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逼尿肌肌源性变化与逼尿肌反射亢进及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邱功阔 宋波 +6 位作者 金锡御 卢根生 方强 张庆华 张水文 唐伟 赵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逼尿肌反射亢进(DH)及逼尿肌不稳定(DI)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骶髓上损伤后4周及BOO4周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和离体膀胱充盈性测压及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试验。结... 目的观察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逼尿肌反射亢进(DH)及逼尿肌不稳定(DI)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骶髓上损伤后4周及BOO4周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和离体膀胱充盈性测压及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试验。结果骶髓上损伤后DH的发生率为91.1%,BOO后DI的发生率为66.7%;正常对照组大鼠在体膀胱充盈至压力32.85±11.08cmH2O时尿液自导管周围溢出,在体及离体膀胱充盈测压全过程逼尿肌无节律性收缩反应,DH组和DI组在体及离体膀胱均于较低的膀胱内压下即出现节律性收缩反应,离体膀胱的收缩频率明显高于在体膀胱(P<0.05);DH组及DI组离体逼尿肌条机械牵拉致其出现收缩时的最小张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同前负荷下的收缩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逼尿肌能够自发兴奋产生收缩,骶髓上损伤或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逼尿肌发生继发性改变,自动节律性增强,DH及DI的发生与逼尿肌自身的兴奋性增强密切相关,传统观念忽略了肌源性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脊髓损伤 梗阻 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反射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术后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季惠翔 张家华 +2 位作者 宋波 金锡御 熊恩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4-797,共4页
目的 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 ,TU VP)后的尿动力学改变进行研究。方法  4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年龄 5 4~ 81岁 ,随访时间 2~ 2 2个月 ) ,按TUVP术后随... 目的 应用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 ,TU VP)后的尿动力学改变进行研究。方法  4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年龄 5 4~ 81岁 ,随访时间 2~ 2 2个月 ) ,按TUVP术后随访时间分为A组 ( 18人 ,随访时间 2~ 4个月 )、B组 ( 13人 ,5~ 12个月 )、C组 ( 12人 ,13个月以上 ) ,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 ,IPSS评分由 2 2 60分减少到 11 63分 ,最大尿流率由 7 87ml s上升至 16 5 1ml s ,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由 78 41cmH2 O( 3 2例 )下降至 40 0 0cmH2 O( 2 6例 ) ,提示梗阻得到解除 ;膀胱顺应性由 2 2 76ml cmH2 O升至 41 11ml cmH2 O ,最大尿意膀胱容量由 2 85 93ml升至 3 3 9 63ml,合并不稳定膀胱的患者由 16例降至术后 3例 ,提示膀胱功能得到恢复 ;3组病人间对比无梗阻症状复发的迹象。结论 本研究以客观的指标证实TUVP可切实的解除由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流出道梗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尿动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与经阴道分娩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广承 方强 +2 位作者 李龙坤 金锡御 宋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与经阴道分娩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经阴道分娩生育的的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腹压漏尿点压测定(ALPP)和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对经阴道分娩次...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与经阴道分娩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经阴道分娩生育的的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腹压漏尿点压测定(ALPP)和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对经阴道分娩次数与各个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次数与ALPP呈负相关(r=-0.349,P<0.05),与MUCP和FUL没有相关关系(r=-0.219,r=-0.178,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在压力性尿失禁发病中有一定意义,分娩次数越多,尿失禁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经阴道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不稳定大鼠膀胱逼尿肌T型Ca^(2+)通道亚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立新 宋波 +3 位作者 李龙坤 金锡御 文前军 李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与不稳定大鼠逼尿肌T型Ca2+通道亚型基因的表达和T型Ca2+电流密度差异。方法RT-PCR法与膜片钳检测逼尿肌细胞T型Ca2+亚型通道基因表达和电流密度。结果①在T型Ca2+通道亚型α1I、α1G、α1H中,正常逼尿肌表达α1I,DI逼尿肌... 目的探讨正常与不稳定大鼠逼尿肌T型Ca2+通道亚型基因的表达和T型Ca2+电流密度差异。方法RT-PCR法与膜片钳检测逼尿肌细胞T型Ca2+亚型通道基因表达和电流密度。结果①在T型Ca2+通道亚型α1I、α1G、α1H中,正常逼尿肌表达α1I,DI逼尿肌表达α1I与α1G,二者均无α1H表达;②正常与DI逼尿肌均存在T型Ca2+电流;③DI组峰值电流(peakI)幅度和密度均大于正常组。结论DI逼尿肌胞外钙离子通过T型Ca2+通道的内流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与DI逼尿肌T型Ca2+亚型通道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 T型Ca^2+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女性绝经前后发生的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比较
5
作者 罗广承 方强 +2 位作者 李龙坤 金锡御 宋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在绝经前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成年女性患者的不同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4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未绝经组71例、绝经组69例)行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FCM)、腹压漏尿点压测定(ALPP)以及尿道压力图测定,比较绝... 目的探讨在绝经前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成年女性患者的不同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4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未绝经组71例、绝经组69例)行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FCM)、腹压漏尿点压测定(ALPP)以及尿道压力图测定,比较绝经前后的尿动力学参数和特点。结果未绝经组和绝经组ALPP值分别为(80±28)cmH2O和(64±27)cmH2O(P<0.01);未绝经组有15例(21.2%)ALPP<60cmH2O,而绝经组为26例(37.7%)(P<0.05);未绝经组有21例ALPP>90cmH2O,绝经组为8例(P<0.05)。未绝经组的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控制面积(CA)与绝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的功能尿道长度(FUL)、控制带长(CZL)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绝经组和绝经组分别有5例(7%)和19例(27.5%)合并不稳定膀胱,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绝经前后发生的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有不同的尿动力学特点,在发生机制上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绝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嘉瑜 贺伟峰 +4 位作者 朱晓星 宋波 杨康 张银甫 黄赤兵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良。方法供体采用BLAB/c小鼠,受体采用C57小鼠。用24GA Cuff管法套扎供心肺动脉与颈外静脉,用自制Cuff管套扎供心升主动脉与颈总动脉。结果供心冷缺血时间少于15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成功率明显提... 目的探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良。方法供体采用BLAB/c小鼠,受体采用C57小鼠。用24GA Cuff管法套扎供心肺动脉与颈外静脉,用自制Cuff管套扎供心升主动脉与颈总动脉。结果供心冷缺血时间少于15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后的模型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可用于移植免疫的各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异位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梗阻性肾衰的护理
7
作者 谢小燕 李卫兵 宋彩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肾衰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护理 阻性 治疗 碎石 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观察
8
作者 王殿珍 吴雄飞 范连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 :对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术后观察。 方法 :为 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 结果与结论 :通过细致严密的临床观察 ,可早期... 目的 :对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术后观察。 方法 :为 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 结果与结论 :通过细致严密的临床观察 ,可早期发现移植胰血管栓塞、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及肠瘘等术后并发症 ,及时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移植 并发症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钾离子通道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陈昊 吴雄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应用缺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钾离子(K+)通道特性的影响。方法:取生长旺盛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同步处理后分正常组、缺氧组和氧损伤组3组(n=15),正常组细胞于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常... 目的:应用缺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钾离子(K+)通道特性的影响。方法:取生长旺盛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同步处理后分正常组、缺氧组和氧损伤组3组(n=15),正常组细胞于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中常规培养,缺氧组和氧损伤组分别加入抗霉素A和H2O2制备化学缺氧模型和氧损伤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3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3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膜K+通道表达的K+电流均具有电压依赖性,能被K+通道阻断剂Ba2+阻断;缺氧组和氧损伤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电压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τ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缺氧组和氧损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缺血再灌注时其表达明显增加,活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术 钾通道 缺氧 肾小管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胃肠炎伴双足血栓性皮肤损害1例护理
10
作者 王殿珍 吴雄飞 吴亿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中毒性胃肠炎 足血栓性皮肤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