29细胞药物敏感性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军 蒋勇 +3 位作者 胡绍毅 何建明 边志衡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60-1762,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HT-29细胞在三维或单层培养条件下细胞形态学、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对化疗药物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liqu id overlay技术或常规贴壁法对HT-29细胞进行三维或单层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结肠癌HT-29细胞在三维或单层培养条件下细胞形态学、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对化疗药物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liqu id overlay技术或常规贴壁法对HT-29细胞进行三维或单层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培养方式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并采用rad ial outgrowth测定法或MTT法分别测定三维或单层培养细胞对5-Fu的敏感性。结果三维培养HT-29细胞悬浮生长,形成致密的多细胞球结构,中心出现坏死区,细胞间有较多的微绒毛、紧密连接、桥粒等结构,而单层培养HT-29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未见紧密连接、桥粒等连接结构;与单层培养细胞相比,三维培养HT-29细胞G1期比例明显升高[(64.95±0.59)%对(36.77±0.51)%,P<0.01]、细胞自发性凋亡率降低[(0.99±0.12)%对(4.79±0.49)%,P<0.01]、对5-Fu产生明显耐药。结论三维培养HT-29细胞在细胞形态学、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方面与单层培养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是导致结肠癌多细胞耐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细胞耐药 细胞周期 凋亡 三维细胞培养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孕烷X受体增强结肠癌LS174T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恒 陈健 +3 位作者 陈克力 李建军 潘凤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沉默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XR基因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结肠癌LS17T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特异... 目的观察沉默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XR基因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结肠癌LS17T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 protein 3,MRP3)表达,MTT方法检测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PXR敲低细胞克隆PXRi 1#、PXRi 2#;在PXRi 1#和PXRi 2#细胞克隆中,MRP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P1表达也下降;与PXRi control相比,细胞克隆PXRi 1#、PXRi 2#奥沙利铂的IC50值均显著降低[(4.83±0.22)、(4.75±0.19)vs(9.44±0.37),P<0.05]。结论 PXR表达沉默可增强结肠癌LS174T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这可能与PXR沉默后,SP1、MRP3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结肠肿瘤 多药耐药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引导放射治疗复发胸腺类癌异位ACTH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庞学利 阮志华 +3 位作者 肖红 王希 谭崇富 曾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55-1355,共1页
关键词 异位ACTH综合征 胸腺类癌 放射治疗 CT引导 双下肢水肿 皮质醇节律 向心性肥胖 复发 夜尿增多 血压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PCNA、p53和Fas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艳玲 梁后杰 +1 位作者 肖文华 阎晓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细胞凋亡、增殖及其相关调控因子p5 3和Fas表达特征与HC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中细胞凋亡、增殖及其相关调控因子p5 3和Fas表达特征与HC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5例人HCC与其癌旁组织中凋亡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及p5 3、Fas的表达特征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凋亡指数 (AI)、PCNA指数 (LI)、p5 3和Fas表达与HCC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显著性差异 ;AI、p5 3和Fas表达与HCC的组织学类型间也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LI与HCC组织学类型有关 :实体型较梁状型和腺样型明显增高 (P <0 0 1) ;随Edmondson分级、TNM分期增加 ,AI逐渐减少 ,而LI及p5 3表达强度则逐级增高 ,Fas表达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HCC的恶性程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 ,而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HCC细胞凋亡为p5 3依赖型 ,p5 3基因高突变、Fas表达的下调的肝癌组织其分化程度较低 ,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 FAS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29细胞黏着斑激酶表达与其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玉英 杨黎 +1 位作者 潘凤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构建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以抑制黏着斑激酶(FAK),检测FAK沉默后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利用针对FAK基因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及对照序列构建重组体,酶切并测序鉴定,用脂质体2000转染细胞,G... 目的构建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以抑制黏着斑激酶(FAK),检测FAK沉默后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利用针对FAK基因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及对照序列构建重组体,酶切并测序鉴定,用脂质体2000转染细胞,G418筛选。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内FAK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靶向FAK干扰后,免疫组化显示FA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T-PCR显示FAKmRNA的表达下调了76.94%,MTT显示HT29细胞对5-FU敏感性较其他组显著提高,IC50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构建靶向FAK的RNAi载体并有效抑制了FAK的表达,后者显著提高了HT29细胞对5-FU的敏感性,为寻求新的基因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RNA干扰 结肠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