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宫颈癌:一项单中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延洲 陈功立 +6 位作者 徐嘉莉 李玉迪 邓黎 陈诚 梁小龙 徐惠成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前瞻性纳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前瞻性纳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肿瘤学结局和围手术期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尝试手术,26例成功完成(96%),1例因术中探查合并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中转为多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位年龄46岁,体质量指数为22.1 kg/m^2,中位手术时间237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86 mL。2例术中血管损伤,1例膀胱损伤,均在术中单孔腹腔镜下完成修补。平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21枚,手术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1例患者因2枚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进行化疗+放疗;7例合并中危因素患者,术后进行放疗。结论具有丰富的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生熟练掌握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情况下,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单孔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中常见的9个耳聋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华梅 胡华 +4 位作者 董艳玲 徐刚 胡斌 龙洋 姚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新生儿进行突变筛查,评估新生儿中9个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以及其与耳聋的相关性。方法经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自愿要求行耳聋基因检测,收集本科室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血... 目的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新生儿进行突变筛查,评估新生儿中9个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频率、突变类型以及其与耳聋的相关性。方法经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自愿要求行耳聋基因检测,收集本科室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血756例,提取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 del G、176 del 16、235 del C、299 del AT)、GJB3(538 C>T)、SLC26A4(IVS7-2A>G、2168 A>G)、线粒体DNA 12S rRNA(1555 A>G、1494 C>T),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756例新生儿检测出GJB2(235del C)突变15例,GJB2(176 del 16)突变1例,GJB2(299 del AT)突变4例,SLC26A4(IVS 7-2 A>G)突变13例,SLC26A4(2168 A>G)突变1例,12S rRNA(1555 A>G)均质突变型1例,测序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在没有耳聋家族史的新生儿中,GJB2基因的杂合突变率高于SLC26A4基因突变率,GJB3基因的突变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医学营养治疗方法对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6
3
作者 曾媛 袁丽佳 +4 位作者 王琳 康莉 万婧 孟珊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前后,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名诊断为GDM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次... 目的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前后,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名诊断为GDM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次宣教组和持续干预组,每组各45名。2组按标准体质量法给予个体化的MNT治疗方案,限制每日能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用食物交换份法安排食谱。一次性宣教组营养治疗的实施方式仅采用1次面对面的营养宣教;持续干预组则进行持续性的治疗,即在干预期内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对营养治疗的监控,包括面对面、电话和定期营养门诊随访教育,并根据孕周、孕期体质量增长以及血糖水平动态调整饮食方案。观察2组1个月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结果持续干预组较一次性宣教组餐后2 h血糖值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持续干预组血糖控制合格率显著高于一次性宣教组(55.6%vs 28.9%,P<0.05)。持续干预组尿酮体阳性率低于一次性宣教组(6.7%vs1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个体化的MNT,采用持续性治疗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营养疗法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彩霞 王凤英 +1 位作者 李玉艳 俞炽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用化学药物及放射性处理,建立小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分为化学药物处理组、放射组、对照组、去势组。化学药物组使用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干预,放射组采用60Coγ射线放射。通过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小鼠动... 目的探讨用化学药物及放射性处理,建立小鼠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分为化学药物处理组、放射组、对照组、去势组。化学药物组使用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干预,放射组采用60Coγ射线放射。通过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小鼠动情周期变化、雌激素水平、卵巢及子宫内膜组织学改变等指标,判断建模效果。结果化学药物组、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动情期构成比降低、动情间期构成比增加(P<0.01);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接近去势组水平(P>0·05);两个处理组小鼠均可见卵巢萎缩、生长卵泡数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卵巢未闭锁原始卵泡数显著减少(P<0·01),且随建模后时间的延长而呈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化学药物组与放射组各相同时间段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化学药物及放射方法能够成功建立小鼠卵巢早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潘珂 曹莉莉 +2 位作者 王延洲 杨铧琦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中盆腔缺陷所致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观察组,57例)和...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与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治疗中盆腔缺陷所致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观察组,57例)和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术(对照组,55例)的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利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Q)评分法比较患者客观满意度;主观症状改善评分(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PGI-C)比较主观满意度;比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围手术期参数;术后比较并发症、再次手术率;利用盆底生活质量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比较2组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都有较好的结局。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了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平均42个月的随访中,主观满意度在观察组为57/57(100%),在对照组为51/55(92.73%)(P>0.05);客观满意度在观察组为45/57(78.95%),在对照组为38/55(69.09%)(P>0.05)。PGI-C评分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FDI-20、PFIQ-7问卷2组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2组间并无显著差异;性生活质量问卷(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12,PISQ-12)评分在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改良全盆底功能重建术比较,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有较好的主观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 骶骨固定术 盆底功能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基质干细胞移植在卵巢早衰模型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彩霞 王凤英 +2 位作者 冷少华 梁志清 李玉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基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atrix stem cells,UC-MSCs)移植后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模型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方法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和白消安(busulfan,BUS)处理,建立小鼠POF模... 目的观察人脐带基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atrix stem cells,UC-MSCs)移植后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模型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方法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和白消安(busulfan,BUS)处理,建立小鼠POF模型;分离扩增UC-MSCs,采用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方式对其进行标记;将GFP阳性细胞移植入POF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10、20 d留取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C-MSCs在小鼠卵巢及其他组织中的定位与生长情况。结果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UC-MSCs效率达95%左右。POF小鼠经尾静脉接受UC-MSCs移植后1 d,卵巢可见GFP阳性细胞,移植后10 d及20 d的卵巢GFP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而小鼠骨髓、大脑、肝脏、肾脏、胰腺等组织无明显GFP阳性细胞存在。结论人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可向POF小鼠卵巢归巢,并能在局部存活生长,提示其可能具有卵巢损伤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基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卵巢功能早衰 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和激光加电凝治疗HPV高危亚型感染的CIN Ⅰ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任玉香 吴凤英 +1 位作者 蔡惠芬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和激光加电凝治疗伴HPV高危亚型感染的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8例HPV高危亚型感染的CIN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接受CZF超声波和激光加电凝治疗,其中聚焦超声组320例,激光加电凝组298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和激光加电凝治疗伴HPV高危亚型感染的CIN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8例HPV高危亚型感染的CIN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接受CZF超声波和激光加电凝治疗,其中聚焦超声组320例,激光加电凝组298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和HPV检测,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组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焦超声组术后阴道流血、阴道流液量均显著少于激光加电凝组(P<0.05)。治疗后6个月,聚焦超声组随访300例,292例CINⅠ消退,治愈率97.3%;200例HPV高危亚型感染全部转阴,清除率66.7%,40例部分转阴,有效率80%。激光加电凝组随访290例,CINⅠ治愈280例,治愈率96.6%;185例HPV高危亚型感染全部转阴,清除率63.8%,30例部分转阴,有效率74.1%。2组组间比较,CINⅠ治愈率与HPV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组内比较,CINⅠ的消退与HPV清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呈正相关(P<0.05,r=0.175 9、0.147 3)。结论聚焦超声和激光加电凝治疗对治疗CINⅠ及HPV高危亚型感染的清除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聚焦超声术后阴道流血及排液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激光 气体 电凝术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娜 曹莉莉 +1 位作者 方露雪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讨LNSRH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2014年FIGO临床分期为Ⅰb1~Ⅱa2期、于我院接受LNSRH(观察组,n=138)和LRH(对照组,n=138)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种手术对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缩短,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34.8%vs 71.0%)及消化系统并发症(21.7%vs 49.3%)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留置尿管天数主要集中在7~14 d,而LRH组主要集中在>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均优于LRH组(P<0.05)。结论 LNSRH作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方式,可保护患者术后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神经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当的降调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长方案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畏 俞炽阳 +5 位作者 王凤英 李红梅 龙玲 曲宗银 邓丽 姚春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81-208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8年1-12月185例因不孕不育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长方案治疗周期共187个。根据促性腺激素使用前患者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8年1-12月185例因不孕不育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长方案治疗周期共187个。根据促性腺激素使用前患者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分为达标组(n=95)与未达标组(n=92)。分析比较2组患者年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e,Gn)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94%和32.61%,达标组显著高于未达标组(P<0.05);继续妊娠的观察中,二者的流产率无明显差别;达标组使用GnRH-a和Gn的剂量略大于未达标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资料显示两组的获卵数、MⅡ卵数以及受精率均较接近,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优质胚胎获得率的对比中,达标组(43.70%)明显高于未达标组(31.80%)(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长方案治疗中,垂体降调节达标者的临床妊娠率高于未达标者。可见降调节是否充分和适当对助孕治疗的结局有重要意义。本中心现行的降调节标准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调节 GNRH-A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姚宏 徐聚春 +7 位作者 胡华 董艳玲 伍海霞 李俊男 胡斌 龙洋 梁志清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孕妇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的关系,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孕妇选择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经遗传咨询门诊明确的高危孕妇4 808例,年龄19~4...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孕妇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的关系,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孕妇选择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经遗传咨询门诊明确的高危孕妇4 808例,年龄19~42岁,平均30.5岁。病例均进行了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诊断准确率100%;部分病例进行了FISH检查并经核型分析证实诊断准确;妊娠结局随访方式为电话、分娩医院病历采集等。结果 153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02例,其中21-三体73例(双胎之一21-三体2例)、18-三体22例、13-三体4例、9-三体及三倍体各1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7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嵌合体9例。产前诊断指征依次为胎儿彩超异常、高龄、唐筛高风险、不良妊娠史、NT值增高、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130例选择终止妊娠,23例选择继续妊娠。对已出生的20例新生儿随访仅发现1例源自母亲染色体平衡易位的婴儿表现为轻度智力障碍。结论胎儿系统超声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异常、高龄、唐氏筛查高危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密切相关,是否继续妊娠应综合染色体畸变的类型、遗传学规律及夫妇双方的生育情况作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核型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冷敷改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邓青春 孟珊 +2 位作者 冯春雨 潘英连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对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至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发生单纯乳汁淤积、无其他病理因素的152例产妇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治疗...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对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至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发生单纯乳汁淤积、无其他病理因素的152例产妇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交替冷敷治疗组(联合组,50例),仙人掌及芦荟冷敷组(单纯冷敷组,52例)和单纯乳房按摩组(单纯按摩组,50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3组产妇治疗后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胀痛程度和疼痛评分。结果乳房按摩联合冷敷治疗组母乳喂养者显著多于单纯按摩组或者单纯冷敷组(P<0.01),乳房肿胀硬度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仙人掌、芦荟冷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按摩 仙人掌 芦荟 乳汁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阳性患者心理应激特点及其与情绪体验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旭 任玉香 +5 位作者 陶雪梅 向霞 吴凤英 孟珊 徐媛媛 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84-1690,共7页
目的分析HPV阳性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其与情绪体验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 目的分析HPV阳性患者的心理应激特点及其与情绪体验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101名HPV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HPV阳性患者应激水平低于50分者52人(占51.49%),轻度应激(50~60分)30人(占29.70%),中度应激(>60~69分)16人(占15.84%),重度应激(>69分)3人(占2.97%);(2)HPV阳性患者的心理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睡眠不好(89.1%)、紧张烦躁(90.1%)、易惊跳(53.5%)、警觉性增加(87.1%)、身心疲惫(75.2%)、易激惹(76.5%)、过度兴奋(57.4%)、灾难场景闪回(64.4%)等;(3)HPV阳性患者心理应激水平与其积极情绪呈负相关(r=-0.464,P<0.01),与消极情绪呈正相关(r=0.560,P<0.01);且与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225,P<0.05);(4)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39.5%。结论近一半的HPV阳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且心理应激水平与其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领悟社会支持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心理应激 情绪体验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东亚君 李玉艳 +5 位作者 李敏 刘永刚 李明舵 朱向飞 邓丽 何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因不孕接受FET治疗的507个冻融胚胎移...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因不孕接受FET治疗的507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是否接受GnRH-a预处理分为:GnRH-a组(A组)与非GnRH-a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女性不孕病因、孕激素启动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及多胎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60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447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分别为58.34%和4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的观察中,A组胚胎停育及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冷冻胚胎复苏率、移植胚胎数目以及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盆腔输卵管性不孕人群中,GnRH-a预处理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人工周期组(P<0.05)。结论 GnRH-a预处理的方法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早期种植,尤其对于盆腔输卵管性不孕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A 冻融胚胎 子宫内膜容受性 移植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19
14
作者 包碧惠 胡华 +2 位作者 姚宏 张晓莉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血液学指标与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各基因型的关系,探讨地贫产前筛查的可靠依据。方法在本院所有产前检查人群中广泛开展地贫的血液学筛查,进行阳性病例基因检测,确诊后筛查配偶,夫妇患同型地贫者进行产前诊断;疑似... 目的分析孕妇血液学指标与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各基因型的关系,探讨地贫产前筛查的可靠依据。方法在本院所有产前检查人群中广泛开展地贫的血液学筛查,进行阳性病例基因检测,确诊后筛查配偶,夫妇患同型地贫者进行产前诊断;疑似β地贫夫妇行β基因突变热点测序、比对,探查未知突变。结果疑似地贫孕妇115例,确诊73例,夫妇同患α地贫1对、β地贫3对,产前诊断重型地贫患儿3例。Hb、MCV、RBC、RDW、HbA2在α、β、α/β与β/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β地贫的样本大多呈2-5个SNP杂合状态。结论重庆为β地贫的高发区,红细胞参数和定量血红蛋白电泳是筛查地贫的重要指标,gap-PCR、PCR-RDB、基因测序可明确诊断,切实干预地贫的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产前筛查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小艳 吴凤英 +1 位作者 邱涛 陈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37-2337,2342,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疾病 手术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97例母血胎儿游离DNA无创大规模平行测序筛查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 被引量:10
16
作者 章容 徐聚春 +5 位作者 许欢欢 胡斌 董艳玲 胡华 李俊男 姚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母血胎儿游离DNA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无创筛查对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能力。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共募集5 997例孕妇参与本项研究,年龄18~46... 目的对比观察母血胎儿游离DNA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无创筛查对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能力。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共募集5 997例孕妇参与本项研究,年龄18~46岁,孕周12~36周。抽取孕妇静脉血5 mL,分离胎儿游离DNA,常规Barcoding建库,Illu-mina GAⅡx测序,测序片段用基于二元假设的t检验和L-score分析。测序提示异常患者进行传统核型分析确认。结果5 997例患者,母血胎儿游离DNA MPS提示染色体异常患者113例。提示异常的患者有89例做了核型对比分析,21-三体符合率100%(28/28),18-三体符合率87.5%(7/8),性染色体异常符合率33.3%(14/42)。传统唐氏综合征筛查对21-三体的漏检率为11.8%(2/17),而MPS方法无一漏检。年龄(P=0.261)和孕周(P=0.309)对MPS的异常检出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无创MPS检测对21-三体筛查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高,优于传统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适用于21-三体胎儿的产前初筛,以降低羊水/脐血穿刺有创检测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病 核型 大规模平行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妈富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琳 常青 +2 位作者 江露 徐惠成 陈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06-2006,201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妈富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惠成 梁志清 +1 位作者 陈勇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09-201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 ,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 ,对合并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 ,合并有盆腔粘连 ,骶韧带明显增厚、缩短者同时行粘连分解和骶韧带离断术 ,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 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 ( 5 6± 16) % ,有 17例 ( 4 4 7% )痛经完全消失 ,14例 ( 3 6 8% )疼痛明显缓解 ,6例 ( 15 8% )疼痛部分缓解 ,1例 ( 2 6% )无效。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1) ;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3 1 8%。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近期疗效显著 ,患者接受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动脉阻断 子宫腺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7例胚胎移植术后母儿的围产结局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丽人 李玉艳 +3 位作者 李元华 龙玲 夏欢 何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16-252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237例胚胎移植术后母儿的围产结局。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技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 237例胚胎移植术后母儿的围产结局。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技术成功妊娠的孕妇1 237例(助孕组),其中鲜胚移植周期711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526例,以同期我院收治的自然妊娠孕妇(5 040例)作为对照,分组比较母亲围产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助孕组年龄为(30.4±4.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助孕组多胎率及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助孕组孕周及新生儿平均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偏小(P<0.05);助孕组妊娠期高血压(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产后出血、母亲入ICU、新生儿住院、低体质量儿、早产以及新生儿入ICU(neonatal ICU,NICU)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胎盘早剥、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s,PROM)、先兆子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助孕组内,鲜胚组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较FET组小(P<0.05),鲜胚组ICP、PROM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FET低,低体质量儿出生率较FET高(P<0.05),而PIH、前置胎盘、先兆子痫、胎盘早剥、母亲入ICU、死胎、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住院、新生儿畸形、NICU以及早产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生殖助孕者的PIH、前置胎盘、ICP、产后出血、母亲入ICU、新生儿住院、低体质量儿、早产以及NICU的发生率较自然妊娠孕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围产期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 自然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阎萍 张晓航 +2 位作者 姚宏 梁志清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染色体异常情况,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产前诊断率。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孕11~14周和孕22~26周)的孕妇... 目的通过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染色体异常情况,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产前诊断率。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孕11~14周和孕22~26周)的孕妇28 056例[年龄19~43(27.48±4.35)岁,孕(28.65±5.12)周],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再行染色体检查后终止妊娠,结合胎儿大体解剖、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近5年本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HD 592例,引产后尸解证实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79例,其中38例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17例,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7例,克氏综合征1例,三倍体1例,46,XX性反转1例,45,X/46,46,X,r(X)1例,小Y 5例。结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心外畸形的胎儿应进行核型分析,避免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