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起搏细胞ICCs在豚鼠泌尿道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文浩 李为兵 +3 位作者 熊恩庆 宋波 卢根生 金锡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s)在豚鼠泌尿道的分布情况。方法取8只豚鼠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织,经铺片处理后,行ICCs特异性标志物K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KIT染色阳性,形态与胃肠道起... 目的研究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s)在豚鼠泌尿道的分布情况。方法取8只豚鼠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织,经铺片处理后,行ICCs特异性标志物K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KIT染色阳性,形态与胃肠道起搏细胞ICCs相似的细胞(ICCs样细胞)存在于豚鼠全泌尿道的黏膜下层和肌层。结论在豚鼠全泌尿道存在有ICCs样细胞分布,豚鼠可作为研究人泌尿道ICCs样细胞功能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分布 KIT蛋白 泌尿道 C-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尿道腺分泌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爱宁 熊恩庆 +1 位作者 宋波 张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66-226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炎对大鼠尿道腺分泌的影响。方法2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前列腺炎组侧叶内给予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对照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0.1ml,2周后取尿道腺组织做AB-PAS黏液染色和分泌型粘蛋白MUC5AC... 目的观察前列腺炎对大鼠尿道腺分泌的影响。方法2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前列腺炎组侧叶内给予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对照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0.1ml,2周后取尿道腺组织做AB-PAS黏液染色和分泌型粘蛋白MUC5A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内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对照组阴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成功。②AB-PAS黏液特殊染色提示:前列腺炎组大鼠尿道腺细胞的黏液面积、直径、光密度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泌型粘蛋白MUC5A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前列腺炎组粘蛋白面积、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炎可以导致尿道腺合成和分泌黏液功能增强,这可能是前列腺患者尿道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尿道腺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范连慧 吴雄飞 +5 位作者 赵洪雯 余荣杰 干磊 刘宏 孙岩 金锡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05-807,共3页
目的 总结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 2 0例伴发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对心衰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 4例术后常规方法无法纠正和伴有急性排斥反应的顽固性心衰病人 ,... 目的 总结CRRT在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 2 0例伴发顽固性频发心衰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效果及患者围手术期对心衰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 4例术后常规方法无法纠正和伴有急性排斥反应的顽固性心衰病人 ,采用CRRT。结果  16例患者通过常规处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 3个月心脏缩小 ,心功能明显改善 ,移植肾功能正常 ;4例术后仍有频发顽固性心衰致少尿无尿 ,行CRRT ,其中 3例心衰改善后尿量迅速增多 ,肾功能逐渐恢复 ,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肾脏破裂行肾脏修补术后虽经CRRT ,仍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肾移植术后频发心衰常规处理无效时 ,CRRT处理简便、安全、有效 ,可以快速纠正心衰 ,提高移植肾灌注 ,增加尿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心衰 尿毒症 CR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保留尿道前壁前列腺剜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家华 季惠翔 +4 位作者 包国华 周占松 周远秀 支轶 郎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保留尿道前壁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ventral preserving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效果和... 目的比较经尿道保留尿道前壁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ventral preserving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效果和严重并发症。方法2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按照前列腺体积大小分为两层,M层为中大前列腺(45-80 g),L层为巨大前列腺(〉80 g),每层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M1组和L1组为试验组,M2组和L2组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作者专利器械"张氏多功能前列腺手术镜"进行TUVPEP,简称张氏前列腺剜除术(Zhang’s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ZSEP),对照组进行TURP,统计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出院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_(max))及严重并发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连续变量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79例得到随访,试验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M1组(27.63±20.35)m L与M2组(31.82±17.35)m L,P〈0.05;L1组(58.35±49.79)m L与L2组(73.39±43.78)m L,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M1组(3.80±1.03)d与M2组(6.61±1.91)d,P〈0.01;L1组(4.06±1.29)d与L2组(5.94±1.84)d,P〈0.01]。试验组术后Q_(max)显著高于对照组[M1组(21.10±7.56)m L/s与M2组(16.10±5.94)m L/s,P〈0.01;L1组(25.70±9.18)m L/s与L2组(16.20±5.01)m L/s,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严重并发症分别为10%与21%,再次手术率分别为0%与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P比较,ZSEP显著减少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提高尿流率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再次手术率极低,可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保留尿道前壁 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文刚 方强 +2 位作者 杨景 宋波 文前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分为 5组 (n =5 ) :正常对照组 (C组 ) ;其余 4组为实验组 ,并以 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生理盐水过度充盈 2h ,分别于排空后 0h (E0组 )、排空后 1h (E1组 ... 目的 探讨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分为 5组 (n =5 ) :正常对照组 (C组 ) ;其余 4组为实验组 ,并以 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生理盐水过度充盈 2h ,分别于排空后 0h (E0组 )、排空后 1h (E1组 ) ,排空后 2h(E2组 )行充盈性膀胱测压和膀胱组织ATP酶活力与丙二醛 (MDA)含量测定 ;治疗组在膀胱排空前 10min心内注射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 5 0 0U(SOD组 ,n =5 ) ,余处理同E2组。结果 膀胱过度充盈后其顺应性降低 ,不稳定收缩增多 (P <0 0 1)。ATP酶活力在排空后 1h显著降低 ,而MDA在排空后 1h上升至最高水平。膀胱排空前注射SOD ,MDA含量较E2组显著降低 ,膀胱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对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 ,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活性氧对膀胱功能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活性氧 膀胱功能障碍 过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和拔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厚勇 邓建平 +2 位作者 张恒 王永权 李龙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 目的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碎石取石 双J管 留置时间 拔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2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新 金锡御 +3 位作者 宋波 熊恩庆 方强 樊汝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方法对216例排尿功能障碍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回顾,观察膀胱残余尿、膀胱压力和膀胱容量与上尿路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引起上... 目的探讨排尿功能障碍致上尿路损害的致病机制。方法对216例排尿功能障碍导致上尿路功能损害病例的尿动力学、泌尿影像学及肾脏功能学资料进行回顾,观察膀胱残余尿、膀胱压力和膀胱容量与上尿路损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引起上尿路损害的216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是最主要的病变(89.4%,185/207);部分患者(21.2%,43/216)残余尿量不多(<50cmH2O),但已引起上尿路损害;70.1%(145/216)以上患者膀胱储尿期压力大于40cmH2O,初始尿意压力(47.4±3.2)cmH2O和最大尿意压力(51.7±9.3)cmH2O均在膀胱安全压力(40cmH2O)之上,初始尿意容量(438.4±81.7)ml明显大于安全容量(357.9±73.3)ml(P<0.01)。结论40cmH2O是上尿路损害的膀胱压安全临界值;达到或超过安全压仍继续储尿是上尿路损害的最重要原因;将膀胱压降至安全压以下以及在安全容量前排空膀胱是治疗和预防上尿路损害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功能障碍 上尿路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尿道重建术治疗前列腺术后真性尿失禁初探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家华 季惠翔 +6 位作者 金锡御 陈志文 宋波 熊恩庆 龚宇 方强 鄢俊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 探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真性尿失禁的新方法 ,评估功能性尿道重建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功能性尿道重建术” ,对 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真性尿失禁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动力学检查 ,明确诊断并了解... 目的 探索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真性尿失禁的新方法 ,评估功能性尿道重建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功能性尿道重建术” ,对 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真性尿失禁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尿动力学检查 ,明确诊断并了解后尿道情况。球部尿道替代并重建功能性尿道术 5例 ,球部尿道 前列腺部尿道吻合重建功能性尿道术 1例。手术过程 :切除膜部尿道瘢痕 ,电凝破坏扩张的前列腺部尿道上皮组织 ,创造新创面 ,将游离的球部尿道拖入与膀胱吻合 ,重建足够长度和正常弹性的功能性尿道。结果 所有 6例患者都有后尿道纤维组织增生 ,其中膜部尿道狭窄并储尿期和排尿期前列腺部尿道扩张、功能尿道长度和尿道关闭面积减小 4例 ,整段后尿道狭窄、功能尿道长度正常并弹性下降 2例 ;球部尿道替代并重建功能性尿道术 5例 ,取得良好效果 ( 3例治愈 ,2例好转 ) ,后尿道无扩张 ,功能尿道长度和尿道关闭面积得以恢复 ;球部尿道 前列腺部尿道吻合重建功能性尿道术 1例 ,手术失败 ,仍然有后尿道扩张、功能尿道长度和尿道关闭面积缩小。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真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两种类型 :功能性尿道功能受损型(后尿道狭窄型 ) ;功能性尿道长度缩短型 (前列腺尿道扩张型 )。临床初步研究表明 :球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 前列腺手术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前列腺病尿动力学研究(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波 刘志平 +4 位作者 金锡御 熊恩庆 张煦炜 张家华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60-462,共3页
中青年前列腺病(Prostatism)常使人首先想到慢性前列腺炎,但有许多患者有前列腺炎样症状,但前列腺液镜检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后者即所谓前列腺痛。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临床上均较常见,但病因不明,疗效欠佳。为此,作者通过尿动力学检查,... 中青年前列腺病(Prostatism)常使人首先想到慢性前列腺炎,但有许多患者有前列腺炎样症状,但前列腺液镜检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后者即所谓前列腺痛。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临床上均较常见,但病因不明,疗效欠佳。为此,作者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试图探讨其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尿动力学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鄢俊安 付卫华 +3 位作者 李前伟 姚基伟 王永权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讨PCT对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尿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 目的动态监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尿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探讨PCT对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尿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17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取石的患者资料,包括男性517例,女性400例,年龄(50.6±15.4)岁。动态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清PCT水平和WBC计数变化。PCNL术后尿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应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比较术后不同严重程度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和WBC计数的差异,评价血清PCT和WBC计数对PCNL术后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917例患者行一期PCNL手术取石,术后31例患者出现单纯发热,107例患者发生尿脓毒症,余779例患者无感染症状,设作对照组。尿脓毒症患者中,34例诊断为严重尿脓毒症,7例出现脓毒症性休克。根据SOFA评分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尿脓毒症患者分为3组,其中得分0~8分83例、9~16分16例、17~24分8例。对照组、单纯发热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性休克组以及SOFA评分各组间PCT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纯发热组、脓毒症组间血清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性休克组间以及SOFA评分为9~16分和17~24分的2组间血清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比WBC计数对PCNL术后尿脓毒症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以及更低的阴性似然比。结论患者血清PCT水平与PCNL术后感染严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变化对PCNL术后早期诊断尿脓毒症的发生以及准确判断尿脓毒症病程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脓毒症 降钙素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IL-1β、TNF-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恒 周占松 +2 位作者 刘丽梅 杨忠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P物质(P substance,SP)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施加SP刺激后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 目的探讨P物质(P substance,SP)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施加SP刺激后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变化.结果10^-7mol/L SP的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GF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0~72 h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SP在10^-9~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12 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IL-1β在SP 10^-6mol/L作用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P刺激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分泌炎性致痛因子TNF-α、IL-1β增多,表明周围慢性疼痛可能通过致痛递质SP介导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引起脊髓中枢神经炎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慢性疼痛 SP IL-1Β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P术后尿道狭窄临床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新 宋思吉 +5 位作者 蒋涛 卢根生 熊恩庆 金锡御 宋波 周占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科104例TURP术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狭窄发生部位及疗效,结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本科104例TURP术后尿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狭窄发生部位及疗效,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4.44%,104/2 341);TURP术后尿道狭窄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术后4~6个月为本组尿道狭窄发生高发期(41.35%,43/104);TURP术后尿道狭窄最常见狭窄部位为膜部尿道(35.58%,37/104),其次为尿道外口(21.15%,22/104)、膀胱颈(18.27%,19/104)及悬垂部(15.38%,16/104)。结论加强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尿管护理及充分润滑有助于预防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尿道狭窄部位及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P 尿道狭窄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与组织结构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文刚 方强 +3 位作者 李为兵 杨景 宋波 文前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3-825,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对大鼠膀胱功能和组织结构损害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实验组。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生理盐水过度充盈2h建立急性尿潴留模型。实验组按充盈2h(E0组,n=5)、排空后1h(E1组,n=5...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对大鼠膀胱功能和组织结构损害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实验组。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生理盐水过度充盈2h建立急性尿潴留模型。实验组按充盈2h(E0组,n=5)、排空后1h(E1组,n=5)、排空后2h(E2组,n=5)、排空后3h(E3组,n=5)、排空后4h(E4组,n=5)分为5个时相点。测定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收缩压;观察膀胱形态学变化和组织细胞凋亡(TUNEL法)。结果急性尿潴留后膀胱容量及最大膀胱收缩压均降低。E0组膀胱组织表现为轻度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率轻度增加;膀胱排空后(E1-E4组)组织炎症反应明显,以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渗出更明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明显高于C组和E0组(P<0.01),E1-E4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尿潴留后组织炎症渗出及细胞凋亡是膀胱功能改变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膀胱 凋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周远秀 李雪梅 王永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47-1649,共3页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ic hyperplasia,BPH)患者年龄〉70岁且合并一种或多种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统称为高龄高危BPH[1]。如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高龄高危BPH患者选择微创手术改善排尿症状,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Cs细胞在正常大鼠膀胱中的分布及对逼尿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封建立 方强 +3 位作者 丁砺蠡 杨景 宋波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 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4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再于上述部位取2mm×7mm肌条进行张力测定实验,比较各部位肌条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分析其与ICCs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中存在ICCs,三角区及顶部的ICCs密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三角区和顶部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ICCs密度均没有显著区别(P>0.05);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不同,但顶部和三角区的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顶部和三角区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肌条之间则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与局部ICCs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大鼠膀胱中存在ICCs,膀胱各部位ICCs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与膀胱局部肌条收缩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CS细胞 c—kit受体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在复发性尿道狭窄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庆华 卢根生 +3 位作者 李雪梅 李新 邱功阔 徐华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7-839,共3页
目的研究复发性尿道狭窄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其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复发性尿道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复发性尿道狭窄段组织11例以及脑死亡患者的正常尿道组织5例作为研... 目的研究复发性尿道狭窄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其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复发性尿道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复发性尿道狭窄段组织11例以及脑死亡患者的正常尿道组织5例作为研究标本。分别对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分布、含量和TGF-β1的表达,并与5例正常尿道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复发性尿道狭窄段组织以大量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代替海绵体组织,二者互相交错,无明显分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复发性尿道狭窄段组织中TGF-β1蛋白为高表达,阳性表达率100%,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尿道组织中TGF-β1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仅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发性尿道狭窄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形成增生性瘢痕是导致尿道再次狭窄的主要原因,TGF-β1高表达和尿道增生性瘢痕形成关系密切,抑制TGF-β1过度表达将有助于预防和降低尿道再次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尿道狭窄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受体亚型在大鼠逼尿肌不稳定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昕 宋波 +2 位作者 方强 金锡御 李为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0-713,共4页
目的 探讨P2x受体亚型mRNA在大鼠正常和不稳定逼尿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逼尿肌不稳定大鼠(detrusorinstability ,DI)模型 ,设正常对照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RT PCR检测P2X受体各亚型在膀胱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DI大鼠和正常... 目的 探讨P2x受体亚型mRNA在大鼠正常和不稳定逼尿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逼尿肌不稳定大鼠(detrusorinstability ,DI)模型 ,设正常对照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RT PCR检测P2X受体各亚型在膀胱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DI大鼠和正常大鼠逼尿肌中未检测到P2x6 受体mRNA ;P2x1 、P2x5和P2x7受体亚型mRNA表达降低 ;P2x2 、P2x4 表达量显著增加 (P <0 .0 1) ;P2x3未发现明显变化。讨论 DI大鼠逼尿肌内P2x受体部分亚型mRNA表达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受体 逼尿肌不稳定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和传统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霁 鄢俊安 +4 位作者 李为兵 李新 陈志文 周占松 潘进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和传统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和住院日。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78例因UPJO接受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和传统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和住院日。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78例因UPJO接受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日。78例患者中,32例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RA-LPP),46例接受传统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C-LPP)。结果 RA-LPP组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47.8 mL和5.7 d,显著低于C-LPP组患者的72.3 mL和6.9 d(P<0.05,P<0.01)。RA-LPP组和C-LPP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体质量指数(BMI)和UPJO左右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LPP将逐渐替代C-LPP,在有条件的医院成为治疗UPJO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腹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文刚 方强 +2 位作者 卢根生 宋波 贾卓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尿潴留时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 ine oxidoreductase,XOD)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充盈膀胱2 h建立大鼠急性尿潴留模型。分别于充盈2 h及排空后1、2、3、4 h检测膀胱功能及膀胱组织中XOD活... 目的探讨在急性尿潴留时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 ine oxidoreductase,XOD)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充盈膀胱2 h建立大鼠急性尿潴留模型。分别于充盈2 h及排空后1、2、3、4 h检测膀胱功能及膀胱组织中X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对膀胱的保护作用。结果急性尿潴留期膀胱不稳定性收缩频率无显著改变,而排空后其不稳定性收缩频率增加。XOD活性在尿潴留期增高,排空后1 h活性降低,排空后2 h再次升高,随后逐渐降至正常。MDA在尿潴留期轻度增高,排空后早期明显增高,4 h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SOD治疗后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频率、XOD活性及MDA含量与排空后2 h比较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AUR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特征呈双相性改变。提示AUR后膀胱再灌注损害中内源性活性氧可能起诱导、促进炎症损害作用,外源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排空后膀胱功能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逼尿肌不稳定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丙二醛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膀胱安全容量的排尿指导预防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上尿路损害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霁 卢根生 +6 位作者 陈志文 周占松 李为兵 熊恩庆 樊汝惠 金锡御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32-2234,共3页
目的探讨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指导患者排尿在原位回肠膀胱术后上尿路损害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2例规律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接受排尿指导(A组)和29例缺乏规律尿动力学检查未接受排尿指导(B组)的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尿动... 目的探讨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指导患者排尿在原位回肠膀胱术后上尿路损害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2例规律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接受排尿指导(A组)和29例缺乏规律尿动力学检查未接受排尿指导(B组)的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排泄性尿路造影和肾功检查结果。结果术后1年,A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最大膀胱容量与B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A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B组[(150.5±88.7)vs(220.3±102.5)ml,P<0.05],A组上尿路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指导患者科学排尿,有利于预防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上尿路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安全容量 排尿指导 原位回肠膀胱术 尿动力学 上尿路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