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54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翠红 彭静 +3 位作者 谭彬彬 杨云峰 鲜继淑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5,86,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VC-related DVT)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NICU中心静脉置管病例的CVC-related DVT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研究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VC-related DVT)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NICU中心静脉置管病例的CVC-related DVT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04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110例符合条件入选本研究,其中54例发生CVC-related DVT,总体发生率为49.1%,置管时间为16 h至24 d,平均置管时间为7.67 d。其间,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落3例,无置管相关死亡病例。高龄可能是CVC-related 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NICU的CVC-related DVT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进展迅速,对置管患者早期进行彩超检测并加强局部护理,可有效减少症状性血栓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静 鲜继淑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3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和PE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3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和PE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神经外科 手术 危险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修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向鑫 袁继超 +3 位作者 陈飞 朱海涛 储卫华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7,共5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损伤后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30)、姜黄素处理组(n=30)。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以70 g力的动脉瘤夹钳夹T9-T10节段脊髓1 min造模。姜黄素处理组于脊髓损伤后30 min按200 mg/kg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单纯损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损伤后1 d,1、2、4、8周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评价大鼠后肢功能,后处死大鼠并取材,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Nestin、Tuj1、GFAP/CSPG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3a蛋白及β-catenin表达情况。 结果 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损伤后自1周开始,各时间点姜黄素处理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单纯损伤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1周可见损伤区附近有Nestin阳性细胞,2周时达高峰,4周时明显减少,单纯损伤组、姜黄素处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处理组Tuj1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多;4周时脊髓损伤中心囊腔周边形成胶质瘢痕,姜黄素处理组GFAP及CSPG表达明显弱于单纯损伤组。Western blot检测Wnt3a及β-catenin表达显示假手术组几乎无表达,姜黄素处理组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增强(P〈0.05)。 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脊髓损伤后被激活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为神经元,减轻胶质瘢痕,从而改善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脊髓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影响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飞 王皓香 +7 位作者 向鑫 袁继超 朱海涛 薛兴森 储卫华 王程仕 冯华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孕14.5 d的SD大鼠,取胚鼠大脑前端2/3部分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培养并传代3次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学鉴定;同时换用只添加2%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连续培养细胞,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干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孕14.5 d的SD大鼠,取胚鼠大脑前端2/3部分组织,提取神经干细胞。培养并传代3次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学鉴定;同时换用只添加2%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连续培养细胞,并设置空白对照组、IWR-1(Wn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10μmol/L)处理组、姜黄素500 nmol/L组、IWR-1+姜黄素500 nmol/L组(先添加IWR-1,20min后再加入姜黄素)、DMSO组。细胞培养3 d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wnt3a、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干预3 d后,姜黄素组wnt3a、β-catenin表达量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P<0.05),IWR-1处理后其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姜黄素联合IWR-1处理细胞后wnt3a、β-catenin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DMSO组表达量接近空白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wnt3a及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WR-1组wnt3a及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总体变化趋势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初步证明姜黄素可激活Wnt信号通路,由此推测姜黄素与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神经干细胞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脑脊液补体异常活化与痛觉过敏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金保 聂发传 +2 位作者 顾建腾 崔剑 林江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后补体的变化特点,探讨脊髓补体异常活化与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CCI组、生理盐水组和CVF组,对CCI组、生理盐水组和CVF组大...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后补体的变化特点,探讨脊髓补体异常活化与大鼠痛觉过敏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假手术组、CCI组、生理盐水组和CVF组,对CCI组、生理盐水组和CVF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进行松结扎,而假手术组只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但不予任何处理,CVF组大鼠在术后腹腔注射眼镜蛇毒因子(CVF)进行干预,生理盐水组大鼠在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CCI组。于术前和术后1—7d每天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组大鼠血清和脑脊液补体C3含量,并在第7天处死大鼠取L4-L6段脊髓,匀浆后测其补体C3含量。结果(1)CCI组大鼠在坐骨神经结扎后出现热痛觉过敏,而假手术组大鼠则无此变化,给予生理盐水并不能影响坐骨神经结扎后出现的热痛敏感现象,而给予CVF却能抑制CCI大鼠热痛敏感的发生;②假手术组、CCI组及生理盐水组大鼠血清补体C3含量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相比,CCI组和生理盐水组术后大鼠脑脊液补体C3浓度升高显著(P〈0.01),CVF组大鼠血清和脑脊液补体C3含量明显减低;③术后第7天,CCI组大鼠脊髓中补体C3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中补体C3含量与CCI组相当,CVF组明显低于CCI组;④大鼠热痛阈值与血清补体含量无相关性,与脑脊液补体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外周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补体异常活化现象,补体的这种变化特点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补体C 痛觉过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海水 储卫华 +6 位作者 万子兵 胡胜利 胡荣 吴南 胡波 冯华 朱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假辐照组(0mw/cm2)、辐照1组(1mW/cm2)和辐照2组(3mW/cm2)。假辐照组在辐照1组和2组进行辐照时置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辐照... 目的观察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假辐照组(0mw/cm2)、辐照1组(1mW/cm2)和辐照2组(3mW/cm2)。假辐照组在辐照1组和2组进行辐照时置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辐照1组和辐照2组又根据辐照方式不同分为2个亚组:连续辐照亚组,于细胞接种后第2天起每天辐照2h,连续6d;一次性辐照亚组,于接种后第6天一次性辐照12h。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以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900MHz电磁辐射后,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神经干细胞表面粗糙,有"孔洞"、"裂隙"样改变,细胞质均匀化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改变,细胞核形态结构破坏,核膜消失,染色质固缩、边集,这些改变在辐照2组更为明显。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细胞表面粗糙度(Ra)明显增加(P<0.05),其中辐照2组较辐照1组更为显著(P<0.05)。前述变化在连续辐照和一次性辐照的细胞中均存在且相似。结论 900MHz电磁辐射可致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胞膜和胞内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样改变,且与微波辐照剂量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海马 微波 显微镜检查 原子力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诊断评估和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蓝美锐 吴南 +2 位作者 冯华 王俊伟 赵明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1例外伤后顽固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5岁,术前采用MRI、视频脑电图(VE... 目的探讨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1例外伤后顽固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5岁,术前采用MRI、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联合定位致痫灶,术中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采用多种术式联合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前致痫灶定位与术中皮层脑电图定位的一致率为100%;经随访6个月至3.5年,满意13例;显著改善7例;良好1例。结论电生理检查准确定位致痫灶后,恰当的外科手术是治疗外伤性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外科手术 皮层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后复发1例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志 冯华 +4 位作者 林江凯 朱刚 杨柳 许建中 王宪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 复发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 mRNA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金保 聂发传 +3 位作者 易斌 顾建藤 崔剑 林江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补体活化在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1、3、7天组和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1、3、7天组(n=12)。CCI组大鼠...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补体活化在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1、3、7天组和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1、3、7天组(n=12)。CCI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松结扎,假手术组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不做其他处理。分别于建模后1、3、7天测定大鼠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通过RT-PCR、免疫比浊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C3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I组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1天即出现明显的机械和热痛过敏,结扎后3天和7天动物处在高水平的痛敏状态。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行为学变化。脊髓背角补体C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CCI组大鼠在坐骨神经结扎后1、3、7天升高,且激活程度呈上升趋势,而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NPP大鼠脊髓背角补体C3mRNA及蛋白呈高表达状态,补体的这种变化可能在NP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补体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智 陈渝杰 +4 位作者 陈志 唐卫华 朱刚 王宪荣 冯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家兔脑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9月龄雄性日本大耳兔18只,体重2.2~3.4kg,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L组)、SAH组和EDS组,每组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二次枕大池注血的方法制作SA...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家兔脑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9月龄雄性日本大耳兔18只,体重2.2~3.4kg,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L组)、SAH组和EDS组,每组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二次枕大池注血的方法制作SAH模型,EDS组静脉给予EDS(3mg/kg,4次/d,共3d)。通过Strong神经学评分观察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的变化。3d后处死动物,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组织Bax及Bcl-2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海马PI3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第1、2、3天SAH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6.00±1.79、8.00±1.90、8.00±2.37,而EDS组分别为4.16±0.75、5.17±0.75、4.83±1.17,其中第2、第3天EDS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SAH组(P<0.05,P<0.01)。3d时测定SAH组家兔脑含水量为78.6%±0.5%,明显高于L组(77.7%±0.4%,P<0.01),而EDS组经治疗后脑含水量(78.1%±0.5%)明显下降,与S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见SAH组家兔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固缩、深染,而EDS组CA1区神经元结构基本正常。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L组比较,SAH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弱,而EDS组Bax、Bcl-2表达水平与L组接近。TUNEL染色显示,SAH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而EDS组凋亡细胞数与L组接近。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H组PI3K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L组和EDS组,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DS可减轻家兔SAH后的神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I3K途径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蜕皮甾酮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金玉 鲜继淑 王俊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52-54,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大、中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结果 7例患者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或内分泌功能低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9只眼视力好转,3只眼视力维持原状,2只眼视力恶化。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崩症,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精心护理,可有效减少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入路 神经内镜 鞍结节脑膜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27例透明隔囊肿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荣锐 孟辉 +1 位作者 刘国龙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27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诊断证实,患者均采用侧脑室额角入路行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术。结果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的24例患者术后症状... 目的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27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诊断证实,患者均采用侧脑室额角入路行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术。结果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的24例患者术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合并脑积水患者9例均明显缓解,伴有癫痫的7例患者术后,有5例未再发作;复查头颅CT或MRI透明隔囊肿消失21例,明显缩小6例。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术以其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囊肿 神经内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及氧对颅高压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仁福 王宪容 冯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8-289,I003,共3页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及氧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n=10)颅高压未吸氧;B组(n=10)颅高压吸氧;C组(n=10)颅高压吸氧并静脉注射L-Arg;对照组(n=10)。行平均动脉压(MAP)、左心房压(LAP)、肺...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及氧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n=10)颅高压未吸氧;B组(n=10)颅高压吸氧;C组(n=10)颅高压吸氧并静脉注射L-Arg;对照组(n=10)。行平均动脉压(MAP)、左心房压(LAP)、肺动脉压(PAP)及肺血管阻力(PVR)监测;肺循环血浆NO;肺血管外水量(EVLW)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AP、PVR明显降低(P<0.01),肺循环血浆NO无明显升高,EVLW低于A组但高于对照组;C组肺循环血浆NO明显高于其他各组,EVLW无明显增加,电镜毛细血管基底膜基本完整。结论 L-Arg使内源性NO增加,在氧的协同作用下使PAP、PVR降低,维持了肺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颅高压 神经源性肺水肿 肺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S对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储卫华 詹梦熊 +6 位作者 朱刚 陈志 刘智 唐卫华 胡荣 麻彤辉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cdysterone,EDS)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增殖、分化情况。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NSCs,经EDS处理后,传代细胞克隆形成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变...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蜕皮甾酮(ecdysterone,EDS)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增殖、分化情况。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NSCs,经EDS处理后,传代细胞克隆形成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低剂量组(50、100、200mg/L),对大鼠海马NSCs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而高剂量的EDS(400mg/L及800mg/L)干预组则明显抑制了NSCs的增殖。在分化条件下,EDS200mg/L干预组显著提高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DS能够调节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NSCs的增殖和分化水平,在合适的剂量下明显提高了神经元的分化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神经导航下切除汉语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胶质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南 谢兵 +5 位作者 张久权 兰川 杜寒剑 吴国材 王健 冯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目的评价fMRI定位感觉性语言中枢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探讨fMRI神经导航系统在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块设计的语言理解任务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激活31例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 目的评价fMRI定位感觉性语言中枢的敏感性与准确性,探讨fMRI神经导航系统在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块设计的语言理解任务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激活31例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胶质瘤患者的感觉性语言中枢,于神经导航系统下进行结构像与功能像融合以定位感觉性语言中枢;手术中采用皮质电刺激定位感觉性语言中枢。根据fMRI与皮质电刺激吻合度进行分类,以避开感觉性语言中枢,于显微镜下切除胶质瘤。结果 31例患者中感觉性语言中枢功能像达"非常好"标准19例,图像"清楚"10例,图像"采集不成功"2例。感觉性语言中枢与皮质电刺激相关性评价显示,28例中24例为重叠关系,4例为邻近关系。肿瘤完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切除10例。手术后语言功能较手术前明显改善9例,无变化19例,短暂性感觉性失语3例。感觉性语言中枢与切除大脑皮质间距离>10mm者,手术后均未出现语言功能恶化。结论 fMRI定位感觉性语言中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准确性。fMRI神经导航系统下切除胶质瘤可以减少感觉性语言中枢邻近区域胶质瘤患者手术后语言理解障碍的发生,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感觉性语言中枢与切除大脑皮质之间的相对安全距离为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立体定位技术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红飞 左世伦 +7 位作者 李强 谭亮 吴江怡 蒋周阳 喻安永 兰川 胡荣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μmol/L、3.2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μmol/L、3.2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NSCs增殖的影响。促增殖作用明显的800 nmol/L ART组加入10μmol/L 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该通路对NSCs增殖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Y294002组、800 nmol/L ART组、800 nmol/L ART+LY294002组,待细胞培养24 h时,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RT对NSCs增殖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stin、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800 nmol/L ART组在波长450 nm处的光密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加入LY294002后,其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2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800 nmol/L ART可促进NSCs增殖,LY294002可抑制这一作用;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Nestin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800 nmol/L ART组明显上调,在加入LY294002后两者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ART可在体外促进SVZ区NSCs的增殖,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神经干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室管膜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听神经瘤手术护理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志红 苗新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创伤救治的转化医学思考
18
作者 冯华 李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45-2348,共4页
近年来,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医学自始至终都是在小断地将经验、理论和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过程中发展的。本述评将从理解当前提倡的转化医学的概念、定义和范畴出发,结合我国医学发展... 近年来,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医学自始至终都是在小断地将经验、理论和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过程中发展的。本述评将从理解当前提倡的转化医学的概念、定义和范畴出发,结合我国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转化医学在神经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创伤 转化医学 转化科学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中枢神经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误诊脑血管畸形1例
19
作者 黄毅 黄旭 +1 位作者 崔高宇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3,135,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光振 朱刚 +2 位作者 陈菁 冯华 王宪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通过硅胶管进行桥接,实验组于再生室内注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3、5、7、9、11d取材,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早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通过硅胶管进行桥接,实验组于再生室内注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3、5、7、9、11d取材,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轴突再生情况以及雪旺细胞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变化。结果①雪旺细胞:在对照组,术后3d,断端间隙内仅可见少量雪旺细胞,术后7d,雪旺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术后11d,整个间隙内的雪旺细胞排列呈有序的条索状。在实验组,术后3d,雪旺细胞即明显增多,以后各相同时相点雪旺细胞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再生轴突:在对照组,术后5d,轴突开始长出,术后7d轴突快速增长,至第11天,再生的轴突已长过5mm的间隙到达神经远端。在实验组,术后3d轴突即开始长出,9d就快到达远端。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促进轴突延伸和雪旺细胞增殖,明显促进坐骨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再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