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赛克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子成 徐采朴 +4 位作者 廖福权 姜利国 徐钊 王振华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8-379,共2页
洛赛克(Losec,即Omeprazole)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在西南地区尚少报道。为了解洛赛克对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并与雷尼替丁作4周疗程的疗效比较,现将我院1990年3月至1993年6月住院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观察结果作一报道。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洛赛克 雷尼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2
作者 刘为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87-388,共2页
1991年全军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专题研讨会对NUD的命名、定义、分类、诊断标准、研究方向以及与某些具有消化不良的疾病间的关系作了细致讨论,形成纪要[本刊1992;(1):68],读后受益非浅。正如纪要上所述,过去曾将... 1991年全军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专题研讨会对NUD的命名、定义、分类、诊断标准、研究方向以及与某些具有消化不良的疾病间的关系作了细致讨论,形成纪要[本刊1992;(1):68],读后受益非浅。正如纪要上所述,过去曾将某些一时不易明确诊断的疾病都扔到NUD这个“字纸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MMP-2、MMP-9及MMP-MT基因的过度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楠 徐采朴 +2 位作者 房殿春 杨仕明 门荣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9和MMP-MT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MP-2、MMP-9和MMP-MT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5),而且胃癌组MMPs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一致性检验显示MMPs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关系密切相关(P<0.05),是胃癌侵袭转移检测较好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P^(53)基因突变、蛋白产物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房殿春 罗元辉 +5 位作者 鲁荣 刘为纹 晋华源 门荣甫 周子成 王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8-421,共4页
采用PCR-RFLP法对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第248和249编码区点突变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第248编码区点突变率为7.2%,249编码区未发... 采用PCR-RFLP法对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第248和249编码区点突变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第248编码区点突变率为7.2%,249编码区未发现有点突变。胃癌组织P53染色阳性率为36.5%,肿瘤大于5cm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Ⅲ、Ⅳ期胃癌组P53染色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Ⅰ、Ⅱ期胃癌组(P<0.01)。P53染色阳性者5年存活率为21.1%,染色阴性者为50.0%,两组5年存活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以上提示检测胃癌组织P53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致癌基因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春启 刘为纹 +1 位作者 王建荣 房殿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77-880,共4页
应用含0.03%雷尼替丁的标准粉末状饲料和50μg/mlMNNG联合喂饲大鼠共20周,诱发胃粘膜病变。实验从第36周起,按40mg/kg体重,每日1次给大鼠喂服维甲酸共8周,之后处死动物进行观察。维甲酸治疗组大鼠胃粘... 应用含0.03%雷尼替丁的标准粉末状饲料和50μg/mlMNNG联合喂饲大鼠共20周,诱发胃粘膜病变。实验从第36周起,按40mg/kg体重,每日1次给大鼠喂服维甲酸共8周,之后处死动物进行观察。维甲酸治疗组大鼠胃粘膜肠化生、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的发生率(各为72.0%、24.0%、0%)显著地低于未加治疗的对照组(各为100.0%、52.0%、16.0%)(P<0.01、P<0.05);维甲酸治疗组大鼠,病变胃粘膜血流量改善,泌酸功能显著好转,血和组织中LPO含量明显下降,跨膜电位差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维甲酸服用组大鼠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表明维甲醇对大鼠实验性胃粘膜癌前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清除自由基可能为其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药物疗法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非典型CT表现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年根 姚茹国 +2 位作者 黄学全 许新复 任文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的非典型CT表现,探讨提高非典型RAL的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L的非典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5例RAL非典型CT表现为:...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的非典型CT表现,探讨提高非典型RAL的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L的非典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5例RAL非典型CT表现为:(1)较均匀的脂仿密度(7例);(2)较均一的软组织密度(4例);(3)伴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2例);(4)其它:肿瘤与邻近结构界面不清、出血、合并其它肾病变(15例)。结论:适当的扫描方法是CT诊断非典型表现RAL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 肾血管肿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及其抗渗漏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平 周其全 +2 位作者 罗涵 袁月 周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放入模拟海拔4000m的高原环境模拟舱内,力竭运动2d,再将模拟海拔高度调整至7000m,继续减压3d。光暗周期24h,舱内温度18℃,自由饮食水。减压至第3天,DT组大鼠给予七叶皂苷钠5mg/kg,腹腔注射,1次/d。其余两组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减压结束后,NC组在平原环境下取材,其余两组在模拟海拔5000m环境中迅速取材。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硝酸镧示踪法观察BBB紧密连接(TJ)和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ccludin、胶质附着蛋白(Zo-1)和闭锁蛋白-5(Claudin-5)的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及DT组相比,急性缺氧5d后SH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NC组与DT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NC组海马神经元脱失严重,水肿明显,DT组神经元脱失减少,水肿减轻;透射电镜示NC组硝酸镧颗粒通过开放的紧密连接弥散性沉积至脑间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明显,DT组镧颗粒渗漏减少、水肿程度减轻。Occlu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NC组最低(P<0.01),在DT组最高(P<0.05)。与SH组比较,Zo-1和Claudin-5 mRNA在NC组和DT组均显著升高(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低氧暴露可使大鼠脑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降低,BBB通透性增加,七叶皂苷钠能上调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降低BBB通透性,从而发挥抗渗漏和保护BB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缺氧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3H—TdR4小时释放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被引量:9
8
作者 黄晋生 刘为纹 +1 位作者 袁爱力 张方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284,共2页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活性是反应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应用较多的检测方法为<sup>125</sup>Ⅰ-尿嘧啶核苷(<sup>125</sup>Ⅰ-UdR)18h释放法和<sup>3</sup>H-...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活性是反应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应用较多的检测方法为<sup>125</sup>Ⅰ-尿嘧啶核苷(<sup>125</sup>Ⅰ-UdR)18h释放法和<sup>3</sup>H-胸腺嘧啶核苷(<sup>3</sup>H-TdR)18h释放法。这两种方法均需要较长时间孵育,而且由于长时间孵育需要无菌操作,给检测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缩短实验时间,简便操作,我们将<sup>3</sup>H-TdR释放法的孵育时间缩短为4h,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胸腺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与护理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文秀 游箭 江正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83,共3页
肝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与护理观察Theefficacyofhepaticarterythemoembolizationandnursingcareinthe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 肝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与护理观察Theefficacyofhepaticarterythemoembolizationandnursingcareinthetreatment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黄文秀,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护理 肝动脉 化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癌旁肝组织IGF-Ⅱ、IGF-Ⅱ受体及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冬华 刘为纹 +6 位作者 顾健人 刘尚廉 万大方 马安卿 蒋惠秋 李岱宗 李宏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17-524,共8页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West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从细胞、蛋白及转录水平观察1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受体和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3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Western印迹法和Northern印迹法从细胞、蛋白及转录水平观察17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GF-Ⅱ、IGF-Ⅱ受体和CSF-1受体/c-fms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3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中IGF-Ⅱ和IGF-Ⅱ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癌组织;肝癌及癌旁肝组织IGF-Ⅱ基因呈胚胎型表达特点。但是,肝癌组织中CSF-1受体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由此提示3种基因产物异常的过量表达与肝癌细胞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IGF CSF 受体 癌旁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ras、c-myc、c-erbB-2和p53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荣泉 周子成 +2 位作者 杨建民 房殿春 晋华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38例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c-myc、c-erbB-2和抑癌基因p53的蛋白表达作了定位研究。结果: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6... 目的: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38例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c-myc、c-erbB-2和抑癌基因p53的蛋白表达作了定位研究。结果: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7%、67.4%、47.8%和20.4%,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4.2%、47.4%、42.1%和7.9%。rasp21蛋白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内;c-erbB-2蛋白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和胞膜;c-myc蛋白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核内;p53蛋白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和癌细胞的胞核内。p53蛋白表达与ras、c-erbB-2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协同性(P<0.05),与c-myc蛋白表达无协同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发生可能与癌基因ras、c-myc、c-erbB-2的激活和抑癌基因p53的失活密切相关,部分基因的改变存在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癌基因 抑癌基因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锌对大鼠肠粘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治彬 吴嘉惠 +1 位作者 史景泉 徐采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阐明高锌对肠粘膜免疫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采用建立正常锌和高锌大鼠模型 ,应用形态学手段结合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 ,对大鼠肠道粘膜的超微结构 ,粘膜 Ig A的产生和含量作定位和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第 4周末和第 7周末 ... 为阐明高锌对肠粘膜免疫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采用建立正常锌和高锌大鼠模型 ,应用形态学手段结合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 ,对大鼠肠道粘膜的超微结构 ,粘膜 Ig A的产生和含量作定位和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第 4周末和第 7周末 ,高锌组血浆 ,红细胞膜和肠组织的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锌组 ;高锌组光镜下肠粘膜未见异常改变 ,但是电镜下见肠道粘膜超微结构严重损害 ;第 7周末 ,Ig A浆细胞计数及其平均吸光度 ,以及粘液 Ig 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锌组 ( P<0 .0 1 ) .结果提示高锌可以引起肠道粘膜和 Ig A屏障结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肠粘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锌对大鼠小肠粘膜sIgA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治彬 吴嘉惠 徐采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5-296,共2页
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表明,严重高锌可引起机体生物合成、中枢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机体生长发育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反复感染[1]。本文通过建立常锌(ZN)与过量锌(ZE)大鼠模型,对大鼠肠... 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表明,严重高锌可引起机体生物合成、中枢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机体生长发育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反复感染[1]。本文通过建立常锌(ZN)与过量锌(ZE)大鼠模型,对大鼠肠道粘膜sIgA的表达做了定位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粘膜 IGA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俊茹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邓国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09-513,共5页
本文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分析了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癌基因c-Ha-ras、K-ras、N-ras、c-myc、N-myc、hst、EGFR、c-erbB-2和抑癌基因p53和Rb的变化;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p53基因第248和249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有... 本文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分析了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癌基因c-Ha-ras、K-ras、N-ras、c-myc、N-myc、hst、EGFR、c-erbB-2和抑癌基因p53和Rb的变化;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p53基因第248和249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有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但多集中在c-Ha-ras、c-erbB-2、hst、EGFR和p53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基因 抑制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3用于胃癌及肠上皮化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房殿春 刘为纹 柳风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7,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3相应抗原在110例胃癌和343例肠化标本的表达。根据粘液染色将肠化分为3型:Ⅰ型为完全型,Ⅱ和Ⅲ型为不完全型,Ⅱ、Ⅲ两型的区别在于后者柱状粘液细胞含有硫酸粘液,而前者则缺如。胃癌MC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3相应抗原在110例胃癌和343例肠化标本的表达。根据粘液染色将肠化分为3型:Ⅰ型为完全型,Ⅱ和Ⅲ型为不完全型,Ⅱ、Ⅲ两型的区别在于后者柱状粘液细胞含有硫酸粘液,而前者则缺如。胃癌MC3染色阳性率为68.2%。在不同病变组肠化中,胃癌癌旁肠化及肠型不典型增生组MC3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在不同类型肠化中,Ⅲ型肠化MC3染色阳性率(48.6%)显著高于Ⅰ型(19.9%)和Ⅱ型肠化(28.0%,P<0.01)。以上提示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宜作为癌前病变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上皮化生 单克隆抗体 M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癌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俊茹 邓国仁 +2 位作者 刘为纹 吕有勇 王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94,共4页
N-ras基因第12密码子、K-ras基因第12和13位密码子无已知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不能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这些位点的突变。我们在PCR引物的3’端引入了一个误配的硷基使之正好成为某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因而能使用PCR-RFLP方法... N-ras基因第12密码子、K-ras基因第12和13位密码子无已知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不能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这些位点的突变。我们在PCR引物的3’端引入了一个误配的硷基使之正好成为某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因而能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上述位点的突变。本文使用PCR-RFLP方法分析了c-Ha-ras基因第12和61位、N-ras基因第12位、K-ras基因第12位和13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基因 点突变 PCR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对人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贵勇 庞政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研究IL 4对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IL 4处理肝癌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 ,用附壁试验检测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 ,用细胞聚集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聚集能力以... 目的 :研究IL 4对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IL 4处理肝癌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 ,用附壁试验检测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 ,用细胞聚集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聚集能力以研究IL 4对肝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 :经高浓度和低浓度IL 4处理后 ,肝癌细胞表面ICAM 1及HLA I类抗原表达均增加 ,CD44表达减少 ,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肝癌细胞聚集程度均降低。结论 :IL 4可明显增加肝癌细胞ICAM 1及HLA I类抗原的表达 ,抑制CD44表达 ,抑制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聚集作用。因此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力和转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肝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癌基因ras和抑癌基因P^(53)点突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殿春 罗元辉 +5 位作者 鲁荣 肖文华 刘为纹 门荣甫 周子成 王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延伸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4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组织癌基因ras和抑癌基因P^(53)点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s基因总突变率为41.9(18/43),其中... 应用多聚酶链延伸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4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组织癌基因ras和抑癌基因P^(53)点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s基因总突变率为41.9(18/43),其中N-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率为37.2%(16/43),c-Ki-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率为6.9%(3/43),c-Ki-ras第13位、c-Ha-ras第12和61位密码子未发现有突变者。P^(53)基因第249密码子突变率为20.9%(9/43),第248密码子未发现有突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RAS基因 抑癌基因P^53 肿瘤基因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胃粘膜电位检测用于判断慢性胃炎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先勇 徐采朴 +3 位作者 刘为纹 王振华 姜利国 潘绍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跨胃粘膜电位(GTPD)是反映胃粘膜完整性的较好指标。本文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GTP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作了观察,并试用于评价复方铋剂和胃痛灵的疗效。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状态下,GTPD明显降低,与粘膜病变程度平行,幽门弯曲菌(Cp)感染者下降... 跨胃粘膜电位(GTPD)是反映胃粘膜完整性的较好指标。本文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GTP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作了观察,并试用于评价复方铋剂和胃痛灵的疗效。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状态下,GTPD明显降低,与粘膜病变程度平行,幽门弯曲菌(Cp)感染者下降更甚。治疗显效则GTPD相应地升高,且与药物作用强弱一致。提示:GTPD是定量性地客观评价药物对慢性胃炎疗效的一项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胃粘膜电位 胃炎 疗效 检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癌基因多肽产物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冬华 刘为纹 +4 位作者 顾健人 万大方 马安卿 李宏年 曲淑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采用Microgenie微机处理系统分析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IGF-Ⅱ受体和C-fms癌基因cDNA的核苷酸顺序亲水性及空间结构,选择不同的氨基酸之间亲水性密集片断,经多肽合成仪以固相法进行全合成。用合成的三种基因多肽片断为抗原,分... 采用Microgenie微机处理系统分析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IGF-Ⅱ受体和C-fms癌基因cDNA的核苷酸顺序亲水性及空间结构,选择不同的氨基酸之间亲水性密集片断,经多肽合成仪以固相法进行全合成。用合成的三种基因多肽片断为抗原,分别免疫家兔制备成抗IGF-Ⅱ、IGF-Ⅱ受体和C-fms基因多肽产物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对3例配对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进行初步应用研究,结果提示三种基因的异常过量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癌基因 免疫印迹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