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被引量:74
1
作者 高天文 孙东杰 +13 位作者 李春英 何弘 李青 刘友生 刁庆春 黄高升 郝飞 钟白玉 马福成 柳凤轩 闫小初 刘东梅 刘玉峰 刘荣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 目的 :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国西部的西安西京医院及重庆西南医院诊治的皮肤恶性肿瘤的基本临床资料 ,为了解中国西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统计和分析两所医院 1981至 2 0 0 0年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纳入皮肤恶性肿瘤患者 190 5例 ,其中鳞状细胞癌 5 6 0例(2 9.4 % )、基底细胞癌 5 34例 (2 8.0 % )、皮肤恶性黑素瘤 30 5例 (16 .0 % )。 (2 ) 190 5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中 ,80年代 5 91例 ,90年代 1314例 ,占同期由于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患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0 .34%及 0 .5 8% ;此 2 0年间因各种疾病行病理活检的患者总数年均增长 1.6 % ,而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活检数年均增长 3.5 % ,其中皮肤恶性黑素瘤年增长 3.9%。 (3)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肢端恶性黑素瘤占 6 3.3%。与非肢端恶性黑素瘤相比 ,肢端恶性黑素瘤患者年龄大、外伤比例高、男性多见。 (4 ) 30 5例皮肤恶性黑素瘤中 ,6 4例 (2 1% )原发部位有明确外伤史 ,4 7例 (15 .4 % )源于先天性小痣。结论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以及发生部位、年龄等与白色人种有很大差异。2 0年来 ,中国皮肤恶性肿瘤特别是皮肤恶性黑素瘤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恶性黑素瘤 患者 医院 病理活检 回顾分析 先天性 总数 结论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医师关于斑秃治疗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欢 兰雪梅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2-686,共5页
目的:了解川渝地区皮肤科医师在实践中对各型斑秃治疗的不同观点,为规范斑秃的管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和信件邮寄结合的方式,对2012年和2013年川渝地区医学会注册的皮肤科医师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川渝地区皮肤科医师在实践中对各型斑秃治疗的不同观点,为规范斑秃的管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和信件邮寄结合的方式,对2012年和2013年川渝地区医学会注册的皮肤科医师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共有212例皮肤科医师有效完成问卷调查。研究显示:不论儿童斑秃还是成人斑秃,皮肤科医师推荐斑秃患者治疗的等级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儿童斑秃相比,成人单灶性斑秃和多灶性斑秃推荐治疗等级均高于儿童。皮肤科医师最常推荐治疗斑秃的方法包括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米诺地尔、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结论:皮肤科医师对儿童和成人斑秃以及不同严重程度斑秃的治疗观点不完全一致,皮肤科医师在工作中应将斑秃按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治疗 皮肤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秃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谭欢 兰雪梅 +2 位作者 周村建 余南岚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斑秃(A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时的信度及因子结构。方法:采用DLQI量表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评估DLQI的信度及因子结构。结果:共调查了168例A... 目的:探讨斑秃(A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时的信度及因子结构。方法:采用DLQI量表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用信度分析及因子分析评估DLQI的信度及因子结构。结果:共调查了168例AA患者,DLQI得分为0-26分,平均为(6.82±5.85)分。DLQI评分与患者的病程、脱发面积、斑秃类型、拉发试验、甲改变及应激事件等6个因素有关。DLQI量表信度分析显示,整体量表的Cronbach系数α=0.876(〉0.7),删除问题l,α达最大值0.886。因子分析显示,DLQI量表用于测评AA时,特征值〉1的因子有2个,累计贡献率达59.58%。结论:AA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中等程度的影响。DLQI可以用来评估AA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生活质量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信度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 被引量:38
4
作者 杨斌 刁庆春 +1 位作者 钟白玉 林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重庆 慢性荨麻疹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9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希川 叶庆佾 +2 位作者 刘荣卿 郝飞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肿瘤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希川 阎衡 +2 位作者 叶庆佾 钟白玉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等的脂肪组织,8例出现浆细胞样细胞,并有1例出现明显软骨及骨样化生;另外4例小汗腺性MTS出现透明细胞,26例MTS肿瘤间质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物质沉积。结论MTS可向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间质表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和展望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雪琴 刘玉峰 +2 位作者 温海 郝飞 高天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7-659,共3页
皮肤病与部队官兵的健康密切相关,在特殊环境下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32项,其中真... 皮肤病与部队官兵的健康密切相关,在特殊环境下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维护和提高。我军皮肤病学科在真菌病、银屑病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近20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共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32项,其中真菌病的系列研究成果于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5年来,全军皮肤病学科专业队伍迅速成长,目前已有6个博士生培养点,11位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皮肤病学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重点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皮肤病的基础科学及预防、诊断、治疗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全体指战员的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卫生 皮肤病学/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愈性皮肤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红梅 梁自文 +6 位作者 施宗平 方勇飞 喻荷莲 王泽蓉 张红 刁荣华 蒋天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4/4),愈合时间为18~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1/5),愈合时间为21~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富血小板凝胶 同种异体 难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毛囊细胞来源双层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堂友 郝飞 +3 位作者 伍津津 毕建军 吴国选 杨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密、角化突出,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上皮细胞柱及球形膨大细胞团形成。结论毛囊细胞是构建皮肤替代物的良好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真皮鞘细胞 外根鞘细胞 皮肤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林 宋志强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8-510,共3页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筛选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试验操作流程和标准的结果判定方法。经典的判断标准是以自体血清皮内注射后诱导的风团或红晕与原有皮丘或阴性对照的平均直径差...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是筛选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之一,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试验操作流程和标准的结果判定方法。经典的判断标准是以自体血清皮内注射后诱导的风团或红晕与原有皮丘或阴性对照的平均直径差≥1.5 mm定义为阳性,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不能对结果进行阳性程度分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比ASST阴性者风团更大、瘙痒更明显、病程更长、治疗需用的抗组胺药更多,且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更密切的关系。临床应用中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ASST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探讨、临床分型和治疗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荨麻疹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结核伴瘰疬性皮肤结核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艳 刁庆春 +3 位作者 宋志强 向明明 钟白玉 叶庆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2-413,共2页
关键词 骨结核 皮肤结核 瘰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结核致瘰疬性皮肤结核3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洁 叶庆佾 +2 位作者 郝飞 韦应波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皮肤 瘰疬性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F4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燕 熊亚 +3 位作者 宋志强 沈柱 郝飞 杨希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4(T cell factor 4,TCF4)小干扰RNA(siRN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TCF4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周期的影响。方法转染TCF4 siRNA至A431细胞株。应用RT-PCR检测A431细胞TCF4 mRNA的表达,Wes...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4(T cell factor 4,TCF4)小干扰RNA(siRN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TCF4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周期的影响。方法转染TCF4 siRNA至A431细胞株。应用RT-PCR检测A431细胞TCF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CF4蛋白的表达,CCK-8方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增殖率(1、2、3、4 d及5 d),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24 h)。结果与未转染A43l细胞株和转染空载体的A431细胞株比较,转染TCF4 siRNA表达载体1、2、3、4 d及5 d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TCF4 siRNA表达载体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转染TCF4siRNA使得A431细胞株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现象。结论采用TCF4特异性siRNA能够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TCF4的表达,从而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F4 鳞状细胞癌 增殖 凋亡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安 郝飞 +1 位作者 阎衡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9-309,共1页
患者女,40岁。因面部红斑增多且日晒后加重9年,日晒后曝光部位反复出现淡红色斑块和结节近2年,自觉轻微瘙痒于2010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01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双手背及面部出现散在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自觉皮损处轻微灼痒感,并... 患者女,40岁。因面部红斑增多且日晒后加重9年,日晒后曝光部位反复出现淡红色斑块和结节近2年,自觉轻微瘙痒于2010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01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双手背及面部出现散在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自觉皮损处轻微灼痒感,并伴双手指轻度肿胀,患者未予以重视。2003年3月患者因面部红斑增多且日晒后加重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病 皮肤狼疮 结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皮肤松弛症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军 叶庆佾 杨希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皮肤松弛症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半环状丘疹性红斑——一种新的反应性皮肤病?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志强 翟志芳 +5 位作者 杨希川 钟华 程良金 尹锐 罗娜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1-183,共3页
通过1例典型病例进一步认识复发性半环状丘疹性红斑的临床特点。该病常见于中青年男性,春夏季发病,多到秋冬季后可缓解,但来年易复发。皮疹主要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损害,边缘由针尖至米粒大丘疹及片状红斑组成,皮损可逐渐呈离心性扩大。... 通过1例典型病例进一步认识复发性半环状丘疹性红斑的临床特点。该病常见于中青年男性,春夏季发病,多到秋冬季后可缓解,但来年易复发。皮疹主要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损害,边缘由针尖至米粒大丘疹及片状红斑组成,皮损可逐渐呈离心性扩大。多数患者在出汗后皮损及瘙痒加重。组织病理上除了浅层血管周围的炎症外,在真皮中部小汗腺周围也有一定的炎性细胞浸润。尽管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鉴于其相对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应与湿疹或其他环状红斑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 丘疹性 半环状 复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应波 阎衡 +2 位作者 宋志强 杨希川 钟白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报告1例累及皮肤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2岁。确诊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8年后,鼻根部出现红肿、破溃。根据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鼻型 结外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MJD2B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月 余南岚 +5 位作者 翟志芳 钟白玉 熊亚 张恋 冯林 杨希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B)小干扰RNA(siRN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JMJD2B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A431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B)小干扰RNA(siRNA)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JMJD2B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A431细胞中的表达,转染JMJD2B siRNA至A431细胞株,分别采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周期分布、凋亡、迁移及侵袭情况。结果 JMJD2B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与未转染组和转染对照组比较,JMJD2B siRNA转染组增殖、克隆、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受抑,肿瘤细胞发生G1期阻滞,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结论 JMJD2B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JMJD2B siRNA能促进A431细胞的凋亡,同时也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克隆、迁移以及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JD2B 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组胺药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虎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多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塞米松、环孢素等药物和皮肤组织体外共培养,同时加入组胺、花生四烯酸等致炎刺激物,培养24h后逆转录PCR法测定上述药物... 目的:比较多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塞米松、环孢素等药物和皮肤组织体外共培养,同时加入组胺、花生四烯酸等致炎刺激物,培养24h后逆转录PCR法测定上述药物作用后皮肤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因子(RANTE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等的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4、IL-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递质的含量。结果:咪唑斯汀组中MCP-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组;MCP-3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组;eotaxin和RANTES的表达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含量显著低于非索非那定组,IL-5的含量显著低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组,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结论:比较不同的抗组胺药,咪唑斯汀显示有较强的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抗组胺药 细胞因子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皮肤钙沉着症2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衡 项贵明 +3 位作者 周春丽 王莉 杨希川 叶庆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3,共1页
例1.女,20岁。因双上睑扁平丘疹10年,于2008年8月15日就诊。10年前发现左睑出现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随后右睑出现相似皮损。自诉外用药物后丘疹可变平。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肤科检查:左上睑见一绿豆大黄白色扁... 例1.女,20岁。因双上睑扁平丘疹10年,于2008年8月15日就诊。10年前发现左睑出现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随后右睑出现相似皮损。自诉外用药物后丘疹可变平。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肤科检查:左上睑见一绿豆大黄白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楚(图1A),质地硬,右上睑见一米粒大相似皮损。临床考虑皮肤钙沉着症或睑黄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血钙、磷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散在分布大小不等深蓝色及淡蓝色颗粒(图1B)。诊断:眼睑局限型特发性皮肤钙沉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钙沉着症 特发性 眼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