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宋治远 舒茂琴 +5 位作者 胡厚源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李永华 何国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4—37岁)心脏复合畸形患者,包括: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9例(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4—37岁)心脏复合畸形患者,包括: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7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5例,ASD合并PDA4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2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PDA1例。按照“先难后易,先复杂后简单”的原则进行介入治疗操作,先行Ps球囊扩张术,再行VSD封堵术,后行PDA封堵术及ASD封堵术。分别于术后第4天、1、2、6个月及1年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结果19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6例分别植入2个封堵器,2例ASD合并Ps患者成功地进行了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及ASD封堵术,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合并PDA患者经球囊扩张及带膜支架植入治疗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5.5±9.4)个月(1个月至3年),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先天性心脏复合畸形,只要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遵循适当的手术方略,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和方法,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手段一次性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畸形 先天性 心脏导管插入术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内超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惠玲 何国祥 +5 位作者 刘建平 冉擘力 李永华 仝识非 姚青 唐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tab le angina,SA)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 le angina,UA)患者冠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 lar u ltrasound,IVUS)下的表现特征。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7例SA患者、29例UA患者的共55支病变冠脉行IVUS...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tab le angina,SA)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 le angina,UA)患者冠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 lar u ltrasound,IVUS)下的表现特征。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7例SA患者、29例UA患者的共55支病变冠脉行IVUS检查。结果SA组主要为稳定型、纤维性斑块,UA组主要为不稳定型、脂质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类似。UA组偏心指数(EI)显著高于SA组(P<0.05),有以正重构为主的趋势。SA组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显著高于UA组(P<0.01)。结论SA患者及UA患者的冠脉斑块在性质及结构特点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1基因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覃跃龙 舒茂琴 江明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lar smooth musc le cells,VSMCs)ORC1基因,探讨ORC1基因表达抑制后VSMCs增殖的变化。方法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阴性siRNA组及阳性(ORC1+A、ORC1+B、ORC1+C)siR-NA组。应用W estern b lot检测ORC...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lar smooth musc le cells,VSMCs)ORC1基因,探讨ORC1基因表达抑制后VSMCs增殖的变化。方法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阴性siRNA组及阳性(ORC1+A、ORC1+B、ORC1+C)siR-NA组。应用W estern b lot检测ORC1基因表达的变化;应用MTT比色试验、3H-TdR掺入试验检测VSMCs增殖的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 lear antigen,PCNA)表达。结果①siRNA转染后,3个阳性siRNA转染组ORC1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尤以第2对阳性siRNA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而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间ORC1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②siRNA转染使ORC1表达减弱后,VSMCs的MTT吸光度值3、H-TdR掺入量和PCNA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RNA干扰介导的ORC1基因沉寂可显著抑制V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1 RNA干扰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耿 何国祥 +3 位作者 冉擘力 张萍 景涛 陈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gax基因表达增强后VSMC迁移的变化。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常规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基因表达的变化,Boyden... 目的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探讨gax基因表达增强后VSMC迁移的变化。方法以携带大鼠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AdCMV-gax)常规转染VSMC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gax基因表达的变化,Boyden's小室观察gax基因表达增强对VSMC迁移的影响。结果①AdCMV-gax转染前,PDGF-BB下调Gax蛋白的表达,接近正常生理浓度的PDGF-BB(2ng/ml)即可使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由36·42%显著降低至22·83%(P<0·05),随着PDGF-BB浓度的升高,gax基因表达下降程度更加显著;AdCMV-gax转染后,无论有无PDGF-BB刺激,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②AdCMV-gax转染使VSMC表达gax增强后,VSMC迁移数较未转染组显著减少。结论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由有丝分裂原刺激所引起的VSMC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X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明宏 舒茂琴 覃跃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45-2247,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增殖状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中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1, OR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提取细胞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检测不同增殖状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中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1, ORC1)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培养VSMCs;提取细胞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增殖状态VSMCs中ORC1 蛋白表达.结果经光镜、免疫荧光鉴定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为VSMCs;处于静止状态的VSMCs无ORC1 mRNA表达,血清刺激6 h后ORC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12~24 h达到高峰,继后逐渐减少;处于静止期的VSMCs无ORC1蛋白表达,处于增殖状态的VSMCs中有大量ORC1蛋白表达.结论 ORC1可能在VSMCs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识别复合物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BTEB2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 何国祥 +1 位作者 唐波 唐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构建携带反义锌指转录因子 2 (basictranscriptionelementbindingprotein 2 ,BTEB2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BTEB2反义RNA对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培养的大鼠VSMC中提取总RNA ,通过... 目的 构建携带反义锌指转录因子 2 (basictranscriptionelementbindingprotein 2 ,BTEB2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BTEB2反义RNA对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培养的大鼠VSMC中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制备BTEB2cDNA ,将其反向克隆至腺病毒载体 ,构建携带反义BTEB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ASBTEB2 ;用Ad .ASBTEB2转染VSMC ,通过RT -PCR检测BTEB2反义RNA在VSMC中的表达 ;经免疫印迹法分析BTEB2反义RNA对BTEB2蛋白质表达的抑制作用 ;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BTEB2反义RNA对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经鉴定正确 ,其滴度为 5× 10 9/ml ;VSMC被重组腺病毒感染后 ,可检测到BTEB2反义RNA的表达 ;Ad .ASBTEB2转染可明显抑制VSMC的BTEB2蛋白表达及血清诱导的VSMC增殖 ,使VSMC出现明显的G0 /G1期阻滞。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BTEB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重组腺病可在VSMC中表达BTEB2反义R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B2 反义RNA 腺病毒载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1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复制的关系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明宏 舒茂琴 覃跃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过程中DNA复制与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1,ORC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片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利用MTT法绘... 目的 探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过程中DNA复制与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 1,ORC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片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利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分析不同生长状态VSMCs的DNA合成与ORClmRNA和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静止状态的VSMCs无ORC1 mRNA及蛋白质表达,血清刺激后12—24hVSMCsDNA的合成量显著增加,ORC1 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与VSMCs DNA的合成量相一致。结论 ORC1与大鼠VSMCs增殖过程中的DNA复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识别复合物 血管平滑肌细胞 DNA复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和SDZ RAD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冉擘力 何国祥 +2 位作者 王耿 宋治远 舒茂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和抗增殖剂SDZ RAD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p27基因启动子序列...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和抗增殖剂SDZ RAD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p27基因启动子活性和p27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p27基因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 transferase,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Xp27,将这个重组体瞬时转染大鼠VSMC,加入PDGF-BB和SDZ RAD干预,测定CAT活性。用RT-PCR法测定其对p27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0ng/ml的PDGF-BB使转染后的重组体CAT活性降低,且使VSMC p27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10ng/ml的SDZ RAD则使重组体CAT活性增高,并使VSMC p27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PDGF-BB或SDZ RAD分别在基因转录水平或促进p27抑制基因启动子活性,进而减少或增加其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27 启动子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厚源 颜伟 周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4-1356,共3页
关键词 肝X受体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n基因RNA干扰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园园 李林峪 +1 位作者 周叶萍 舒茂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Geminin基因的表达观测VSMCs增殖情况及表型标志物。方法分别利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Geminin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为显著的序列用... 目的以RNA干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Geminin基因的表达观测VSMCs增殖情况及表型标志物。方法分别利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Geminin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筛选出干扰效果最为显著的序列用于构建慢病毒包裹的稳定干扰模型。应用[3H]-TdR、EdU掺入试验检测VSMCs增殖的情况;同时使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前后相关标志性基因的表达。结果①siRNA转染后,以第1亚组干扰效果最为显著,与另外2个阳性亚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H]-TdR、EdU掺入实验显示:阳性干扰组的掺入量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siRNA转染使Geminin基因表达减弱后,阳性组VSMCs合成型标志物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收缩型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Act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A干扰介导的Geminin基因沉寂可显著增强VSMCs的增殖能力,并有助于VSMCs的表型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N RNA干扰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文婷 黄海韵 +3 位作者 柳强维 姚青 宋治远 郭燕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在判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接诊的不明原因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37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121例,偏头痛252例),为进一步诊断有无PFO,均接受TTE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其中103例进行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结果 (1)在静息状态下,373例患者TTE结果显示22例合并有PFO;在TTE未检出PFO的351例患者中,103例患者同时接受了TEE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合并PFO。(2)右心声学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86例患者在Valsalva状态和剧烈咳嗽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右向右向左分流检出率为49.87%。其中轻度右向左分流(Ⅰ级)69例;中度分流(Ⅱ级)70例;重度分流(Ⅲ级)47例。(3)TTE检测出22例PFO和TEE检测出49例PFO患者,右心声学造影均显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4)59例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证实为中度以上右向左分流且MRI证实有脑梗塞灶的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进行了PFO介入封堵术,术后1个月复查经右心声学造影显示,55例在Valsalva和剧烈咳嗽状态下右向左分流消失,4例仍有少量右向左分流。结论 TTE结合右心声学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PFO右向左分流的存在,并可判断右向左分流程度,为PFO的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同时还能作为PFO封堵术后临床随访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右心声学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XP/Carto3与常规标测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盛荣 舒茂琴 +2 位作者 宋治远 钟理 周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44例室早病例:36例室早患者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常规组),108例室早采用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Carto XP/Carto3组)。从靶点标测、消融、术中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耗时等时间方面对两种标测方法进行比较;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 d和3 d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钙蛋白Ⅰ(serum cardiac troponinⅠ,c TnⅠ)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变化,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Carto XP/Carto3组在室早靶点标测、成功消融、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时间方面均较常规电生理标测组明显缩短(P<0.01),心肌损伤指标CRP、c TnⅠ和CK-MB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4.4%(34/36)和100%(10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随访时,常规组即刻成功的34例患者中有3例室早复发,Carto XP/Carto3组无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无新的复发病例。结论 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的消融靶点定位更精准,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好;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的射频消融仍具有较高成功率,手术费用相对便宜,为经济困难而又确实需要消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 电生理学 标测方法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彦 房兆飞 +4 位作者 曲小龙 胡厚源 宋治远 龚丽莎 张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凝胶过滤法分离得到人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或小鼠抗人CD42b(glycoprotein 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HIP1)与血小板的结... 目的探讨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富含血小板血浆以凝胶过滤法分离得到人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蛋白TAP-SSL5或小鼠抗人CD42b(glycoprotein Ibα,GPIbα)单克隆抗体(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情况;以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及PAC-1的结合反映血小板的激活程度;以全血电阻法定量分析TAP-SSL5对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为评价TAP-SSL5的出血风险,进一步观察了TAP-SSL5对小鼠尾部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融合蛋白TAP-SSL5可与血小板结合,并竞争性抑制HIP1与血小板的结合,提示TAP-SSL5可与血小板表面的GPIbα结合,进而抑制GPIbα与vWF的相互作用。但高浓度的TAP-SSL5(终浓度30 mg/L)也能激活血小板,使人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增加(表达阳性率为90.4%)和PAC-1的结合量上升(阳性率为66.3%);终浓度为10、30 mg/L的TAP-SSL5可引起血小板的显著聚集。给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10 mg/kg的TAP-SSL5,可显著延长尾部出血时间,由对照组的(647.1±33.7)s延长至(753.6±127.3)s(P<0.01);而常规剂量组(3 mg/kg TAP-SSL5)尾部出血时间为(612.8±79.1)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融合蛋白TAP-SSL5保留了SSL5与血小板GPIbα结合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TAP-SSL5的抗血栓作用,但同时也导致融合蛋白TAP-SSL5在高浓度情况下可延长出血时间和激活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糖蛋白GPIb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传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波 吕建峰 +4 位作者 粟治洲 王刚 任梦宇 周亮 迟路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37-204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的传统危险因素间危险强度的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VIP、CBM,检索自... 目的系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的传统危险因素间危险强度的差异。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VIP、CBM,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10月发表的所有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通过双人独立评审的方式按照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显示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与ARAS有关,其OR(95%CI)分别为1.31(1.21,1.42)、2.42(2.18,2.67)、1.55(1.18,2.05)、1.44(1.31,1.58)、1.86(1.46,2.37),收缩压与ARAS有关,其SMD(95%CI)值为11.08(5.01,17.16);而舒张压则与ARAS关系不大,舒张压SMD(95%CI)为1.46(-3.19,6.10)。结论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收缩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还不能认为舒张压对ARAS的发病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丽莎 房兆飞 +2 位作者 胡厚源 刘成海 孟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2R基因可调控表达对体外培养VSMC纤维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涛 何国祥 +3 位作者 刘建平 王海东 苗莉 冉擘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在此基础上对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受AngⅡ及其受... 目的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在此基础上对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受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建立Dox可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大鼠VSMC细胞,观察该VSMC细胞中AT2R受调控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其1型、2型受体拮抗剂干预上述细胞后FN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可成功介导AT2R基因在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的表达,该表达受到Dox给予/去除的紧密调控;Dox干预可在48h内迅速诱导该VSMC细胞表达AT2R,AT2R表达在Dox干预后72h进一步增强(P<0.01)。AT2R基因的可调控表达抑制由于AngⅡ干预VSMC后引起FN表达的增强(P<0.01)。这一作用被AT1R拮抗剂CV-11974进一步增强(P<0.01);而被加入AT2R拮抗剂干预而取消;同时给予AT1R拮抗剂和AT2R拮抗剂时FN的表达与基础状态时的情况一致。结论AngⅡ干预增强FN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AT1R介导的;经Dox诱导表达AT2R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作用,说明在这一生物学效应上,AT2R具有与AT1R相拮抗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平滑肌细胞 AT2R基因 纤维黏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长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右房压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明礼 刘建平 +8 位作者 钟理 胡厚源 迟路湘 景涛 李永华 吕建峰 王振华 仝识非 宋治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95-239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长病变中的诊治价值和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对其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 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长病变中的诊治价值和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对其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显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为中度狭窄(50%-70%)的83例住院患者,依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分组(A组:〈20 mm,n=42;B组:20-35 mm,n=27;C组:≥36 mm,n=14)。测定FFR,并计算结合右房压计算的FFR(incorporation of right atrial pressure into the calculation of FFR,FFRrap),比较各组间及组内的差异。FFR〈0.75,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FR〉0.80,最佳药物治疗。FFR介于0.75-0.80之间的患者,依据FFRrap值决定治疗策略:FFRrap〈0.75,行PCI;FFRrap≥0.75则行最佳药物治疗。随访治疗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即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情况、靶血管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显示:FFR和FFRrap平均值随病变长度增加均显著降低(F=2.524,P〈0.05;F=1.656,P〈0.05);各组内结合右房压计算的FFRrap均值显著低于测定的FFR均值[A组(0.84±0.19)vs(0.78±0.14),P〈0.05;B组(0.75±0.14)vs(0.72±0.11),P〈0.05;C组(0.67±0.11)vs(0.63±0.07),P〈0.05]。随访3个月内药物治疗和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整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3%。结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越长,FFR值相对偏低。当FFR介于0.75-0.80之间时,结合右房压计算的FFR能够更精确地判断病变远端的血流情况,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中度狭窄 长病变 右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3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厚源 何国祥 +4 位作者 周林 张萍 李锐 宋治远 史光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 )的即刻和近期疗效 ,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例药...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 )的即刻和近期疗效 ,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进行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 ,由压力监测判断即刻疗效 ,术后半年则由患者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室性早搏激发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前平均 14 3mmHg ( 70~ 180mmHg) ,术后平均 5 3mmHg ( 3 0~ 80mmHg) ,下降幅度平均 78%( 69%~ 85 %)。 3例中有 1例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另有 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均于术后 6个月随访 ,其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心功能明显改善 ,室间隔肥厚和SAM现象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可采用PTSM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肥厚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周芩 宋治远 +4 位作者 舒茂琴 曹中静 钟理 李华康 冉擘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选择消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复发组(B组)... 目的分析影响CARTO指导下房颤/房扑导管消融疗效的相关因素,为选择消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的房颤/房扑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是否维持窦律分为手术成功组(A组)与复发组(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经过6个月的随访,71例维持窦律,29例房颤/房扑复发。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升高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增大的最大左房校正容积(LAVImax)、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是房颤/房扑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升高的hs-CRP(HR:5.12;95%CI: 1.87~14.06,P=0.002)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HR:3.35;95%CI: 1.27~8.84,P=0.015)是房颤/房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风险分别为非暴露患者的5.12倍和3.35倍;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的切点为3.41 mg/L。结论CARTO指导下导管消融术是治疗房颤/房扑的有效方法,升高的hs-CRP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是房颤/房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拟行消融术患者的选择方面可考虑上述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导管消融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3 位作者 孟璟 胡厚源 王文婷 申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8~40(34.30±6.10)岁;病例组为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西南医院心内科住院部HOCM患者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32~67(46.53±11.66)岁;对照组和病例组均行超声检查(病例组为ASA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共5次),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ssure gradient,LVOTG)、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等指标;同时应用STI技术、QLAB软件获得左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将左室心肌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分别比较以上各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差异。结果HOCM患者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LVOTG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IVS厚度较术前稍有下降,术后1、3、6个月IVS厚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所测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厚节段术前、术后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肥厚节段术后3 d各方向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增高(P〈0.05)。术前及术后肥厚节段应变(率)均低于非肥厚节段(P〈0.05)。非肥厚节段、术前纵向应变(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纵向应变(率)高于术前(P〈0.05),并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STI技术评价HOCM患者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反映出HOCM患者行ASA能够提高肥厚心肌节段的局部心功能,并且能帮助非肥厚心肌节段恢复心功能;STI技术能够成为HOCM患者ASA术后长期随访的一种准确、无创、可重复性强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