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友昭 曾俊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 7,BMP7)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中3种BMP7的Ⅰ型受体BMPR1A、BMPR1B、ACVR1A的表达情况。将MIN6细胞分为4组:PBS对照组,重组人BMP7(...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 7,BMP7)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中3种BMP7的Ⅰ型受体BMPR1A、BMPR1B、ACVR1A的表达情况。将MIN6细胞分为4组:PBS对照组,重组人BMP7(rhBMP7)低、中、高剂量组(rhBMP7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 ng/ml),每组设5个复孔。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BMPR1A、BMPR1B、ACVR1A均表达于MIN6细胞。PBS对照组及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胰岛素浓度分别为(0.42±0.11)、(0.63±0.22)、(0.82±0.19)、(1.24±0.26)ng/(ml.μg)。与对照组相比,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胰岛素分泌均明显增加(P<0.05)。PBS对照组及rhBMP7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分别为(3.5±2.1)%、(4.2±2.3)%、(5.1±3.5)%、(4.9±2.7)%,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BMP7可显著促进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控非钙离子浓度依赖的胞吐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胰岛素分泌 MIN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糖尿病专科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2
作者 张艳琳 蔡开秀 柏东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38-1438,共1页
通过对糖尿病专科小组组成、工作职责、做法等进行总结,对小组成员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定期院内督导、专科护理会诊、QQ群、微信群的建立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糖尿病专科小组成员相关知... 通过对糖尿病专科小组组成、工作职责、做法等进行总结,对小组成员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定期院内督导、专科护理会诊、QQ群、微信群的建立等方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各项糖尿病护理治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糖尿病专科小组成员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可以看出,糖尿病专科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规范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高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水平,同时也为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小组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明红 江雪舒 +3 位作者 张晓 肖惟引 郑焱玲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4.3±8.7)岁,简单随机分2组:①盐酸度洛西汀组(n=53),... 目的观察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4.3±8.7)岁,简单随机分2组:①盐酸度洛西汀组(n=53),②加巴喷丁组(n=47),两组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F-36)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VAS评分:度洛西汀组从治疗前的(70.3±7.8)降低至治疗后1周的(41.4±5.6)和治疗后8周的(23.5±3.2),加巴喷丁组从治疗前的(72.4±7.5)降低至治疗后1周的(45.3±6.5)和治疗后8周的(26.7±3.4);SF-36:度洛西汀组从治疗前的(74±6)降低至治疗后1周的(44±4)和治疗后8周的(27±3),加巴喷丁组从治疗前的(73±7)降低至治疗后1周的(47±5)和治疗后8周的(23±5)。经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加巴喷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与加巴喷丁相当,但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度洛西汀 加巴喷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 健康调查简易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芳 邓武权 +2 位作者 何敏 吴绮楠 陈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与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年龄匹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DPN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分为3组。A组:无DPN症状体征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与步态、平衡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年龄匹配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DPN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分为3组。A组:无DPN症状体征和NCV异常,共35例;B组:无DPN症状体征但有NCV异常,共34例;C组:有症状体征和NCV异常,共39例。分析比较组间步态和平衡能力参数以及与NCV的关系。结果:(1)3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依次增高[(8.01±2.13)vs.(9.10±1.83)vs.(9.25±2.19)](P﹤0.05),C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其余2组(20.0%vs.14.7%vs.41.0%)(P﹤0.05)。(2)C组步速身高比明显低于其余2组[(0.49±0.14)vs.(0.52±0.10)vs.(0.44±0.11)](P﹤0.05),其他步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无论睁眼还是闭眼,C组身体前后摇摆幅度均明显高于A组。在睁眼时,C组踝关节前后摇摆幅度明显高于A组[(1.10±0.41)vs.(1.26±0.52)vs.(1.46±0.62)](P﹤0.05),C组踝关节摇摆指数明显高于其余2组[(0.15±0.06)vs.(0.16±0.07)vs.(0.19±0.09)](P﹤0.05)。在闭眼时,C组髋关节摇摆区域明显高于其余2组[(1.21±0.74)vs.(1.31±0.81)vs.(2.36±0.78)](P﹤0.05);C组髋关节摇摆指数明显高于A组[(0.22±0.08)vs.(0.22±0.06)vs.(0.29±0.15)](P﹤0.05)。(4)3组患者闭眼身体摇摆率均明显高于睁眼,软地身体摇摆率明显高于硬地。改良感觉整合平衡测试提示,软地时无论睁眼还是闭眼,C组身体摇摆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临床显性周围神经病变可降身体平衡稳定性,踝关节和髋关节代偿策略可改善这种减弱以保持稳定。因此,采用新型监测技术为进一步干预防治提供依据,可能是早期预防跌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步态特征 平衡能力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婷 段姗姗 +1 位作者 匡剑韧 魏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结果分为:正常血压组(n=158)、杓型血压组(n=59)和非杓型血压组(n=226),比较3组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采用血压标准差表示)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以有无颈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杓型血压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60.6%)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42.4%)(P〈0.01);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或P〈0.05);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颈动脉硬化独立相关[OR=0.952(95%CI:0.929~0.975);P〈0.01]。结论非杓型血压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CP-1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平 梁瑞凯 +2 位作者 谭明红 匡剑韧 宁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021-202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普罗布考早期干预来探讨抗氧化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设立对照(N组...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通过普罗布考早期干预来探讨抗氧化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设立对照(N组,健康对照组)的同时,采用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体质量剂量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分别给予普罗布考(P组,普罗布考组)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A组,Apocynin组)干预。12周时,测量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FPG、Cr、BUN;然后处死观察肾脏病理及超微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组织NT和MCP-1的表达量;RT-PCR半定量NF-κB mRNA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①P组和A组较DN组可以明显改善尿白蛋白、血Cr、BUN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P<0.05)。②DN组大鼠肾脏NT和MCP-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0),且显著高于N组(P<0.05)。③P组肾脏NT、MCP-1表达较DN组明显下降(P<0.05),但和A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MCP-1过表达对肾脏的损伤,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核因子-ΚB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正平 孟萍 +2 位作者 陈兵 王富华 黄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8-339,356,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2型DM患者肾脏损害与骨密度关系。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9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5例)和43例对照组L2-4及股骨近端BMD。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期的DM患者BMD有下降趋势,但... 目的 探讨男性2型DM患者肾脏损害与骨密度关系。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9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组4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5例)和43例对照组L2-4及股骨近端BMD。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期的DM患者BMD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白蛋白尿期DM患者L2-4、Neck、Ward’s、Troch的BMD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肾脏损害是加重男性2型DM患者OP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2型糖尿病 肾脏 骨质疏松症 DM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及胰岛素使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晓 魏平 +2 位作者 谭明红 张艳伟 张久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通过"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测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和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4-1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7例,年龄(56.80... 目的通过"神经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测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和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4-11月我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7例,年龄(56.80±10.85)岁。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分为:糖化血红蛋白≤7%组(52例)及糖化血红蛋白>7%组(50例),行神经心理认知评估量表分析;根据是否采用胰岛素治疗分为使用胰岛素组(63例)与未使用胰岛素组(39例),行神经心理认知评估量表分析。结果①糖化血红蛋白>7%组微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糖化血红蛋白≤7%组(P<0.05);②糖化血红蛋白≤7%组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结果中视空间(3.83±0.92)分,画钟表(2.62±0.49)分,定向(5.79±0.67)分;糖化血红蛋白>7%组在视空间(3.32±1.25)分,画钟表(2.34±0.82)分,定向(5.40±0.86)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是否使用胰岛素组中,未使用胰岛素组在连线测试B中所花费时间为(250.33±73.16)s,使用胰岛素组在连线测试B中花费时间为(220.75±85.11)s,前者花费时间较后者明显延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使用胰岛素组中使用人胰岛素与未使用胰岛素类似物两组认知评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无论是人胰岛素还是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A1C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通拉嘎-5”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刘 王慧 +2 位作者 姜友昭 包纳日斯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通拉嘎-5"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后,"通拉嘎-5"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24 h,用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3H]2-DG)示踪检测胰岛素介导的3T... 目的探讨"通拉嘎-5"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后,"通拉嘎-5"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24 h,用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3H]2-DG)示踪检测胰岛素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情况;"通拉嘎-5"作用3T3-L1脂肪细胞48 h后,用Real-time PCR检测PPARγ和LXRα的基因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LX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通拉嘎-5"能促进胰岛素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比阴性对照组高1.915倍,P<0.05);能明显上调3T3-L1脂肪细胞和LXRα基因(比阴性对照组高2.895倍,P<0.01)和蛋白(比阴性对照组高1.977倍,P<0.01)表达;而对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通拉嘎-5"可能通过提高3T3-L1脂肪细胞LXR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为"通拉嘎-5"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拉嘎-5 3T3-L1 葡萄糖摄取 PPARΓ LX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德宾 陈兵 +3 位作者 梁自文 姜友昭 李晓艳 蔡红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5-1125,共1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 移植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艾智华 蔡红卫 张忠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大鼠尿、肾脏中内皮素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 ,观察 12周时肾脏损害和尿、肾脏组织内皮素 (ET)的变化 ,以及经大黄酸 ( 70mg/kg)治... 目的 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大鼠尿、肾脏中内皮素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 ,观察 12周时肾脏损害和尿、肾脏组织内皮素 (ET)的变化 ,以及经大黄酸 ( 70mg/kg)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 12周时肾质量 /体质量 (RW /BW )降低 ,肾小球平均面积 (MGPA)和肾小球平均体积 (MGV)增大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尿素氮 (BUN)、2 4h尿蛋白排泄量 (UPE)明显升高 (P <0 .0 1)。肾组织ET含量、2 4h尿ET排泄量 (UET)显著升高 (P <0 .0 1)。经大黄酸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肾质量 /体质量、MGPA、MGV降低 ,Ccr、BUN、UPE减少 ,UET和肾组织ET含量降低。结论 大黄酸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皮素 大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中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特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姗姗 刘代洪 +3 位作者 李婷 匡剑韧 魏平 王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中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选评分〉24分且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对中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选评分〉24分且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得分〈23分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年龄在45-65岁T2DM患者(DM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非T2DM志愿者(HC组)各52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连线测试(trail-making test,TMT)、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T)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通过3.0T MR仪进行颅脑扫描采集T2WI、FLAIR、三维T1WI结构数据,采用Free Surfer软件测定白质病变体积,利用VBM8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分割出灰质、白质体积,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在Mo CA总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总分、顺背、连线测试B评分较HC组显著降低(P〈0.05),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Mo CA总分较无视网膜病变者得分显著下降(P〈0.05);Hb A1c≤7%组与HC组比较,Mo CA总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总分、连线测试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7%组连线测试B评分显著差于HC组及Hb A1c≤7%组(P〈0.05);DM组相对于HC组灰质体积减小的区域位于额内侧回(FDR校正,P〈0.05,簇体积〉100个体素)。结论 T2DM可对中年患者造成认知功能损害,其特点为执行能力、注意力、短时记忆力的下降,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认知功能损害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年人 认知功能损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对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宁宁 魏平 +1 位作者 谭明红 梁瑞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7-970,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且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 h PG<7.8 mmol/L...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且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2 h PG<7.8 m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钾片(50~100 mg/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5.0 mg/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而定)强化降压治疗12个月,并同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在血压达标(BP<130/80 mmHg)的情况下,对比其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OGTT2 h后胰岛素(2 hours fasting insulin,2 h 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氯沙坦钾组FINS水平下降,IS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FINS、IS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2 h INS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空腹血糖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钾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具有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优势,但两者对餐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作用,考虑与空腹血糖异常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异常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愈性皮肤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红梅 梁自文 +6 位作者 施宗平 方勇飞 喻荷莲 王泽蓉 张红 刁荣华 蒋天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4/4),愈合时间为18~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1/5),愈合时间为21~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富血小板凝胶 同种异体 难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LA1基因5′侧翼区的克隆及调控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自文 杨宗城 +1 位作者 陈建 陈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overexpressedlipopolysaccharide associatedfactor1,EOLA1)基因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通过基因组步移克隆EOLA1基因5′侧翼区不同长度的片段,插入β半乳糖苷酶(βgal)报告基...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 overexpressedlipopolysaccharide associatedfactor1,EOLA1)基因5′侧翼区的调控序列。方法通过基因组步移克隆EOLA1基因5′侧翼区不同长度的片段,插入β半乳糖苷酶(βgal)报告基因载体,分析各片段在ECV304细胞中的βgal调节活性。结果含EOLA1基因5′侧翼区-1~-2659bp和-1~-1951bp序列的重组质粒在ECV304细胞中能明显表现βgal上调活性,而-1~-361bp序列的重组质粒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EOLA1基因5′侧翼区-361~-1951bp内存在基因转录启动子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LA1基因 启动子 报告基因 活性分析 克隆 调控功能 EOLA1基因5’侧翼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免疫调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胫前粘液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武权 吴绮楠 +2 位作者 姜友昭 何敏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33-2434,共2页
胫前粘液水肿(pretibial myxedema,PTM)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特殊表现之一,见于Graves病、桥本病等,主要发生在胫前、足背甚至足趾的浸润性皮损改变,少数有瘙痒、色素沉着,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局部免疫调节... 胫前粘液水肿(pretibial myxedema,PTM)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特殊表现之一,见于Graves病、桥本病等,主要发生在胫前、足背甚至足趾的浸润性皮损改变,少数有瘙痒、色素沉着,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局部免疫调节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水肿 糖皮质激素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艾智华 房殿春 张忠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方法,对56例伴大血管病变和12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位点进...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方法,对56例伴大血管病变和12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大血管病变组GG基因型频率(25.0%)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6.2%),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GG基因型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和TG基因型。结论脂联素基因Gly15Gly多态性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脂联素基因+45位点GG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在人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自文 吴惠玲 +4 位作者 罗敏 杨宗城 陈建 陈渝 罗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9-2251,共3页
目的明确转录因子Sp1在人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overexpressed lipopolysiccha-ride-associated factor 1,EOLA1)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定点突变EOLA1基因核心启动子-734~-666序列中推断的Sp1结合位点,观察... 目的明确转录因子Sp1在人内皮细胞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overexpressed lipopolysiccha-ride-associated factor 1,EOLA1)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定点突变EOLA1基因核心启动子-734~-666序列中推断的Sp1结合位点,观察启动子活性变化;进行凝胶电泳迁移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Sp1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相互作用。结果突变Sp1结合位点后,核心启动子的活性(0.12±0.01)较野生启动子(2.51±0.98)显著下降(P<0.05),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了SP1与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结论转录因子Sp1调控了EOLA1基因的基础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LA1 SP1 启动子 凝胶电泳迁移 染色质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MRI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肾皮质灌注水平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波 梁明龙 +4 位作者 张久权 谢兵 潘航 左盼莉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皮质灌注水平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患糖尿病肾病(DKD)分为单纯糖尿病(SD)组(25例)和DKD组(25例)。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DKD组分为轻度DKD亚组...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皮质灌注水平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患糖尿病肾病(DKD)分为单纯糖尿病(SD)组(25例)和DKD组(25例)。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DKD组分为轻度DKD亚组[eGFR≥60 ml/(min·1.73m^2),11例]和中重度DKD亚组[eGFR<60ml/(min·1.73m^2),14例]。同期选取25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行ASL MR扫描。由2名医师测量双肾皮质血流量(RBF),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各组间肾皮质RBF值的差异,并评价糖尿病患者肾皮质RBF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 2名医师对肾皮质RBF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高(ICC均>0.90)。SD组[(258.52±42.30)ml/(100g·min)]、轻度DKD亚组[(242.86±56.86)ml/(100g·min)]、中重度DKD亚组[(173.39±27.16)ml/(100g·min)]及正常对照组[(269.71±33.28)ml/(100g·min)]间肾皮质R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6,P<0.01);两两比较显示,中重度DKD亚组肾皮质RBF值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1),轻度DKD亚组、SD组与正常对照组肾皮质R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0.320)。2型糖尿病患者肾皮质RBF值与eGFR值呈正相关(r=0.646,P<0.001)。结论 ASL MRI可用于定量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皮质灌注水平,RBF值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钠治疗增加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平 梁自文 +3 位作者 王海慧 蔡红卫 汪恕萍 张素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钒酸钠类胰岛素作用及骨骼肌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 4)在其作用中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 ,体质量 180~ 2 5 0g ,随机分为 2组 ,一组应用链脲佐菌素 ( 5 5mg kg)腹腔内注射 ,5d后血糖大于 13 5mmol L定为糖尿病大鼠 ,另... 目的 探讨钒酸钠类胰岛素作用及骨骼肌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 4)在其作用中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 ,体质量 180~ 2 5 0g ,随机分为 2组 ,一组应用链脲佐菌素 ( 5 5mg kg)腹腔内注射 ,5d后血糖大于 13 5mmol L定为糖尿病大鼠 ,另一组为正常对照鼠 ,然后将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鼠各随机分为 2组。加钒组隔日管饲 0 .4%钒酸钠水稀释液 ,对照组饮用 0 .9%生理盐水 ,观察基本指标变化 ,持续 2周后在麻醉情况下迅速分离提取骨骼肌及血液标本 ,应用Westernblot和RT PCR技术测定GLUT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 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PG、TG、INS降低 ,糖尿病大鼠GLUT4蛋白和GLUT4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 ,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GLUT4蛋白和GLUT4mRNA表达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钒酸钠治疗糖尿病大鼠在不增加胰岛素释放的情况下具有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 ,使降低GLUT4水平恢复接近正常 ,说明钒酸钠增加糖尿病大鼠骨骼肌GLUT4表达使周围组织葡萄糖摄取利用紊乱增加可能是降低血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钠 糖尿病 类胰岛素作用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