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门诊首发抑郁患者服药早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谷珊珊 瞿伟 +1 位作者 郭俊伟 宁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首发抑郁患者服药早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之间就诊于本科心理门诊的150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态度、治疗依从性评价... 目的探讨影响首发抑郁患者服药早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之间就诊于本科心理门诊的150例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态度、治疗依从性评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述各因素与服药第1个月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在治疗后第1个月,依从性好组与依从性差组在家庭月收入、诊断认可度、病耻感、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程度、PSSS评分及16PF人格测试中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将患者服药依从情况作为因变量,将以上项目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病耻感、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程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诊断的认可度、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进入回归方程,各变量比值比分别为9.523、6.088、5.368、4.237、3.213、2.519、2.246、0.532、0.207。结论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很多,家庭月收入、诊断认可度、病耻感、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程度、社会支持及人格可以预测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抑郁症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谷珊珊 宫海燕 何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71-2374,共4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状况、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模式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运用症状自评量表,PTSD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213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结果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CL-C总分为14~58(32.69±10.73)分,3类症状再体验、回避、警觉的得分为(10.67±3.78)、(11.56±4.98)、(10.01±5.76),PTSD阳性率为16.90%。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常模(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38、-0.365、-0.201、-0.188、-0.235,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警觉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94、0.141、0.401、0.354、0.201、0.436、0.308、0.323、0.269、0.286、0.315、0.287,P〈0.05)。消极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及PTSD的发生(Beta分别为0.186、0.152)。结论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PTSD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瞿伟 谷珊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了解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受人口学因素影响的情况,为军队医院防治职业倦怠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采用整群抽样方... 目的了解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受人口学因素影响的情况,为军队医院防治职业倦怠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队三甲医院73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李永鑫职业倦怠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并与地方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比较。结果军队医院医务人员情感耗竭总分为(21.96±7.54)分,低于临界值(25分),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分分别为(11.7±7.44)、(16.04±6.04)分,略高于临界值(11、16分);职业倦怠检出率显著低于地方医务人员(P<0.01),其中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减低,与地方医务人员比较分别为20.9%vs 81.2%、30.9%vs 66.4%、42.7%vs 76.2%;在个人成就感减低方面,离异的医务人员高于已婚(P=0.022)及未婚医务人员(P=0.02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医务人员高于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医务人员(P=0.023、0.028、0.023);收入2 000元以下的高于收入2 000~5 000元及5 000元以上者(P=0.012、0.013);军人情感耗竭明显重于文职人员(P=0.037)和招聘人员(P=0.012);不同科室及岗位在情感耗竭、去人性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军队三甲医院职业倦怠总体现状与地方医院相比较好,在防治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军人、医疗、重症监护、离异、低学历及收入较低的医务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军队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工作角色特征相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瞿伟 谷珊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工作角色特征的相关性及情绪劳动和工作角色特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CMBI问卷、工作角色特征量表和情绪劳动量表,其中CMBI问卷包含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 目的探讨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工作角色特征的相关性及情绪劳动和工作角色特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CMBI问卷、工作角色特征量表和情绪劳动量表,其中CMBI问卷包含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3个维度,工作角色特征量表包含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2个维度,情绪劳动量表包含表面表现、自然表现和深层表现3个维度,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队三甲综合医院51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情感衰竭与情绪的表面表现、深层表现、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60、0.074、0.285,P<0.05,P<0.01)。去个性化与表面表现呈显著正相关(r=0.240,P<0.01),而与深层表现、自然表现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153、-0.181,P<0.01)。成就感减低与情绪的深层表现、自然表现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47、-0.183,P<0.01),而与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094、0.247,P<0.05,P<0.01)。角色冲突、表面表现及深层表现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情感衰竭12.6%的变异。表面表现、深层表现及自然表现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去个性化8%的变异。深层表现、角色混淆及角色冲突3个维度能预测个人成就感减低10.2%的变异。结论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和工作角色特征相关,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和工作角色特征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情绪劳动 工作角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瞿伟 谭永红 +3 位作者 谷珊珊 郭俊伟 宁洁 何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50例患者接受全病程管...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50例患者接受全病程管理服务(全病程管理组),50例进行门诊常规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1、3、6个月进行依从性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3、6个月全病程管理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1、3个月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第6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病程管理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1、3、6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评分随治疗时间延续呈递减趋势;全病程管理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个月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3、6个月全病程管理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依从性 疗效 全病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瞿伟 谷珊珊 +2 位作者 罗菡 唐倩影 郭俊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差异。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35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OFC组),33例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治疗。2组患者完成急性治疗期12周的治疗。治疗前后... 目的比较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差异。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35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OFC组),33例患者接受度洛西汀治疗。2组患者完成急性治疗期12周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数字疼痛强度量表(PI-NRS)、临床疾病严重程度评定表(CGI-S)及临床总体疗效指数评分(CGI-E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观察评定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末。结果 OFC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及随后各时间观察点,PI-NRS显著低于度洛西汀组(P<0.05,P<0.01)、CGI-EI在各观察时间点则均明显高于度洛西汀组(P<0.01),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4、8、12周末HAMD-24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在急性治疗期比单用度洛西汀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 度洛西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0
7
作者 瞿伟 谷珊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3-1117,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根据WHO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类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第...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根据WHO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类疾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第3代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诞生,开启了抑郁症治疗的新篇章,大大增强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治疗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再通术改善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变患者认知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益 史树贵 +5 位作者 陈康宁 胡俊 刘渠 卢龙 文珊 郭俊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再通术对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变(chronic total cerebrovascular occlusion,CTO)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与未进行血管再通的CTO患者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CTO患者55例,其中介入再通组(治疗组... 目的观察介入再通术对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变(chronic total cerebrovascular occlusion,CTO)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并与未进行血管再通的CTO患者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CTO患者55例,其中介入再通组(治疗组)21例,非再通组(对照组)34例,比较术后12、24个月认知功能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脑血管危险因素、认知功能等基线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认知功能(12个月后MMSE、Mo CA,24个月后MMSE、Mo 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介入再通术可以明显改善CTO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再通术 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亚型的认知功能障碍特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静 张艳玲 +1 位作者 胡晓飞 瞿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不同运动亚型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28例,按照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不同运动亚型之间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28例,按照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运动评分分为震颤(tremordominant,TD)组38例,强直-运动不能(akinetic-rigid,AR)组47例,混合(mixed)组43例,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al cogmitive assessment,Mo CA)量表评估,分析各组的认知功能。结果 3组患者MMSE总平均分为(26.94±3.26)分,Mo CA为(21.37±5.11)分,二者呈正相关(r=0.761,P<0.01)。3组间MMSE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Mo CA总分(P=0.012)、语言分项(P=0.018)、延迟记忆分项(P=0.003)有统计学差异,其中mixed组、AR组与TD组比较Mo CA总分、语言分项、延迟记忆分项均明显降低(P<0.05),而AR组与mixe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经MMSE、Mo CA量表检出认知障碍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混合亚型和AR亚型的总体认知功能明显低于TD亚型,其中语言、延迟记忆功能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运动亚型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观察烧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凌恒 张巍 +3 位作者 侯景明 黎海涛 何梅 瞿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烧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无应激障碍(Non-PT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TSD组、Non-PTSD组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6名行静息态fMRI(rs-fMRI),应用ALFF方法分析各组大...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烧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无应激障碍(Non-PT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PTSD组、Non-PTSD组各16例和正常对照组16名行静息态fMRI(rs-fMRI),应用ALFF方法分析各组大脑自发活动的差异,并对PTSD组存在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SD组左侧额下回/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岛叶、双侧海马旁回/前扣带回/额内侧回ALFF增高,左侧舌回、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ALFF减低,而Non-PTSD组ALFF显著增高的脑区分布于右侧小脑后叶、颞中回、眶额叶、岛叶及左侧海马旁回,Non-PTSD组中未发现ALFF减低脑区;与Non-PTSD组相比,PTSD组右侧丘脑ALFF显著减低,未发现ALFF增高脑区。PTSD患者右侧丘脑平均ALFF值与CAPS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08)。结论烧伤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存在异常,可能与严重烧伤后复杂的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症静息态功能MRI的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会平 冉淑华 +2 位作者 黎海涛 何梅 瞿伟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异常。方法:24例GAD患者及24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rs-fMRI,应用基于体素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比较两组中脑rs-fMRI的差...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异常。方法:24例GAD患者及24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rs-fMRI,应用基于体素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比较两组中脑rs-fMRI的差异(t检验),并对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AD组中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丘脑、右侧枕中回、左侧额中回和右侧梭状回,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和左侧额上回(P<0.001、簇大小>10个体素)。GAD组中仅右侧丘脑的ReHo值与HAM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37,P=0.001)。结论:rs-fMRI可以反映GAD患者脑功能区的局部一致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fMRI Stroop试验脑功能异常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景明 黎海涛 +3 位作者 武文婧 瞿伟 冉江峰 陈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77-1980,共4页
目的应用fMRI观察强迫症(OCD)患者的脑功能异常区域。方法 OCD患者13例(OCD组),正常对照者15名(正常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对全部受试者行fMRI,刺激采用Stroop任务,运用SPM8软件对两组平均后的脑功能图像的激活区域... 目的应用fMRI观察强迫症(OCD)患者的脑功能异常区域。方法 OCD患者13例(OCD组),正常对照者15名(正常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对全部受试者行fMRI,刺激采用Stroop任务,运用SPM8软件对两组平均后的脑功能图像的激活区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CD患者需要激活更多脑区(左侧海马旁回、中央旁小叶、丘脑、距状回等)以完成相对简单的色字无干扰任务,激活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尾状核。在相对复杂的色字干扰任务时,OCD组并未出现激活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脑区,激活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眶额叶、左侧前扣带回以及左侧尾状核。结论 OCD患者可能存在眶额叶、前扣带回、尾状核等区域的功能异常,这些脑区功能异常可能在OCD发病机制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磁共振成像 STROOP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暴力罪犯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俊伟 瞿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暴力犯罪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抽取暴力罪犯57名、非暴力罪犯53名和无犯罪的正常对照50名,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童年期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亲...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家庭功能对暴力犯罪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抽取暴力罪犯57名、非暴力罪犯53名和无犯罪的正常对照50名,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童年期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由接受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结果暴力罪犯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月收入少;多有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去世)、童年期受躯体虐待史。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暴力犯罪组的实际亲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非暴力犯罪组无显著差异。而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显著低于非暴力犯罪组(P<0.05),非暴力犯罪组的实际适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家庭功能量表中暴力犯罪组问题的解决(resolving problems,PS)得分比非暴力犯罪组高(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沟通(communication,CM)、角色(role,RL)上,暴力犯罪组和非暴力犯罪组差异不显著(P>0.05),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行为控制上(behavioral control,BC),非暴力犯罪组高于暴力犯罪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暴力犯罪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犯罪青年的家庭多以亲密度低、适应性差、情感介入少、家庭结构不完整、童年期受虐待等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家庭环境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为 戴志强 +4 位作者 赵明 张扬 郭俊伟 何梅 黎海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静息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改变特点。方法纳入21例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患者和2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严格匹配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使用3...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静息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改变特点。方法纳入21例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患者和2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严格匹配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T1WI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像数据。对两组受试者的ALFF map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并采用Alpha Sim(P<0.01,体素数>40)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然后提取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SFD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双侧前额叶、双侧前扣带回;ALFF值减低的脑区有:右侧颞叶颞中回、左侧岛叶、左侧旁中央小叶双侧中央后回。SF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量表)评分与左侧腹内侧前额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64,P=0.008),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与左侧岛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20),病程与右侧颞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14,P=0.017)。结论 SFD患者脑静息态神经元自发活动存在广泛改变,这些异常活动可部分阐释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幅 躯体形式障碍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