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三基”训练,树立微创理念,立志成为一名合格关节外科医师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02-1403,共2页
关键词 关节镜手术 培训 运动医学 关节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辅助下膝关节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股骨远端3种旋转轴线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晓平 杨柳 +6 位作者 郭林 王富友 陈昊 朱长宝 古凌川 李菲 武勇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测量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伴内翻畸形患者股骨远端不同旋转轴线,评估各参照轴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surg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STEA)的准确性。方法回顾... 目的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测量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伴内翻畸形患者股骨远端不同旋转轴线,评估各参照轴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surg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STEA)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中心明确诊断为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内翻≤15°)86例(86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52例;年龄51~70(63.7±8.7)岁,由2位医师在MRI横断面图像上定位STEA、临床经股骨上髁轴(clin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CTEA)、后踝轴(posterior condylar line,PCL)外旋3°线(3°extorsion against PCL,3°PCL)、前后轴(anterior posterior line,APL)的垂线,测量各轴线相对于STEA偏差的角度,并用方差分析比较各角度接近STEA的精确性。结果 3°PCL相对于STEA外旋(0.63°±1.82°)、CTEA相对于STEA外旋(3.78°±0.75°),APL垂线相对于STEA外旋(5.38°±3.17°),精确度:A角(3°PCL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CSA(CTEA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ASA(APL垂线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各角度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伴轻度内翻人群中,股骨远端截骨轴线除STEA外,3°PCL准确性最高;术中STEA定位困难时,参照3°PCL进行截骨可获得较好的股骨旋转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置换 股骨旋转 3°PCL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7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易守红 郭林 +3 位作者 陈光兴 段小军 杨柳 戴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7-96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中心2 47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视频及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程度关节软骨损伤的病例构成比、性别比、平均年龄与分布、发生部位与数量及常见与高发疾病的分... 目的调查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中心2 47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视频及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程度关节软骨损伤的病例构成比、性别比、平均年龄与分布、发生部位与数量及常见与高发疾病的分布。结果关节软骨损伤者占55.1%,与无软骨损伤者比较,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1.31±15.88)岁,3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右膝多于左膝(P〈0.05),好发部位为股骨滑车、胫骨外侧平台、髌骨;其常见疾病为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原发性OA,高发疾病为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直和粘连、髌骨轨迹异常。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Ⅰ~Ⅳ级者分别占27.45%、29.94%、14.71%、27.89%,各级别损伤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与分布、损伤部位与数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十分常见,患者年龄分布范围大,中青年为主要人群,性别构成比相近。不同程度、不同疾病关节软骨损伤病例性别构成比不同,不同程度软骨损伤病例年龄分布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软骨 软骨损伤 流行病学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制备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忠 杨柳 +6 位作者 戴刚 陈光兴 鲁晓波 阳运康 张卫东 张洪鑫 王晓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建立猪双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及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监测骨关节炎骨软骨损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只小型猪经关节镜切除双膝外侧部分半月板,术后12周,行大体、组织学和MRI观察与切除半月板...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建立猪双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及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监测骨关节炎骨软骨损害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4只小型猪经关节镜切除双膝外侧部分半月板,术后12周,行大体、组织学和MRI观察与切除半月板相对股骨髁的骨软骨变化。结果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局限性软骨表面纤维化,股骨髁间切迹骨赘形成;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软骨细胞数量和蛋白多糖含量减少、成簇排列细胞数量增加;MRI检查结果显示,软骨厚度变薄和骨软骨信号强度改变。结论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能有效建立猪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MRI能灵敏地监测到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骨软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金属Jumbo杯在PaproskyⅡ及Ⅲ型髋臼缺损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古凌川 陈光兴 +3 位作者 杨柳 何锐 彭阳 杨鹏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76-1781,共6页
目的观察钽金属Jumbo杯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PaproskyⅡ型及以上严重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钽金属Jumbo杯重建中、重度髋臼缺损髋关节翻修手术18例(1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10例,年... 目的观察钽金属Jumbo杯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PaproskyⅡ型及以上严重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钽金属Jumbo杯重建中、重度髋臼缺损髋关节翻修手术18例(1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37~76(56.8±15.3)岁。Paprosky分型Ⅱb型6例,Ⅱc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3例。术后观测其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髋臼假体[位置、稳定性、骨长入(Anderson影像学标准)、生存率]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35.7个月。末次Harris评分PaproskyⅡ型为(84.8±11.8)分,明显高于术前(48.3±12.5)分(t=-13.8,P〈0.01);Ⅲ型为(77.8±9.3)分,明显高于术前(38.5±10.6)分(t=-16.4,P〈0.01)。末次VAS评分PaproskyⅡ型为(1.1±0.7)分,明显低于术前(3.8±1.5)分(t=14.7,P〈0.01);Ⅲ型为(1.9±1.2)分,明显低于术前(5.1±1.6)分(t=19.2,P〈0.01)。随访期内钽金属Jumbo杯固定良好,未出现松动及移位,髋臼杯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长入,均未发现臼杯周围透光线、骨溶解,假体生存率100.0%。术后4周出现假体后脱位1例,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钽金属Jumbo杯重建中、重度髋臼缺损髋关节翻修手术的近期疗效优良,并具有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植骨需求、增加与宿主骨接触面、利于宿主骨长入、最大限度恢复旋转中心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假体置换 髋臼翻修 骨缺损 Jumbo杯 生物型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增殖能力和向软骨分化的能力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旭 陈光兴 +3 位作者 杨柳 戴刚 常红星 刘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目的研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老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MPCs中Wnt3a/β-catenin的... 目的研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老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MPCs中Wnt3a/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在Wnt3a/β-catenin信号激活与阻断后细胞中的积累,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后的分化情况。结果 OA组MPCs中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中β-catenin积累增加,阻断后β-catenin积累降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增殖能力降低,阻断后增殖能力提高;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较对照组MPCs中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降低(P<0.01);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同时加入阻断剂,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有明显恢复(P<0.05);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组细胞与对照组MPCs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MPCs老化,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能够抑制MPCs老化,Wnt3a/β-catenin在OA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间充质祖细胞 WNT3A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可视人体数据集构建髋关节应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光兴 杨柳 +8 位作者 李恺 王文斌 杨滨 张焱 何锐 王志军 余宾宁 姜哲 张肖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准确构建包括髋关节骨、软骨及盂唇完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方法利用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库高分辨率磨片图像,采用轮廓提取法,在AutoCAD工作平台及Solidworks软件辅助下,通过实体加减法建立髋臼... 目的基于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准确构建包括髋关节骨、软骨及盂唇完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方法利用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库高分辨率磨片图像,采用轮廓提取法,在AutoCAD工作平台及Solidworks软件辅助下,通过实体加减法建立髋臼骨、软骨、盂唇和股骨头骨、软骨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ABAQUS分析系统中作为装配的模型部件,设定材料属性后进行网格化,获得三维有限元模型组件。将髋臼骨、软骨、盂唇和股骨头骨、软骨部件分别组装,定义股骨近端相对髋臼屈髋5°、外旋20°,以股骨头中心施加垂直向上应力400N,分析验证其软骨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采用实体加减法获得的组件在ABAQUS分析系统中装配准确,骨、软骨和盂唇连接界面未出现影响应力分析的间隙或实体重叠,网格化过程顺利。获得的软骨及盂唇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软骨应力集中区域与传统研究方法结果相近。结论利用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库磨片能准确构建包括髋关节完整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并可避免其他构建方法无盂唇结构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可视化人体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30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加荣 杨柳 +1 位作者 戴刚 郭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讨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对收治的30例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5... 目的讨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对收治的30例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32.0岁;急性损伤12例,陈旧性损伤18例;按Meyers-McKeever-Zaricnyl’s分型:Ⅱ型8例,Ⅲ型15例,Ⅳ型7例。术后行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主动伸屈关节锻炼。出院后通过随访信及门诊复查方式给予随访,采用Lysholm及Irrgang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31.2个月。术后2个月复查X线片均见骨性愈合,患者无主观膝关节不稳感,与健侧对比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关节屈伸活动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60.8±1.5)分增至(95.5±3.5)分,Irrgang评分由术前(55.5±3.3)分增至(90.5±2.5)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髁间前棘撕脱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固定可靠、操作方便快捷、疗效确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空心拉力螺钉 胫骨髁间前棘 撕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正常膝关节钙化软骨层组成成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富友 杨柳 +5 位作者 段小军 戴刚 谭洪波 郭林 陈光兴 李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7-690,共4页
目的分析构成关节软骨钙化层有机成分中胶原蛋白类型与含量及无机成分中羟基磷灰石含量。方法组织库获取20例自愿捐献的人体正常股骨髁新鲜标本,组织切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胶原蛋白进行定性分析;用氨基酸分析和X-射线衍... 目的分析构成关节软骨钙化层有机成分中胶原蛋白类型与含量及无机成分中羟基磷灰石含量。方法组织库获取20例自愿捐献的人体正常股骨髁新鲜标本,组织切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对胶原蛋白进行定性分析;用氨基酸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分别对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天狼猩红染色见钙化软骨层与透明软骨层一样黄绿色淡染、弱双折光性;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钙化软骨层呈强绿色荧光,潮线附近的胶原蛋白呈板层平行分布;氨基酸定量分析钙化软骨层Ⅱ型胶原蛋白含量占组织干质量的(20.16%±0.96%);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钙化软骨层中的羟基磷灰石含量占无机成分的(65.09%±2.31%)。结论在关节骨软骨复合组织中,钙化软骨层是位于透明软骨层与软骨下骨之间的界面连接结构,其细胞外基质主要由Ⅱ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钙化软骨层 成分分析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髌腱联合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峰 杨柳 +5 位作者 郭林 代灿 韩雪松 欧阳云飞 王晓宇 代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同种异体髌腱(骨-腱-骨组织,BPTB)联合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间10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挤压界面螺钉固定,同种异体髌腱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同种异体髌腱(骨-腱-骨组织,BPTB)联合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间10例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挤压界面螺钉固定,同种异体髌腱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l committee,IKDC)、Lysholm和Tegna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无伸膝受限,最后随访时屈膝活动度为120°~135°(平均128.38°)。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48~78(66.5±5.6)分,终末随访时为85~96(89.8±3.4)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Tegnar运动能力评价表在初次受伤前为4~9(6.9±1.7)分;伤后术前为0~3(2.2±0.6)分;随访结束时为2~9(5.5±1.6)分。受伤前和随访结束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终末随访IKDC评分:A4例(40.0%),B5例(50.0%),C1例(10.0%)。10例患者中,8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减低。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髌腱联合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手术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昊 郭林 +4 位作者 陈光兴 何锐 黄洪波 朱佩海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523-252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骨骺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与再次关节镜探查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07-2010年采用该技术治疗的11例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骨骺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与再次关节镜探查骨折愈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07-2010年采用该技术治疗的11例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2.9±2.1)岁。门诊及电话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9例患儿行关节镜下内固定取出时再探查。结合X线片并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患膝功能。结果 11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快,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关节失稳、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66.1分,术后平均96.0分。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能及时诊断和处理患膝合并伤,有利于患膝功能恢复,可望在远期有效避免损伤青少年胫骨干骺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青少年 骨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蛋白质谱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柏干苹 周丽娜 +7 位作者 贺伟峰 罗高兴 陈烯伟 陈光兴 胡晓红 石东文 方勇飞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分析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 目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分析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探讨差异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e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Quest软件分析图像,比较两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并用Western blot验证部分表达差异蛋白质。结果①采用窄范围的pH4~7IPG胶条进行2-DE分析,正常人及RA患者滑膜细胞蛋白胶图上分别平均显示852、837个点。有49个蛋白点在正常、RA滑膜细胞问有2倍以上的显著性量变。②分别在胶图上共选取40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23个在RA患者滑膜细胞中表达上调蛋白质。Western blot验证Enolase α、Annexin I、CathepsinD、SOD2、Peroxiredoxin2在RA滑膜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结论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成纤维细胞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段小军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和手术要点。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科采用关节镜直视下的踝关节融合术共治疗25例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这些患者在门诊保守治疗后仍疼痛明显。术前行踝关节正侧...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近期疗效和手术要点。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科采用关节镜直视下的踝关节融合术共治疗25例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这些患者在门诊保守治疗后仍疼痛明显。术前行踝关节正侧位摄片和磁共振检查,术中建立踝关节镜通道,首先彻底清除残留关节面软骨,然后行关节端"微骨折"处理,初步复位踝关节于功能位,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后,旋入空心螺钉。术后石膏托固定6周,然后在保护下部分负重锻炼直至骨性愈合。记录术前和术后1年的疼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均在术后10~16(12±1)周骨性融合,疼痛缓解,步态改善;有1例同期实施小切口辅助下的距下关节融合术。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的早期并发症,随访1~5年,有2例单纯踝关节融合术后患者出现距下关节炎伴轻度疼痛,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未进一步手术。根据疼痛评分,术前评分(7.9±1.4)分,术后1年评分(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的踝关节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融合率高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设备要求和学习曲线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融合术 关节镜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飞 陈光兴 +7 位作者 杨柳 戴刚 古凌川 王文斌 何锐 王富友 张颖 张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13例(21髋)髋关节强直患者在微创入路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年龄20~66岁(平均46岁),病因为:强直性脊柱炎5例(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6髋),股骨头无菌性... 目的探讨微创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13例(21髋)髋关节强直患者在微创入路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年龄20~66岁(平均46岁),病因为:强直性脊柱炎5例(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严重骨性关节炎2例(3髋),髋关节感染后遗强直畸形2例(2髋)。患者患髋均无活动度,均选用生物型人工关节,13髋为解剖头金属对金属界面,8髋为陶瓷对陶瓷界面。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2)min(最短60 min),术中出血量(380±156)ml。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X线评价人工关节位置良好,术中无骨折,术后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感染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45.6±6.2)分升到术后至最后1次随访(86.6±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展肌功能存在的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微创人工关节置换,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强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小军 杨柳 +2 位作者 陈光兴 郭林 杨延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6年4月,对38例关节镜下诊断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5例为院外手术后复发病例)常规行滑膜切除术,囊外病灶较大者... 目的探讨单独或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06年4月,对38例关节镜下诊断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5例为院外手术后复发病例)常规行滑膜切除术,囊外病灶较大者辅助小切口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样本全部送病理检查。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局部冰敷和按计划功能锻炼。结果38例均为单膝手术,关节镜下滑膜明显增生呈特征性棕黄色,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局灶性病灶20例,弥漫性滑膜炎18例;6例腘窝部位病灶较大而辅助开放手术。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60.4±6.1)分,术后1年时评分为(89.3±7.2)分。38例随访1~4年(平均2.1年),症状无复发,除2例院外开放手术后复发病例膝关节屈曲仅90°外,其余患者屈伸功能正常。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非常有效地处理关节内病变,对囊外病灶较大时应辅助小切口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以避免症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 治疗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髌下脂肪垫干细胞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间接共培养可促进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君君 陈诚 +4 位作者 杨柳 宋雄波 谢文斌 黄术 刘宝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将人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PFPSC)及骨关节炎软骨细胞(OAC)进行间接共培养,促进OAC软骨表型的恢复及诱导IPFPSC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IPFPSC及OAC,分为单独IPFPSC组、单独OAC组及IPFPSC和OAC间接共培养组,体外成软骨诱... 目的将人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PFPSC)及骨关节炎软骨细胞(OAC)进行间接共培养,促进OAC软骨表型的恢复及诱导IPFPSC向软骨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IPFPSC及OAC,分为单独IPFPSC组、单独OAC组及IPFPSC和OAC间接共培养组,体外成软骨诱导21 d后,通过HE染色、Alcian蓝染色、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1型胶原蛋白(Col1)、Col2、Col10、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及SOX-9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组OAC聚集成微球,IPFPSC呈椭圆形;单独组OAC聚集分布,排列松散,单独组IPFPSC呈长梭形。HE染色显示共培养组OAC聚集成团,核染色深,IPFPSC呈椭圆形,胞质丰富,呈旋涡状生长;单独组OAC聚集分布,核染色浅;单独组IPFPSC呈长梭形,核染色浅。Alcian蓝染色显示共培养组OAC及IPFPSC蛋白多糖分泌多,单独OAC及单独IPFPSC组分泌少。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共培养组IPFPSC及OAC中Col2、aggrecan及SOX-9表达较强,Col1与Col10表达较弱;而单独培养的IPFPSC及OAC组则相反。结论 IPFPSC和OAC间接共培养可以促进OAC软骨细胞表型的恢复及诱导IPFPSC向软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干细胞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 间接共培养 软骨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切除症状性距后三角骨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旭 段小军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切除症状性距后三角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踝关节镜下切除疼痛性距后三角骨18例,患者均表现为踝关节后侧疼痛,主动及被动跖屈时疼痛加重,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8~24)个月。根...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切除症状性距后三角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采用踝关节镜下切除疼痛性距后三角骨18例,患者均表现为踝关节后侧疼痛,主动及被动跖屈时疼痛加重,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8~24)个月。根据主观和客观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术后患足的美国足踝外科(AOFAS)后踝关节评分[(92.8±3.7)分]显著高于术前[(69.9±2.7)分,t=18.72,P<0.05],主观疼痛程度评分[(1.2±0.8)分]显著低于术前[(4.30±0.55)分,t=21.3,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有减小创伤、恢复更快、减少并发症以及方便留取病理结果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距后三角骨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影像学参数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林 杨柳 +2 位作者 王爱民 唐康来 王晓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股骨侧止点印迹与股骨骨性标记之间的定位关系。方法采用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将ACL股骨侧止点定标记,在CR片上将股骨侧骨性标记组成4对,分别为:①股骨干力学轴(A)与平行的双... 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股骨侧止点印迹与股骨骨性标记之间的定位关系。方法采用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将ACL股骨侧止点定标记,在CR片上将股骨侧骨性标记组成4对,分别为:①股骨干力学轴(A)与平行的双后髁切线(B);②双前髁切线(C)与双后髁切线(B);③Blumensaat线(D)和与之平行的双股骨髁远端切线(E);④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髁远端切线(F)和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后髁切线(G)。使用X-Caliper测量ACL止点印迹中心点与以上骨性标记的距离,计算其在各对标记间距离的比值,确定定位最为准确的股骨侧骨性标记。结果ACL止点中心在股骨侧标记AB线之间距离的比值为(65.3±1.1)%,在BC线间比值为(78.1±1.0)%;在DE线间比值为(38.3±2.7)%,在FG线间比值为(43.1±4.6)%。结论股骨干力学轴及与其平行的股骨髁切线可以作为准确的定位标记;Blumensaat线及其平行线能够准确地定位ACL股骨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 隧道定位 印迹 放射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滨 杨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MRI特征 膝关节急性损伤 膝关节病损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镜手术 早期诊断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病程与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德杰 王富友 +3 位作者 郭林 陈光兴 段小军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病程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2011年于本中心关节镜下诊断为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376例,根据病程长短,参照Keene时间划分法将患者分为3组:急性期组(≤2个月),亚急性期组(>2~12个月),慢性期...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病程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2011年于本中心关节镜下诊断为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患者376例,根据病程长短,参照Keene时间划分法将患者分为3组:急性期组(≤2个月),亚急性期组(>2~12个月),慢性期组(>12个月)。统计患者病程及软骨损伤程度,分析病程与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有软骨损伤者共129例(34.31%),其平均病程长于无软骨损伤患者(P<0.05)。Ⅰ~Ⅳ级软骨损伤患者分别为7例(5.43%)、42例(32.56%)、59例(45.74%)、21例(16.28%);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软骨损伤发生率依次递增,分别为23.64%、30.59%、42.38%,慢性期患者软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P<0.05);其中急性期软骨损伤以Ⅰ~Ⅲ级为主,亚急性期、慢性期软骨损伤以Ⅱ~Ⅲ级为主并有部分Ⅳ级损伤。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随外侧半月板损伤病程延长逐渐增加,应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 关节软骨 软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