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舌根部迷走甲状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前伟 黄定德 厉红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9-599,613,共2页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锝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前伟 刘广元 +2 位作者 黄定德 刘开元 罗朝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RGD-4CK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方法采用预锡化法99Tcm直接标记RGD-4CK。静脉注射99Tcm-RGD-4CK37MBq(0.5ml),在注射后1.5~240min时间内分10个时相点采血并称重,测定血样品放射性计数,结果经参考源衰减校正,... 目的探讨99Tcm-RGD-4CK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方法采用预锡化法99Tcm直接标记RGD-4CK。静脉注射99Tcm-RGD-4CK37MBq(0.5ml),在注射后1.5~240min时间内分10个时相点采血并称重,测定血样品放射性计数,结果经参考源衰减校正,最后换算为kBq/ml血液。血样放射性活度数据应用DAS软件处理,结合αvβ3受体在正常体内实际表达情况进行室模型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示踪动力学参数。结果99Tcm-RGD-4CK的标记率为(96·86±1.24)%,比活度为(13.01±0.17)TBq/mmol。99Tcm-RGD-4CK在正常家兔体内符合二室模型示踪动力学过程(权重数为1/C)。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4.19±2.17)min,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69.32±0.00)min,转运速率常数K10、K12与K21分别为(0.013±0.002)、(0.138±0.139)、(0.095±0.063)/min,清除率(CL)为(2.00±1.00)ml/min。结论99Tcm-RGD-4CK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无需分离纯化而直接应用;99Tcm-RGD-4CK在正常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符合权重数为1/C的二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放射性核素标记 锝放射性同位素 示踪动力学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G_2人肝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定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朝学 程绍钧 李前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上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type 1receptorof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IGF1R)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常规培养HepG2 细胞 ,以Iodogen法 13 1I标记抗IGF1R单克隆抗体 1H7,SephadexG 5 0纯化标记反应液 ,13 1I... 目的 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上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type 1receptorof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IGF1R)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常规培养HepG2 细胞 ,以Iodogen法 13 1I标记抗IGF1R单克隆抗体 1H7,SephadexG 5 0纯化标记反应液 ,13 1I 1H7和非标记 1H7与HepG2 细胞表面的IGF1R竞争结合 ,Scatchard法分析HepG2 细胞上IGF1R的平均表达量。结果 每孔HepG2 细胞 (2 0× 10 5)表面IGF1R的Bmax为 6 746× 10 -12 mol/L ,平均单个HepG2 细胞IGF1R的密度为 2 .0 3×10 4/细胞。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 13 1I 1H7满足作为IGF1R特异性配体的要求 ,碘标记 1H7对其与IGF1R结合活性无明显影响 ,HepG2 细胞表达高密度与高亲和力的IGF1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IGF1R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探测早期甲状腺癌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前伟 黎川 +3 位作者 厉红民 黄定德 黎海涛 陈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43-1643,1647,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1例
5
作者 李前伟 厉红民 +3 位作者 黎川 黄定德 黎海涛 陈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96-1496,1499,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正电子/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VIP与小鼠肝癌H22细胞受体结合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前伟 谭天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标记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结合特性。方法 氯胺 T法标记、Seph adexG 5 0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1 2 5I VIP。通过饱和结合实验与竞争结合实验,评价1 2 5I VIP与鼠H2 2肝癌细胞受体的体外介导结合特性...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标记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肝癌细胞的体内、外结合特性。方法 氯胺 T法标记、Seph adexG 5 0柱层析分离纯化制备1 2 5I VIP。通过饱和结合实验与竞争结合实验,评价1 2 5I VIP与鼠H2 2肝癌细胞受体的体外介导结合特性;进行体内动态生物分布及非标记VIP竞争分布实验,观察1 2 5I VIP在荷H2 2小鼠体内尤其在移植瘤中的分布变化规律,评价其体内受体结合特性。结果 1 2 5I标记率为73 8% ,1 2 5I VIP比活度18 2TBq mmol,放射化学纯度(RCP)98%。1 2 5I VIP与H2 2细胞受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Scatchard作图显示为双位点系统,高、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Kd)分别为1 74nmol L与2 8 63nmol L ,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0 2 7pmol 10 6 细胞与5 75pmol 10 6 细胞,非标记VIP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1 2 5I VIP与H2 2细胞结合。各时相肿瘤组织放射性均高于肌肉(P <0 0 5 ,P <0 0 0 1) ,2 0minT NT比值达最大为2 68,肺放射性高于血液与肝脏(P <0 0 5 ,P <0 0 1) ,体内放射性主要经肾脏排泄;10 μg和40 μg非标记VIP对T NT比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 6 87%与3 5 82 %。结论 1 2 5I VIP在体内、外与鼠H2 2肝癌细胞的结合由受体介导。此结果为进一步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VIP靶向诊治肝细胞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细胞 特性研究 小鼠肝癌 H22肝癌细胞 放射性核素标记 mol/L 血管活性肠肽 放射性碘标记 饱和结合实验 受体结合特性 放射化学纯度 最大结合容量 细胞受体 0.05 氯胺-T法 H22小鼠 ^125I VIP 非标记 分离纯化 G-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