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绘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996年1月~2001年4月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60.72%,其次为泌尿道,...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1996年1月~2001年4月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60.72%,其次为泌尿道,占19.05%。严重的基础疾病、老年人、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是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综合预防与重点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映琦 廖维宏 +4 位作者 迟路湘 陈康宁 史树贵 范文辉 陈贞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未见...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后6 h,开始出现少量TUNEL阳性细胞;SE后72 h,达到高峰;SE后7 d,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可见少量caspase-3阳性表达;SE后6 h,大鼠海马caspase-3阳性表达增多,主要集中于CA1和CA3区;SE后48 h,caspase-3表达达到高峰;SE后72 h^7 d,caspase-3阳性染色细胞数开始减少;但仍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果显示caspase-3表达分布与TUNEL染色基本一致,caspase-3表达高峰早于TUNEL所示凋亡细胞出现的高峰。结论神经元凋亡参与了SE后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死亡过程并与caspase-3的激活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CASPASE-3 匹罗卡品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范沁林 焦岩 +5 位作者 刘国军 周振华 张波 陈林 甘立霞 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组织中HAX-1蛋白(H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法全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n=5):正常组,缺血6、24、48、72h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组...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组织中HAX-1蛋白(H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四血管法全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n=5):正常组,缺血6、24、48、72h组。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层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的表达以及皮质神经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HAX-1蛋白在缺血后6h表达最高(37.60±3.45),24、48、72h降低[分别为(11.40±1.14)、(10.40±1.52)、(9.80±1.30)],且低于正常水平(P<0.01);Caspase-3蛋白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6、24、48、72h分别为(72.80±5.49)、(106.20±6.91)、(129.00±19.74)、(166.20±15.32)](P<0.01),并伴随神经元凋亡的数目逐渐增加[(92.00±9.06)、(133.80±10.64)、(157.00±10.83)、(187.80±14.96)]。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神经元中HAX-1蛋白在短期缺血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元的抗凋亡,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降低,与神经元的凋亡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 HAX-1 CASPASE-3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强化内科治疗的早期再灌注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伟业 陈康宁 +6 位作者 史树贵 周振华 胡俊 蒲明军 张超 武文婧 王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强化内科治疗前后早期再灌注变化。方法 15例发生在大脑半球一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强化内科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检... 目的比较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强化内科治疗前后早期再灌注变化。方法 15例发生在大脑半球一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在强化内科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检查。利用SPM8软件对获得的脑血流图像进行预处理并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脑血流量的变化,并对患者进行90 d的随访,主要结局为基于意向性治疗分析的90 d任何卒中事件。结果 15例患者经强化药物治疗后第7天,NIHSS评分从治疗前的(7.20±2.76)明显减低为(5.47±2.56)(P<0.01);随访第90天患者mRS评分从治疗前(3.93±0.26)减低为(3.00±0.66)(P<0.05)。所有患者无终点事件发生。ASL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24 h部分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 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强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部分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提高再灌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强化内科治疗 动脉自旋标记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DG神经发生和认知障碍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河清 唐军 +5 位作者 周振华 李志方 刘国军 陈康宁 徐海伟 李露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回神经干细胞动员的作用及对动物空间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血管性痴呆组(4VO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的血管性痴呆组(4VO+C组)共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回神经干细胞动员的作用及对动物空间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血管性痴呆组(4VO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的血管性痴呆组(4VO+C组)共4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4-vessle occlusion,4VO)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BrdU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海马齿回(dental gyrus,DG)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海马DG的BrdU阳性细胞多成对或成团排列于颗粒细胞层与海马门区。4VO组及4VO+C组造模后1d,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此后逐渐增加,到术后14d达峰值(4VO+C组约为4VO组的2倍),4VO+C组DG神经干细胞活跃增生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术后21d,与4VO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表明,造模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显著受损,但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4OV+C组术后7d和14d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损伤程度较4VO组显著减轻(P<0.05)。③大鼠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趋势与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可刺激大鼠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且SSRI类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可显著增强DG神经发生并减轻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损伤,但神经干细胞增殖趋势与学习记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推测可能与增殖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功能整合及神经递质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齿回 神经干细胞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海马移植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强 李露斯 +2 位作者 范文辉 宋敏 杨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目的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观察神经干细胞(nerual stem cells,NSCs)移植后细胞的存活、迁移以及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质粒转染... 目的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观察神经干细胞(nerual stem cells,NSCs)移植后细胞的存活、迁移以及对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质粒转染培养胚胎NSCs,小鼠海马内移植,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结果EGFP转染NSCs海马内移植2个月后可观察到GFP阳性细胞,大部分分布在针道附近,部分向同侧皮层迁移,亦有部分通过胼胝体向对侧大脑迁移,同时小量细胞发出类似于神经元的长突起。AD小鼠的记忆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胚胎NSCs海马内移植后能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并能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胚胎神经干细胞 转基因小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Aβ1-40损伤大鼠海马后的分化及对学习记忆的改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方 唐军 +3 位作者 李露斯 杨丽 阴金波 徐海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永生化神经干细胞株C17.2移植Aβ1-40损伤大鼠海马后的存活、分化以及细胞移植对A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单侧海马齿回注射凝聚态Aβ1-40复制AD大鼠模型;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海马Aβ1-40注射处,免疫荧光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 目的探讨永生化神经干细胞株C17.2移植Aβ1-40损伤大鼠海马后的存活、分化以及细胞移植对A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单侧海马齿回注射凝聚态Aβ1-40复制AD大鼠模型;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海马Aβ1-40注射处,免疫荧光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Morris水迷宫检测干细胞移植对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到AD大鼠海马后存活良好,DAPI核染显示移植细胞广泛迁移,Cy3荧光显示大部分移植细胞分化为GFAP阳性细胞,并可见一定数量的移植细胞分化为NF200阳性细胞,其中部分发出类似神经元的长突起。行为学检测表明干细胞移植对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移植AD大鼠海马后能有效存活,移植细胞可分化为胶质细胞、神经元并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干细胞 细胞移植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与蛋白激酶活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河清 陈康宁 邵淑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29-2131,共3页
目的 检测神经元缺氧后膜性PKA(蛋白激酶A)和PKC(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 ,以及它们的特异性抑制剂对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培养的神经元“缺血”模型 ,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特异性PKA抑制剂Rp cAMP和特异性PKC抑制剂CalphostinC预孵... 目的 检测神经元缺氧后膜性PKA(蛋白激酶A)和PKC(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 ,以及它们的特异性抑制剂对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培养的神经元“缺血”模型 ,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特异性PKA抑制剂Rp cAMP和特异性PKC抑制剂CalphostinC预孵育培养神经元再进行“缺血”实验 ,用放射酶分析法测定神经元缺氧后的膜性蛋白激酶活性 ,各组缺氧神经元的凋亡百分率由TUNEL荧光试剂盒测定。结果 随着神经元缺氧时间的延长 ,神经元膜性PKA和PKC活性均增加 ;随着CalphostinC浓度的增加 ,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相反随着Rp cAMP浓度的增加 ,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减少。结论 ①PKA和PKC信号转导通路均参与了缺氧神经元损伤 ;②缺氧后培养神经元PKA和PKC对凋亡的调控功能相反 ,提示在培养的缺氧神经元中PKA和PKC信号转导属于单相控制系统 ,可能二者在细胞中的比例决定着缺氧神经元的存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培养 缺氧 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C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分化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方 唐军 +2 位作者 李露斯 杨丽 徐海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新生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采用无血清方法定向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至Aβ1-40损伤的大鼠海马齿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化神经元...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新生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采用无血清方法定向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至Aβ1-40损伤的大鼠海马齿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分化神经元的递质表型、受体表达以及与受者神经元的突触性接触。结果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后能长时间存活并分化为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表达NMDA受体和GABAA受体;发出类似神经元的长突起伸入到受者脑组织中去,并且在其胞膜和突起周围可观察到大量受者神经元来源的突触素阳性颗粒。结论神经前体细胞移植Aβ损伤大鼠海马后能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与受者神经元之间可能存在突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移植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神经元与受者神经系统功能整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方 李露斯 徐海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关键词 系统功能整合 神经元 移植 退行性疾病 神经损伤 增殖分化 神经系统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细胞凋亡和神经损伤的关系
11
作者 张艳玲 陈康宁 +1 位作者 邵淑琴 王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带细胞凋亡随出血时相点的变化规律 ,以及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 2 0 0~ 2 5 0g ,随机分组 ,脑内尾状核注射分别Ⅳ型胶原酶 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单纯...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带细胞凋亡随出血时相点的变化规律 ,以及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 2 0 0~ 2 5 0g ,随机分组 ,脑内尾状核注射分别Ⅳ型胶原酶 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单纯生理盐水 ,分为术后 6、12、2 4h、3、7d共 5个时相点。术后在相应时相点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后 ,制作冰冻切片 ,对切片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 ,之后利用图像分析仪 ,观察阳性细胞数。结果 脑出血后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 ,在 3d神经功能损害最严重。出血 6h后血肿周围出现TUNEL阳性细胞 ,3d左右TUNEL阳性细胞范围最广。结论 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一致 ,细胞凋亡在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凋亡 神经损伤 大鼠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诊断分析
12
作者 罗春霞 李露斯 刘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8-1158,共1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结核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匹罗卡品致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重建的影响
13
作者 张映琦 廖维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在匹罗卡品(PILO)致癫癎犬鼠模型中的抗癫癎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癫癎持续状态(SE)后6 h,14、28天分为PILO组(1 5只),PILO+Mel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PILO诱导大鼠慢性颞叶癫癎模型,用5溴-2-脱氧...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在匹罗卡品(PILO)致癫癎犬鼠模型中的抗癫癎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癫癎持续状态(SE)后6 h,14、28天分为PILO组(1 5只),PILO+Mel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PILO诱导大鼠慢性颞叶癫癎模型,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增殖细胞,Timms染色评价苔藓纤维发芽(MFS)等技术,动态观察MeI对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发生和MFS的影响及其与反复自发性癫癎发作(SRS)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6 h,14、28天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ILO组比较,PILO+Mel组大鼠在SE后6 h,14、28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28天SRS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ILO+Mel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14天,Timms染色密度开始增强,28天密度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对SRS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其对癫癎诱导的神经发生和MFS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癫痫 颞叶 海马 苔藓纤维 海马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脱髓鞘模型小鼠情绪及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楚 黄嘉璐 +3 位作者 陈昊炜 胡俊 周振华 陈康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3-1269,共7页
目的观察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模型小鼠情绪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探讨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情绪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选36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饲料14周;慢性脱髓鞘组予以含0.2%CPZ粉末... 目的观察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脱髓鞘模型小鼠情绪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探讨髓鞘脱失和再生过程中情绪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选36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饲料14周;慢性脱髓鞘组予以含0.2%CPZ粉末的饲料14周;髓鞘修复组先用含0.2%CPZ粉末的饲料12周,再换用正常饲料2周。采用LFB染色、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胼胝体区髓鞘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通过体质量、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悬尾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和五羟基吲哚乙酸的浓度。结果慢性脱髓鞘组和髓鞘修复组胼胝体区髓鞘明显脱失(P<0.01),两组GFAP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慢性脱髓鞘组小鼠旷场实验总路程、中央路程及中央区活动时间均较其他2组明显减少(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慢性脱髓鞘组小鼠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OT%)和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E%)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慢性脱髓鞘组及髓鞘修复组小鼠在悬尾实验中的静止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HPLC-ECD及ELISA测得慢性脱髓鞘组血清NE和5-HT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Z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小鼠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行为变化,可能与脑组织的髓鞘脱失以及脱髓鞘环境下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 脱髓鞘 单胺类神经递质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在鉴别诊断运动神经元病、腓骨肌萎缩症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必佳 陈康宁 +2 位作者 李勇湧 李鑫 曹国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18-221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和鉴别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南医院247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时临...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和鉴别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和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 syndrome,P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南医院247例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时临床表现以下肢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的患者资料,对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临床及肌电图确诊为MND 106例,CMT 96例,PPS 45例。所有患者肌电图可见神经源性损害。MND患者肌电图以上肢异常率为最高(88.21%),感觉神经功能正常;CMT患者肌电图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1),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PPS肌电图以下肢肌异常率最高(86.67%),神经传导功能多正常。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对临床诊断及鉴别MND、CMT和PPS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疾病 腓骨肌萎缩症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肌电图 神经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榕 罗春霞 迟路湘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观察rhGH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观察rhGH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网屏试验、平衡木试验、触觉刺激试验)恢复的情况。结果:皮下注射rhGH后,药物干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恢复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rhGH能减轻大鼠脑缺血MCAO后的脑实质和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脑缺血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在缺血性海马神经元损害中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黎红华 郑彩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研究脑缺血再灌流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应病理改变,观察NMDA(N-甲基-D-门冬氮酸)受体拮抗剂MK-801的疗效,提示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可能参与海马神经元损害,MK-801能有效防止海马CA_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研究脑缺血再灌流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应病理改变,观察NMDA(N-甲基-D-门冬氮酸)受体拮抗剂MK-801的疗效,提示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可能参与海马神经元损害,MK-801能有效防止海马CA_1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将为临床缺血性中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流 海马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飞 张映琦 +1 位作者 陈康宁 胡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3-943,963,共2页
POEMS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罕见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该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有: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P)、脏器肿大(organomegaly,O)、内分泌系统的病变(endocri-nopathy,E)、M-蛋白(M-protein,M)及皮肤改变(skin chan... POEMS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罕见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该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有: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P)、脏器肿大(organomegaly,O)、内分泌系统的病变(endocri-nopathy,E)、M-蛋白(M-protein,M)及皮肤改变(skin changes,S),取五大征的英文首字母,命名POEMS综合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康宁 迟路湘 +3 位作者 丁宇 陈贞芳 史树贵 范文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81-1982,共2页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脑血管疾病 诊断 股动脉穿刺 结果报告 神经科疾病 利用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检测28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狭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谭群 陈康宁 +4 位作者 史树贵 周振华 李光建 刘渠 谢首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DSA检查的28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DSA检查的28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 目的观察DSA检查的28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分布特征,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DSA检查的281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69%、重度〉69%~99%和闭塞100%。收集传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颅内血管狭窄占30.90%,颅外血管狭窄占69.10%;不同年龄组的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明显不同(P〈0.05);前循环病变占81.19%,后循环病变占18.8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03);高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脑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狭窄组(P〈0.05),高龄、吸烟患者颅外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颅内血管(P〈0.05)。结论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血管;高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脑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高龄、吸烟是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狭窄 DSA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