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娟娟 冯正直 卢稳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的自发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被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轻度抑郁状态组、中度抑郁状态组和重度抑郁状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的自发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我报告法、故事脚本法和反事实思维推理测试(counterfactual inference test,CIT)。被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轻度抑郁状态组、中度抑郁状态组和重度抑郁状态组),均完成自发反事实思维试验和诱发反事实思维试验及CIT测试,并对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合理性及CIT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在数量方面,轻度抑郁状态组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中度和重度抑郁状态组(P<0.05,P<0.01),重度抑郁状态组自发反事实思维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各组产生的诱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合理性方面,各组自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其合理性明显降低;而诱发反事实思维的合理性仅重度抑郁状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CIT得分方面,重度抑郁状态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抑郁状态大学生产生自发反事实思维的数量逐渐减少,合理性逐渐降低。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产生的诱发反事实思维数量均无明显差异,而重度抑郁状态大学生诱发反事实思维合理性明显低于正常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状态 反事实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